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277部分

汉皇刘备-第277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又有十数支矛影闪电而来。高览正聚精会神对付不断飞来的箭雨,一时不察,却是来不及躲闪。磕飞数支,另有数支却是避开了他,疾射入他坐骑的躯体之中。马儿中矛,吃痛不过,悲嘶一声,人立而起,轰然倒下的同时,却也把措不及防的高览给掀下马来。高览既然落马,却是再也遮拦不住。他于地上一个翻滚正欲避开,却见那箭矢及投矛似长了眼睛似的追击而来。

    高览闷哼一声,飞矛先是刺破了他的胸膛,然后一阵箭雨扑来,只见箭矢如茅草,牢牢的把高览给覆盖了在下面。河北四庭柱,于曲周城前又折损了一个。

    高览既死,余众大哗,四散而逃。就在此时,只听得一声大喝,沙摩率军于城西直扑了出来,高览部曲,已无战心,逃得脱的便发足狂奔,逃不脱的便纷纷伏地请降。

    魏延与沙摩收了降卒,打扫完战场之后,行至高览所在,不禁也是一阵默然。古来征战几人还。在这乱世,是他们武人的大幸也是不幸。若能得遇明主,建功立业自然不必多说。若是碰到袁绍这般的,便是再有天大本事,只怕也避免不了早早败亡的命运。如那颜良、文丑和眼前的高览,在这北地那是好大的名声。魏延久闻他等之名,也亲自与他等交过手。自然知道纯以武勇而言,这些人艺业却是不在他之下。如今一个个的陨落,实在是可惜了。魏延吩咐左右,道:“高将军尽忠而亡,好生厚葬了罢!”

    那降将在城头,见汹汹而来的高览,旋即便败亡于青州军之手,心中惊惧之下,却是半点小心思也不敢有了。魏延见此人变得规规矩矩,心中便道,见识了吾军的雷霆手段,却也不怕你来弄鬼。这一场战争,劳心劳力,他着实是有些累了,便吩咐了几句,便自引军歇息去了。沙摩与他还屯城外,城中却仍是交给了那降将来看守。

    第二日,魏延便与沙摩道:“袁绍粮草被樊,高览又败亡于此。若闻此信,其军必自乱阵脚。到时必定抵不住主公大军。却是吾等机会来了。吾意于广宗之后设伏,若逢袁绍,便可起兵擒之。其忙乱之中,必定想不到吾等设伏赚他。未知沙将军意下如何?”

    魏延用兵,向来胆大。历史上他屡请将兵奇袭子午谷。诸葛亮谨慎了一辈子觉得此计太悬危而未答应。奇袭子午谷,成败不好说。但战场变化无常,谁人用兵又能保证说百战百胜、万无一失的。只此一谋,便可见魏延用兵之风格。

    本来刘备的命令是让魏延和沙摩奇袭曲周来烧袁军粮草。既然功成,自然就要回大营复命。不过魏延先取曲周,后败高览,却是让沙摩佩服不已。所以魏延一说要用伏兵来捉袁绍,沙摩顿时便眼前一亮,心动了。

    只是沙摩是刘备亲军大将,心中仍有顾虑:“此战之后,吾等当返营。未得主公许可,擅自用兵,不知主公是否见怪?”

    魏延听了,便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吾当遣人回报主公此地情况,而后提兵伏于界桥之后,静待敌来。沙将军,此战你我若能擒得袁绍,论功便当为诸将之首!”

    只这一句,瞬间便把沙摩给打动了。武将之间攀比能比什么?除了看谁的拳头大之外,自然便是看功劳谁的大了。若是能抓了袁绍,主公麾下诸将,便也只有扫灭袁术的关云长可以比得一比了。

    想起魏延每有所言,必有所获。一念至此,沙摩便把胸膛一拍,道:“便依文长之言行事。主公但有怪罪,沙某一力担当!”

    魏延心下一松,朗笑道:“岂能如此,主公若有怪罪,你我二人一道领罪便是!”

    说笑间,却是弃了曲周,把降军补充入己军之中,又遣了数路斥候回大营报捷,便率了大军,在降军的指引之下,昼伏夜行,往那广宗缓缓逼去。

    这边刘备接到魏延的报信,不由大喜,于是召诸将来帐中议事,他笑谓诸将道:“文长与沙摩已然袭取曲周,火烧粮仓,并于城中设伏,击破高览援军,高览亦亡于此战矣!诸君,二将建功,袁军得信,必定军心动摇,接下来,便看汝等本事了!”

    众将听了,胸中气血翻腾,只恨不得现在就出去和那袁军大杀一场。一路偏师都立此奇功,若他们还不能踏破袁军大营,岂不是成了笑话?

    刘备见众将锐气大盛,心想已经刺激得你们够了。且让你们下去再刺激下士卒。明日便拿袁绍开刀。

    袁军大营,袁绍大帐中,接到报信的诸人脸上皆是愁云惨雾。想不到刘备在这里与己军大战之时,竟然又遣了一路军去奔袭己军大营之后的曲周。一战不但把粮给烧了,大将高览还战殁于阵。简直是再坏不过的消息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却如何是好?袁绍心情灰败,却是连问策的话都不想讲了。粮草已尽,还留在这里作甚?可是若是一退,这冀州必定震动,到时除了龟缩在魏郡,那冀北、冀中诸郡国,还复己所有么?

    想当年,自己意气风发,逼迫韩馥让冀州,旋又西击黑山军、北却公孙瓒。鼎定这冀、并二州大好基业。可是这舒心才过了几年,怎么便一眨眼变成如此模样了?

    田丰与沮授对视一眼,沮授是袁绍重点怀疑对象,他有口难言。于是田丰便站了出来,对袁绍道:“主公,如今刘备势大难挡,吾军莫如先退,保留实力,以待将来。”

    袁绍长叹道:“事已至此,谈何将来!”

    田丰大声道:“主公不必如此!刘备新得并州,然并州群豪皆起,胡部众多,未必便能安稳得了。若我等再以钱帛诱那胡人来攻幽州,刘备首尾难顾,必定无暇我处。主公且回邺城整军,再遣使往关中、曹、孙等处陈说厉害。若能成合纵之势,未必不能败那刘备!”

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 
    田丰说得气势十足,似乎也感染到了袁绍。他精神稍振,便笑道:“当年吾能聚天下诸侯讨董,而今自然也能与天下诸侯一道讨刘。元皓所言甚是,吾这便退兵往邺城。”

    话虽如此,但袁绍却是心知肚明,如今刘玄德大势已成,而那些诸侯们心思各异,天知道还会不会听他的。只是局势颓败如此,自己这个当家人却不能沮丧,否则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见青州军攻打甚急,袁绍便忙令张郃断后,然后亲率三军将士西返魏郡。刘备在军中也在布置任务,他与诸将道:“袁绍麾下文武,吾只图三人:张儁乂、田元皓、沮公与。若遇此辈,可生擒之。余皆不足道也。”

    诸将牢记在心。应命而去。许攸在营中,见袁绍欲退,便去寻张郃。他心道有郭图在青州营中,自己那点功劳何足道哉,若能说反张郃,到时方能在青州立足。张郃见许攸来寻,讶道:“子远不随在主公身侧,来此作甚?”

    许攸笑道:“特来相救儁乂耳!”

    张郃心中一动,便问道:“子远何出此言乎?”

    许攸道:“依儁乂之见,如今以青州之势,儁乂能阻乎?”

    张郃沉默了一会,道:“不能。”

    许攸便道:“既然如此,儁乂为何陷在这死地而不谋个脱身之法?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今冀州颓败,势再难挽。儁乂可早作打算矣。”

    张郃对道:“大将军待吾甚厚,不忍背之。”

    许攸一声轻笑:“儁乂应朝廷之征黄巾而从军,又非是袁氏门客家将,又有何来背弃之说?”

    许攸也没说错,张郃最早是响应朝廷的命令去征讨黄巾军而入伍的。后来便在韩馥麾下为将。韩馥让了冀州,他顺理成章也随了袁绍。后来因征张燕、讨幽州,立功甚多,此时在袁绍军中为宁国中郎将。他本来就是汉将,对袁绍确实也没太多感情。所以历史上的张郃见袁绍不纳其言,见势不对就率军归降了曹操。导致袁绍军心散乱,一败涂地。

    如今许攸这么一说,张郃也是心动不已。要说他有在此为袁绍效死的心思,那绝无可能。不过要他主动投降,他也不愿。武将胸中自有一口傲气,如今他有兵有将,还有大营在。想要脱身以他的本事并不难。未到那山穷水尽,便去投刘备。非他本意。不过看情况,这许攸只怕是早就与青州有勾结了,真是藏得深呐。

    张郃心中转着念头,许攸论公是冀州重要谋士;论私是大将军故友。如此人物竟然也弃冀州而去,这冀州文武,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动着这样的心思。这大树还未倒呐,各人就要散了。

    张郃在这里沉默不语,许攸只当张郃默认,便继续劝道:“儁乂若能阵前反戈,立得大功,何愁日后富贵?”

    张郃听许攸话中之意,竟然让自己投降不说,还要对袁绍反戈一击。顿时心中便是烦恼不已,心道这许子远平时不见,关键时刻却尽显本性。此辈却还须远离一些才是。

    一念至此,张郃便起身送客了:“君所言,吾铭记在心。不过吾受大将军所托,镇守大营。纵然不敌青州,却也不愿对阵故主。”

    许攸听了,羞惭掩面而退。

    有了郭图、许攸这二人,青州军很快就攻破了界桥大营,大营一破,青州军欢声动天,袁军大哗,立时便退。大军一旦溃散,张郃便再难止住,立杀数人也无法收拢阵形。张郃此时独木难支,见此不禁一声长叹,便率部欲先突围。谁知却左冲右突不得出。他哪里知道,此时他已经是青州军的重点关注对象。只要他的将旗还在,他便会被围死。

    张郃在阵中,往来冲杀,忽然,只见这死死困住他的铁桶大阵便分开了一条道来,蹄声得得之间,一将疾驰而来,人未至,声先到:“张郃哪里走!”

    张郃闻声,调转马头,只见一员大将拍马舞刀而来,身后亲军护卫而来,一杆黄字大旗迎风飞舞。却正是那大将黄忠。

    张郃抖擞精神,挺枪来战黄忠,数十合之后,黄忠拍马跳出战圈,勒马横刀,对张郃正颜道:“张将军空有一身艺业,却困于冀州,未得明主。着实可惜。此明珠暗投,蛟龙潜伏也。吾主刘青州,素来爱重英雄。今次出兵,吾主便言张将军乃必得之人也!张将军何不来归,与吾等一起,助主公共襄大业乎?”

    张郃听了,心中颇为受用。他放眼四望,只见四周举目皆是青州军,而己军败逃的就不说了,还在抵抗的,却已经被青州军一块块分割开来,清剿得差不多了。他自知此时大势已去,若再强硬反抗,除了身陨别无他途,刚好有这个台阶在,不如便顺水推舟算了。又向身后看去,只见跟随他多年的亲兵老卒们,身上皆多有伤痕,一脸期盼的看着他。心想罢罢罢,终不能忍见汝辈便死此处。遂长叹一声,翻身下马,弃了长枪在旁,便欲跪伏下来:“败军之将,岂敢承刘使君垂注。张郃愿降!”

    黄忠见了,亦慌忙跳下马来,双手托住张郃,道:“儁乂不必如此,今后你我二人同殿为臣,还须多多亲近才是。”

    张郃也是巧变之人,顺势起来之后,便对黄忠道:“还须汉升兄多多指点才是啊!”言罢二人互望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

    张郃降刘,也无甚心结。前文早就言过,他本就是汉将,就是冀州换了二任主人,他也未曾向韩馥、袁绍呼过一声主公,定下过君臣名分。刘备以及刘备身后的天子,代表着天下正统,汉室嫡传,他这身份转换适应得非常快。两人并骑,张郃笑问道:“未知除某之外,大将军还欲得冀州何人?”

    黄忠便对道:“除儁乂外,主公只欲得田元皓、沮公与二人也。”

    听了这二人名字,张郃也是一阵沉默。这二人确实是当得起刘备看重。于是又问:“未知那许子远如何?”

    黄忠听了,却是道:“此人早便降了吾军,只是自进营来,遍寻不见。若是折于阵中,也是其命数如此。”

    张郃听了心中便是一凛,看来这许攸却是不得青州方面看重。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 
    青州军攻破大营的时候,许攸却是未在前营了。他又去了袁绍处,欲跟随袁绍一道回魏郡。却道为何?

    原来他本来是打算说降了张郃,然后与张郃一道归顺刘备的。结果用力过猛,却使张郃反感了。他也不好意思再待在张郃处。张郃这里不能待,他把眼珠子转了转,一跺脚,便又去袁绍那里去了。他打算随袁绍回邺城,再说动一个关键人物然后一起降刘,好显功劳。

    许攸心道,张郃一介武夫,不知某的好意,与他无甚话说,不如且去寻了这人去。许攸欲寻的那人,正是荀彧之弟荀谌。

    荀谌,字友若,早早就跟随了袁绍,在游说韩馥让冀州的事件中,只凭一席话就动摇了韩馥。从此袁绍的事业得以起飞。足见他的才智。后来便在袁绍帐下担任谋士。

    只可惜他有个兄长名唤荀彧,为青州刘备幕府之长。所以后来便渐遭袁绍所弃用。此番征战,袁绍也未带上荀谌来,却是让他留在魏郡。

    许攸想回邺城便是想去寻荀谌。若能说得荀谌一道归汉,有了荀彧这层关系,还怕他许攸不受重视?

    想法是很好,可惜人家荀谌又怎会如你之意?

    荀谌在后来被人列为三国神秘人物之一。只因为他在原本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中为袁绍谋主,却自始至终未进一策,而随着官渡之战的落幕,荀谌也不知所踪,从此历史再无记载。因此有很多人臆测他是荀氏安排在袁绍这边的卧底,把袁绍的底细都透露给曹操知晓。还列举了很多详细的例子出来。

    不过臆测终归是臆测,没有史料佐证,也是当不了真,只能当作是闲谈之资罢了。

    许攸在张郃这里碰了壁,只好回魏郡去寻荀谌。袁绍引军走未远,忽然有探子来报:“禀主公,大营破矣。”

    袁绍脸色一变,怎的如此快就打进来了?便又忙问:“儁乂何在?”

    那探子稍一迟疑,便对道:“小人遍寻不见张将军旗号,有败军言张将军许是降了。”

    袁绍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