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270部分

汉皇刘备-第270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配拒绝之后,袁谭自觉没趣。似他这等人,话说出来,便再无多说一遍的道理。于是便径自起身,向审配告辞了。

    审配从袁谭冷淡的眼神中便知道,这回自己又把袁谭给得罪了。不过他向来刚直,又瞧不起依附在袁谭身边的辛评与郭图等人,这回自己更是有理没错。是以也便不当做一回事放在心上。送别袁谭后,便回府歇息去了。

    袁谭在审配处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恼怒,回府之后,心道却是不能让你太过得意。于是便去信界桥,向其父诉说审配在后方,事无巨细,皆亲为之。他在这里只不过是一泥胎木雕罢了,又闻说前方兵事吃紧,愿意在魏郡募兵前去相助。

    袁谭又写信给许攸,把事情给详细说了一遍,最后更是说全怪自己无能,不能使审配低头,让许五郎吃了苦头云云。

    袁绍在营中,得了袁谭的书信,心中却是将信将疑。他对审配非常看重,也很相信审配的能力。只是如果如袁谭所言,审配在后方事无巨细皆亲掌之,那却是过于揽权了。不是他要君臣相疑,实在是自古以来,权臣都没什么好下场。他在思考着审配,却不知道,在天下人的眼中,他也是个大大的权臣。

    于是袁绍便召来众人,以信示之,道:“小儿言正南在后方行事霸道,不知是真是假。”

    魏郡虽然与袁绍大营书信不断,但审配抓了个许五郎这等小事,审配自己不说,袁谭也不说,却是没人多嘴来汇报给袁绍。是以袁绍竟是不知。

    许攸得了袁谭的信,心中大恨。他向来蛮横护短,审配抓了他爱子,鞭打不说,还罚其为隶臣,自己家与袁谭纷纷出面,竟然不能让审配放人。简直是岂有此理!在许攸看来,自己家的孩子,有什么错,也只能是由他来处置,外人如何能够?

    自得信之后,许攸心中便翻腾不休,此时见袁绍言及审配,便禁不住冷哼一声,出列一揖,道:“主公,大公子乃是主公嫡子,身份尊贵,便是其亦被审正南逼得欲离舒适之后方而来这凶险之地效力。以吾之见,大公子信中所言,必定是真!”

    审配天性刚烈过人,每逢人之过,必直言之。又受袁绍信重,执掌幕府。所以得罪人的同时也招人嫉恨。恰好逢纪与沮授两个直人率兵北上,辛评与郭图又是袁谭一派的。于是辛评与郭图也跟在许攸之后,纷纷称是。至于田丰,他不知具体情况,见一班人都跳出来指责审配,也只是沉默不言,在旁冷眼旁观。

    大家都说一个人坏话,这个人不坏,那他也是坏蛋了。世间之事,道理皆是如此。本来如果是辛评与郭图在说审配,袁绍还不会全信,毕竟他知道辛、郭等人与审配向来不和。而臣下之间屡屡争斗,也是他有意无意的纵容的。驭下之道不就是如此么。若是什么时候文臣武将都是铁板一块了,那他这个主公也就危险了。

    如今不但是辛评与郭图,就连一直中立的许攸也跳了出来。那就不容袁绍不仔细思量一番了。

    许攸是他的老相识,少时便已订交。许攸成名也早,在袁绍看来,许攸胆子大,嘴巴大,还有点贪,在诸谋臣之中,缺点相当明显,但许攸如此,袁绍更是放心。而许攸在出谋划策方面,还是有能力的。所以许攸只要是和袁绍谈正事,袁绍还是能听进去的。

    这次听了许攸的,他仔细一思考,觉得许攸说得没错。后方审配和长子袁谭若不是水火不容了。长子为何要说出欲来前线效力的话来。别人不知,自家儿子又岂能不知前线已经是沸水翻腾、危险至极了。留在后面享福不好,非得要来这兵凶战险的地方,只怕审配是逼迫长子袁谭太过了罢?

    一念至此,袁绍心中便暗暗生怒。袁谭乃自己的嫡长子,跟随自己时间最长,而其也久在军中,还是颇有威信的。自己虽然偏爱老三袁尚,而欲使老大袁谭过继出去。但自己这不是还没决定么,怎的下面就争成这样了?

    立谁为储,只能是自己说了算。绝不能容许任何人兴风作浪。袁绍心道,却是委屈了老大了,此番还须好生抚慰一番才是。

    于是便写了封信给审配,先是诫勉了一番,然后便话风一转,让他在魏郡好生辅佐袁谭,务必要保证后方军粮供应和训练足够的青壮以供前线之需。

    之前袁绍的命令是让审配与袁谭一起镇守魏郡,审配因是幕府之长,熟悉军政,所以他当仁不当的就做了魏郡的主,而袁谭也不敢与之相争。现在袁绍去了一封信,只是稍改数字,便不动声色的定了主次,夺了审配的权。

    许攸等人见信,心中不禁大喜。审配经此一事,只怕在主公心中的地位便要大打一个折扣了。

    大敌当前,袁氏内部仍然在勾心斗角,如若不败,简直是没有天理了!

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 
    袁绍书信到了魏郡,审配眉头便是一皱,不过他乃袁绍臣属,自当遵守人臣的本分。袁谭得了信却是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畅快至极,乃道:“审配匹夫,如今有父亲大人亲笔在此,许吾执掌郡中大事,且看汝还敢逆吾之意乎?”

    到得第二日,袁谭便迫不及待的下令让人将许五郎给放了。审府中,审配的夫人正在劝他:“夫君既与大公子不和,此番大将军又命其主邺城事,夫君不如便闭门不出,也省得为琐事而烦忧。且又免得你二人又起争斗。岂不是好?”

    审配须发飞舞,大声道:“前番有麴义之叛,是以主公才委我以重任,坐镇后方。此番既然大公子来掌军政,吾便随于其后拾遗补缺可也,又岂能因私而废公乎?”说罢,便径自出府去见袁谭去了。

    到了袁谭府中,却见袁谭已经安坐于府中,阶下尽中邺城诸吏。袁谭见审配来,脸上不禁有些不好看,他原本以为审配被父亲夺了权不会来了呢。袁谭心中有鬼,见了审配,不禁强笑几声,道:“正南来了,快快请座。”

    审配也不客气,便于左侧首席端坐了下来。袁谭在主座上处理诸事,审配听了一阵,心中不禁点头,大公子毕竟还是经过历练的,对诸般事务处理起来也是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审配正自抚须点头,忽见门外又进来一人,却正是那许五郎。

    但见那许家子进来之后,便对主位上的袁谭深深一躬到地,道:“多谢大公子相助,使小子得以脱身。此等恩情不敢有忘,日后大公子但有所命,小子敢不从之?”

    袁谭听了这句话,脸上不禁便泛起了笑容来。正要说话,忽见旁边的审配便站了起来,一脸怒容的指着许五郎对袁谭道:“大公子,此人乃待罪之身,如何便能放了去?”

    袁谭摆了摆手,对审配笑道:“此乃小事,正南便不要抓住不放了。”

    审配怒气冲冲,厉声道:“大公子私纵践踏法令之人,此事如何是小事?”

    袁谭见自己一脸笑容,放低姿态好言好语与审配讲,审配竟然如此不给脸面,当下也便把脸一沉,道:“许五郎其父正在前方为家父鞍前马后,吾又岂能使其劳心劳力的同时还忧心家中?如今刘备来势汹汹,并州已失,河内危急,正南不为吾父分忧,反而汲汲于此小事,大敌当前,岂能因私而废公乎?”

    审配气血上涌,眼前一黑,差点便没气得吐血,自己方才于府中还说自己不能因私而废公,到了这里,袁谭这小儿却把因私废公的帽子给扣到自家头上,真是气煞人也。

    审配一怒,便不管不顾起来,站了起来大声道:“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主公基业因此而兴也!若今日放了这许家子,今后邺城乃至魏郡,谁人会把律法放在眼中?后方必乱也!还请大公子三思!”

    袁谭心道真是不可理喻。于是便唤过左右来,吩咐道:“审别驾方才动怒,气血攻心,只怕会伤了身体。你等且扶别驾下去好生服侍,别驾但若有事,须饶不得尔等。”

    审配听了,心道,好个小儿,竟然是要命人叉我出去么?我乃大将军府中重臣,岂能受此羞辱?于是便拂袖道:“不必了,吾自回府,大公子且好自为之!”说完便匆匆离去。

    袁谭目前审配离开之后,便对许五郎温声道:“你不必惊慌,但有我在,必能护得你周全。且退下罢。”

    刚才被审配声势所慑的许五郎又深揖一礼,致谢之后,这才退去。

    审配回到府中,坐在书房犹自气愤不已,老妻奉了茶来,闻其缘由,审配便把方才之事与夫人一说。其妻听了,便叹一声,行至审配身前,与其并榻而坐,道:“审郎,万般烦恼,皆乃自招。大公子欲放那许家子,你便让他放了又如何。何必与其争论不休,平白让人看了笑话不说,还气坏了自己身体,何苦来哉。”

    审配没好气的道:“大公子行事不讲规矩,视律法如儿戏,简直是岂有此理!”

    其妻柔声道:“世家子弟行事皆随心所欲,只要对自己有好处,谁人不是如此。便是吾族中子侄,也未见得人人便守法了。审郎便好生在家中歇息几日罢。”

    被夫人一劝,审配的火气便莫名散了几分。此时细细一想,觉得自己只是与辛评、郭图等人不合,与大公子往日也只是不冷不热罢了。却不知大公子此番偏偏为何欲为了一个许家子而与自己作对。再往深处一想,想到许攸那不偏不倚的态度落在袁绍眼中,只怕是对其更为倚重。袁谭如此这般,只怕是要于此处落子,开始拉拢许攸了。

    想到这里,审配便不禁一声冷笑,小儿无知。大将军在界桥已经是勉力支撑,若撑不住刘备攻势,这大好基业只怕转眼又要姓了刘去,其不想着与乃父分忧,却还惦记着要继承乃父的基业。此番谋算,只怕是到头来又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未知。

    审配把头一摇,主公英雄了得,谁曾想膝下几个嫡子本事平平也还罢了,偏偏还如此不和。便是没有刘备这外敌,再大的基业也要因内乱而败落。着实是可叹呐。

    审配又想道,此战若是天佑吾冀州,却是须向主公建言,速速定下嗣子,好安定人心才是。冀州不能再动荡生乱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边袁谭落了审配的面子,好生得意。又见审配这几日闭门不出,于是行事越发胆大起来。不说袁谭,却说许攸在界桥,谮言审配之后,心中恼恨犹自不休,这日把心思一转,又想得一计来,于是便出营去寻辛评去了。

    到了辛评营中,恰好郭图也在。却原来袁绍使郭图为沮授之副,一道北上。而北方军情紧急,沮授却是先行一步,留了郭图于后督粮缓行。郭图既分沮授之权,又不用去军中随沮授与敌军交锋,便也乐得担了后勤这个清闲肥差。此番却是将欲北上,来与辛评辞别的。

    辛评与郭图见许攸来访,互望一眼,心道许子远必为审配而来也。

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 
    三人坐下之后,闲谈一阵,许攸便面带恨色,对辛评、郭图道:“仲治,公则,吾自随大将军以来,素来与人为善,自度往日亦未曾有得罪过审正南,谁曾想吾随主公于此效力,审正南在后方却为一小事便抓了小儿。吾府中托了大公子去求情,其亦是不允,着实是跋扈!此仇不报,吾恨难消!”

    辛评与郭图对望一眼,心中皆是一喜。便又附和着许攸一道说了审配许多坏话,然后辛评便不经意的问道:“审正南总掌幕府,深得主公信重。着实难以对付。子远欲想报此一箭之仇,可有策乎?”

    许攸听了,便道:“吾有一策,不过还须仲治助吾。”

    辛评听了,朗笑一声,对许攸道:“子远还请道来,吾等皆患审正南,计若能行,吾必助之!”

    许攸便道:“审正南羞辱吾家五郎,此报却须还在其子身上。吾闻其子亦在军中效力,莫如仲治出面,调其至先锋营中如何?”

    辛评心底暗骂一声,许子远你也太毒了吧,审正南抓你儿子是因为你儿子犯法,现在你却想让人家嫡子去送死,冀州皆知我与审正南不和,若我听了你的撺掇,审正南其子真有甚闪失,他还不与我拼命?

    于是辛评便把头摇得似拨浪鼓似的,道:“此计不行,太过凶险,若审家子于先锋营中坏了性命,这却如何是好?”

    他们互相之间虽然互有斗争,但还在可控状态,若真有子弟平白无辜的送了性命,只怕这冀州就不得安宁了。

    许攸低声一笑,便道:“仲治,吾也不想那审家子战死于阵中,只不过吾闻先锋营大将乃是孟将军,其亦与审配有隙,不如遣那审家子至孟将军营中,令其吃些苦头便好。想来有孟将军在,也不至于让那审家子轻易死了。”

    辛评听了,心中便是一动,再看许攸时,目光中便全是赞赏。许攸往日虽然好清谈,但真用心出起主意来,那还是很厉害的。

    许攸为何来寻辛评?因为辛评原本就是前冀州牧韩馥的帐下之臣,且又是颖川名士,所以反投袁绍之后,颇得袁绍重用。其又因久在冀州,与冀州军将也很是熟悉。比起许攸从未带过兵来,辛评要是想在军中动点什么手脚,那是再容易不过。

    而且先锋营的孟岱本来就是辛评阵营的,辛评只要吩咐孟岱一声,便能让审配之子在其营中吃尽苦头又能不至于送了性命。

    冀州文武都知道辛评与审配不和。辛评让审配之子吃点苦头,众人包括审配在内也会觉得再正常不过。如此一来,便把他许攸给隐藏得严严实实了。

    当然,许攸来寻辛评,也不是让辛评白出力的,让辛评出面,等于是主动把这个把柄送给辛评了。也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冀州政坛上,许攸将与辛评合为一系,以后共同进退。

    辛评自然懂许攸的意思。心道若能有许子远相助,大公子的地位将更加稳固,相较起来,替许子远出一口气却是小事了。于是便更加热情起来。诸人又说了许久的话,这才纷纷作别。

    这里辛评送别郭图之后,转身进了帐中,便唤来一个亲兵,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