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228部分

汉皇刘备-第228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瞿纠奘移拷鹬糜械囊谎簧伲记阈乖诹寺啦疾慷拥耐飞稀

    吕布看着这出山的第一战,便不甚顺利,麾下将士死伤一大片。心里颇不是滋味。于是便带了众将绕城而走,前来观城。

    牵招见吕布绕城而走,反复来看。心中冷笑不已。这日,吕布唤来众将道:“长子乃坚城也,急切难下。不过吾与汝等观城数日,已有破城之计也。”

    众将皆问,吕布得意的一笑,道:“其城西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想来必定是修葺未久。莫如我等率大军猛攻南城,诈为声势,诱其重兵来守。吾等于暗中别遣一军,自西北攻城。如此,城可破也。”

    于是便吩咐如此这般,众将领命而行。这日,吕布又率大军前来攻城,率了诸将,却只是在东、南两城猛攻。牵招果然亲自来坐镇。吕布见牵招亲至,心中暗喜,道大事成矣。于是遂命伏兵发动。

    西北角那边领命攻城的,正是高顺。得了吕布命令,立时便遣人攻城。此时西北空虚,不一会儿,诸将士便攀爬上了城头,还没来得及欣喜,忽然便闻一声砲响,只见城下诸屋舍之内,冒出无数军来,便是屋顶之上,不一会儿也全站满了弓箭手。只见一个校尉笑道:“汝等中我家都尉之计也。”话音方落,便是无数箭矢飞来。高顺见了,连忙命诸军竖盾,且战且退。不过上来容易,想要从容而退,那可就难了。城内守军趁势掩杀,吕布军大乱,高顺亲自断后,死战得脱。

    率了残部,来见吕布。吕布见高顺满身血污,身后跟着残兵败将,脸色一沉,道:“为何如此?”

    高顺对道:“城中早有伏兵,故败也。”

    既然被牵招看破,吕布也只好咬牙切齿,恨恨而退。这时,贾诩派的使者又来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刘大战(七)() 
贾诩的使者又来了,见到吕布说我们那边准备好了,差不多要动身了。吕将军你怎么打算,是自个待在并州还是与我们汇合,一道往青州进发?

    吕布攻城不顺,正没台阶下,见贾诩使者复来,便顺水推舟,回应道:“天子銮驾东归,吾岂有不随侍左右之理?”遂约好在上党边境恭候大驾。

    河东这边得了回应,遂便尽起大军。张绣自引军与前方开道,杨奉与董承率部护卫天子百官在中军,段煨则引军于后。一行数军,把天子与百官护卫得严严实实,旌旗遮天蔽地,鼓声隆隆,号角齐鸣。开始往北而行。

    河东太守王邑与韩暹、胡才、李乐等将,出城相送三十里而还。这个时候,青州这边也早早开始行动了。张飞率了大军,一路进入了清河,却不往界桥,顺着灵县一路往魏郡去了。清河有人察觉,遂报之于魏郡,说有青州军入境。魏郡留守的虽然是袁谭,但军国大事却尽托之于麴义。袁谭来找麴义,道:“麴将军,闻清河有报,青州军又入我境,为之奈何?”

    麴义道:“此围魏救赵之计也,公子尽管放心,有我在,魏郡无忧也。”麴义在冀州,屡立功勋,大破公孙瓒之后,却被袁绍弃之不用。两次征讨幽州,尽用亲信大将,却留麴义镇守后方。麴义心中不满久矣,这时见袁谭来问,口中说是如此,心中却是想道,只要界桥未告急,我管他青州军进冀州去打哪里。

    张飞一路昼伏夜行,到了馆陶,便忖道,魏郡西连司隶,乃袁绍根基所在,若闻我大军入境,其守将必尽起郡兵来攻我,我虽不惧,然迎驾事大,不容有失。不若分兵。遂将数千大军,化整为零,打起冀州旗号,分批前往漳水上游。各自之间,又使斥候相互联系,前后呼应,以备突发事件。

    袁绍率了精锐北上,其他诸郡,便只留有一些郡县兵,魏郡虽然还有麴义部队,但也只是在邺城坐镇。张飞此来,基本上又都是骑兵。所以当一队骑兵经过时,有人看到了,也只以为是冀州兵。谁会想到张飞会胆大包天,让自己部队在敌境之内分散前行?

    过了斥丘,到了平阳城时,前方就快接近邺城了。这时,终于有人感觉到了不对。平阳城守将在城头,看着城下一队队的骑兵,对身边的校尉道:“从昨日到如今,总共过了多少人?”

    校尉答道:“每过一个时辰,便有二队骑兵过境,从昨日至此时,大若数千人矣。”

    守将听完之后大惊,道:“此必敌军,非我军也!”他清楚得很,自家的骑兵大部分都已经随主公北上了,如今冀州境内,哪里还有如此规模的骑兵?虽然心中清楚,但是自己却不敢出战,凭平阳城的这点兵力,想去招惹骑兵,除非是自己不想活了。于是便遣骑飞奔至邺城告急。

    袁谭得了消息,说境中有数千骑兵活动,已经接近了邺县,不由大惊失色,于是连忙来寻麴义:“将军,平阳守将称有数千骑兵入境,已近邺县矣,还请将军速作防备。”

    麴义听了有数千骑兵,也不禁一惊,便唤来牙门将吩咐道:“汝且出城,探得分明速来报我。”

    牙门将领命而去,麴义方对袁谭道:“公子勿慌,有吾在此,便是再多骑兵,也是无用。”

    袁谭想起便是眼前此人,曾率步卒大破幽州铁骑,阵斩公孙瓒大将严纲。心中不禁一松,暗道有这位在,还怕什么骑兵,更何况还有坚城为守御。

    过了平阳城,前方就是邺县了。漳水上游,散布着无数城池,沿途上去,分别是邺县,武城,九侯城与污城。这就是当初贾诩不愿意走漳水的原因。在他看来,走魏郡甚至比走并州还要更加危险。并州只要打通了壶关,后面一直到雁门,基本上就都是通途了。而走魏郡,不管走不走漳水,都很危险。

    一入魏郡境内,上有邺县,下有黎阳。到时两处守军齐出,把道路一锁,便真正是麻烦了。到时在魏郡一耽搁,袁绍再调大军一围,完了,插翅难飞。所以现在尽管相信刘备的安排应该稳妥,但贾诩也是心神不宁,生怕途中出了什么差错。

    到了邺县境内,张飞也不打算隐瞒了,想隐瞒也隐瞒不过去了。这个时候再分兵,搞不好就要被邺县守将分批给吃掉。于是便聚拢大军,打出旗号,大摇大摆的开始行军。麴义牙门将带了人侦察敌情,一看,好家伙,数千骑兵,打的是青州虎将张飞的旗号。看得仔细之后,便迅速往邺城汇报。

    袁谭听了汇报,脸色铁青,对着左首的麴义道:“将军,张飞乃青州虎将,号称万人敌。今其率军来此,将军可有良策?”

    麴义心中已经转了无数个念头,此时听了袁谭问话,便道:“公子,主公北上之时,有何话吩咐?”

    袁绍的话袁谭记得一清二楚,当下不假思索,立马答道:“留守魏郡,保冀南不失。若敌来,则拒之于界桥,静候援军。”

    麴义一拍手,道:“对啊!我们的任务便是守住魏郡、守住冀南。外面的骑兵不管是张飞也好,张燕也罢。他一不攻城,二不掠民。管他作甚?”

    袁谭被麴义的话给噎住了,这,这,这是什么意思?袁谭面红耳赤,大声道:“敌入我境,岂有不驱逐之理?”

    麴义道:“公子,我邺城、我魏郡可有兵力以抗数千骑兵?勉强战之,必遭败绩,到时损兵折将不说,惹恼了敌兵来攻打我城池,到时为之奈何?”

    袁谭哪里说得过麴义这个久经战阵的行家,愣了一会便又问道:“那以将军之见?”

    麴义道:“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敌不动,我不动。敌若攻城,我守土有责,自然会率军击之。公子,主公携二公子前往北地,又命三公子坐镇并州。此关键之时,公子可得三思啊。宁可无功,不能有过!”

    袁家三兄弟争宠,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全冀州的人都知道。麴义这么一说,可正说中了袁谭的心事。他在魏郡,敌军过境却不闻不问,到时两个兄弟知道了往父亲大人那里告上一状,那继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可是麴义说的也很有道理啊。要打明显以魏郡之兵是打不过张飞那支骑兵的,打输了更危险,还不如听麴义的以不变应万变。若是张飞真的攻打城池,再让麴义出兵不迟。

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刘大战(八)() 
麴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自从随袁绍攻破公孙瓒之后,便被袁绍夺了兵权,闲置不用到如今。

    此时朝廷的分崩离析,事实上的朝廷军队已经消失。而豪强门阀并起,他们为了在这乱世中保护自己的家族和产业,大肆建立坞堡、招募私兵,甚至是参与角逐天下。这种私人武装,屡见不鲜,并得到了各地诸侯的承认。

    曹操、袁绍等各大诸侯,他们手里的兵,要么是以私兵为骨干、要么是把朝廷的军队变为自己的私兵。所以他们麾下的将领们,也一个个都是私兵头目。曹操军中的于禁,就是泰山兵的领袖,李典也是一大私兵将领的代表。像白波军、黑山军、凉州诸将这种,他们的部队更是只听自己将领的命令。天子与朝廷早就已经失去了对他们的指挥权。而江东孙氏,历史上更是大肆鼓励部将自己去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以对抗江东宗族势力。

    话说回来,麴义在冀州,其实就是一个私兵头子。麾下拥有一支以家将、奴仆为骨干的私兵。这些年来,他前佐韩馥,后辅袁绍,仗越打越多,兵力也越来越雄厚。麴义又不是袁绍的心腹,自然会引起袁绍的提防。历史上视周瑜为骨肉兄弟的孙策,在周瑜弃了袁术来投奔的时候,拥兵数万的孙策都只肯给兵二千,马五十匹。就更不用说麴义了。削弱麴义,成了袁绍的不二选择。于是在公孙瓒败亡之后,袁绍便让麴义安心养伤,然后以麴义养伤无法领兵为名,轻松的便把麴义的兵权给拿走了。在袁绍看来,这是为了冀州大局。在麴义看来,这却是袁绍气量狭小怕他功高震主所以对他起了提防之心。

    现在麴义的麾下,只有他那支以家将和奴仆组成的本部人马还在追随他。虽然袁绍北上之时,托之以军政大事。让他有权指挥调动魏郡甚至是冀州境内的留守部队。但麴义仍然不想出击。

    在袁绍已经把精锐尽数带往北方的这个时候自己带了人马去打张飞,所能依靠的便只有自己的本部人马。赢也好输也罢,损失的都是自己的力量。麴义才不会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侥幸打赢了,袁绍也只会口头安慰再赐下一点不实际的东西作为奖励;打输了,自己再被削弱的话,袁绍收拾起自己来,可就真不会手软了。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袁绍杀了麴义,然后兼并其众。

    在麴义的坚持下,袁谭听从了麴义的意见,但坐城中,对过境的青州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袁谭究竟是年轻,没有麴义的胆大包天,纠结了半晌,乃问道:“将军,若父亲回转州中,问及此事,如何应之?”

    麴义笑道:“此有何难,吾自遣军远缀于张飞之后,到时主公若还,便对曰青州军来袭魏郡,吾等逐之出境便可。”

    麴义压根就不怕谎言被戳穿,有了袁谭这个袁绍长子顶在前面,他怕什么。实在不行,到时便与张飞假打一场好了。只要魏郡没啥损失,袁绍也没理由责罚他。

    张飞亮明旗号一路行军一路提防冀州兵来攻,结果出了邺县都没看到敌人,只有斥候来报说有一支小部队远远缀在军后。

    张飞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心道这魏郡留守是谁,胆子这么小?

    这边张绣到了濩泽县,再往前行就是并州境内了。于是驻扎下来,问贾诩道:“贾公,前方便是并州,不知吕布何在?”

    贾诩正欲遣使去问,忽然前方道口,蹄声得得,一支军便突然出现。看其旗号,正是吕布。张绣凝神观之,见吕布一骑当先,身后诸将尾随,抖擞精神,跃马而来。不禁叹道:“吕布真骁武之士也。”

    吕布当然厉害。这个时候的人出仕,一般都是举孝廉,然后州郡甚至朝廷辟之,唯有吕布,估计出身不怎么好,不是士族,所以史书上只说了一句,以骁武给并州。以个人勇武出仕的人,能不厉害吗?

    吕布到了张绣阵前,挥手止住,随后出列前行,张绣见了,亦与贾诩出阵,行至阵圆处,张绣与贾诩在马上施了一礼,道:“张绣、贾诩见过吕将军。”

    吕布头上还挂着个假节、仪同三司呢,名义上职位要比张绣和贾诩高,所以生受了这一礼,这才回礼,而后道:“张将军、贾大夫,天子何在?”

    于是张绣与贾诩便引了吕布等一道入中军,拜见天子。到了中军,吕布率了荀攸入内拜见天子。

    “臣温侯、奋武将军吕布;臣黄门侍郎荀攸,拜见皇帝陛下!”

    自从长安一别,天子也很久没见过吕布了,赐座之后,便与之叙话。谈了一阵,天子心道岁月无情,便是当年武勇无双的温侯,如今也是满面风霜了。又转过头问荀攸:“卿如何在吕将军营中?”

    荀攸是颖川名士,天子搞不懂荀攸怎么与吕布这种武夫搅到一起去了。荀攸于是便把自己出奔洛阳之后的诸事细细道来,天子与诸臣听了,不禁讶然。想不到荀攸还有如此曲折离奇的经历。不过见了荀攸,天子与百官心中也是高兴得很。荀攸的亲叔叔荀彧,正在青州为刘备效力呢。荀攸在身边,到时与青州的陌生感,必然又要少上几分。

    两军会师,天子欢喜,于是下令设筵,宴请群臣。

    第二日,贾诩便来寻吕布,问道:“吕将军,自此到漳水,可有障碍乎?”

    吕布笑道:“文和勿忧,有我在,必保前途无事。”吕布不是吹牛,他虽然攻长子县城不下,但牵招派出来的斥候,却是被他麾下铁骑灭了个干干净净。如今上党要途经的道路之上,到处都是他布下的耳目。牵招要是识相不来招惹他便罢,否则便要让他知道,他吕布也不是好惹的。

    好在牵招很理智,在无数斥候一去不回之后,便果断的停止了这种送人头的行为。只要坚守县城抵御吕布就好了。其他的便不要管了。

    于是吕布在前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