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4部分

汉皇刘备-第34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叛后而被郡国官员说降的例子不在少数。他就不信了,郡国能做成的事,他堂堂御史中丞便做不成?

    众人苦劝无效,只好罢手。萧瑗又把之后的督统兵权给了刘备。众太守早闻刘备之名,虽然敬佩其名声气节,但毕竟刘备年止弱冠,且名位又低,只为一郎中,心中哪肯服气。只是萧瑗执意如此,众人只得依了。心中却是想,萧瑗你如此固执不听人言,且看你结果如何,若是成功便罢,若是哼哼,少不得参你一本。

    刘备受了萧瑗之命,出列与众人相谈。众人心灰意冷,只想着等大军到了,便让你刘玄德去折腾吧,我们顶多负责你的后勤保障不出事,其他的,你自己做主,我们便要看看,你声名四播海内,又究竟是有几分本事?于是一个个的口不对心,敷衍几句便纷纷告辞。

    刘备相送之后回来,看着萧瑗苦笑道:“萧公,你可是把小子架在火上烤,方才诸位使君满脸不以为然之色,萧公你可看得清楚?”

    萧瑗抚须大笑,道:“玄德,你若无手段,我岂肯以大军相托?莫让老夫失望才是啊!”最后一句话说得语重心长。

    刘备知道萧瑗这是压上一切了,当下振奋精神道:“萧公还请试看之,刘备必不让萧公失望!”

    萧瑗望着这个英气勃勃的少年,心中暗叹年轻真好。

    刘备又让萧瑗带上刘恪一旁护卫,萧瑗执意不肯,他知道刘恪乃刘备从弟,亲密无间,刘备身边也没人,他哪肯带着刘恪。只愿带着卫队五十人同去。刘备劝了又劝,无果,只得听从。

    第二日,萧瑗率卫士五十,与巴郡丞一道顺水下巴郡。郡县大小官员,皆来相送。不管喜欢不喜欢他,不管他到底对不对,最起码,在这一刻,还是有许多人钦佩他的勇气,祈祷他能平安归来的。

    回营后,刘备唤过刘恪,附耳道如此,半天后,刘恪满脸不情愿的出营,率二十人出了雒县,不知所终。

    三日后,三郡精兵六千人俱集雒县,刘备披挂整齐,于大营中击鼓聚将。

    第三更奉上,还昨日只有一更的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一章 小试身手() 
刘备坐在帐中,看着大帐里的几个校尉,老的老,少的少,心中怒火腾腾,混帐,三郡居然就给我派这些人来统兵?莫非到了战场之上,还想让我亲自陷阵不成?

    转而又强抑住怒火,冷冷道:“王师已集,即日发兵,谁敢为我军前锋?”帐中诸将一声不发,来时郡守都有吩咐,要听刘备的吩咐,但也不要主动争功,因为他们都不看好这次平叛。众将心中深以为然,战阵之事,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成什么样子嘛。他们不敢冒险,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若是见势不妙,还是第一个开溜保住实力为好。

    刘备见无人敢应,冷笑一声,正欲说话,便见最后面闪出一个年青小校,英气迫人,抖擞精神上前道:“禀军主,不才严颜!愿为前锋!”

    严颜身前一个老军头张珓回头瞪了严颜一眼,压低声音道:“严守正你这个小混蛋,干什么呢?快给老子退回去!”严颜乃他故交之后,少年便以勇烈慷慨著称,这次听说朝中来了御史中丞征发大军平叛,他便把严颜带了来,任以军司马之职,想带他顺便捞份军功。谁曾想到了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御史中丞萧瑗老夫聊发少年狂,孤舟一叶下江州去单身说降去了,军中诸事悉付予帅案后的那个年青人。张珓就不安了,多年的老军伍了,他知道没有一名有威信的将帅镇着军队,后果是很严重的。刘备固然有大名,固然是朝廷委派,但他年纪太轻,这就是天生的缺陷,没有谁会相信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统领好一枝大军,而且还是去平叛。没有谁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不熟悉的不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所以他见严颜冒头,很不高兴。这小子还是太冒失,胆大包天,这当先锋岂是好玩的,这是去打仗,万一失利,刘备恼羞成怒,他就敢砍了你的脑袋。

    严颜正是渴望着建功立业的热血年纪,他少读兵书,弓马娴熟,如今入了军伍,又哪里肯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若不是众人皆沉默无言,哪里轮得到他?更何况,军主又岂是简单之人,从他以往种种事迹便可得知,再说了御史中丞萧公若不是相信军主,如何又肯以一军相托。暗暗打定主意的严颜眼中闪着异彩,这次机会可一定要抓住了。

    刘备见有人主动应命,心中大喜,待听得是严颜,不由一愣,是那个宁死不降、说斫头便斫头的严颜么?抬眼看去,却是一名英姿勃发的小将,浓眉大眼的很是精神。心中便笑,蜀中大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只有张任和严颜,但想来他们还年轻着呢。这个严颜是不是那个严颜自己保持关注即可。大战在即,不能再分心。

    当下刘备便道:“严颜,你自引部曲为我军先导,逢山开路,遇水布桥,沿途负责打探信息,若遇敌,不得擅自交战!”

    严颜领了将令大声道:“末将得令!”

    先锋既定,刘备也没有其他好吩咐的,只是一一把任务都派了下去。诸将在帐中听了,不觉愕然,刘备看来不像是个生手,倒像个混惯军伍的。一桩桩军务在他手中,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后来又想起刘备曾跟卢植往庐江平叛。可是那时他才多点大?老军头们心中惊讶,做事无形之中又严谨几分。

    刘备出了大帐,翻身上马,在一众将校的陪同下阅兵。校场黑压压挤满了人,所谓的精兵,也就是身强力壮有胆色,能披甲持戈杀人罢了,要想谈什么军纪,谈什么队列,那是妄想。刘备好歹心里早有准备,看见校场上站得七歪八扭的队列也不在意。除了凉州,天下无事多年,谁吃饱了没事干养支部队天天搞训练啊,这部队一训练,各种消耗就上去了,后勤哪里跟得上,没有国家负担,谁养得起?所以国家都不养兵,把郡国常设兵都给免了,哪里有叛乱了,再临时征募百姓组建队伍去平叛,打完就解散,绝不拖沓。

    刘备想了想,算了,反正比谁人多,谁不怕死就好了。其他的也懒得说了,就强调下军纪好了。他也没有按照兵书上的照说,那些动不动就要斩的,太多了。

    &听号令者斩!”

    &良冒功者斩!”

    ”**妇女者斩!“

    &漏军机者斩!”

    &自逃离者斩!”

    能让这帮乌合之众做到这几条,刘备已经心满意足,谢天谢地了。五斩令一念完,刘备便抽出佩剑,用力一挥:”出发!“在鼙鼓动天地声中,一马当先,率了军队出发。

    这是刘备第一次独自领军,之前虽然很镇定,但临到此时,心中仍然忍不住激动紧张,脑袋高速运转着,思考该如何保证自己部队的安全,战斗力以及士气等。一路上,刘备左等右等,终于还是没等到哪个不开眼的触犯他的军令,这也让他期待斩两个傻蛋来威慑全军的想法落空。不过没人闹事更好,证明大军尽在掌握,不是吗?刘备得意的想道。

    顺水到了平乡,严颜遣斥侯来报,前方两侧林中,似有敌踪。刘备不敢怠慢,便命部队慢了下来,缓缓结阵而行。行不多时,果然便有小股蛮人呼喝怪叫着出现,然后羽箭竹矛便一阵阵的如雨抛下。每次蛮人一出现,部队便出现一阵骚动。怎么约束也约束不住,刘备也没办法,这里的人基本上都和蛮族打过交道,知道蛮人不好惹。所以才惧怕。

    如此数次,部队走走停停,二日才到广汉城。刘备也知道,小股蛮人只怕就是来打探消息顺便拖延自己脚步的。自己大军行,他们就不停骚扰,自己派人来战,他们就逃。想驱逐也驱逐不了,就像牛皮糖一样缠着。

    广汉城中军营,刘备对诸将道:”蛮人如此这般,必然有诈。“

    有人就暗笑,道:”军主多虑了,蛮人天性憨直,不懂什么是计,什么是诈。“众人纷纷附言称是。

    刘备皱着眉看着这帮家伙,很是头疼,本来还想好好商讨下,问问他们有没有好办法的,既然不配合,那就自己说了算好了:“不必多言,我计已决,欲以疲军诱之”

    于是出了广汉,刘备便完全不管沿途侵袭的小股蛮人,命军队一路疾行。军中卒士叫苦连天,边骂边走,等得扎营,天色已黑,士卒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一个个的甲卸了,武器随手扔到一边,躺在辎重上直喘粗气,有军官拿脚来踢,也是懒懒的一动也不动。这一切,都被无数双眼睛看在眼里。

    半夜,营中灯火俱寂,呼噜声震天。营外,一支蛮军已经悄悄趁着夜色摸了过来。到了一箭之地,蛮人头领看了看寂然无声的大营,把手一挥,喊道:“给我上!”

    于是无数黑潮涌动,奔到营前,才大声怪喝道:“杀呀!哇呀呀呀呀呀!”

    等奔入营中四下纵火打算大开杀戒的时候,忽然发现不对,这怎么这么安静?就算全睡死了,我们这么多人杀了进来,也该有点反应啊?蛮人头领忽然大惊,一种危险的感觉自心底窜起,刚欲大呼一声上当了。便见一通鼓响,营寨四周亮起了无数火把,又是一通鼓响,无数的箭雨便落了下来。顿时营中惨叫连连,死伤一片。

    蛮人头领目眦欲裂,拿着铁骨朵胡乱挥舞,边挡箭边喊道:“这帮阴险的汉狗,孩儿们,随我杀出去!”立即便有无数蛮族勇士附蚁于蛮王之后,往营门冲去。

    汉军也不管,只是拼命的射箭,也不讲究精准,范围覆盖便行。数轮之后,弓手力歇,臂膀一点力气也无,才停了下来。这时营中死伤之蛮人不下千数。一队蛮人冲到营门处,发现营门已被堆满了鹿角拒马,蛮人头领咬牙切齿,命众部曲把这些砍断推开,方冲出营,便又闻一通鼓响,脚下一软,便往下沉,危急中,蛮人头领便把铁骨朵一横,横在陷坑上方,这才没掉下去。再看掉下去的儿郎,一个个的在里面哀号惨叫。原来底下有削尖的树枝在等候着呢。

    蛮人头领心胆俱裂,不停骂着汉人卑鄙无耻,然后手脚发软的爬了上来,见自己部族勇士,十停中去了一半,惨然道:“快逃,快逃!”

    这时,后方鼓声隆隆响起,无数汉兵突然出现,举着长枪杀了过来,遇见蛮人便刺,几个对付一个,不一会,便又有无数蛮族勇士倒下。蛮人头领已无勇气再战,率了一众亲信勇士,扭头逃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汉兵正欲再追,军中已然鸣金。待打扫完战场,共计斩首千余级,伤者和俘虏多达二千多。而汉兵,却不损一兵一卒。

    众将大喜,再看刘备时,眼中已无轻视之色,一个个的恭敬起来。能带他们立功的人,不管多年轻,他们都拥护,更何况这一次,在刘备的主持下,赢得如此轻松,他们心服口服。

第五十二章 势如破竹() 
原来刘备一路上,让兵卒叫苦叫骂,然后回营脱了兵甲乱扔,躺在兵车上不起,连建个营寨都费了半天功夫,都是故意为之。让蛮人以为自己约束不好军队。建营寨的时候刘备都让严颜在营后伏了一支军,他还以为蛮人会趁此营寨未起的时候率众来攻呢,殊料蛮人也如此谨慎,竟然趁黑来偷营。

    营寨一起,刘备见蛮人还未来,便知道估计是半夜酣睡之时来偷营了,便伏兵于营外,又在营门前挖了许多大坑,以木板沙土覆之,军中猎户多得是,这活他们干得麻溜极了。

    然后就是静等了。刘备心中也直打鼓,他这样折腾,众军卒虽然是奉令而行,但诸将却是心中不服,口有怨言。他也未曾计较,要是此计能成,一切都不用说,此计不成,他与诸将计较,丢的还是自己的脸。于是就只能期待蛮人来劫营了。

    蛮人果然不出他所料,半夜如约前来。于是,刘备也不客气,先进行远程无差别打击,让蛮人知道中计心惧而走,到了营外又坑杀一次,最后才命众军出击。赶跑蛮人。

    这一次收获颇丰,军帐中一片欢声笑语,这些首级,都是功劳和钱财啊。刘备帐中,便有一校尉心有不甘的道:“军主,方才蛮人大败,我军为何鸣金不追?”

    刘备笑道:“蛮人生活在水泽山林之间,山路崎岖亦能如踏平地,我军新立,战力未成,穷寇不宜再追,有此胜可矣。”

    开玩笑,他下面这些军队,打胜了还好,能够嗷嗷叫。要是被蛮人组织起来一个反冲,死伤稍大,搞不好就要炸营,还是稳重点,见好就收就行。他才不敢冒险去追呢。

    刘备让书吏记录好一切,又吩咐道:“明日之后,把所有俘虏全部给放了!”

    众将差点跳起来,这么大一块肉,不,这么大一份到手的功劳,怎么要扔了?严颜便问道:“军主,为何如此?”

    刘备看了严颜一眼,这小家伙不错,听使唤,功夫也很好,他晚上可是看得明白,严颜一张弓可是射翻了不少人。便温言解释道:“方正,诸位,我们的职责是平叛。这么多俘虏还有伤者一是无法安置,军中粮食也不可能来养他们;二是萧公还在前方等着我们呢,可不能带着俘虏一路行军;三是释放俘虏,好言说之,告诉他们我们大汉军队以招抚为之,只要降服,前事可以一往不究。如果他们不降,那么今天的结果就是他们蛮部的下场。到时候,就别怪我大汉军队心狠手辣了!”

    不管蛮人降不降,只要这些俘虏回去,免不说向部众诉说今晚之遭遇,哼哼,到时让你们见了我所率领的军队就有心理阴影,士气下降。这就是心理战。

    众人听了,觉得刘备说得好有道理,于是众皆拜服。

    第二日,刘备把俘虏们弄到一块,分给他们半日粮食,然后扯着嗓子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无非就是汉人和蛮人都是大汉之民,都是世代好兄弟,以前种种就不计较了,我们来,也不是来欺负你们的。是来解决问题的。我们皇帝派来的大官萧中丞已经孤身去了巴郡,带着朝廷莫大的诚意去找你们的首领商谈。我也是朝廷委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