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417部分

汉皇刘备-第417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还很心安理得。

    刘备相信,只要孙策的后手再次失败。江东就真的大势已去了。这会人心就已经开始有散乱的迹象了。损兵折将的消息再度传回江东,看你还拿什么理由来糊弄着江东军民一起反抗朝廷。历史上你们孙家反抗朝廷,那是你们说把持朝廷的曹操是汉贼,要篡汉自立。你们也没说错,他确实是篡汉了。但现在就算是我要篡汉,这汉朝还是汉朝,这皇帝还是姓刘。这只不过是我们老刘家的家事罢了,你们这些外臣又有什么资格来和我争?

    这日,江东的信件送了过来,却是向汉军讨要蒋钦、周泰的尸首。刘备看了看,笑道:“孙策大节有亏,小恩小惠却记得清清楚楚。算了,给他去收买人心罢。”

    二将的尸首,黄忠已经命人给葬了。这会也只好让人给重新挖出来,与棺椁一起送到江东去。

    孙策见了二具棺材,心中大恸。他可不是像刘备说的那样要收买人心。他是真的伤心了。他的铁杆心腹啊,这样的人死一个少一个。而且还是为他而死,这让他如何不落泪。说句过分的话,这二将,在他心中的分量,这会比孙权都还重要。最起码,二将可以随时为他去死战。而老二孙权却只会扯他的后腿。

    这不,孙权又在后宅向老娘告状了。絮絮叨叨的,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早降了朝廷,朝廷一样会有封赏,跟着孙氏的老臣也会有个体面的结局,而不是落得个马革裹尸的悲惨下场。这一仗打下来,江东无数户人家,穿缟带素,满城哭声。兄长到现在为什么还要执迷不悟?北方如此强大,孙氏还有自立的希望吗?

    说得老太太也是头大无比。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现在怎么就闹成了这样?现在是长子孙策做主,她一介妇道人家,也不好过问军国大事,只好唤过孙权,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让他不要胡乱说了。免得动摇孙策的威望。

    却说夏侯惇和程普,一路上看着是四处乱窜,其实他们行军路线是有着强烈的目的性的。他们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所过之处的地方守军,只有把这些汉军都调动起来,都吸引过来。韩当和黄盖成功突破汉军的道道防线,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韩当与黄盖不会暴露。但只要晚暴露得一日,那么成功的希望又会大上那么一点点。哪怕只是增加那么一丝丝希望,那也是极好的。

    夏侯惇和程普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把甘宁,以及豫、徐交界处的几个郡国的兵马,全部吸引了过来。

    但他俩却不知道,这是刘备有意隐瞒了消息而导致的。郡国兵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在听说有一支曹军渡江而来又被甘宁将军逼得四处乱窜无处藏身的时候,他们就集体激动了。这么大个功劳,不捡白不捡啊。于是纷纷调兵遣将,四下合围,要把夏侯惇这支部队给团团围住。

第八百零九章 战争爆发(十)() 
豫、徐边境的兵力大规模调动,自然瞒不过黄盖与韩当。江东与徐州对峙多年,这徐州地面之上,不知道安插了多少耳目。在汉军一波接一波的反间战下,搞不了刺杀等大动作,但悄悄的传递个消息还是没有问题的。

    韩当与黄盖把地图拿出来一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大军迅速穿插,击溃沿途一切敢于反抗、阻拦的汉军。然后直扑淮泗口,放火烧粮之后,再回师与夏侯惇、程普两人汇合,一道再打回江东去。

    二将作了决定,便率部疾行。这一路上,果然便有地方守备军队前来拦截。只是主力都已经离开了,剩下的这点兵马又如何是江东军之敌手。

    江东军一路冲杀,毫不停留,疾行三日夜,终于赶到了淮泗口上游。韩当派了探子去查探动静,未几,探子回报,言盱眙四城大开,城头守卒寥寥无几。

    韩当大喜,就要突袭盱眙,黄盖却是疑道:“以刘备用兵的本事,盱眙要地,岂有不驻重兵的道理?”

    韩当就道:“公覆,方才斥候有言,之前也是有兵马的,只是数日前,这支兵马出城往西去了。只怕是去寻元让,德谋去了。此天佑我江东,这才教我等成此大功也,若在此拖延,汉军反应过来,那可就晚了。”

    黄盖闻言,便从韩当,两人便引兵奔向盱眙而去。军欲至时,黄盖道:“若城中无兵,盱眙也挡不下我等。既然如此,我便引军去,义公屯于城外,为我断后,以防不测。”韩当一想也是,便依黄盖之言。

    结果黄盖率部甫一露面,发起一个冲锋,盱眙城头就顿时大乱,城门口挤了一堆商贾百姓,城门关又关不得。江东军来得太快,汉军还没反应过来,盱眙便宣告陷落了。

    黄盖进了城,抓住官吏一问,确认城中驻军西行剿匪去了,心中这才安定下来。遂又使人告之韩当。韩当闻信,便打马入城,对黄盖笑道:“公覆,你也太过谨慎了。”

    黄盖一笑,也不接话。心想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死易耳,误了少将军大事,危及江东,那我辈就都是罪人了。死了有何面目去见主公。

    封锁四城,隔绝消息之后,二将又把斥候给撒了出去,去探听淮泗口的动静。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淮泗口那里,立了一个好大的水寨码头。无数船只在那里停靠,卸下粮食,然后汉军再用车辆转运到广陵前线。而那淮泗口的守将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辈。也不知道是哪家子弟,走了关系在那里渡金的。至于睢陵,守军更是稀少。

    韩当听了,也不觉得意外。睢陵是徐州腹地,任谁都不会想到,会有敌军打到这里来。所以守备一定是空虚的。韩当甚至怀疑,要是没有淮泗口在这里,只怕睢陵有没有兵马还是两说。

    淮泗口同样也是如此。徐州腹地的屯粮之所,位置重要又安全,还是个肥差,有点关系门路的,自然会调到这里来渡金混资历。既不用上前线厮杀,又可以安稳的捞功劳。这里的守将是无名之辈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要是派了关羽、张飞在这里镇守,韩当和黄盖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当下,二将就作出决定,派一校尉渡水去拦阻睢陵有可能派出的援军。而后自己率领主力部队攻打淮泗口,放火烧粮之后,就转道西行,与夏侯惇、程普会师。

    临行,江东军把盱眙府库搜刮得干干净净,而后韩当与黄盖临阵动员:“儿郎们,我们渡江以来,转战千里,终于,敌人的屯粮地就在眼前了。现在我们已经打探清楚了,那里没有多少汉军,我们全力一击,放火烧粮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汉军没了粮食,他们就会退兵,到时,战争就结束了!”

    军中的校尉们举臂高呼:“烧粮!回家!”

    数息之后,铺天盖地的喊声高呼起来:“回家!回家!”

    黄盖与韩当对视一眼,心中略有些尴尬,都这么厌战的吗?不过还好,有这个目标在,军心可用。

    江东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城,直取淮泗口。淮泗口的守将,现在确实是没什么名声。但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名霍峻,字仲邈,历史上以善守而知名。

    现在,三十岁不到的霍峻,只能算汉军中的小字辈。年纪轻轻的他,对建功立业充满了渴望。他一心想去前线,因为前线充满了机会。但是他却被调到了这里来驻守。虽然对此很郁闷,但霍峻也没有因此而松懈。他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小心谨慎的打理着这里的一切。

    这日,又有一批粮草前来,霍峻使人接住,却见当先一将,胯马而来,狮盔獬甲,倒拖条铁棒,铜铃大眼顾盼生威,颌下一蓬铁须倒竖。霍峻心道,此人怎的来了?

    却是不敢怠慢,忙上前迎道:“沙将军,你怎的来了?”

    来将正是沙摩,他这些年来,随着刘备麾下的兵将越来越多,就渐趋闲置了。到了刘备这个地位,很多时候,一些事情他也无法做主了。

    卢珻是他的正室,罗耶珂是他的侧妃。两人都给刘备生育了数位子女,未来刘备的前途不可限量。为了避免未来的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在无数人的提醒之下,沙摩的兵权就渐渐被收回去了。一旦刘备到了那个位置,宠妃的外戚怎么可以带兵?而且还是忠诚度极高的蛮兵。

    刘备想,收回去也好,免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有些事情,或许罗耶珂和沙摩都不会去想,但架不住下面的人去推动。到了那时候,自己就真的头大了。

    沙摩没了兵权,整日里无所事事闷得慌。这次刚好有人运粮南下,他就随军跑了过来。沙摩心想,不让我带兵上阵,我过来看个热闹,总没事吧。

    沙摩不但是罗耶珂的族人,更是刘备的元勋老臣,别看现在没了兵权,但仍然深得刘备喜爱,诸臣也对这个性格质朴不争不抢的蛮将尊重得很。现在他说要南下散心,哪个敢拦。

    沙摩见了霍峻,哈哈大笑,道:“怎的,沙某来不得?”

    霍峻就笑道:“欢迎之极。”于是便迎了沙摩一道进寨。刚坐下寒暄几句,忽然外面就闻得鼓号之声,一个小校就急奔了进来:“将军,大事不好,一支敌军向我寨奔袭而来!”

    霍峻心中一惊,还没说话。就见沙摩腾地站了起来,一脸兴奋的道:“是谁,多少人?”

第八百一十章 战争爆发(十一)() 
沙摩搓动着蒲扇般的大手,激动得眉毛胡须乱抖。他从大山中走出来,追随刘备半生征战。习惯了枕戈待旦,金戈铁马。突然之间又变成了个富贵闲人。锦衣玉食,歌舞宴会,终究不是沙摩的追求。

    所以,在听见外边有敌来犯的时候,沙摩只觉热血沸腾,身子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等话已出口之后,沙摩又觉得不妥,自己似乎喧兵夺主了,于是又看着霍峻哈哈一笑,自己一屁股坐了下去。

    霍峻也不去管沙摩,忙忙的看向了报信的甲士,他也想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小校就把他所看到的,连忙说了出来:“禀将军,来敌铺天盖地,只怕不下万人。离我营地已不足五里了。”

    霍峻一听,心中一惊的同时,怒气也就跟着腾腾的冲了上来:“不下万人,前方城池的守军和斥候们都是猪吗?一个个的眼睛都瞎了?竟然让敌人杀到我眼皮子底下了!”

    真怪不得汉军斥候。这里的营地因为是徐州腹地,又有城池在旁。所以等级划分得并不是很高。斥候也只是依照规矩行事罢了。又怎么会像行军打仗的时候一样,远远撒出三、五十里方圆来监控战场。

    在江东军奔袭的情况下,还能及时传回消息,已经很不错了。

    霍峻大怒的同时,沙摩心中也很是讶异。在他看来,这大后方竟然也能被敌人渗透过来。前面的人是干什么吃的?

    不过沙摩也来不及细想,忙对霍峻道:“仲邈,准备迎敌吧,我听你指挥。我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这里!”

    霍峻心中念头一转,顿时就明白了敌人的打算。他冷笑一声,想来劫粮,而后逼主公撤军。江东军打的真是好主意,不过有我霍某人在此,却是休想!

    马蹄声踏在地面之上,震动如雷,旌旗高高飘扬,黄盖与韩当并骑而行,率着部队疾驰而来。与此同时,汉军营中的号角,也呜咽着响了起来。无数汉军各持兵刃,从营房中奔跑了出来。然后列队听令,在自己上司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防守工作。

    营寨紧挨着河水,并不缺水源,霍峻为防火烛,又在各处粮堆外面放了无数只大水缸,以防不测。另外,沙土也准备得非常齐备。随时可以用来扑灭蘸了火油难以熄灭的火源。

    这本都是霍峻为了防备自己军中有那粗心大意的,谁曾想自己用不上,敌人却来了。

    韩当提了枪,向前一指:“放箭!”

    大部队已经快冲到汉军的营寨前来了。这营寨,背水而立,门前为了方便粮车出入,并没有深挖壕沟。只有简单的一排栅栏。

    不过,短短时间之内,霍峻已经命人把运粮的大车都运到外面,围着栅栏绕了一圈,来增加防御。其中又交杂着拒马、鹿角,各个高地,都有汉军驻守。随时准备策应。

    如此地形,让韩当和黄盖大喜过望。不用派人填沟,也不用去砍伐攻营所用的树木。只需要在汉军营地放一把火就行了。

    于是,随着韩当的一声令下,白日焰火就腾空而起,密密麻麻的飘向了汉军大营。

    江东不产石油,这种火油,孙策的库存里也极为稀少。不过为了这次进攻,江东军和曹仁两边,是真的咬着牙,把两家人仅剩的那点儿老底都给掏空了。

    火苗星星点点的开始落地,然后开始燃烧。汉军开始用水泼,用沙土来覆盖。营中的汉军并不多。江东军很明显就占了上风。

    他们一边发箭放火,一边也在射杀着意图救火的汉军。汉营之中,也有箭矢射了出来,但比起敌人的来,他们这边的箭矢,稀少得可怜。

    霍峻一看这样不是事,就怒吼一声:“随我出营!”

    刚翻身上马,却被旁边的沙摩一把拉住。沙摩笑道:“仲邈,你知那两个是谁?韩当、黄盖,当年跟随孙文台的宿将,我的老熟人。嘿嘿嘿,营中不可无主,你且留下来,让我去会一会这两个老匹夫!”沙摩的眼神中,一片炙热。

    霍峻愣得一愣,忙摇头道:“沙将军,我军兵少,出营与敌交战,极为危险。”

    话还没说完,沙摩就不耐烦的道:“仲邈,我打仗的时候,你只怕还在与稚童玩耍,你说的我岂能不知?只是若不出营与之厮杀,营破就在眼前耳。勿须多言,我去也。”

    沙摩就取了披挂,提了大铁棒,点齐了二千兵马,杀了出去。

    打仗,不能由着敌人来。不打乱江东军的节奏,只放任他们在外面放箭,等把营门烧成了白地,这仗就不用打了。只有冲出去,逼着他们与己方混战厮杀,才能够有效的阻止敌军的下一步行动,为自己这边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就那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