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387部分

汉皇刘备-第387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典道:“不降者,死!”

    曹洪这会还没来,城中要是执意反抗,估计这数百人也要损失不少。擒贼先擒王,把县令以下三人拿住了,罗县城中就会群龙无首,任他摆布了。

    不怕死的有,但不包括罗县县令、县丞和县尉。数百人对十数人,只要他们敢异动,就是一个必死无疑的结局。死得毫无价值,何必呢?

    于是,自县令以下,皆拜伏于地,向李典请降。

    扣住了县令等官吏,又使人去安抚城中军民。不一会,城外欢声雷动,却是曹洪率军到了,见得码头周围,堆得如同小山一般的物资,曹洪大喜。连忙让人准备搬运物资,自己却是率了人马,径往城中扑来。

    远远见得李典,就哈哈大笑:“曼成,我们发财了!”

    李典听见了,也不禁会心一笑,确实是发财了。这么多东西,二人过一道手,按照规矩,也会分得不少。

    两人见面,李典就把城外城内诸事给细说了一遍,而后叹道:“黄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如此要地,竟然不遣重兵把守。平白便宜了你我。”

    曹洪哈哈大笑:“此岂非天意欲我胜吴哉?”

    不是黄盖糊涂,而是当时他在南方时,罗县的物资全部转运到巴丘城前线。后来黄盖偷渡成功,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于禁哪里还顾得上罗县,急急衔尾去追黄盖去了。

    后来濮阳逸执掌荆南军政,觉得曹军力量分布已经再明朗不过,荆南地区的曹军力量,除了留守武陵守住城池的,就全部在江北去了。

    那个于禁还率大军在华容城下与黄盖打生打死,那这罗县又会有什么危险?濮阳逸觉得罗县安全,于是为了支援江夏,就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到罗县。然后自这里顺江而下,直达夏口。

    结果是千算万算,没算到豫州兵马倾巢而来,曹洪与李典日夜疾行,狂奔到武陵后,只稍歇得一歇,就对罗县展开了进攻。在罗县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自然是一举而功成。

    把值钱的东西全部运回汉寿之后,曹洪就跟李典道:“曼成,接下来是打长沙,还是攻益阳?”

    李典狡猾的一笑,道:“为何要主动进攻?我们就在这罗县藏着。且看敌军动静。若罗县久无消息,其必派人来看。”

    他们一路行军,把沿途有可能走漏消息的人全部抓了俘虏。到了罗县,更是把消息控制得死死的,想来此时长沙也应该不知道罗县情况。

    李典就放出消息来,让人往长沙、益阳那边传递假消息,说是顾校尉与罗县县令反目成仇,在罗县大打出手。

    长沙那边还没反应,益阳城的就派了兵马出来,到罗县来劝架。可以为首的校尉,带领兵马刚刚进入罗县境内,就被潜伏于此的曹洪给逮个正着。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剩下的吴军,自然是被四面八方蚁聚而来的曹军给吞噬了个干净。

第742章 再破吴军() 
曹洪包圆了益阳兵马,一口吞下后,却不去占益阳。又使人诈作吴军,去长沙城告急,说益阳兵马到了罗县之后,架没劝成,自己也搅和进去了。现在罗县乱成一团粥,还请太守赶紧出兵,去解罗县之围。

    濮阳逸听了报告之后,心中大急。那罗县,何等重要,乃是荆南物资转运江夏的要冲之地,屯积了无数钱粮辎重。那罗县县令与顾校尉何其不智,竟然胆敢在那里闹事,真的是不想活了。

    当下濮阳逸就下决断,要亲自带兵去平定罗县之乱,把罗县县令和顾校尉等几个不顾大局的家伙全部抓起来,罢去官职,下狱论罪,一定要他们好看。

    就在这时,长沙都尉发言了。作为一个经历过战争的军人,他敏锐的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之处。虽然从表面来看,事情始末清清楚楚,条理分明。但长沙都尉总觉得这里面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怪异感。于是他便劝道:“太守身系荆南安危,岂可轻动。莫如末将前去,若罗县事有古怪,亦无害荆南与太守也。”

    濮阳逸这会就钻牛角尖了。他觉得罗县那班人马,太不像话了,必须亲自去才能够搞明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派这个去,然后这个也出事,派那个去,那个也纠缠不清。

    濮阳逸对都尉的提议不以为然,大江以南,毫无敌踪,天下太平,罗县那里,又怎么会有危险?曹军真来了,人少了打不破罗县,人多了,怎么可能到现在还不被发现?所以濮阳逸,果断的否决了都尉的提议,一意孤行的要带着人马亲自去罗县,教训那些不听话的下属。

    都尉心中暗叹,他其实也不能百分百肯定罗县那里有事,既然太守一意孤行,他也没有办法阻止,于是就道:“既然如此,请太守允许末将率兵马护卫左右,以壮太守之威。”都尉也不好意思说担心太守的生命安全,只好委婉的表示自己就是个摇旗呐喊的了。

    濮阳逸闻言,连连摇头,他本来也不是那种喜欢大张旗鼓,四处招摇的人。长沙郡确实很重要,而且事务多得很。这座大城,太守和都尉不能同时离开。再说了他心中已经认定罗县没危险,又何必带着都尉去,没得让世人笑话他贪生怕死,胆小如鼠。

    都尉拿太守无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濮阳逸领着兵马向罗县迤逦而去。曹洪破了益阳兵,仍在湘、资二水交汇处藏着。日夜盼着长沙兵马来。这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长沙兵马给骗出来了。而且,里面还藏着一条令曹洪意外之极的大鱼。

    曹洪根本就没想过,长沙太守会出来。他以为,应该是长沙城守将出来,这才是正理。所以这几天没事,他不但反复研究这里的地形地貌,还心中不断琢磨着交阵后的打法。结果天上就掉馅饼了,来了个文官。还是被于禁打得一败涂地的文官。

    当曹军斥候远远望见长沙太守的旗号仪仗,再一路飞奔疾驰汇报曹洪时,曹洪一脸的喜出望外。这,这还能让他说什么?只有用狂喜,才能够来形容他的心情了。

    濮阳逸一路安安全全的,到了这里,然后问左右,左右就答,前方不远就是罗县境内了。湘水与资水在此处合流,然后一路奔腾而下,在罗县境内注入云梦大泽。

    眼见马上就到罗县境了,濮阳逸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他表面上固执的坚持己见,但长沙都尉的话,还是引起了他的提防心。这一路上,他命令军队结阵而行。确保遇到袭击,也能够坚守到援军的到来。现在一路无事,他心中就想道,这都尉说话也不怎么靠谱嘛,尽吓唬他。莫不是想要争这平乱之功不成?

    想到这里,濮阳逸就哂笑一声,这点功劳,还入不得他的眼。到时解决了罗县的问题,上计簿时,就写长沙都尉的名字好了。非常时刻,将相要和,这才能够齐心协力的抵御困难。而不是为了芝麻大小的功劳而弄得大家不愉快。就算罗县县令与顾校尉那般,这才是不顾大局、鼠目寸光的表现。

    濮阳逸的素养那是真的高,不然也培养不出一个历史上的东吴丞相濮阳兴了。就在他心中暗暗决定平乱回长沙后,归功于都尉之时。曹洪的目光如鹰隼、如猛虎,已经死死盯住了这支吴军。

    曹洪知道,若能一举击破这支吴军,并抓住太守濮阳逸,长沙乃至荆南的局势,就真的会乱成一团。而他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近了,近了,再近一些。随着吴军的缓慢移动,看着濮阳逸一步一步踏近死亡陷阱,曹洪的心脏就忍不住开始加快了跳动,他很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中汞动如潮汐般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的美妙。

    待到吴军先头部队行过,而濮阳逸的中军踏入包围圈的一刻,曹洪动了,他把手往下面狠狠一压,旁边传令兵把旗一竖,顿时,鼓声四起,号角呜鸣,伴随着鼓号的,则是一簇簇如乌云般腾空而起的铁箭,它们发出刺耳的怪叫声,像雨水般向已经懵了神的吴军一头砸去。

    曹洪翻身上马,提了大刀,带了一彪亲兵,哇呀乱叫,张牙舞爪、动如脱兔,似乎要竭尽全力追上天空中飞行的箭矢一般。

    砰的一声巨响,高速奔行的马匹,撞翻了阵脚大乱的吴兵,曹洪双腿夹着马腹,人借马力,居高临下,刷刷就是几刀劈出,惨叫声传来,中刀的吴军,顿时就成了满地乱滚的血葫芦。

    濮阳逸虽然是前武陵太守,治下的地盘也被曹军给占去了,但他没有被罢官,仍然是个二千石的大员,而且黄盖走后,长沙诸事,悉委于濮阳逸。所以濮阳逸遇袭的那一刻,旁边的亲卫也好,军卒也罢,争先恐后的扑上前来,为太守挡箭赴死。

    以至于在如此密集、如此突然的箭雨打击下,濮阳逸竟然不可思议的毫发无损。中军大乱,前军这时也知道中了埋伏,于是便又掉转头来,来接应濮阳逸。

    吴、曹两路兵马,在湘水畔,展开了激战。

第743章 长沙城下() 
很多事情,还没有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就好比湘水畔的这场战争,曹洪以有心算无心,又加之人多势众。措不及防的吴军甫一交战,就被曹军给打懵了。

    濮阳逸是个好政务官,但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军队指挥官。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可能连一个军司马都不如。

    很快,在曹洪的带领冲锋下,吴军的阵形便已经溃乱得不成形了。而濮阳逸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有效控制。吴军在被分割开来的状态下,各自在自己的上级带领下,进行了对曹军的反击。虽然这反击显得如此的无力。

    在吴军中伏之后,濮阳逸已经反应过来,所谓的罗县、益阳诸事,只怕就是曹军在弄鬼了。在偷袭了罗县、益阳之后,曹军还不满足,又处心积虑的来骗长沙,结果还真让他们成功了,自己就真的傻乎乎的中了计,带着兵马一头撞进了曹军的埋伏圈。

    濮阳逸在武陵,被于禁打得抱头鼠窜,以至于丢了武陵郡。现在逃窜到了长沙,黄盖不嫌弃他是丧师失土的败军之将,留他在长沙。甚至在自己带兵北上之时,更是将长沙乃至于荆南的军政诸事悉数委托于他。现在好了,中了曹军的计,就算逃了出去,又有何面目见黄盖,见苦劝自己的长沙都尉?

    濮阳逸又羞又愧,悲愤交加之下,大呼道:“无面目见公覆,今死可也!”于是便促马提刀,来战曹军。身后吴军见了,皆相随而来,号哭道:“愿随使君赴死!”

    濮阳逸率部左冲右突,期间便纵有机会突围,亦是视而不见,最后,率八百死士,战死于军阵之中。其余吴军,不是被杀,就是被迫降,只有少量残部,逃出了这血腥之地。

    曹洪骑马赶到濮阳逸身边时,正有十数个曹军为了争功而起了争执。谁都觉得这个大官是自己杀死的,于是开始哄抢濮阳逸的尸首。这会已经开始红眼了,要是曹洪不来,只怕就要拨刀子互捅了。

    首级为什么叫首级?那是商鞅变法搞出来的,砍一个人头,就给你拜爵一级。于是秦人就疯了,人人好战。因为有了人头,意味着你就有了田地、宅院。人头越多,田地越多。在古代,田地直接等于财富。而人头,也自然意味着财富。

    现在虽然离先秦过去了好几百年,但在军队中,首级依然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太守的首级,那就更值钱了。

    曹洪跑了来,见自己的麾下在争抢濮阳逸首级,心中不由恼怒,微一示意,身后亲兵就上前,举起手中马鞭刷刷的乱抽。

    没防备的兵痞们疼痛加身,这才反应过来,看也没看就要破口大骂,忽然眼睛余光瞥到了面无表情的曹洪,顿时脑袋上就如一盆冰水泼下,清醒了过来。完了,搞不好要掉脑袋。于是便纷纷住手,拜伏于地。

    曹洪见状,心中怒气稍退,又想着刚获得一场大胜,还未庆祝就斩浴血奋战的军吏,难免会令人心寒。不过这种抢功行径,也必须得严惩,不然迟早酿成大祸。于是便黑着一张脸,道:“左右,把这些个混帐叉下去,各打三十军棍!”

    听到曹洪的命令,左右的亲兵们便一拥而上,把刚才差点大打出手的兵卒给押了下去。这些兵卒也老老实实,毫不反抗,反倒是心中还松了一口气,三十军棍打下来,少不得是屁股开花,皮开肉绽,但比起掉脑袋来,却是划算多了。

    处理了抢功的兵卒,曹洪又行至濮阳逸的尸首跟前,看着濮阳逸死不瞑目的眼睛,曹洪心中也是颇多感慨。一郡太守,二千石高官,就这样死在他的跟前,尸首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

    曹洪叹了一口气,沙场征战,死亡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不知道以后自己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会是谁给自己收殓尸体?

    曹洪开口吩咐道:“好生安葬了吧。”高官,得有高官的体面,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所以曹洪并没有将濮阳逸斩首。他也不需要濮阳逸的尸首来增加自己的声望了

    旁边跟随在侧的副将却是劝道:“将军,按照你与曼成将军的商议,接下来该向长沙出兵了。濮阳逸既然已死,莫如将其尸首送还长沙。一来以显将军仁义,可收长沙吏民之心。二来,也可震慑长沙兵马,堕其士气,乱其军心。”

    曹洪听了,就看了这副将一眼,讶道:“不错!”自己的这个副将,跟着自己多年了,向来是寡言少语,勇猛有余,智谋有失。想不到今天这一番话,却是说得头头是道,莫非是开窍了。

    曹洪除了有点贪财,性格其实也挺好。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曹操和曹仁也没少提点他。所以只要是好的意见,他都能听得进去。包括之前李典的各种策略,他都全盘接受。现在副将出谋,他觉得可行,于是他就按照这个说法去做了。

    当曹军兵临城下,当濮阳逸的尸首被送还时。长沙城中,就真的是乱成一团了。其实,曹军来了的消息,长沙都尉已经知道了。

    当日曹、吴两军大战,战斗结束后,一些漏网之鱼,逃脱了曹军的追杀之后,就一路往长沙奔来,找到长沙都尉,向其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