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75部分

汉皇刘备-第375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城下,攻城的曹军们,却是士气低落。打了半天眼见就要成功了,却又来了支敌军,这怎么打?

    蔡瑁与黄射也是相顾无言,只得下令鸣金收兵。然后据营与徐盛对峙。徐盛让牙门将带了两千人入城协守,自己却是在城外另立一寨,与华容城互为犄角。一起对付曹军。

    蔡瑁与黄射此时师老兵疲,心道这回完了,估计这华容城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了。正无计可施之时,忽然营外有人来报,说江陵有客来。

    蔡瑁与黄射一道出迎。却见帐外站着一人,身着儒袍,腰悬宝剑,不是别人,正是赵俨。赵俨时人称之为名士,当初因避战乱而迁家至荆州,他被刘表奉为宾客,虽然没有应刘表之征而出仕,却也经常为荆州诸臣的座上客。蔡、黄乃荆州大姓,与赵俨也是熟悉的。更别说,他们一起选择了放弃刘表,另投曹操了。

    所以见到赵俨来,蔡瑁与黄射不禁大喜,蔡瑁道:“伯然,你怎的来了?”

    赵俨奉曹仁之令,率一部人马跟在蔡瑁军后,本来按计划最好是要等蔡瑁等人与华容城拼个两败俱伤之后,他再出来攻打曹军捡便宜的。

    但赵俨在军中,左思右想,觉得还是要尽量救一救蔡瑁、黄射。虽然他也不怎么看得上这两人,但毕竟有几分香火旧情在,却也不忍心见他们在华容城下折戟。

    闻得徐盛率军来援。赵俨就觉得,自己要不出面给蔡、黄二人吃个定心丸,接下来,这仗往何处走,那就真的难说了。蔡瑁与黄射率领的是荆州旧部,这些人的战斗力,虽然有曹军老卒在里面掺了沙子,但能提高多少,赵俨还真没底。而这些人要是打不赢了,一哄而散那是极有可能的。

    于是赵俨今天就出现了。

    见蔡瑁问,赵俨便笑道:“正为扬州援军而来。”

    蔡瑁把赵俨迎入帐中,分宾主坐下后,便面带喜色道:“伯然带了多少兵马来?”

    赵俨道:“六千甲士!”

    黄射闻言却是一脸失望,六千人,能有什么用。只看那扬州援军,人数便不止六千。再加上有城墙为依托,如何能攻破华容城?

    蔡瑁听了,心中也是叹息。人少了点啊。不过蚊子大小也是肉。自己这边死伤无数,有了六千生力军的加入,最起码,安全就有了保障。嗯,看来目前不会被抛弃了。

    想到这里,蔡瑁脸上便绽出一个笑容来。道:“无妨,伯然既来,必有破敌之策以教我。”说完,便双目放光,定定的看着赵俨。

    黄射听了,心中顿时明白过来。赵伯然肯定是胸有成竹,不然他带着六千人马过来送死么?于是也是一脸急切的看着赵俨。希望他指条明路出来。好早早破了这华容城,以竖立起他们荆州降将的威信来。

    赵俨现在主动露面,确实是想到了一条法子。他便道:“我你合兵一处,继续攻城,摆出与华容誓不罢休的姿态来,然后使人传谣,言扬州军已中了我军调虎离山之计,此番诱其来援,正好使我大军再围竟陵。扬州军闻竟陵有事,必定军心不稳。到时我等再趁机击之,必能大破之!”

    蔡瑁与黄射一听,心中一转,顿时便一拍手掌,大笑起来。赵伯然不愧颖川名士,胸腹中自有锦绣。若行赵俨之计,扬州军必定心中生疑。

    到时是继续留在这里与自己干耗重要,还是回去救竟陵重要?华容可比不上竟陵。要是竟陵失守,己军的水师就可以顺水直下,攻打夏口却月城。

    三人又仔细商议一番,然后依计行事。

    第二日,埋锅造饭后,蔡瑁与黄射便击鼓升帐。指挥三军继续攻城。这会,他们心中有了底,精神便又不同。两人更是身先士卒,亲至前线,击鼓助威。喊杀声,整整响彻了一天。两军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才罢手。

    翌日,又是如此。

    这下,徐盛心中,就更是生疑了。沿途曹军未现踪迹。现在看到援军来了,反而更是兴奋,使出吃奶的劲来攻城,这是为什么?

    其中,必定有鬼!

    徐盛就在想,这个鬼,它在哪里?正在胡思乱想,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捕得俘虏,拷问得出了一条情报来。

    徐盛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就大变。他问道:“此事果真?”

    负责情报的校尉就一拱手,道:“将军,此事,曹军营中俘虏皆知,想来这是曹军定策久矣。”

    徐盛听了,心乱如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协防华容,一颗心,早已经飞到竟陵去了。竟陵,万万不能有事啊!

    赵俨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让人传了个谣,不但自己军中的将士们信以为真,徐盛信以为真,而且竟陵城,这会真的是被曹仁和李通又给围住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七百十六章() 
却说曹仁与李通在章山水战之后,兵合一处围竟陵城。久攻不下,又恰逢大雨如注,汛期已至。不得已之下便引军而退。

    而后二将在帐中议道:“今河水暴涨,我军不得不退。而华容被围日久,必向竟陵求援。若竟陵分兵而出,我便趁势再围竟陵。若不能下,便布谣以引华容军回援竟陵,我则于道中伏击之。如此,其军必破。”

    李通闻言道:“既如此,莫如竟陵军出援华容时便半道击之,如何?”

    曹仁道:“竟陵之将,非同小可,其率军往华容,于道中必有防备。贸然击之,难以建功。莫如且纵之,以疑其心。”

    李通听了,便笑道:“便依子孝之言。”

    果然,徐盛引兵出竟陵,援华容。一路上小心提防,未见曹军半个鬼影,心中疑虑大生。恰好赵俨又在华容城下使计,却是正合曹仁意图。

    徐盛到了华容,见曹军不退,反而像打了鸡血似的,攻打得更加起劲,心中更疑,就在这时,抓到的俘虏交待,说是竟陵被围了。徐盛这下就心慌了。种种猜测,指向了一处,那就是曹军攻打华容,其实就是想把自己给诱出来,然后再集结重兵攻打竟陵!

    想到这里,徐盛恍然大悟。于是便召来华容城守将,让他在此坚守,务必拖住华容城下曹军。然后自己便要拨营走。

    华容守将见状大惊,忙问道:“将军欲何往?”

    徐盛道:“曹军又围竟陵,我不得不回。”

    华容守将一听,脸色就垮了下来:“将军若回,华容如何是好?”

    徐盛转身,双目如电:“若竟陵之围未解之前,华容失陷,我必斩你!”

    华容守将闻言,顿时就不敢吭声了。徐盛这边一动,赵俨就知道了。他以拳击掌,笑道:“事成矣。”

    于是便与蔡瑁、黄射等人一起商议,最后,留黄射继续攻城,赵俨便与蔡瑁一道来追徐盛。

    徐盛想走竟陵,心中焦急,脑海里却是一片清明。他暗道,今我欲走,华容城下曹军必来阻我。莫如先设伏,击其追兵。如此,方可安然回转。

    心中计较已定,便于途中,选了处地方,设下埋伏,静待追兵到来。

    却说赵俨与蔡瑁一道追击,途中,赵俨与蔡瑁道:“德珪,你我速度不宜过快,我看那扬州军阵形严整,必有准备。小心扬州军反击。”

    蔡瑁不以为然,道:“伯然,敌军既走,必是心系竟陵安危,又如何敢反击?伯然若不敢追,我自引军去。”

    赵俨劝了又劝,蔡瑁只是不听,于是引军狂飙突进。赵俨无奈之下,也只好下令军队加快速度,紧随蔡瑁之后。

    蔡瑁一路狂奔,终于远远望见了敌军的后军,那里旗帜招展,转过一处山脚。蔡瑁大喜,若破了此军,等于间接助了曹将军攻打竟陵,到时再破华容,自己必定是大功到手。于是便呼喝左右,道:“速随我击之!”

    蔡瑁麾下的荆州军,向来喜欢打顺风仗,见有便宜可捞,不用蔡瑁催促,一个个的都嗷嗷叫着上去了。

    大家一拥而上,也不顾什么阵形了。蔡瑁心中欢喜,只念叨着即将到手的军功,此时也不去约束,方转过山脚,忽然就是一通鼓响,顿时,前方草木之间,便矢发如雨,然后喊声大作,一队队的扬州军,就跳荡着提刀捉盾,杀了出来。

    蔡瑁好死不死,骑了匹白马,又冲在最前方,他刚躲过第一波箭雨,便听得敌军中有人高呼道:“射那个骑白马的!”

    蔡瑁听了大惊,忙弃了马。刚翻滚下马,又听得敌军大喊:“射那个站在旗下,披甲的!”蔡瑁心中暗暗叫苦,刚才他的亲卫们为了救他,舍命以血肉之躯挡住了箭雨,如今身边还有兵,但稀稀拉拉的有什么用。这会,谁来替他挡箭?

    想逃开又不行,将旗就在身后,要是自己一跑,旗手必定也会跟着跑。到时大军一乱,自己必败无疑,这败军中,如何能够保得住性命?

    有了人指引,扬州军的箭矢那是指哪打哪。蔡瑁别无他法,只好躲在马匹之后,举盾以抗箭雨,还时不时的喊几声来鼓舞士气军心,免得自家将士以为他死了:“坚持住!赵将军大军就在身后,立马就到,我们能赢!”

    荆州军的阵形已经摇摇欲坠了,听到蔡瑁的声音,顿时又精神大作,奋起余勇。把扬州兵给逼了回去。

    赵俨跟在蔡瑁军后不远处,听得前方喊杀声大作,顿时就知道,蔡瑁只怕是遇敌了。于是不敢怠慢,忙喝道:“敌军就在前方,将士们随我来!”

    等赵俨率军冲到时,扬州军见又来了支敌军,也便不再纠缠,开始鸣金收兵,缓缓而退。赵俨见扬州军进退有度,心中暗赞,却也不敢再追了。心里却只把蔡瑁骂了个狗血淋头。要是蔡瑁听了他的,两人互为依靠,徐徐而进,那扬州军又如何会捡了这个便宜?

    竟陵虽然近,也不是那么快可以回去的。这一路上,还怕自己没有机会么?

    不过在见到蔡瑁之后,赵俨的一肚子火也发不出来了。蔡瑁现在的样子很惨。马匹被射死了不说,自己肩背上也只了两箭,此时已经是口吐血沫,面如金纸了,见到赵俨前来,蔡瑁喘息两声,嘴角扯出一个惨笑来:“恨不听伯然言,至有今日之败,我之过也。”

    赵俨忙扶住蔡瑁,道:“胜败兵家常事,德珪不过挂怀。军医,军医!”军医忙匆匆跑了过来,一见蔡瑁伤势,心中就是一惊。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命左右扶起蔡瑁,进入军帐之中医治。

    私下,赵俨唤过军医,问道:“蔡将军伤势如何?”

    军医拱手道:“回赵将军,蔡将军伤势颇重,便纵然赖上天洪福,只怕日后也不能领兵出征了。”

    确实是如此,光帮蔡瑁把箭头给挖出来,就不知道要流多少血。这个时候又没有输血的技术。失血过多的唯一下场,就是死亡。

    所以,蔡瑁是死是活,就真的只能看天意了。

    赵俨闻言,长叹一口气,好好的一出戏,就这么被蔡瑁给硬生生搅和成这样了。关键他还不能怪罪蔡瑁。人家都快死了,还能计较个什么?

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击() 
曹仁与李通再围竟陵,潘璋以坚墙为依托,顽强死守,多次击退曹军,又遣人至夏口,请周瑜派遣援军。

    曹仁一见在竟陵城下讨不了好。便与李通商议“竟陵城坚不能拨,文达且留军于此,我自引军击竟陵之援。”

    李通应命。继续指挥部队攻打竟陵。曹仁却趁夜引了本部,悄悄离开了大营。这一切,城中的潘璋并不知道。城外营寨连绵,旗帜遮天,曹仁走了,他如何得知?

    却说徐盛在途中击破曹军,心中大定,暗道应该不会再有追兵来了。于是便往竟陵方向一路疾行。看看还有二日行程,便可至竟陵了。徐盛心情也舒缓下来,有潘璋在,他并不相信竟陵会立马陷落,但若自己不回来,那可就说不准了。

    正行间,徐盛心里却忽然感到一阵不适。这是大将的本能之一,有时候气机外放,六感特别敏锐下,就会察觉到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徐盛心中一凛,还没反应过来,忽然,金鼓声大作,曹军齐齐涌了出来,当先一员大将,被层层护卫,身后一杆大旗,上面飘扬着斗大的曹字。来者正是曹仁。

    徐盛见状,忙咄的一声,掉转马头,传令道“撤!”

    徐盛率了兵马,便欲退往华容。方行数里,忽然前方又是号角长鸣,一支曹军又杀将出来。这下徐盛明白,曹军这是把自己前后路都给堵了,要把自己给包圆了啊。

    徐盛怒极而笑,想吞了己军,那就得看你有没有这副好牙口了。心知不能善了,徐盛便绝了逃跑之心。传令三军,扎营设寨,欲与曹军死战。

    他也是被逼的,前后路被堵了,就算华容与竟陵方面知道了,也没能力再派军来救他。看来,曹军这是算好了啊。

    曹仁心中也是充满了斗志,击破了这支军,到时扬州军在竟陵一带的军事力量,将会得到巨大的削弱。而华容与竟陵两城,自己志在必得。

    战争开始了。

    阵地前,扬州军挖出了一排排深浅不一的陷马坑,又把削尖了的树木交叉捆在一起,立为鹿角砦。营寨中,巨木被埋入土地中,各处望楼,箭塔,也已经开始搭建。

    当然,曹仁自然不会坐等徐盛在他眼皮子底下大兴土木搞营建。两家的弓箭兵正在对射,而骑兵,也在各自试探、接触。

    而曹军中,发石机也正在组装,准备开始试射。不一会,发石机准备好了,然后就在曹军的欢呼声中,被曹军拥簇着推了出来。

    在高高的望楼上看到发石机后,徐盛顿时就面如土色。曹军以逸待劳来伏击自己,却没有想到,连这样的重型武器也准备好了。

    曹仁用兵,向来谨慎,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所以这次看着时间还充足,索性就从竟陵城下,把发石机也给运了过来。他就不信了,徐盛一心要急救竟陵,他军中还会带着这种累赘。

    曹仁没猜错,徐盛想着赶紧回竟陵城防守,所以很多辎重他都没有带,而是轻装上阵急行军。而与蔡瑁一战,又耗去了不少的物资。现在曹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