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223部分

汉皇刘备-第223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较已定,贾诩便让张绣安排了几个精细的人,分别潜往并州与青州了。如果没有起别的心思,他们率军自并州偷偷潜往幽州,再从幽州入青州,应该不是太难。但现在所图甚大,没有刘备的配合,没有足够的盟友,单靠他们自己,还是力有不逮之处。

    贾诩又把主意打到了白波军和段煨身上。白波军因有迎驾之功,诸头领各封将军。又为诸部大小头目请功,各自给自己求一些奇奇怪怪的官职,安邑城的铁匠都忙不过来了。来不及刻印,便随便以锥画一下。遂骄纵自得,不尊天子。惹得怨言四起。

    贾诩已经能够想象得到,要是自己护送天子往青州,白波军必定不肯。河东乃白波军根基所在,经营多年,其岂能轻弃。到时少不了又是大战一场。可惜之前劝段煨一道前来,为其所拒。且慢慢来罢,到时自己所行之事,但凡有一点眉目,何愁段煨不动心。

    贾诩在这里谋划的时候,刘备在青州也没闲着。听闻关羽夺得九江全境,逼得周瑜回师,心中一喜。旋又听曹操于南阳大败张绣,张绣远遁,曹操兵屯舞阴,仍然对荆州虎视眈眈。心道,无论如何,却不能使曹操再得了荆州。

    遂召荀彧来商议,道:“文若,曹孟德兴无名之师,攻伐荆州。前番吾命陈叔至兵临沛国,然曹孟德不为所动,今已败张绣,荆州危急,吾欲兴师讨之。以解荆州之危。又恐袁绍还侵幽州,为之奈何?”

    袁绍是目前刘备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他很想和袁绍大打出手,但这一打,就不是短时间能解决得了的事情。到时自己和袁绍相争,打败了袁绍,青州必定也伤了元气。等自己恢复时,只怕孙坚已经坐稳了扬州,曹操已经得了荆州矣。孙坚还好说,曹操就难对付了。历史上的他能以一郡之地,扫灭诸雄。现在若是让他占据了三州,这还得了?

    自己先前那点先知的优势,也已经被面目全非的历史进程给消耗殆尽。若放任曹操的发展而不加干扰,这天下到时姓谁,可就真难说了。

    荀彧想了想,对刘备道:“主公,以我青州之力,恐难同时支撑南北。不若择一方向为主,优先攻略。以我之见,莫如联合幽州,先攻袁绍,扫平北方。”

    荀彧觉得刘备想得太多,又想着扬州,又想着曹操,还想着要保幽州打袁绍。双拳如何能敌四手。不如且放下其他,先联合幽州一道出兵,先下手为强,把袁绍打趴下再说。

    刘备听了荀彧之言,心中猛的一惊,自己什么都贪,确实不好。遂道:“荆州不可不救。”扬州那边可以让关羽停下来,但是荆州还是要救上一救的。

    荀彧道:“可遣太史子义将兵入兖,曹操得闻,必定还师。如此,荆州无事也。”

    刘备欣然从之。

第三百六十六章 扬州罢兵() 
关羽大败朱治,逼得其退保历阳。两军正相持时,忽有细作来报,说孙策与周瑜已自江夏还师。

    关羽笑道:“吾自来徐州,多闻孙郎、周郎之名。今其若来援九江,且看吾破之!”遂留甘宁围历阳,自己却率军向北,往全椒与阜陵去了。

    二城相距颇近,素来相互依托。闻关羽前来,畏其威名,不敢出战,遂闭门守之。关羽引军奔至阜陵城下,对城头上诸人道:“可速降,否则大军进城,先斩守令官吏!”

    城头一校尉道:“此乃扬州牧所治之地也,将军何故擅侵我境?”

    关羽一声冷笑,心道不是我青州劳师远征,扫灭了袁术,孙坚能捡这个大便宜?如今你也好意思卖嘴,说这是孙坚的地盘?那也得看我青州同意不同意!

    正欲下令攻城,忽然城头大乱,只见一人,率了仆从家将,杀上城头来。然后一刀砍断绳索,放下吊桥,而后大呼道:“将军速入城!”

    关羽见了,大手一挥,趁势攻城,阜陵遂下。关羽入得阜陵,先遣部下校尉平乱抚民,又使人把打开城门的壮士给请来。

    那壮士身着儒袍,头戴帻巾,眉目清朗,颌下微须。见了关羽,抱拳一礼,道:“成德刘晔刘子扬,见过关将军。”

    关羽见此人形貌非常,脑中稍微一转,便笑道:“可是得名士许子将所推之刘子扬?”

    刘晔道:“些许微名,不敢当许公之赞。”

    关羽大喜,他奉刘备之令,镇守寿春,顺便也替主公招揽人才。刘晔之名他也早就听说过,遣使去他家延请时,却得知刘晔不在家中。当时自己还颇为遗憾,谁知道一转眼,就在这里遇见了。于是关羽遂问刘晔如何到了阜陵。

    刘晔遂一一答之。刘晔乃光武帝子阜陵王刘延之后,少有胑识。年十三便依母亲遗命斩杀其父的近侍。待其成年之后,因天下大乱,遂闭门不仕。当时有宗贼首领郑宝等拥兵自重,欲掳百姓渡江以攻略江东。恐百姓不从,看中刘晔乃扬州名门之后,遂欲强之。刘晔得知,设宴请郑宝诸人,席中亲自动手,斩杀郑宝,并降其众。得精兵数千。当时袁术在九江,刘晔因为自己是宗室之后,不想拥兵自重惹得袁术猜忌,于是将数千精兵悉数委托给了袁术。自己依旧回家读书,不受袁术所征辟。许劭来扬州投奔刘繇,闲时点评人物,见了刘晔之后,称赞其有佐世之才。

    前阵子刘晔回阜陵祭祖,谁曾想刚来不久,关羽便兴兵与朱治大战,于是滞留于此。今于城中闻关羽兵来,遂引家兵攻上城头,打开城门迎关羽进来。

    关羽听了,便问道:“吾闻子扬之名久矣,前番礼聘,逢君不在。子扬可愿仕我青州乎?”

    刘晔听了,揖道:“固所愿也!”同是宗室之后,刘晔当然更愿意在刘备麾下出仕了。更何况刘备如今坐拥青、徐二州,实力远在孙坚之上。他当初连袁术都不愿意跟随,更何况曾为袁术麾下的孙坚了。

    于是关羽便先辟刘晔为军中主簿,并道:“子扬且为之,将来主公必有安排。”

    阜陵一下,全椒哪敢硬抗,立马举城投降。朱治在历阳,闻得二城全失,不由大惊失色。此时援军未至,他坐守孤城,若是关羽来攻,如何能守得住。于是又连遣数使往各郡请援。

    就在这时,青州的来信,自寿春辗转到了关羽手中。关羽看完之后,叹道:“朱治止有历阳,惜我不能竞全功也。”

    刘晔因问之,关羽便把信给他看,却原来是青州牧府的命令。让关羽停止攻打扬州,转为全面防守。

    刘晔看了,眼中露出思索之色,道:“将军,莫非主公在青州,有其他谋划?”

    关羽眼中精光一闪,心道不愧是得到许劭称赞的才智之士,主公的另一封密信中说道欲攻袁绍,所以扬州不能再动刀兵。自己刚才所叹,不是为朱治,而是为自己坐镇于此,不能从主公以攻袁绍也。

    未几,青州命令下来,拜关羽为定远将军,许其扩军一万,镇守九江;命甘宁为伏波中郎将,于九江招募健儿,操练水师。扬州方面,全线转为战略防御。

    朱治在历阳,每日里提心吊胆,却是左等关羽不来,右等关羽不来。再使人探时。得报关羽命部将吴匡镇守阜陵与全椒,自己却率了大军回师寿春去了。朱治心中疑虑,于是上报给孙策。

    孙策与周瑜得了信,一致认定,青州那边肯定有事,不然的话关羽不会停下来。于是便命朱治密切注意关羽动向,若是关羽北撤,便主动出击,一举收复九江。若是关羽不动,那便暂时保持现状吧。

    没多久,朱治派人来报,说关羽坐镇寿春,在招募部队,开始扩军。孙策和周瑜一听,好吧,还以为青州出了大事,看来没戏了。于是便让朱治仍守历阳,不可妄动。

    孙策与周瑜道:“公瑾,关羽在占据优势之时忽然罢兵,青州必有原由。不如趁此机会,与其和谈。而后你我率军平定内乱,以固江东之根本。”

    周瑜想了想,觉得也是。孙氏新得江东,不服气的大有人在。江东诸郡山越迭起,豫章海昏刘氏作乱。不把这些麻烦给扫平,如何集中精力与关羽相争?

    遂道:“伯符所言甚是,如此,让君理遣使往关羽处可也。”

    孙策便去信孙坚,详说之。孙坚正在益阳整顿军马,欲再战文聘,见了长子来信,便回信道:“州中诸事,汝自与诸卿商议共决之。”孙坚对孙策,一直散养。又有孙策攻略江东的战绩在,他对大儿子倒是放心得很。

    朱治得了孙策之命,遂派人往寿春来见关羽。关羽得报朱治派人来见,心想见我作甚,又想在寿春左右无事,便见一见也无妨。于是便传。

    朱治使者进来拜见关羽之后,便对关羽说明来意,并奉上朱治的亲笔信。关羽听说是来谈和的。心想和就和吧,反正主公也不让我继续进攻了。待到拆开朱治的信,略略一看,就险些气炸。

    朱治在信中说是要两边罢兵,不再互相攻伐,然后话音一转,却是要关羽让出阜陵、全椒等城,让两家防线,全面回到合肥一线。

    关羽气得话都不肯多说一句,只是一挥手,让左右将朱治使者给逐了出去。白日做梦呢这是,赶紧滚吧。又吩咐左右,说以后但凡江东使者,一概不见。

    刘晔在旁,便劝道:“将军勿恼,此次定是朱治见将军无故收兵,遂遣使来试探。吾料不日必有使者再来。到时一见,便知端的。”

    关羽怒气稍散,道:“到时再说,其若再胡言乱语,休怪我刀下无情。”

    朱治见关羽逐还使者,心中便有数了。青州没什么大事,最起码,关羽会继续留镇九江,不会调离。既然如此,那么讨还诸城,便不要再想了。这次便老老实实的按孙策的吩咐,没啥附加条件,前来和谈了。

    一个诚心想安抚关羽,欲让他不在扬州无事生非,好让自己得到机会平息境内动乱。一个则是得了命令蛰伏,不得擅自进攻。两家一拍即合,遂达成和议。自此,扬州百姓有福了。

    当然,两家都知道,这纸和约非常脆弱,指不定什么时候便会撕碎了。于是纷纷趁机埋头发展势力以壮大自己。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阳大战() 
曹操在舞阴,收拾心情之后,复遣人马探听消息。这日,斥候来报,说张绣收兵之后,弃南阳而往西,看其行军路线,竟是入关中去了。而宛县诸城,已被刘表派兵所据矣。

    曹操得报,笑道:“张绣已去,荆州还有何人敢阻我?”遂引兵复往宛城。

    蔡瑁镇守宛县,闻曹操复来,大骇,遂闭门坚守,又遣人往襄阳求援。刘表在襄阳,闻曹操又来,遂召群臣以问之。

    群臣畏曹操势大,且荆南未平,张绣又去,自忖荆州将欲不保,遂纷纷劝刘表投降。别驾刘先出列说道:“今豪杰并争,群雄皆起。曹操据有二州,其善用兵,且贤俊多归之。此番移兵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今之胜计,莫若举荆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刘先这番话,颇中刘表心事。他马上就要六十岁了。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他又还能活多久。大汉帝国的命运,已经不是他能够所决定。那么接下来,就只能关心自己的身后事了。如何延续自己子孙以及家族的繁荣昌盛,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今荆州已经无援,刘玄德在扬州的动作,已经迫使孙策兵退江夏。但曹操却仍然兵临南阳,摆明了就是要得荆州而后快了。如今荆南动荡,北方全靠着黄祖与蔡瑁,只怕是抵挡不住曹操了。那舍弃荆南三郡,调文聘和刘磐北上呢?

    刘表又看向自己的谋主蒯越,想听听他的意见。蒯越也颇为无奈,之前劝你主动出击,你却带甲十万,坐观天下成败。现在天下强弱已定,为之奈何?遂道:“以荆州之现状,其势不足以御曹公。不若归曹公。”

    刘表听了,心思转动,也罢,既然荆州被孙坚和曹操给盯住了,估计是不能自存了。不过,不做过一场就降,心中实在不甘,遂道:“命刘磐守汉寿,文聘还宛,以御曹操。”

    先打了再说,真打不过,那就把荆州让给曹操,自己带了家小去玄德那里做个清客吧。可惜玄德离荆州太远,否则,也不用便宜了曹操。

    文聘得了将令,遂使刘磐与金旋镇守武陵郡,自己则率军北还,兵屯夕阳聚,临水立营。又传信至宛城,使蔡瑁自守城,自己周旋于外,一道共御曹军。

    曹操率军亲至宛城,使人于城下高喊道:“城中诸军听了,我大军已至,尔等可速速出降。否则,大军攻城,围而后降者不赦也!”

    曹操又在威胁恐吓了,要不是文聘大军就在城外,只怕蔡瑁就真的大开城门了。饶是如此,城头的蔡瑁听了,脸色也不禁变了一变。

    惨烈的攻城战,最终还是开始了。胜者将拥有一切,败者将失去一切。所以,两群人一攻一防,杀得忘我又投入,不时有人自云梯上跌下,又不时有人继续往上攀登。弓箭手互相倾泄着箭雨,刀盾手与长枪兵们,你剁我一刀,我捅你一枪。鲜血四溅,人头乱滚。人命,在残酷的战争中,就是如此的廉价。

    鼓声隆隆声中,冷漠的将军,指挥着冷漠的士兵,一次次的冲锋。似乎欲以人命,来填满这偌大的宛城。

    曹操高跨在马上,保持着不动的姿势进行瞭望。前方不远处的厮杀声,似乎对他毫无影响。他唯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攻破宛城,自己能够在里面歇息。

    攻城战,枯燥又乏味。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消耗战,拼的就是三军将士的勇气、凶悍,还有耐心。太阳渐渐倾斜,当西边的山头,涌现一片片红云的时候,双方似乎都有些精疲力竭了。不过,他们仍然没有停下来。在主将的催促下,紧握着已经被汗水与鲜血浸透的刀把子,瞪着血红的双眼,嚎叫着,喘息着,准备用最后的力气,把对方给掀翻。

    曹操挥了挥手,终于下令收兵。将士们且将且退,依次退下城头。而荆州军却是连追杀的勇气都没有,见曹军一退,便把手中刀枪一扔,往地上一摊,只想一觉睡到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