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207部分

汉皇刘备-第207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在后见得真切,便命陈到道:“叔至,且去助云长收降。”陈到应命而去。

    沙摩在旁边蠢蠢欲动,刘备止住,心道放你这个蛮子上去,降卒就要变成首级了。

    纪灵在城头,坐看桥蕤兵败。身边副将劝道:“将军,唇亡齿寒,何不出城救桥公?”桥蕤在袁术麾下屡立战功,又善抚士卒,深受军中将士所敬重,故称之为桥公。

    纪灵叹道:“桥将军之败速也,救之不及。为之奈何。”心中却是想道,幸好没出去,出去了我这大好头颅,也要保不住了。

    又见张飞攻城甚急,便传令道:“下去准备,今晚弃城,大军撤往九江。”

    副将啊的一声,大张着嘴不可思议的看着纪灵:“撤军?”

    纪灵唔了一声,道:“守不住了。”便不再言,只是扶着墙头,看着城下杀声动天的青州军,心道,桥蕤既死,我孤军坐困于此,如何守得住,还是为主公保全军队,退往九江再作计较罢。

    副将一路飞奔下城去做准备,心中却是想道,将军守都不打算守一下,如何知道守不住?

    张飞见关羽初战建功,心中焦急,攻势更急。眼见徐县摇摇欲坠却就是攻不下,张飞又攻打了一阵,见己军死伤颇多,省悟道:“贼城外之援已失,我与云长自引军围之,其军必乱,到时,贼可破也。”于是传命鸣金收兵,收拾战场,掩埋尸骨。而后自引兵还己营。

    纪灵见张飞不再攻城,心中也是长吁了一口气,刚才自己可是拼了老命了,张飞要再不收兵,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到了深夜,纪灵率了大军,尽弃辎重,人衔枚马裹蹄,一路往九江去了。第二日一早,张飞刚升帐,斥候来报,说徐县已空。张飞率军到了城门口,但见一群降卒拥着几个人在那里相候。一问才知道,这是徐县几个县吏和城中大户。纪灵大军逃离,县令和主簿是袁术所置,自度在刘备这里讨不了好,也一路跟着跑了。这几个被放弃的到了清晨才得了消息,于是大开城门,使人来报汉军。

    张飞安抚了几句,众人一路引至府库,张飞一看,纪灵可能是觉得逃命要贤,钱粮绢帛还剩了不少。城中大营更是一应设施俱全,自己率军直接进驻便可。他哪里知道纪灵也想搬空库房,但又怕张飞来追,于是一边心痛一边留了大半物资于此。既得徐县,张飞于是便命人飞报刘备。

    纪灵一路逃窜,却忘了知会还在盱台坚守的雷薄,袁术让他们守徐县,睢陵,以淮水为依托,结果他们打了一仗,桥蕤兵败身死,纪灵弃城而逃。却是把在盱台严防严颜的雷薄给忘了。

    刘备一边命张飞准备船只以渡淮水,一边让关羽去取睢陵。镇守睢陵的是陈兰的副将,看见汉军大旗,便心知不好。再一看,汉军提了桥蕤首级在城下大喊大叫:“桥蕤已身死兵败,纪灵逃窜不知所踪,徐县已复为我汉家所有,城中贼将可速速出降,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授首之时!”

    陈兰副将之前就被张飞杀得大败而归,此时见了桥蕤首级,心中惊惧,想道连桥公也战死了,我这个小人物又岂是汉军之敌,罢了罢了,不如早降做个田舍翁也。于是便令大开城门,全军出降。

    扬州兵亦不愿死战,见自家将军愿降,一个个兴高采烈如打了胜仗似的。关羽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派个人去喊上一喊,以助自家声威,以慑敌军之气。谁曾想派个人去喊上一嗓子,这城中守将居然就出降了。

    关羽接收睢陵后,唤来降将,一见此人面目虽然清秀,但神情卑微,气质低下,问其所志,说是要卸甲归田。当今乱世,武人不辅佐明主平定天下,却心心念念做个田舍翁?关羽对此人再无一丝兴趣,三言两语便打发了出去了事。

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术(二)() 
睢陵既降,关羽趁夜渡淮,使人报与严颜,两军商议合击盱台。这日,严颜攻城,自晨至昏,到了晚上仍然不罢兵,举火夜战。

    雷薄化身救火队员整整一天,此时已经是满身疲惫,看着城下挑灯夜战的汉军,大感奇怪,不由惑道:“汉军意欲何为?”

    严颜率军猛攻南门和东门,雷薄心道,你要战,便由得你。过了今晚,我再从睢陵调兵过来,看你能耗多久。于是便亲自巡弋城头,严命将士防守。

    雷薄在南城浴血奋战时,关羽也率了一支军,伏在盱台北城之下。雷薄自度盱台北城临淮水,后方又是睢陵,因此守军大部调往南城防守,北城城门口不过寥寥百余人罢了。关羽探得真实,便使健卒于僻静处攀城而上,而后突袭城门。北城守军根本就没想过会有汉军从淮水对岸过来。措手不及之下,被汉军杀了个干干净净。关羽望见城门口火光亮起,知道已然得手,于是一声令下,大军一涌而入。

    待到小校来报雷薄时,北城已经尽为汉军所有。雷薄得报,回首北顾,只见北城火光熊熊,喊杀声四起,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一声,召集诸亲信,弃城径往西门而去。

    方出西门不远,忽然一声鼓响,四周火把齐举,照得黑夜通明,严颜率了一支军拦在路中,立马横枪,喝道:“贼将还不速降?”

    原来严颜与关羽计较已定后,思道贼将若知北城失守,定会逃窜,其不逃便罢,逃则必走西门。于是便使黄蜀率军攻城,自己却伏于西门。

    雷薄见汉军截道,心道若不死战,不得脱身,于是喝令士卒,鼓噪前行,来战严颜。雷薄所部也知逃命要紧,于是奋起余勇来斗汉军。严颜捅死几个贼兵后,提枪一磕马股,跳出战圈来寻雷薄,雷薄振奋精神,来战严颜。十余合后,雷薄不敌欲走,严颜两马错鞍之际,使出一记回马枪,刺雷薄于马下。

    主将既死,余军或降或散。夜间不利行军,严颜也不去追。收了兵取了雷薄首级,便住城中而去。

    东城雷薄一走,贼军大乱,此时北城已失,外面又有黄蜀攻打甚急,于是贼军遂降。关羽与严颜一道入城,安抚百姓,然后又派出军队,搜索城中一股一股的残留敌军,顺便击杀那些趁乱烧杀抢掠的匪徒。

    刘备令关羽暂屯盱台,严颜南下堂邑。这边又使张飞渡过淮水,轻取淮陵。淮陵守吏自纪灵率败军逃往九江后,知道淮陵不保,于是纷纷弃官而去。拿下淮陵之后,刘备没有让张飞攻打近在咫尺的钟离,而是让张飞掉转头来,摆出欲与关羽会师,合击广陵的架式来。

    袁胤在广陵,探听得仔细,飞报于袁术,道:“今刘备又来,广陵已成孤地,守之无益,不如撤还九江,兵合一处。刘备若得江都,必图渡江。孙策势孤,必与我援。到时两家合力,可拒刘备矣。”

    袁术在寿春,坐望自己的大将们连连失地,想要发作又正是用人之际,一肚子郁闷正无处可泄,只好拿宫中佳丽来消火。此时得了袁胤汇报,虽然地图上的广陵数城又要变换旗号,但又觉得袁胤说的也很有道理。袁术想得更深一些,刘备若是贪图江东,孙策肯定忍不住要和刘备大打出手。到时便顾不上自己了。等他两家打出真火,打个两败俱伤,自己再励精图治,一举攻灭两家,重夺扬、徐二州。

    想到得意处,袁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抓住手中暖润粉腻的两团,纵横驰骋起来。事毕,袁术让袁胤退还寿春,令辎重文册等不便携带者,纵火燓之。

    严颜在堂邑,闻江都有变,连忙使斥候探之。等到严颜知道袁胤西撤,已经追之不及矣。袁胤一走,严颜遂据有舆国、江都、广陵、海陵诸县。又使人占了江水祠和东陵亭两大渡口,于是广陵全境皆为汉军所有。

    张飞闻得严颜占了江都,磨拳擦掌道:“主公,可搜集船只,自江都过江,攻略江东也。”张飞早就对孙策七个不服八个不满了。在他看来,自家主公兴王师举义旗,来讨伐袁术这个汉家头号逆臣。结果我们在这里打生打死,你们却在江东捡便宜。世上哪有如此美好的事,现在占的地盘,都得给我吐出来。

    不止张飞,关羽也是蠢蠢欲动。扬州六郡,江东据有其四。若是抢了来,那是多大的一块地盘!能养多少人,能得多少地啊。

    刘备笑道:“我此来是为讨贼,非为争地。袁术不灭,暂不过江。”怎么可以过江,我一向标榜正义,又打着讨贼的旗帜南来。若是袁术未灭便率师渡江,天下人一看不就明白了,我是来抢地盘来了?到时这脸还要不要了。止住众将,刘备只是吩咐严颜于渡口立寨,严防江东偷袭,却半字不提过江之事。

    孙策正率众在豫章和荆州军大打出手,闻得刘备占了江都,心脏不禁猛跳了跳。自己在豫章,父亲大人在庐江,若是刘备大军渡江,吴郡只怕是挡不住。于是忙飞信给周瑜,让他进驻丹徒,监视江面。

    既得广陵,刘备便调陈登为广陵太守,使其镇守江都,以防孙策。又飞信青州,调陆儁南下,为东海相,还使孙乾遥兼客曹从事,命陆儁之子陆尚为客曹掾。除夕刘备大宴群臣的时候,卢珻使婢女看了陆逊,婢女回报说英才俊异,姿仪风雅。连续几个婢女都如此说,卢珻也就放下心来,应允了此事。得了信的刘备使卢敏过陆儁府,隐露此意,陆儁大喜过望,一口便应了下来。心道如此最差也可保陆家三代富贵。如今陆儁一颗心是全系在刘备身上。听闻刘备调他南下,交结了手中事,匆匆忙忙与家人道别之后,便一路疾行南来。

    刘备让陆儁南下,也是想着陆儁是江东人物,对此地风物人情皆熟,再好不过。至于陈登,就让他为自己镇守广陵,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发挥他的光和热吧。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术(三)() 
陈登到了广陵,严颜与其交接完毕后,便率军北上,和关羽张飞兵合一处,浩浩荡荡直往钟离而来。钟离是九江境内离下邳最近的一城,攻拔了此城,沿淮水而上,便可一路打到寿春。

    这个时候,袁术终于慌了。期盼中的刘备渡江和孙策互殴并没有出现,反而刘备大军直取九江而来。袁术心想,刘备这是要自己的命啊。

    刘备以军功起家,一路打黄巾,打董卓,打辽东,打高句丽,真的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威名,袁术这些年军事方面主要依靠着孙坚,压根就不认为自己会是刘备的对手。袁术一边收拢士卒,加固城防,也一边给自己想着退路。

    袁术第一时间派人北上冀州,去找自家大哥袁绍,平时相看两厌,恨不得你死我活,这个紧急时刻,也没办法了,袁术只能乖乖的开口喊兄长救命。袁术在给袁绍的密信中说:“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唯强者兼之耳。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二州,人户百万,以强则莫与争大,以位则无所比高。刘备虽欲扶衰奖微,安能续绝运,起已灭乎?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术很是吹捧了袁绍一顿,说汉室将亡,袁氏当兴,现在地盘也好,名位也好都没人能争得过你,我要把帝号归还给大兄你,你才是兴我袁氏的那个天命所归的人。然后话语一转,开始诉苦,说自己在扬州被刘备欺负得够惨,眼看就要兵败身死了,我想北归,依附兄长。兄长不会见死不救吧?

    袁绍此时还不是后来那个气量狭小的人,还算是当得起英明神武。见弟弟袁术在信中彻底服软,归还帝号,并尊自己为袁氏乃及天下之主,心中那份喜悦,别提有多得劲了。又想起袁术虽然素来顽劣,但毕竟也是袁氏一脉,自己的血肉至亲。如今混得这么惨,看在一家人的份上,还是拉他一把吧。

    刚好曹操和孙坚都是自己立帝改元,自命为大将军总揽朝政时天下诸侯中唯二保持沉默的两个。天下骂声一片中,曹操和孙坚的沉默显得格外可贵。他们让袁绍看到了人情冷暖,这得赏啊!于是袁绍也不管自己曾让曹操去攻打袁术的豫州;也不管孙坚其实是袁术的叛将这个事实了。遂拜曹操为司空,兖州牧兼领豫州牧,封临雎侯;拜孙坚为镇南将军,扬州牧,封乌程侯;拜孙策为破虏将军,封都亭侯。然后让使者颁旨的同时带信给二人,若是其弟袁术北上,还请二人让开道路不要阻挠。

    曹操在豫州拖拖拉拉,一个汝南郡和半个沛国磨磨蹭蹭到如今,人家郡国诸吏都望眼欲穿的想着要投降,曹操就是不来,为的不就是想拖着让袁绍不任命新的豫州牧么。如今不但得了三公之高位,还得了豫州牧以及县侯之实封,曹操大喜之下,对袁绍的吩咐自然是无所不从。心想袁术已然身败名裂,他是死是逃,也无关紧要。真要是来到我的地盘,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北归好了。

    孙坚在庐江,迎住袁绍使者,看完诏书之后,也是欣喜若狂。袁术败亡在即,眼看着自己占了江东数郡,偏偏却又名不正言不顺。如今袁绍诏书一到,正是来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正当时也。自己有了扬州牧的名分,刘备也好,刘表也好,你们不退出扬州,就是犯界了!至于让路袁术,让其北上。孙坚心道,只要他能逃得过刘备手心,我给他让路又如何?

    袁绍连下二道诏书给曹操和孙坚。原因有很多,让他们抬抬手放过自己那便宜弟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袁绍在孝怀皇帝刘辩驾崩之后,篡改遗诏,擅立刘辩之子刘珉为新帝,又命自己为大将军。这事他压根就没和天下诸侯商量,也没给天下诸侯反应时间。结果诸侯们知道之后,骂声一片。袁绍心想,你们不是骂我吗。刘表你是长安那边任命的镇南将军对吧,还和孙策在争豫章对吧?我便任命孙坚为扬州牧、镇南将军。让你们两个镇南将军打去!

    刘备你不是想灭吾弟,然后抢夺江东吗?我便把江东让给孙文台,反正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有本事你去和他抢啊!

    幽州那边刘虞你也叫唤得挺欢是吧?别急,马上我就来收拾你了。至于益州刘璋,袁绍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也只好装作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