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5部分

汉皇刘备-第35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的。我们皇帝派来的大官萧中丞已经孤身去了巴郡,带着朝廷莫大的诚意去找你们的首领商谈。我也是朝廷委派的将军,我的职责不是打仗,而是保护萧大官的人身安全,和制止你们再进行烧杀抢掠的不文明行为。你们昨晚不来打我们,我们也不会打你们!今天,我把你们给放了,希望你们回去后,带话给你们的族人,头领,告诉他们,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希望可以蛮汉止兵,继续世代友好!但是要是你们首领仍然执迷不悟,那么昨夜的经历便将是你们蛮部的下场。说完刘备还故意指了指旁边那一排还未来得及进行掩埋的尸体。

    刘备嗓子都喊干了,他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反正好的歹的都说了。最后还不能免俗的进行了武力恐吓。希望能有点效果吧。最起码看在我今天放了这么多蛮人的份上,不要太过为难萧中丞。

    那些俘虏简直不敢相信,什么,汉人居然要把他们给放了?听了半天,才半信半疑。等食物拿到手,汉兵拨起营寨继续行军,直到汉军不见了,他们才惊醒过来,汉人居然真的把他们给放了?那么那个英俊的官员说的是不是真的?朝廷派了大官来,去见首领了?他们不是来打我们的,是要继续和我们世代做兄弟?

    带着将信将疑的情绪,俘虏们互相搀扶着,回自己部族中去了。不管是不是真的,他们都不愿意再和这支汉军打了,太恐怖了。还没见着人影呢,好多勇士就不甘的倒下了。

    就在刘备带着大军一路继续前行的时候,卢植也在洛阳城中为他忧心不已。他都打算明年嫁女,一大堆事情要商量呢,可女婿竟然被外遣到益州去。这山高路远的,谁知道刘备什么时候能回来,自己家十九娘岂不成老姑娘了?卢植想到这里,便对曹节恨恨不已。打算从此以后,一心找曹节的茬!

    幽州涿县,刘备家中,刘氏收到儿子的信,心忧得不得了,益州,那个印象中的蛮荒之地,儿子既然去了那里平叛。想想就觉得揪心。刘恭看了大嫂整日里一副心惊胆战的模样,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让自己媳妇去开解。谁曾想,说着说着,两个女人哭成一团。刘恭愕然半天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只知道好男儿要志在四方,要游历天下,又哪里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道理。刘备和刘恪两兄弟都在益州,叫这两个视儿子若性命的柔弱女人如何不担心,不落泪?

    刘恭摇了半天头,不得其解,径自跑城里找张博喝酒去了。

    却说萧丞随着郡丞一路顺水到了江州。入城见了江州太守,江州太守大喜:“萧公,可是大军到了城外?”

    萧瑗摇了摇头,道:“大军还在集结,我此番先来,乃是想入蛮部,与蛮酋相谈招安一事。”

    江州太守脸上笑容立马凝固,张着嘴巴半天才反应过来萧瑗想干什么,马上哭丧着脸道:“萧公,怎可如此?你这不是,你这不是”唉了一声,终究没有把送死两个字给说出来。

    萧瑗也不在意,他意已决,无人能改。更何况已经到了江州,哪有再回头的道理。

    第二日,蛮贼从陆路复来攻。萧瑗看着城外黑压压的一片,深吸一口气,便让太守开城放他出去。太守在一边苦劝,萧瑗心道若不是你等干的好事,还用我冒着性命危险来说降?便理也不理,率了五十精卒出城而去。

    到得蛮军阵前,萧瑗大喊道:“吾乃御史中丞萧瑗是也!圣天子命吾前来,招降汝等。圣天子不欲加罪于尔等,尔等可速降之,若再妄动刀兵,杀戮无辜,朝廷大军一至,俱成齑粉矣!”

    萧瑗又命身后甲士齐声大喝三遍,蛮兵脚步为之一滞。片刻,蛮兵阵中徒步出来两个大汉,断发纹身,光膀赤足,一人手里提着一张巨弓,出阵也不搭话,提箭便往萧瑗射来,身后甲士大惊,骂道:“贼子尔敢!”然后拨刀合身一砍,当当两声,把两支利箭磕飞,然后牵了萧瑗马头,急道:“萧公,蛮人无理,可速退!”

    萧瑗端坐马上,厉声道:“吾乃朝廷大臣,岂有见贼而退之理?吾便在此,看何贼乃敢害我?”

    蛮阵中沉默半晌,又出来一个蛮人,两手空空,走到萧瑗面前,拜道:“萧大官,我家洞主有请。”

    萧瑗下马,道:“头前带路。”直到此时,脸上才渗出一丝冷汗,方才两箭射来时他一动也不动,却是吓得呆住了。

    刘备统兵顺水到了德阳,又于城外大破蛮兵,他先是以兵车为环阵,于内设弓手不停以弓箭射杀之,而后又命严颜率悍勇之士直插蛮部中军,严颜催马如飞,驰入阵中,手起刀落,剁翻一个洞主,两个小头领,于是蛮人为之气夺,一军皆散。

    刘备与德阳之兵合做一处,尾随驱赶,杀伤无数。又把俘虏依前番处置,酒食相待之后,一一好言慰之,而后放还山野之中。众蛮拜了又拜,这才离去。后来诸蛮人感念刘备恩德,竟于山中建刘将军庙祭之,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江州蛮兵,乃十数个洞主,无数族长的合兵。早先战事顺利,又抢了不少钱物,这才无事,如今江州久围不下,他们就急了。蛮人久乱厌战,又抢了许多财物,一心想着带回家去。不然再打几仗,万一不小心死了,岂不是便宜了别人?于是一个个的早有分歧,但被最大的洞主沙河给强压了下来。

    今天一早再度围打江州城,江州城却城门大开。他们大喜过望,以为江州城降了。要知道蛮人不善攻城,每次都是拿人命在填。换个善守的太守,你打一年都打不下来。谁曾想,只出来几十个人,那为头的,竟然说他是天子派来的大官,来招降他们的。

    这时不管想打江州还是不想打江州的,都觉得这个官儿真是莫名其妙。本欲派了勇士把这几十人给全部剁了,便见沙河阻止道:“万一真是天子派来招降的呢?”

    一句话,把众人给吓住了。许久未曾出现过的朝廷,这才从记忆深处回忆起来。

    感谢江湖过客,,,,,和春暖花还开两位兄台的打赏。第二更奉上,大家晚安。

第五十三章 火烧水寨() 
光和三年春,三月,萧瑗还在和蛮人扯淡,刘备大军在德阳停留了好长一段时日。他终于知道萧瑗为什么坚持要招安了。叛贼太多太散乱了。你把大股贼军打散打败了,小股的又来了。蛮部本来就分散,都是聚族呼啸而来,大者数千人,小者数百人,近的打跑了,远的又来了,这个时候消息又闭塞,周而复始,弄得刘备是疲惫不堪。除非自己能狠下心把蛮人全杀了,否则只有谈叛才是唯一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一劳永逸。

    刘备在军营中待腻了,想回洛阳了。可是战争既然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真不好说。他也想带着部队把蛮人打个落花流水。可是大雪、大雨、山洪等恶劣天气的时候不能打吧?就算汉军能吃苦,能适应,可蛮人这种气候都回了深山老林里窝着呢。对手都找不到怎么打?后勤不到位,军士状态不好各种状况,打仗真不是说打就打的。

    没有想象中的摧枯拉朽、横扫一切,刘备很头大。这时他才明白萧瑗为什么力主招安了。招安才是一劳永逸解决叛乱的良法呀。不然打来打去的,军资钱粮消耗不说,还把地方打得残破,实在是得不偿失。最关键的是,刘备他老娘和卢植把婚事定在了今年,他这个准新郎不回去,怎么定日子?

    不是萧瑗不想加快进度。他也没法子。蛮人头领太大了,他们内部还没统一意见呢,天天吵来吵去,拍桌子骂娘,抄刀子打架。萧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没多久又是过年,蛮人过春节也很隆重,把萧瑗当作第一等的贵宾给请到寨子中去了。天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献上二八年华美丽动人的蛮女侍寝,想拒也拒不了。等萧瑗“被迫”享受完,正月过完了。然后又是接着吵。

    吵什么呢?一边要退兵,继续回来种田打猎捕鱼,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反正萧大官也说了,天子不追究他们之前的罪责,抢回来的东西肯定也不用还回去了。一边呢,抢上瘾了,原来在家种田,一年就这点收入,还要被官府欺压,如今一造反出来抢,又轻松又快活。既然已经手上沾血了,放下刀松弓箭皇帝老儿会饶了他们吗?再说了,听说西边和北边也闹腾得厉害,皇帝哪里抽得出手来收拾他们?只要朝廷不发大军前来,他们就不怕,没见巴郡这些没用的兵都被我们打败了吗?先抢几年,过几年舒服日子再说,到时真来了朝廷大军,再降也不迟呀!

    偏偏这时候的大头领对下面的小头领还没有特别强约束力,人家不一定听你这个大头领的。于是这么多大大小小的蛮部,要萧瑗一家一家的去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掏肝掏肺,好说歹说,终于在萧中丞的努力下,叛贼撤军了,愿意投降的更是把大半兵力给撤回部族领地,搞生产发展去了,只留下一些人马在此应付之前的所谓“蛮部盟誓”,表示自己还是和大家一起共进退。宁死不降心存侥幸的,也不再围江州,把大部队都撤回垫江上游,在垫江上游附近来回扫荡,反正万一要开打,顺水而下江州就行。

    时间到了四月,江夏蛮又叛了。皇帝心中不高兴,觉得天下怎么这么不太平,不是这里反就是那里乱,难道我是昏君吗?于是下旨斥责萧瑗和刘备,让他们办事麻溜点。

    刘备看到圣旨不以为然,该干嘛干嘛。你以为打仗就是两帮人互砍啊?这中间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道理关节的好不好?刘备心中暗自鄙视着皇帝,却没想过,他自己之前也是这样想的。

    这日,刘备刚写完家信和给张飞、简雍等人的书信,便有信使来报,原来是萧瑗送了信来。萧瑗也懒得拖延了,让刘备挑日子下垫江,好生打一仗,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吧。不给蛮人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知道厉害的。不然整天吵来吵去,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呢。

    刘备看完萧瑗的书信,沉吟一会,便令左右击鼓聚将,一通鼓毕,诸将皆集。刘备便道:“大军在德阳时日已久,附近蛮人不敢再来。吾受萧中丞令,不日提军南下,扫荡凶顽。众将听令。”

    &珓,汝率部曲二千众依旧屯于德阳,大营不改,旗帜不换。为我等镇守后方,押运粮草。”

    &颜,你依旧为我大军先锋,立刻去搜集船只,筹备粮草,准备南下垫江。其余诸将,与我自领军于后,依次而行,不得有误!”

    众将领命而出。第二日,号角声声中,刘备率了一众军将南下垫江,张珓与德阳令相送至渡口。

    垫江,三水汇聚之地,古为巴国别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后世改名为合川。可能垫江和合川大家都没什么印象,但提到钓鱼城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南宋于合川钓鱼城坚持抗蒙三十六年,以一城之力抗蒙古举国之兵,奴酋蒙哥饮恨于此。可见垫江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战略要地。

    偏偏一个人人皆知的要地,就这么随随便便的让蛮人给围了,还把城外的水寨给占了去。刘备早先知道消息时,气得半死。垫江三水汇聚,西边为涪水,中间为汉水,东边为潜水(渠江)。三水汇集之中,有一沙舟,水寨便立于此。可以说,三水之上,只要稍有异动,水寨便可立马得知。据此要害,上可拦江破敌,下可顺流攻城(江州),真是水上天险。

    好在刘备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大军顺水而下,快到垫江时,水寨已经遥遥可望。此时水寨中已经鼓声大作,看来是已经发现了上游来犯汉军。多日安逸,汉军突然出现,让蛮人一阵手忙脚乱,不过好在一个个深通水性,手脚麻利。乱了一阵之后,便纷纷驾了舟船出来迎敌。刘备看见前方的船只,不由心里大骂,一群猪,水寨丢了怎么船也丢了,不知道烧船?要知道,蛮人一般来往大江,都是竹筏子和独木舟,哪里有这等制式楼船?

    刘备见前方蛮人操舟出击,便把手一挥,于是,无数只两头尖尖用铁链相连在一块的小船顺水而下,小船上也不知堆了何物,吃水甚轻,因此速度极快,不一会,便要与蛮人相撞了,此时刘备一声令下,后面的大船上无数弓手站了出来,挽了火箭,万箭齐发。一瞬间,之前的小船便被点燃,噼哩啪啦的烧了起来。

    原来刘备之前让刘恪率了一队人出去,混迹于巴郡各地,打探消息。蛮人又不懂这些,防守又不严,没多久就被刘恪打探得清清楚楚,驻军位置,水寨位置,布防人员情况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于是刘备此次出征,便征用了许多火油,硝石等易燃之物。既然水寨拦路,那便一把火给烧了罢。

    蛮人迎击,正合他意,小舟上有铁链,碰撞之后再铁链一绕,就纠缠在一块了。正好用来引火。此时火势冲天,渐渐烧到了蛮人船只上,蛮人大惊失色,往来呼号不止。船上火起,他们一个个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些人拿着刀跳脚大喝,有些人取水灭火,有些人跳水遁逃,就是没有一个人想着迎敌。此时刘备舟船已到,火势渐广,他也不命人往前,只让弓箭手把火箭往水寨方向射,弓箭手无力气了,便让其他人来射,一轮轮火箭雨覆盖后,水寨终于也冒起熊熊大火。

    刘备与众将听了水寨之中怒骂呼喝声不绝,不由大笑。水寨即去,蛮人步卒何足道哉?

    又烧了一阵,把水寨几乎全烧成了灰,刘备才率众靠近垫江。垫江城头,县令正与一众官吏观看火势,县令道:“可是王师到了?”

    旁边一个劲装少年施了一礼,道:“回县令,正是我家哥哥到了!”那人正是刘恪,自被刘备遣派出来后,便一直活跃于叛军附近打探消息,知道刘备要下垫江,他也与伴当来了垫江城。

    县令捻须道:“不愧是刘玄德,大军一至,蛮人水寨便成飞灰,如此,我垫江城两害去其一也。”

    岸上一侧蛮兵见汉军水师出现,并把自家水寨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又急又怒,却又没有办法。他们这边只有些小竹筏子,又岂敢前去以卵击石。蛮人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