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80部分

汉皇刘备-第380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俨还欲前行,却被身边校尉拦住“将军,事已至此,已无法回天了,撤吧。”

    赵俨看着战场上被追逐得四处奔逃的己军,两行泪水便流了下来,大哭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赵俨知道,自己这一走,留在这里的曹军,必将全军覆灭,可是,他也只能选择走了。不是怕死,而是要迅速回江陵,让曹仁知道这里的真相。这笔账,还要找黄射小儿讨回来呢!

    赵俨便在亲卫精锐的护卫下,疾奔江陵。黄盖见之前走了一个,现在唯一的一个曹将也想走,不由大笑道“哪里走!”

    一刀劈翻一个拦路的曹营骑兵,然后便引军来追赵俨。自请断后的,是曹军中的一个老校尉。他见黄盖往追赵俨,心道,万万不能让这敌将追上赵将军,不然,战死在这里的兄弟们,岂不是白死了?若赵将军有事,又有谁会出头,把这里的事告诉曹将军,然后揭穿黄射这小儿的真面目?

    于是便紧握大刀,率部来战黄盖。

    两骑相逢,校尉提刀便往黄盖兜头一剁。黄盖大怒,无名小辈,也敢拦我去路?横刀一架,荡开那校尉兵刃,然后冷声道“且退往一边,我饶你不死。”

    曹营校尉咬牙发狠道“老匹夫,且来战,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

    黄盖目光一扫,见赵俨越去越远,心中怒气冲天,一声狞笑,便道“你欲寻死,我便成全于你。”

    言罢,提刀促马,便向这校尉冲来。黄盖臂力过人,那曹营校尉又如何是黄盖对手,战未数合,被黄盖一刀劈于马下,黄盖取了其首级,以刀挑之,乃道“谁敢拦我?”

    曹军中,又有数人默默促马出来。发一声喊,提枪来群战黄盖。黄盖见杀一校尉,曹军还欲做困兽斗,心中肝火大盛。于是一身杀气,更是冲霄。

    又交战数合,这几人亦战死,徒留战马,俯首嘶鸣。黄盖睥睨四方,正欲引军去追那赵俨。忽然数百曹军,齐齐上前一步,眼神决绝,拦住黄盖去路。

    黄盖不怒反笑。问道“你等若降我,我便不去追那曹将,如何?”这会他倒是来了兴趣。若是杀光了这几百人,再去追那曹将也追不上了,莫如收降了这几百条血性汉子。如此倒也不亏。

    那数百曹军闻言,互相望了望,于是便皆弃械于地,拜道“愿从将军所言。”反正打不过了,他们为了赵俨也是尽了最后一分气力了。真要全部拿命填,还不如降了这吴将,换取赵俨的安全。

    此时,华容城中,也发现了这里的事,于是也兴冲冲的引兵出来,欲分一杯羹。黄盖也无所谓,反正要收降纳叛,自己的人手越多越好。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还师归南郡() 
在收降曹军之后,黄盖便顺理成章的接收了城外曹军大营。然后询问降卒,他们之前死命护住的那曹将是谁。

    得知是赵俨之后,黄盖也不禁叹息“原来是他!”赵俨的名声,黄盖也是听说过的。这会儿的名士,自身有本事不说,身后还有一群铁杆粉丝,为名士们进行吹捧、扬名。所以黄盖在荆州没多久,也知道名士赵俨正在荆州曹仁麾下效力的消息。

    又得知之前突然引军逃跑的曹将是黄射之后,黄盖便鄙夷道“真虎父犬子也。”黄祖在黄盖心中,还算个人物,黄射就真的是让黄盖印象差到了极点了。任何军人,都不会喜欢靠不住的袍泽,尤其是像黄射这样背后突然捅刀子的。黄盖只差没说你也配姓黄了。

    黄盖在华容城下突袭曹军,真的是占了大便宜,战后一统计,险些没让黄盖乐开花。斩首千余,收降四千余,缴获军资辎重数不胜数。若是黄射没见机得早,脚底沫油开溜,这份战果,只怕还要更耀眼。

    于是黄盖便使士吏上计簿,呈往江夏。然后便在华容城休整。他已从华容守将口中得知,此时曹仁提兵北上,与李通一道围竟陵。

    黄盖心中一动,立时便想着江陵空虚,要不要趁此良机,挥师西进,以击江陵?若江陵一下,南郡便归吴矣。南郡与江夏连在一块,顿时就把南阳给切割开了。到时曹军必败。

    只是黄盖转念一想,顿时又熄灭了此念。他知道,自己偷渡成功的消息,只怕此时于禁早已知晓了。若说于禁到现在还蒙在鼓里,黄盖他是万万也不会相信的。此时于禁只怕是已经尾行而来了。

    既然于禁有可能就在近处,那么自己再前往江陵,那就是极为不智的表现了。搞不好就要在江陵城下折戟而还。

    一念至此,黄盖便在华容城,安心的驻扎了下来。黄盖没有料错,于禁在得知黄盖渡江之后,哪里还敢有半分停留,忙忙率部衔尾追来。只是等他行军至华容时,赵俨和黄射已经败北,而战事也已经结束了。

    当然,于禁也没有让自己暴露出来,而是与之前黄盖的选择一样,进行了潜伏。他也是想着,看看能不能突然给黄盖来一下,捡个便宜。又或者是慢黄盖之心,让黄盖以为自己不曾来此,以诈黄盖前往江陵。

    若真的黄盖引军往江陵,于禁只怕做梦也要笑出来。到时候,黄盖就等着被前后夹击吧。只是于禁想得美妙,黄盖也不是个傻子。

    于禁在野外喂了几天蚊子,见黄盖仍然在华容悠哉,就知道,自己的径踪瞒不过黄盖了。他也干脆,于是便正大光明的显露踪迹,大张旗鼓的引兵复围华容。

    到了城下,与黄盖相见,于禁笑道“公覆果然好本事。瞒天过海,却是连我也骗过了。”

    黄盖矜持的抚须一笑,道“文则过奖了。”于禁听了,心中直抽抽,你还真当老子夸你啊。

    两人都是武将,也不会像文士一般斗嘴。终究还是要打过一场的。闲扯几句,于禁便于城外扎下营来。然后前往城下搦战。

    黄盖却是四门紧闭,拒战不出。他坐于城中,心中思虑。此时不宜出战。赵俨、黄射兵败的消息,这会只怕是已经传到了竟陵。

    黄、赵二将损兵折将,而我又率大军来此,华容临近江陵,曹仁必不会坐视。其定会引兵还江陵。如此,竟陵之围可解矣。

    竟陵无忧,华容便无忧。我但坐此处,且看曹军动静如何。而后再作计较不迟。

    黄盖没想错,这会赵俨与黄射兵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竟陵曹仁的耳中了。曹仁闻言,心中大怒,与李通道“蔡、黄二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小华容,竟然连败两阵。折损我兵马无数。实在是可恨。”

    这会赵俨的报告与黄射的辩解文书,已经全部送了过来。曹仁与李通自然选择相信赵俨。因为赵俨更加可信。

    至于黄射,自从赵俨的报告送来之后,在曹仁眼中,已经是死人一个了。曹仁想到于禁没有看住黄盖,心中也是恼怒“文则在南方,屡屡建功,今何至懈怠如此?以至黄盖挥师北渡,出其不意兵临华容?我当去信责之。”

    又与李通道“文达,江陵空虚,虽城防坚固,不惧来犯之敌,然则黄盖若挥师击江陵,恐三军惊惧。为今之计,我当早还江陵,以安众将之心。文达宜在竟陵城外,坚守之。”

    二人计较之时,忽然有骑来报,言臧霸有信来。

    两人见过信使,接到信件之后,不由面面相覤。这边有华容之败,那里又有安陆之败。怎么会如此?

    华容之败,败在黄射。安陆之败,败在赵恪。这种败类,怎么全出在自己军中?曹仁一天之类,接连听到两个坏消息,心中无名之火便猛的窜了起来。

    李通听了,也是苦笑连连,这赵恪,是自己的副将。想不到让他分兵向安陆,他竟然降了周瑜,然后又捅出这么大个篓子来。于是便看向曹仁,道“子孝,是我识人不明,竟然用那赵恪为将。以至有安陆之败,诚为可恨也!”

    曹仁用尽全身气力,这才把心中怒火给压了下去,听了李通的话,他冷静的摇了摇头,知道这事怪不到李通身上去,便道“文达,此事岂是你之过?人非圣贤,岂能识人之忠奸?刘玄德曾有言疾风方能知劲草,板荡才可辨诚臣。此话果真不假。”

    两人相对无言,静坐一会,曹仁忽然眼前就是一亮。心想,自己不是正要回江陵么。既然如此,不如便召宣高与妙才来,潜在竟陵城外。然后自己回师守江陵。若竟陵有甚异动,以三将之力,何事不能定之?

    或许还能趁机偷袭竟陵。想到这里,曹仁便连忙与李通把自己所想一说。李通听了,也是击掌道“子孝此言甚是。既然安陆已败,便莫如引宣高与妙才来。与我一明一暗,看住竟陵。”

    两人在营中一合计,便定下计较。于是便决定,曹仁自己挥师回江陵,以安抚人心。而臧霸与夏侯渊,就潜藏在竟陵城外,静候竟陵城内动静。

    让人给臧霸与夏侯渊送信之后,曹仁便让自己的部队去做好拔营的准备了。此时,曹仁心中已是杀气腾腾了黄射,你给我等着!

    。

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辕门斩将() 
黄盖破黄射、赵俨,军屯华容的消息,周瑜和徐盛都知道了。与此同时,竟陵城外的曹仁,也开始拔营了。

    城头,徐盛与潘璋并肩而立,看着城下忙碌个不停的曹军。徐盛道:“公覆突袭华容,真如神兵天降。这下就连曹仁也坐不住了,急着回去江陵。”

    潘璋嘿然一笑,道:“他要不回去,公覆引军打江陵怎么办?于禁当初偷袭武陵,又于江口立水寨,以阻我军。好大的威风,如今如何,不还是被公覆玩弄于鼓掌之上?”

    徐盛脸上也泛起了笑容:“曹仁这次回去,江陵城中有好戏看了。”

    潘璋拿下巴往城外曹营一点,道:“文向,曹仁走后,你我要不要出城,和李通好好切磋切磋。”言语中,尽是不怀好意。

    徐盛想了想,却道:“且看罢。曹仁回师江陵,不可能不留后手。李通不是蠢人,或许这会他就等着我们去打他呢。”徐盛吃过一次亏,对曹军的狡猾已经是有了几分了解了。

    曹仁一路匆匆,赶回江陵,先是去信,把于禁给责问了一通,然后让他上簿幕府,解释黄盖在他眼皮子底下溜走的原因。

    然后又在城中,召黄射、赵俨来见。

    南郡闻华容城下黄射、赵俨兵败,吏民皆惊。一时之间,大户逃离,江陵城中物价飞涨,而田宅铺面却是飞跌。因为有大量的人在出手欲售。这样的局面,直到曹仁带领大军返回江陵后,方才有了好转。饶是如此,江陵城的商业,也是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市场萎缩,货品短缺。让曹仁也不禁为之头疼不已。

    不过,在此之前,先要解决黄射与赵俨两人的事了。为了表示公正,曹仁召了荆州诸大族与麾下诸文武一起旁听。

    黄射是荆州降臣的重要一员,也是江夏黄氏的当代族长。曹仁有一万个理由想杀他,但不能贸然处置。尤其是在这微妙的节点上。

    黄射战场之上,突然抽身而退,把赵俨一个人扔给了黄盖,自己率部逃回江陵。还好赵俨命大,也逃了回来。不然赵俨只怕就真的要被他给坑死了。

    回来之后,黄射与赵俨各执一词,两人差点吵翻了天。黄射嫌弃赵俨迂腐,赵俨认为黄射无耻。两个人相看两厌,只觉得彼此都是那种面目丑陋之人。

    江陵留守的文武拿这两人也没办法。幸好这关键时刻,曹仁回来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曹仁归来后,马不停蹄的就召开大会,质问黄射:“黄射,临阵而逃,你可知罪?”

    黄射见了曹仁,心中便虚了几分,不过还是理直气壮的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军,小将知错,但不认罪。当是时,我与赵伯然奉命一道攻打华容,连日不下,当日鸣金收兵,师老兵疲之际,那黄盖突然杀出。我军哪里是其之敌手?为免兵马损失,我向赵伯然提出,先行撤退,以避敌之锋锐。而后待来日再战。谁曾想赵伯然执意死战,这岂不是拿我曹军将士的性命当儿戏?

    我苦劝不住的情况下,这才下令三军撤退。谁曾想赵伯然因此而恨我,以为我欲置其于死地而不救。我一片丹心只为曹军,还请将军明鉴之。”说完,便垂首拜了下去。

    赵俨在一旁听了,气得浑身发抖,黄射话音方落,他就跳了出来,指着黄射的鼻子大骂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然后向曹仁一拱手,道:“将军,当时突逢敌军。三军大乱。我意欲与敌军死战,遂使黄射护卫中军,谁曾想我方上阵,黄射便一声不吭,率部撤退。其之举动,直接导致我军阵脚大乱,防线全面崩溃。无数儿郎葬送于敌人之手。其罪宜当斩之,传首三军以儆效尤。否则,从此之后,我曹军将领,逢强敌便退,如何是好?”

    曹仁听了,虽然之前就已知情,但此时心中仍然免不了怒火滔天。他压根就不管赵俨和黄射到底有什么理由欲战欲退。只要黄射战场上不战而逃,这就是一个最不能饶恕的罪行。就如赵俨所说的一样,要这样了还不斩黄射,将来碰到打不过的敌军了,曹军拔腿就跑,这还打什么仗?狭路相逢勇者胜,你碰到敌人都不敢亮刀子了,还想着争荆州、争天下?做梦吧。

    压住胸中火气,曹仁看向了下面的一群人:“诸君以为如何?”当众审黄射,是曹仁的意思。一是想示之以公。二是想拿黄射来试探下荆州诸豪强的态度。看看他们在这件事上面,如何选择?

    是抱团互保,还是选择忠君?曹仁眯起了眼睛。南阳、南郡到手好几年了。但荆州的士大夫们,似乎到现在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啊。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保持体面。若不能让我满意,嘿嘿,那就别怪我翻脸无情。

    少数人,听出了曹仁的冰冷。也有人,觉得不能杀了黄射。黄射是江夏黄氏的代表。荆州本土派不多的能知兵的人。现在蔡瑁废了,再杀了黄射。这荆州未来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吗?

    而且,很多人觉得黄射也没有做错,面临不可敌的威胁时,自保当然是第一选择。难道非得战死沙场,才是你曹氏的忠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