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42部分

汉皇刘备-第342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戎卢,与鄯善国交恶。恐鄯善王在汉使面前进自己的馋言,便一脸肉痛的对侍者道:“吩咐下去,准备驯象一对,待汉使来时,作为礼物献上。”

    大象西域是没有的,这里有马、有骆驼。至于大象,都是西方商人从安息帝国那边弄来的。珍贵得很。他想尽了办法,也只得了两对。平日里也视若珍宝。现在汉使一来,就要送出去一对,于阗王不禁也为之肉痛。

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见闻(四)() 
    

    于阗都服软了,更西边的莎车与疏勒自不必多说。

    莎车被班超打来打去,打得早就没了精气神,又夹在疏勒与于阗中间,不是臣服于疏勒便是臣服于于阗。基本上万事莎车都做不得主。

    至于疏勒。班超、班勇父子在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班勇在疏勒出生、成长。其生母乃是疏勒王室之女。因此疏勒对汉朝一向亲近,班超打姑墨、龟兹、车师、焉耆等国时,疏勒都有派兵相助。班超受诏回京,疏勒上下抱住班超的马腿不让他跑,哭着说:“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此时的疏勒虽然经过内乱,但仍然是西域南方不可轻视的大国。闻汉使又来,不禁欣喜万分。于是纷纷准备礼物与使者,打算与鄯善王使者一道返回驩泥城拜见麴义。

    在驩泥城,麴义见到了大大小小的各国王子或者是大臣,他们被各自的国主任命为使者,带着国中所产的名贵之物,来拜见汉使。麴义与丁仪接见了他们,并一一好言抚慰,保证将他们的心意上达天听,以使汉朝皇帝知晓。

    各国使臣无不喜笑颜开。西域这地方,环境实在是恶劣,他们因着河流和绿洲,聚民为国,只是国力也实在是微弱,稍有动荡,便承受不住。当年汉朝在西域时,他们每年都可以向汉朝求粮求赏赐。后来汉朝势力退走,他们少了一大笔进项不说,更是觉得少了一个仲裁之人。起码张骞也好、班超、班勇也好,他们还是很公正的。西域大国欺负了小国,汉朝会出面主持公道。谁也不许吞并谁。当年的龟兹强大,就经常欺负鄯善、疏勒等国,都是汉朝派了兵马来相助的。这几十年汉朝不管事,西域今日你打我,明日我攻你,已经是乱作了一团,小国瑟瑟发抖不说,大国也没甚安全感。

    房间中,大宛国主的使臣正拼命的挤出眼泪来向麴义哭诉:“小国自奉汉朝为主以来,每岁无不朝贡,然康居与乌孙两国,每来攻伐,又有贵霜在旁,时时欺我。小国臣民多遭杀戮,财物又为贵霜所掠,已是苦不堪言。今喜闻将军来此,还望将军为小国上下主持公道。”

    大宛国,自从被张骞发现之后,便与汉朝没断过联系。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葬送了无数汉家儿郎,终于把大宛给打服了。每代国王必遣子至汉朝为质。这里所产的苜蓿、葡萄等物,都曾被张骞带回汉朝。而良马更是每岁必贡。只是这几十年来,大汉内乱,西域无人压制也是乱成一锅粥,所以西域诸国不复朝汉。

    大宛曾经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国家。康居与乌孙也是。只是现在的大宛,衰落得厉害。早就不是康居与乌孙的对手了,哪怕是康居另有大敌贵霜,乌孙已经分裂成两部。

    康居打大宛,那是想征服大宛,然后一起对付贵霜。乌孙打大宛,那纯粹就是想来抢掠。至于贵霜,干脆就是武力恫吓之后,派人来收税。毕竟大宛好歹也是有数的富国。

    大宛国夹在这三方势力之间,活得小心翼翼,国王的头发都已经掉了一大把了。现在听说汉使来了。喜出望外,于是连忙派了使者,星夜来见自己的宗主。

    大宛国的使者在拼命表演,生怕汉使不愿意出力相助自己。却不知道,他的到来,正合麴义的心意。

    麴义率军前来西域,这些大大小小的国王们立时派了使臣来见。这足以证明,汉朝在西域诸国的心里,仍然有着不可动摇、至高无上的威望。但麴义来西域,并不打算带着兵马巡走一圈,然后带上大大小小的使臣和质子,以及礼物就这样回去了。他要把大汉的威严,牢牢树立在西域这片土地上。那么除了杀戮,还有更好更快的办法以建立威严的途径么?

    南道诸国知情识趣,顺从得很,麴义无法下手。那么大宛送上门来的康居、乌孙,乃至于贵霜,就成了麴义下手的对象了。

    当然,麴义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在没有彻底搞清楚状况之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于是麴义安抚好大宛国使臣,暗中叮嘱他不要走漏了风声,汉朝一定会帮大宛国讨回公道。大宛国使者得了麴义的保证,这才喜笑颜开,然后转回贵山城去了。

    麴义率着大军,以宣抚为名,自鄯善一路西行,至疏勒乃止,于是便兵屯疏勒,一面派人联系西域北道的段煨,一面以丁仪为使,让他带着文书奏折,以及西域南道诸国的质子、使臣、贡品回中原。

    丁仪忽然闻讯,都欢喜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于是往见麴义,亲自致谢。麴义笑道:“公礼无须如此,你有功,我自当荐之。西域不比中原,能否见用,便全靠你自己了。”

    丁仪长揖到地:“若有寸进,必不敢忘麴公提携之恩!”

    丁仪带着一大堆人马包括了无数支商队开始启程了。前往他们向往已久的中原。段煨这边,也顺利的攻下了伊吾城。

    宜禾都尉在这里作威作福,但汉军一至,他的势力便立时土崩瓦解。宜禾都尉还想负隅顽抗,却被徐晃一刀砍作了两段。余众立降。

    西域北道这里,宜禾都尉、戊部侯城、交河城、高昌壁、柳中等诸城,离敦煌实在是太近了。所以也受汉朝的影响最深。段煨与徐晃引大军一到,各部无不服服帖帖。闻汉军至西域,就连已经牧马到了蒲类海的鲜卑人,也不禁闻风远遁。步度根与轲比能之败,已经传到了这里。汉军引动天雷,一把火烧死几十万鲜卑勇士,已经在西方鲜卑这里传得活灵活现。步度根的残部为了掩饰自己之败,便拼命的夸赞汉军之能。结果导致在这里生活的鲜卑人,一个个心中都视汉军为凶残、无法战胜的恶魔。别说交战了,连个照面都不愿意打。

    北道诸国见强悍如鲜卑人,都恐惧汉军如此,对汉朝便更是服帖了。此时的段煨正率部驻军在柳中城,故西域长史府的驻所。

第六百四十一章 诸国来献() 
    收到麴义要为大宛张目,教训乌孙和康居之后,段煨笑了,老麴这是不甘寂寞啊。出罢,出塞千里,来到这大漠之上吹风吃土,着实是有些无聊,那就活动活动筋骨也好。让那些心怀异志的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西域,终究是大汉王朝说了算!

    西域北道诸国,早就臣服汉朝多年,段煨来这里遭遇兵乱,亦不过是汉人自己作乱罢了。拨乱反正之后,诸国主已经纷纷前来拜见,表示继续臣服之心。只是段煨在这里等了许久,唯独不见焉耆与龟兹的使者来。心中不免就动了无名。段煨才不信焉耆与龟兹不知道自己来了柳中城。

    焉耆国别看它在西域诸国中不是最强大的,但要说起胆大包天,焉耆得数一数二。当年汉明帝驾崩,焉耆以中国大丧之故,与龟兹一道勾结发兵攻打西域都护府,以至都护陈睦以下皆死。当时班超在疏勒,龟兹一不做二不休,又联合姑墨一起发兵攻打疏勒,欲攻灭疏勒,幸好疏勒一心向汉,与班超在疏勒坚守年余。汉章帝即位,恐班超孤悬在外不能自立,遂召其还。班超一走,疏勒不能坚守,遂降龟兹。龟兹在西域搞事,差点使班超多年心血一朝尽弃,于是班超回国之后,开始打算报仇了,于是上书给汉章帝,欲举兵击龟兹,以平西域。汉章帝准之,班超率着千余汉军,进军西域,经过数年的战斗,龟兹、焉耆、疏勒、姑墨等国,全部臣服内附。

    只是此时汉朝自张晏之后,再无人至西域。二十年光阴弹指而过,没了西域长史的压制,焉耆已然兼并危须、尉犁。而龟兹又兼并姑墨、温宿、尉头等国。势力大涨。在这种情况下,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也是常事。

    既然龟兹与焉耆不遣使来见,段煨也就自动将这两国视作了敌人。接到麴义的信后,便遣使回信给麴义,建议先拿龟兹与焉耆开刀。击破这两国后,会师它亁城。然后再商讨攻打乌孙与康居两国的事情。

    当然,段煨老成持重,在西域要动手,一定得要有个充分的理由,以免其他国家担惊受怕。于是先遣人至焉耆与龟兹,责问汉使已至,如何不前往拜见?这两国置若罔闻。这下正中段煨下怀。

    麴义接到段煨书信之后,便召集南道诸国国主道:“今我与段将军奉王命来此,南、北诸国皆遣使来见,独有龟兹、焉耆不服王命。我与段将军欲发兵击之。尔等可出兵助之。”

    汉朝在西域,自张骞到班超,从来都是以夷制夷。汉朝经常只给兵几百到千余人给西域都护和长史,西域若有动乱,西域的长官便会征发当地诸国的兵马,以讨不臣。西汉常惠攻打龟兹,征发的是乌孙等国的兵马;班超攻打龟兹、焉耆,征发的是疏勒、于阗等国的兵马……此种例子史书上比比皆是。反正死的都是外国人,他们用起来毫不心痛。现在麴义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虽然他有五千兵马,但这五千子弟,可都是汉家儿郎。用他们去与胡人拼杀,要是死伤得太多,岂不是亏大了?

    诸国主一听,这是要攻打龟兹与焉耆啊。行吧,龟兹与焉耆这些年吞并了好几个弱国了,不打压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到南边来了。让他们自己去打龟兹,估计是不太可能,便现在有汉军领头,他们在后面摇旗呐喊,怕什么?

    于是疏勒、莎车、于阗、鄯善南道四国,一起凑了万余兵马,交给麴义。麴义心想,有了这一万多人,也差不多了。谁曾想大宛国听了,亦派了二千兵马来。欲相助汉军。大宛国现在全指靠汉军了,生怕汉军把他们给撇开了。

    麴义便即刻领兵出征,顺葱岭河北上,兵锋直指温宿。与此同时,段煨也在北道诸国征发了近二万兵马,南下攻打危须。

    西域一时之间,又生风云。

    却说丁仪一路东行,率了使臣与商队,先进了玉门关。到了敦煌之后,太守张恭听说是麴义遣使入青州朝见,便出来接见了丁仪一干人等。然后又派了些兵马一路护送到酒泉。

    丁仪等一路东行,沿途都有兵马护送。丁仪心中感慨万千,那些使臣与胡商们,也不禁纷纷感叹汉朝的强大。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从极西之地而来,沿途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艰辛,被官府压榨、被匪徒劫杀……一路上无数人埋葬在异国他乡。而自从进了玉门关之后,汉境之内的安宁,汉军的强大和守序,让他们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从而对还在更东方的朝廷更加期待起来。

    丁仪心中也颇为惊异,当年他往西域时,凉州可不是这样平静的。羌人、鲜卑人,在这里来去如风,劫掠成性。现在却全然不见了踪影。他却不知道,刘备先是收复关、凉,然后又率部北上,歼灭两部鲜卑。如此威势,谁还敢在凉州搞事情?更别说关、凉还有张绣与赵云两员大将镇守了。张绣在凉州,也不管内政,专门拉着部队,轮番打击不听话的羌人。若有异动者,动辄便是血洗。就是羌人再不怕死,也被张绣的雷霆手段给震慑得老老实实了。先是强势打击,然后又用刘备的怀柔汉化之策。分而治之。不听话的,仇恨汉朝的,纷纷离开汉境,逃入高原之上。老实听话的,则顺从于官府的管理,给自己取汉名,编入户籍,分给田地或牧场。

    所以在凉州,不听话的鲜卑人和羌人,还有落草为寇的汉人败类,已经通通化作了这片土地上的肥料了。

    丁仪一路上向队伍中的胡商与使臣们介绍着沿途的风光。在进入关中之后,丁仪更是兴奋了。到达长安时,丁仪在马背上挺胸凸肚,一脸自豪,神采飞扬,以马鞭指着前方巍峨的巨大城池,道:“看!这便是我汉家天子曾经所居之地,我大汉的西京,长安!”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仪奏对() 
    看着不远处那巍峨的城池,众人不禁张开了嘴巴,有远自大秦(罗马)而来的胡商,看到长安城后,也不禁万分惊讶。大秦的首都七丘城,已经是他认知中最大的城市了,想不到长安城,给他的感觉更为震撼。

    也确实如此,罗马城在后来的奥雷里安当皇帝时,城墙也只不过是高6米,周长20公里。而现在的长安城,城墙却高达12米,周长25公里……

    见得诸人无比震撼,丁仪心中大为得意。特意在长安城多逗留了几日,让胡人们好好逛一逛长安城。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建筑理念,给胡商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他们对城中的一切,也感到无比新鲜。

    在赵云驻守长安之后,这座古老的雄城,迎来了它的新生。道路、城墙、各处建筑、公共卫生系统等等,很多地方都已经完成了重建或修缮。丁仪他们来得正是时候。在刘备平定关、凉之后,许多逃走的百姓,又渐渐迁回了关中,刘备也将关东的一些流民迁了过来,并将这里的田地赏赐给一些军中因伤残而退伍的将士们。此时的长安虽然还没有彻底恢复元气,但也开始渐露气象了。一些胡商们,陆陆续续的在这里完成了他们所期待的交易。不过,所有人都没有离开,他们还想着去大汉天子所居住的城市去看一看。

    丁仪等人过洛阳之后,便乘船一路东下,直达青州。刘备早早就得报,说西域诸国使臣与胡商等东来。于是命大鸿胪卿准备接待事宜。汉人官员对胡人,早就见怪不怪了。汉通西域几百年,这期间来汉土的胡人,又岂在少数。连远在极西之地的大秦帝国的皇帝马可·奥勒留,也曾派遣使团,于延熹六年抵达大汉王朝。当然,这个使团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只是当时的朝廷也挺怀疑的。史载是疑传者过焉,怀疑他们就是来做生意的,然后冒充使团。估计是因为远来者是客,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