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61部分

汉皇刘备-第361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奔浔硎玖伺浜系奶取

    除非谁愿意自己家里全家死绝,不然谁敢知情不报?张机和华佗也受刘备之命,组建了庞大的医疗队伍,率先进入了兖州。

    兖州爆发疫情的是陈留、济北和任城这三郡国。其余地方,根据各地汇报,暂时还无新的病例发现。

    在兖州通向刘备地盘的所有通道都被军控之后,刘备还是让张飞给豫州的夏侯惇去了封信,告诉他兖州如今已经爆发瘟疫,让豫州也做好防备。虽然是两家势力各自割据,但好歹明面上曹操还是没有扯旗造反,都是大汉子民,刘备自然是心有不忍。

    在接到张飞的信后,夏侯惇大惊,忙与诸将商议。然后使人去各地探查,并第一时间封锁兖、豫两州通道。在这个医学还比较原始的年代,一场感冒都可能夺人性命,何况是动不动就搞大规模灭绝的瘟疫?

    于是,很快,远在益州的曹操、远在扬州的孙坚都接到了消息。在瘟疫这种人类公敌面前,无人敢懈怠。外面假装无事,内里却是暗暗调派了人手,严防死守。发誓一定要在源头上断绝疫情进入自己地盘的途径。

    张机与华佗的到来,让张飞等人都松了一口气。张机在看过病例后,心中却不轻松。这种病,非常猛烈,人与大型牲口,都能互相交叉感染。而一旦染病,基本上十死无生。而病例表现在全身发热、急喘,而后呼吸衰竭死亡。

    张机心中又悲又痛,这种症状,与孝灵皇帝年间,在荆州南阳爆发的疫情何其相似。他家中亲人与族人,有许多人也被这样的急病给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也是他弃官而从医的根本原因。

    汉灵帝在位期间,全国爆发大疫五次,疫病如恶魔,无情的夺去了无数无辜百姓的性命。不管是老人、青壮还是幼童,在疫病面前,他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绝望的等死。当时无数地方,十室九空,而一户皆死的人间惨剧,也到处可见。真是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汉桓帝永寿三年天下丁口约有5600余万,到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天下丁口只有1600余万。除去战乱、灾荒、隐户等原因之外,东汉末年的无数次大瘟疫,毫无疑问占据了重要原因。

    从黄巾起义开始到天下诸侯讨董,再到三国鼎立。这期间的所有战争,死伤的人再多,也不会有数千万之巨。古代战争不像后世的现代战争,动不动就是歼灭战。这会的军队,相对后世而言,战损率并没有那么高。

    根据收集起来的几十余病例,张机与华佗看过之后,便很快做出了判断,这是一种伤寒类的疫病。官府必须立即介入干预,不尽快及时控制疫情的话,等它传播开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张飞、黄忠、太史慈等人一听这病如此严重,当时表态,军队全力配合,让张机华佗尽管吩咐。

    他们也是经历过汉灵帝年间大疫的人。虽然之前自己没有中招,但现在身在疫区,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事。还是快点把这瘟疫给控制住了才好。

    在两大当世名医的主持下,各类药材源源不断的被收集起来。而张机与华佗,也正式开始了他们在兖州的医疗工作。大量的病例,将帮助他们源源不断的刷经验。为以后的著作,再一次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原本计划着在平定兖州之后,便再接再厉,继续南下,攻打豫州。现在兖州大疫,青州震动。因为军事管制,控制各州要道,所以谣言四起。上朝的时候,甚至天子也表示了关注。

    按照惯例,太傅杨彪上表请辞。自古以为,天下不宁,有大灾大疫,便会认为是天子失德。天子失德,总不好让天子下罪己诏。于是辅佐天子施政天下的三公九卿就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史书上记载的因为各地灾害事件而去位的高官们,不计其数。刘备秉政天下,不可能会辞职,天子也不会答应。那么另外一个百官之首的太傅杨彪,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杨彪上表请辞,被刘备给劝住了。

    中国是典型的季风国度,这天下的灾害简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一次灾害就要去一大臣的话,这天下岂不是要乱了套。汉灵帝在位期间天下乱成一团,与汉灵帝本人乱来有关系,与大臣频繁的更替,也有关系。

    人亡政息,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古代一样也流行这样的套路。宰辅之臣连续去位,朝廷混乱不说,地方也是不知所措。所以在后来,辅政大臣在父母去世时,皇帝甚至要下诏书夺情,不许大臣辞职在家居丧。这也是一种避免政治陷入混乱的措施。

    刘备进言天子道:“天灾**,圣王在世,亦在所难免。大禹治水,便是此例。过不在陛下,亦不可因此而责备大臣。太傅德高望重,为朝廷梁柱,岂可轻易去位?”

    刘备说的是真心话,朝堂之上,他还需要杨彪这样的老臣帮他稳住局面。就算暴虐如董卓,也搞不了一言堂,何况是他?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实在不想杨彪就这样撂下摊子跑了。以杨彪的年龄,他这一辞官,再想请他出来,只怕就是难了。

    而除了杨彪,朝堂之上,却再无人能代替他的地位。卢植已经隐退,朱俊等人也已经离世多年了。所以留住杨彪,是刘备的必然选择。

    天子听了,有点为难。他也不想杨彪去职。可是他更怕瘟神啊。而且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好不好。

    这会天下发疫病,因为这会还没有人能搞清楚疫病的原因。人类又还处在原始崇拜的阶段。所以觉得这瘟疫,是地上的人干了什么坏事,惹了上天震怒,而派了瘟神来惩罚人间。所以瘟疫爆发期间,也是各路邪教活跃的时间。民间自发组织拜瘟神,拜天帝等活动,层出不穷。就是到了后世,这种活动也是屡有发生,屡禁不绝。

    刘备见天子纠结,便主动为天子排忧解难:“若陛下恐天帝为难,其实不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高高在上的天帝,又如何会关注人世间的小事?臣愿捐一年俸禄,以建祭坛,陛下可祭拜上天。通禀此事。天帝知晓,必不为难。”

    为难不为难,还不是皇帝自己说了算。除了他自己,满天下谁还敢说自己是天帝的代表?不想活了不成。刘备如此说,也是好让天子求个心安罢了。

    听到刘备这样一说,天子果然便放下心来。刘玄德都不怕,自己怕什么。就这么办吧。准备祭天,通禀天帝。让他不要与他下界的子民们计较。

    有了刘备带头,自杨彪以下,百官纷纷解囊。刘备也乐见如此。现在的朝廷用度,都是他在支撑。天子花费,全压在他身上。有百官出钱,何乐而不为?百官也乐得如此。今天刘备开了此例,以后就算是没了杨彪,再有此事,皇帝也不能因此而罢三公了。大家的位置,就可以稳稳当当的坐下去了。天子也乐,这么一大笔钱,除了设坛的,剩下的便可以堂而皇之的纳入内府了。刘备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大方的。以前在长安,天子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给后妃们打赏、买脂粉都难。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钱,天子在宫中,腰杆也能硬三分。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青州在设坛,兖州在防疫,北方诸州,也收到了刘备的命令。令各地官府,进行卫生防疫大检查。将之前的卫生防疫条例,借兖州大疫之机,全面推行落实下去。有执行不力的,就地免职。

    一时之间,各州风声鹤唳。而扬州,千防万防,还是出事了。

    扬州地处江南,向来缺马。于是便由孙策出面组织了商队,向北方进行贸易。在鲜卑人被刘备横扫之后,扬州人又与乌桓人搭上了线。

    其实这种事情,刘备都知道。在他看来,孙策还是年轻,若是孙坚,只怕就会直接与他交易。何必又要去寻乌桓人。这点儿战马,难道他刘备还会阻拦不成?

    扬州水网纵横,但孙氏父子有着雄心壮志,自然不会只盯着扬州一隅。所以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那是势在必得。

    军中训练用马,运送物资的驮马,以及大将官员的坐骑,每年扬州在乌桓人那里,都会交易数量不小的马匹。

    而就是这些马匹,出了事。

    兖州爆发瘟疫,商队的管事也收到信息了,还特意绕了路。然后自泰山郡南下徐州,再进入豫州沛国,跨越淮水,最后进入扬州九江郡。

    就在九江郡,看管马群的人来上报,说有马匹死了。商队管事也没当回事,这一路颠簸,路上因为水土不服,死个几匹马正常得很。于是便道:“行,那把死马杀了,晚上当加餐了。”

    谁曾想,马夫却道死的不是一匹,而是五匹。

    这下,管事就重视了,站了起来,问道:“什么原因?”

    马夫说下面的人还在查。

    查来查去也没个结果。只能报了个水土不服。说实话,谁也没把这事与瘟疫上去想。因为他们一路行来,全程避开了兖州的疫区,一路上小心又小心。终于安全的抵达到了扬州。不可能都到了目的地,突然就发病了吧?

    然后世事就是如此的离奇。在五匹死马之后,第二天,人与马,一起发病了。因为死马,被商队的人贪嘴给瞒着管事弄了点肉一锅炖了给吃了。

    这下事情终于瞒不住了。层层上报,九江太守朱治得信之后,又惊又怒,率部行动,到了地方之下,下令把马场团团围住,人与马俱杀之。然后纵火焚烧。

    滚滚浓烟与尸体的焦臭味,仍然没有消除朱治心中的阴影。

    ps:书友们,我是青牛道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兴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一队骑兵沿着官道狂奔,然后转入小道,进入一个村落。等他们进来时,此地的里正便上前相迎。

    骑兵队正翻身下马,他的口鼻,皆以布帛遮住,嗡声嗡气的道:“死了多少?”

    里正愁容满面:“到此时,已死了七人了。这位郎君,可有医师前来?”

    骑兵队正并不答话,拨开里正,便往村中行去。打量了片刻,才对追上来的里正道:“死者以火焚烧,方可下葬。死者家属,隔离观察。”

    又派人牢牢把守村道,许进不许出。若再有人发病,就是满村死绝,也不许出走一人,成为新的传染源了。

    这样的例子,在九江郡,到处都是。饶时朱治手脚再快,却也无法控制,这么大的商队。他也无法得知,在他到来之前,商队的人都与外面的谁,接触过。于是,疫情就这样理所当然的,在九江郡爆发开了。

    朱治手忙脚乱,在上报给孙策请求支援的同时,也派出了所有的士兵,彻底在九江郡,清查病情。能控制的尽量控制,等候救援。不能控制的,那就毁灭吧。

    远隔了个豫州,九江竟然也发生疫情。让豫州的夏侯惇等人也吓了一大跳。忙忙也把淮水守得死死的,不让扬州人踏足一步,生怕这疫气就传了过来。

    而在徐州,关羽也第一时间,关闭了徐、扬通道。全州军队进行警戒状态。准备随时扑灭徐州境内有可能发生的疫病。

    天下人都对瘟疫谈之色变的时候,曹操却看到了机会。于是他便召集诸臣,来殿中议事。诸臣落坐毕,曹操乃道:“今中原有疫,而传至江东。自北而南,百姓骚乱。此正是我夺荆州之良机也。我欲举兵顺水而下,与南郡一道,攻取荆州四郡。诸卿意下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时候,不是要严防死守,以免瘟疫传播吗?这个时候出兵,真的不会出事?

    要是两家交战,瘟疫传染到自己军中了,这该如何是好?

    于是董昭便劝道:“主公,此时疫病横行,肆虐神州,此为上天见人间之多艰,故以此而惩戒。主公当勤修德政,上体天心,下恤百姓。万万不可妄兴兵戈!”

    曹操听了这话心中就不太舒服。他儒法并重,骨子里虽然也算是个儒教徒,但对动不动就搞天人感应的儒家这一套还是很不以为然。什么事都推给上天,这瘟疫关上天什么事?当然,他也不敢明说出来。毕竟涉及到了信仰神学问题。

    于是曹操便把目光转向其他人。

    毛玠也不赞同这个时候出兵。虽然他看到了机遇,但更大的还有风险。这个时候的瘟疫,爆发时间快,传染面积广,动不动就死一大片。若真的因为起兵而把疫气给传播过来了。这多年基业,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不见北方刘玄德那里,面对疫情之时,也如同大敌么?听说把兖州通往各州的要道都给封锁了。这分明是打着万一不行就放弃兖州,让兖州百姓自生自灭的主意啊。

    程昱却提出不同的见解:“此时兴兵,一则南北大疫,我军可出其不意,此天时也;二则豫、益可夹攻荆州四郡,此地利也;三则刘备、孙坚手忙脚乱,无瑕来顾,此人和也。主公当宜速战速决,一举而下荆南四郡!不过瘟疫太过猛烈,当于军中多备药材、医师,以备万全。又闻刘玄德当年防疫除蝗,有卫生防疫之言。为灵帝所纳。可命军中效仿之。”

    曹操欣慰的点了点头,这才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呐。郭嘉一言不发,只是他一脸的兴奋,曹操就知道不必再多过问。

    于是,曹操便下令整顿三军。以曹洪、于禁为大将,率二万人马,顺水而下,进击荆州。同时,又通知已经从兖州撤退回来还屯南郡的曹仁,秘密准备军事物资,调动兵马,等益州兵到之后,便一起发动雷霆一击。

    在曹操看来,只有把整个荆州拿到手了,他东南面的防御,这才做到了万无一失。到时豫州、荆州与益州彻底连成一块。在地盘与人口上来说,他与刘备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根据东汉桓帝年间的户籍调查,天下丁口超过500万的大州,无非是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