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44部分

汉皇刘备-第44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疫病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刘备不但给亲友通信,还上报给州郡,朝廷,后来的广阳卫生防疫管理办法也是第一时间送给公孙瓒和幽州、朝廷等处。公孙瓒深信刘备,因此执行最为得力,以致涿县也无大乱,瘟疫不能为害。幽州其他地方,虽然也有执行此法,但或多或少有些松懈,所以效果没有广阳、涿县两地出色,不过比起以往大疫,也要好得多了。

    这场肆虐幽、并,冀、青等地的瘟疫,给国朝带来了巨大的人员损失。然后,在朝廷拿到各地死亡人数统计数字后,大家不禁惊呆了,在无数郡县死亡上千,甚至上万人口的时候,广阳、涿县的死亡数字是如此的醒目,让人不得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据刘备所报,广阳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数为九十六位,治愈人数四百余位,目前隔离区中还有若干位在观察;据公孙瓒所报,涿县全城因感染瘟疫而死亡的人数为一百余位

    再看到幽州全境死亡人数与其余诸州相比大幅降低的数字,再联想到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幽州刺史,都提到此次成功,皆刘备献策之功,诸臣便不禁默然。此子品德才学都没得说,却也想不到竟有如此之治才。真是万万没想到啊。国朝之福啊。

    此时,中常侍张让在侧,献媚道:“陛下,想不到那刘备竟然还精通医术,可任他为太医令,如此,陛下可高枕无忧也!”

    皇帝也正在感叹,刘备这家伙确实是厉害,被张让一说,脑子里一转,眼睛不由就亮了,变成发光大灯泡,对呀,朕怎么没想到?若有刘备这等高材在身边,朕瘟疫都不用怕,还用怕其他的病?不过,刘备为太医令后,可以让他先替朕配几副药补补身子才行,最近腰酸得厉害。哈哈哈哈哈!

    皇帝刚刚意,淫完,正欲开口,便见无数大臣怒视着张让,恨不得把他给吃了。司徒陈耽怒发冲冠,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刘玄德为国良才,岂可任以区区太医令?且刘备根本就不通医术,张让居心叵测,用意不良,还请陛下明察!”

    张让立马就跪了下来,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皇帝就皱眉想道,朕的伴伴为朕着想,为何你们总是不肯放过他们?便淡然道:“司徒请讲,刘备如何不通医术?”

    陈耽一拱手,道:“陛下且看,刘备在广阳所为,始终只围绕一个防字做文章,也从未见他撰写药方出来治疗病患,他严查严控,消除疫源,隔离病患,种种举措,都是防治瘟疫的大好手段。但治疗病人,却是广阳医师所为。他从不干涉,可见刘备非为一人医,实乃万人医,此乃良相之材,陛下之福啊。又岂可命为太医令?”

    皇帝又拿起刘备的奏章仔细看了看,发现果然如陈耽所说,刘备全干些莫名其妙的事,没开药方没抓药,广阳城的瘟疫居然就这样被他控制住了。好吧,算了,不让他来太医署了,这人估计什么是壮阳药都不知道,若来了,朕怎么办?当下便道:“嗯,这事便算了罢。”

    你想算了,别人可不想算。于是又有大臣出列道:“陛下,刘玄德为广阳令,视事三年,考绩每为上等,今又献策,活人无数,立此奇功,不能不赏。不然天下惆怅,功臣失望。望陛下不吝位爵之封,如此方为厚待功臣之善举也。”

    然后一个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纷纷附议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话里话外的意思,最起码也得封刘备一个侯爵。

    如何对待刘备,皇帝着实是有些头疼,现在不止是宦官,就连他也不太愿意让刘备进京了。数次事件,足以证明刘备就是一个剌儿头,偏生他还言之有理,想抓个话柄也没办法。要是再进京,只怕又要惹事生非,让人烦恼。另外皇帝抛开个人感情,从家国天下的立场看,又偏生很欣赏刘备,学问,品德,能力皆为上上之选,稍加打磨,必为国之栋梁。要知道,在皇帝心中,将来刘备可是妥妥的太子师傅的不二人选。这个人才,是要留给他的继承者大用的。不过,现在想这些不是还太早了么,自己这个皇帝还没做够,还要好几十年呢。若是现在就封赏太厚,按刘备这个性格能力,将来必然会再屡立殊功,岂不是要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这可不行,万万不行!

    皇帝倒是想得长远,可谁又知道未来呢?

    皇帝开口道:“刘备虽有大功,然亦不宜重赏,他年岁尚轻,不可使其滋生骄纵之心。且以其材器,何愁封侯拜相之日?”

    诸臣愕然,心下道,皇帝你身边的那些阉人,一个个的位列侯爵,死了之后养子还可以传国。刘备屡屡立功,你却推三阻四,为何佞臣和功臣差别如此之大?一时之间,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悲凉。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话无意之间伤了众臣的心,要是他知道,必定要大声喊冤,因为这真的是经过他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刘备才二十出头,将来还怕他没有封侯的机会?自己磨砺磨砺他,难道就不行?

    皇帝见诸臣沉默,以为大臣都同意了,心下得意,便乾纲独断,道:“刘备有功于社稷,赐金百镒,绢百匹,征拜为尚书。”不赐名爵也就罢了,要还把刘备丢在广阳城,皇帝也知道只怕要犯众怒。于是也小小的退了一步,征拜刘备为尚书。尚书禄低而权重,想来大家也应该满意了。

    百官心灰意冷,也懒得多言。见皇帝开了金口,也就各自退回班位。心中却是一个个的在想,还为这个皇帝卖命倒底值不值?

    下朝后,杨彪喊住卢植,笑道:“子干,想不到玄德竟有如此本事,玄德昔日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之言犹在耳,想不到他就是这样做的,还做到了。真是让人羡慕啊!”

    说完又朝卢植看了看,道:“子干,你也不知受多少人羡慕嫉妒!”

    卢植一头雾水,问道:“文先,何出此言?”

    杨彪笑道:“大家皆羡慕你找了个好女婿,你这家伙,下手可真快,我家也还有女儿未曾许人哩!”

    卢植便展颜一笑,刘备这个女婿,确实是让他长脸。听夫人说,他对女儿也是极好的。如此佳婿,哪里去寻?

    卢植一捊黑须,洋洋自得的道:“文先,尔等只知羡慕我有此佳婿,却不知道卢某看人的眼光也是一等一!”

    杨彪不禁哑然,这家伙,太骄傲了罢?

    夏四月,天下大旱,又疫又旱的,又因为前番司徒陈耽在殿上叱责张让居心不良,恶了天子。于是借了这个由头,罢免陈耽,拜太常袁隗为司徒。

    此时诏书方到广阳,刘备接了旨,却有些郁闷。他不是郁闷他没有得到更多更好的封赏。天下马上要大乱了,他到时弄个侯爵如探囊取物般轻松。又有甚好担心的。他郁闷的是他现在不想离开广阳啊。因为,因为卢珻有喜了,卢珻年纪小,又是第一次生产,他担心得很,压根就不想离开卢珻的身边。可是从广阳到洛阳,千里迢迢的,万一动了胎气,如何是好?到时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日刘备独坐庭院,蹙眉沉思,要是辞官不就,是不是有点不太好?会不会让皇帝误会为我对封赏不满?可要是实话实说,说因为妻子要生孩子了,自己要陪她而不愿做官,那全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罢?只怕第一个要来信相责的就是岳父卢植了。这价值观不一样,真是麻烦哪。

    这时,卢珻悄然走了进来,脆生生的问道:“夫君,怎地如此烦恼,因何事而忧?”

    刘备随口道:“不想去洛阳,因此而忧。”

    卢珻讶道:“夫君缘何不愿去京师?”

    刘备这才回过神来,见是卢珻来了,便忙起身相扶,让她慢些坐下,然后自己相伴于侧,苦笑道:“娘子你有孕在身,我不愿你随我千里跋涉受苦;亦不愿离开你身边,令你无人相伴。因此而两难。”

    卢珻从小接受教育就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而整个社会风气也是如此。刘备此言一出,卢珻只觉这是她此生听过最美的情话,只觉这一生嫁给夫君是她三生之福。卢珻心都快融化了,满眼都是幸福。

    好不容易抑制住那种幸福的眩晕感,卢珻温柔的道:“夫君是志向远大的大丈夫,又岂能为我所累,而失天下之望。夫君不用担心我,我有娘亲照应着,一切无忧呢,夫君既然接了旨,还是快些去京师罢。待我,待我给夫君到时你再来接我们罢。”说到此处,卢珻又不禁害羞起来。

    刘备在旁,看着红云蔓延卢珻的俏脸,不禁看得痴了。

第六十七章 路遇黄忠() 
得知县尊刘备要走,临别之时,万民相送出城十余里。刘备劝了又劝,百姓这才垂泪回转。在马车上的刘母见了,不禁欣慰,唤过刘备道:“我儿,看到没,此乃人心之向背,日后为官,仍须谨记今日此刻,善待你治下的子民,他们才会拥护你。切记切记。”

    刘备躬身受命。然后命令出发。他既然要入京,老母和**自然只能先回楼桑故里。有亲族的照应,想来珻儿也应该无事。到了来年,他做了爹了,再接一家三口入京不迟。想到马上就要当爹了,刘备便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前世今生,这是第一次啊。小宝贝出世后,是像我呢,还是像他娘呢?嗯,若是男孩,还是像我一点好,若是女孩,就随她娘吧,长大了,也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刘备心里喜滋滋的开始浮想联翩了。

    在涿县,刘备又盘桓了数日。与族人,与张飞,与简雍,与公孙瓒等一一相会,畅谈高论,方才离去。

    在楼桑时,刘备暗中嘱托叔父刘恭,让他尽量多贮存粮草,购置武器。把个江湖大豪刘子敬也是吓了一跳。惊道:“玄德,你欲干什么?这可是灭门之罪,你可别乱来!“

    敢情他以为刘备要造反了。刘备一脸古怪,没好气的道:”叔父你想什么呢?我只是觉得天下要大乱了,灾害不断,盗匪横行不说,又有妖人四处传道“于是又把广阳的太平道妖人给刘恭细说了一遍,然后接着道:”叔父,我以为那太平道的妖人,便是这祸乱之源,只可惜我当初上奏朝廷,朝廷却不当回事。既然如此,我为我们自己家做些准备,不过份吧?我方才所言,只是想让叔父多做准备,以应将来不测之变罢了,叔父可不要乱想。侄儿一贯忠君爱国,不会乱来的。叔父大可放心,哈哈!”

    得到刘备的解释,刘恭若有所思的道:“莫非这天下果真要乱了,既然如此,何不趁大乱之前,再彻底干他几票!”

    刘备一个趔趄,险些没摔倒在地上,心中无语道,我说叔父大人,你思维能不能别这么跳跃?刚才还说我乱来,要乱来的是你自己好不好?

    摊上这么个叔父刘备表示很无奈,他也管不了,只好一再嘱咐不要暴露了不要太频繁,也就随他去了。

    这次之官,朝廷也没规定刘备多久必须到。于是刘备便也悠哉悠哉的慢慢走。刚刚到冀州境内,刘备这日在驿站,却又碰到了刚好在此相候的天子使者。刘备莫名其妙,不知道寻自己何事,等天子使者把来意一说,刘备顿时就卧槽了,这才多久,怎么板楯蛮又反了?什么情况啊?

    原来朝廷得报板楯蛮又反,皇帝震怒,考问群臣方略,又想到还有一个在途中的尚书刘备,他是实打实去益州平过叛的,于是便下了诏命让使者沿路相迎,问计于刘备。

    刘备很郁闷,想问问这究竟是怎么啦?结果天子使者也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刘备顿时就叹气道:“益州不是还有萧公嘛,怎么找我这来了?”

    那传旨的就道:“萧刺史病危,已于月前请退。”

    刘备便眉头一皱,萧老头身体不错啊,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算算他请退的日期,正是自己在广阳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估计也没注意当时的邸报。

    于是刘备就道:“既如此,你且等,我自有奏本让你带回,呈与陛下阅览。”

    然后刘备就取来笔墨,想了想,写道:“板楯七姓,射杀白虎立功,先世复为义人。其人勇猛,善于兵战。昔永初中,羌入汉川,郡县破坏,得板楯救之,羌死败殆尽,故号为神兵。羌人畏忌,传语种辈,勿复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复大入,实赖板楯连摧破之。前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虽受丹阳精兵之锐,亦倚板楯以成其功忠功如此,本无恶心。前番叛乱,自有因故。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箠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叩心穷谷。愁苦赋役,因罹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谋主僭号,以图不轨。今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

    刘备心想,自己这一番合情合理,说明了前因后果的奏章肯定会让朝廷,会让天子满意吧?嘿嘿。却不知道让皇帝太满意了,却给自己招了祸。

    奏本一路快递到了朝堂,皇帝一看,龙颜大悦。满朝文武,还是刘备的奏章最实在,果然还是去过益州的人有经验哪。于是把刘备的奏章往下一发,让诸臣给看看。诸臣一看,嗯,很有道理,一个个的给刘备点赞。

    于是皇帝就开口道:”刘备言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朕深以为然,诸臣之间,唯刘备昔日曾随萧瑗入益州,立下殊功。既然如此,可拜刘备为巴郡太守,速定蛮乱。“

    皇帝这话一出口,诸臣之间没一个反驳的。反驳啥,没理由啊。再说了,他们自己也认为从各方面讲,刘备确实是平叛的不二之选。于是心中暗暗不满的,就只有卢植了。

    刘备还不知道自己被皇帝给一脚踢到了益州。这日刚过了蠡吾,刘备还在想,要不要去天子的故乡解渎亭去缅怀下,感受下龙气什么的。却在滱水滩边看见一个身长八尺有余的大汉正在射雁。天上一行北飞的大雁被他连珠箭一只又一只的射了下来,剩下的大雁长声哀鸣,队形虽然散乱,却于空中盘桓不去。声声凄切,让人泪下。

    大雁在刘备心中,一直是美好的存在。如今这种象征着美好的高贵飞禽却被无情猎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