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53部分

汉皇刘备-第53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奘怨耍肥悼梢苑糯螅淮恚淮恚慈四牛 庇谑巧聿嘀谐J瘫闳肽诙肆艘桓鲂∠渥映隼矗蚩豢矗锩嫒亲龉ぞ嫉氖殖址糯缶担谝跃畈

    皇帝忍痛,一一分发了下去。本来还想多玩几天,或者干脆就自己霸着了的。这些放大镜,刘备可是精心准备,做工精细得不得了。让人一看,就觉得高大上的东西。皇帝又是个爱新鲜的,当然喜欢了。

    殿下,三公九卿,以及年迈眼老昏花之臣,人手一柄。有人就拿着这放大镜对自己手中的片牍一照,嘿,还真奇了,这字就清清楚楚的放大数倍,比以前省事多了。

    这一次,算是皆大欢喜。

第八十章 刘恪成亲() 
当然,私下里,刘备自然不可能忘了岳父卢植,大舅哥卢敏、好友曹操等人。仍在阳丘的郑玄、管宁、邴原以及颖川的荀彧都收到了刘备的礼物。

    管宁收到礼物的时候,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哪里还有往日温文儒雅的名士派头。他最近确实是陷入了魔障了,一味想弄清楚水晶里面是否有其他物质,白水晶为什么和其他颜色的水晶功能又不一样总之,他陷进去,差点出不来了。

    他拿出刘备的放大镜,按其书信所言试了又试,欣喜兴奋之余,又把刘备的书信细细来读,只见刘备在信中道:“幼安吾兄,弟于巴郡得知兄近日正忙于格水晶之理,孜孜不倦以致废寝忘食。弟心有不然,说与吾兄闻之:吾少时因知无涯而生有涯,不愿埋首于章句之间,故另辟蹊径,阐发格物之论。然天地宇宙之间,物类何其多也,穷一人之力,岂可得乎?若吾兄穷毕生之力,也未能格尽水晶之物质,为之奈何?我等儒士,读圣贤书,不学以致用,济世安民,却枉图以一人之力,追寻此茫然之途。此歧途也。然则兄问我何时可乎,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之时,集天下士子之智力,格一物之根本,可矣。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与兄共勉之”

    刘备的话如黄钟大吕般在管宁心中响起。他不得不颓然接受,事实就摆在眼前,他最先发现水晶能聚光聚热,但刘备却举一反三,众而发现了水晶另一项更有意义的功能,就是放大。什么是学以致用,刘玄德这才是学以致用啊。放大镜的意义,管宁心里清楚,比聚个光点热点要重要得多了。虽然刘玄德在奏章中说水晶放大镜乃自己初创,可自己却仍然一阵失落。

    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差距么,管宁心中无奈的想着。他却不知道,刘备也只是站在了无数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真要公平的来和管宁比这个时代的学识,管宁不甩他八条街才怪。

    毕竟是管宁,方才虽然心神大乱,却很快就平静下来。嗯,以后要研究,就按玄德学以致用的方向。他隐隐从刘备的描述中,看到了一点什么苗头。却又似乎不甚明白。其实刘备就是隐约的点了一下从研发到生产最终销售,最后所获得的资金又促进研发这样的市场思路。当然,刘备不可能说得太细,仅仅点到为止。管宁摇了摇头,又憧憬起刘备所说的太平盛世之时,集天下士子之智力,同格一物之根本的盛况起来了。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呀!

    刘备给管宁画了个大饼,生怕管幼安搞研究搞得走火入魔那就完了。与此同时,这一年的冬猎开始了。皇帝带着大批的随从卫士,文武勋戚,校猎上林苑。可能是好久没有这么出来野过了,皇帝一时兴起,骑着马一直往西走。走着走着,竟然就到了函谷关。到了此处,群臣们说什么也不肯皇帝再往前走了。死死拖住御驾苦劝。都出了河南到了弘农了,陛下你也够了。皇帝无奈,只好回转。

    一路上,被打扰了兴致的皇帝,也只好把郁闷发泄到漫山遍野的飞禽走兽身上。小动物们可是倒了大霉了。而此时,刘恪从小苦练出来的本领便显露了出来。在满是世家子弟组成的卫队中,山林之间野惯了的刘恪的一手射术是如此的出众。自然是免不了被皇帝和众臣关注。等皇帝赐酒宴之时问起,这才知道,刘恪竟然是刘备从弟。皇帝此时春秋鼎盛,巴不得国之贤材越多越好。他宠信宦官是一回事,对于人材的喜爱又是另外一回事。没见皇帝虽然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可在朝诸臣中不也还有些清直之臣吗。名声好,能力强,虽然无法阻止皇帝的胡来,可最起码也暂时保障了整个帝国的运行不至于崩溃。相对于文臣,他更偏爱武将,认为这样的人更好控制。皇帝从未想过哪个武将敢违逆他的命令,事实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凉州系还是其他派系,在他生前一个个都乖得不得了。直到在他龙驭升天之后,这才开始阳奉阴违起来。

    此时的皇帝就越看刘恪越顺眼,尤其是与刘备比较的时候。于是皇帝一高兴,又是赏金又是赐帛的。这在外人眼中已经是不得了的恩赐了。往日里皇帝能和自己的卫士说几句话都已经算很不错了。

    十二月初,刘备封了府库就开始告假,卢珻要生了。这是一等一的大事。且他堂弟刘恪要成亲了。婚期就在年底左右。益州到幽州,路途遥远,他不提前回去,只怕来不及。

    临走前,他特意把摩耶珂唤来,絮絮叼叨叨,各种叮咛嘱咐,让罗耶珂好生感动,最后让刘备好生享受了一番佳人温柔。在送别宴上,刘备举杯笑道:“今岁多亏在座诸位鼎力相助,巴郡才有如此好之局面。巴郡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我相信,来年在诸位的再次力助之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众人忙举杯相陪。刘备夹了一口菜,又道:“来年刘某家眷西来,见了此地风景,必然欣喜。”

    便有人问道:“使君明年要携家眷来巴郡?”

    刘备便笑道:“然也,不然一家两地,心生牵挂,不能全心为圣上效力,若是误了大事,如何是好?”

    有人心中暗暗叫苦,刘备把家眷都要搬来了,他打算干嘛,不走了?说实话,跟着刘备也不是没好处,就是这点鸡零狗碎的,他们实在是看不上。再说了,有这位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主坐镇巴郡,他们一个个夹着尾巴都过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什么事情上又犯了禁。人家可不讲情面,上次李慕然家的二公子在江州闹市纵马,惊了行人,被张珓撞见,当场按在地上啪啪啪的就开始打板子。那可是真打,李二公子的臀部都血肉模糊了才算完。从此以后,各家的小辈们一个个的循规蹈矩,从来没这么乖过。

    他们都是自由自在、颐指气使惯了的,换了这么一位爷在头上镇着还真不习惯。一听刘备明年拖家带口的过来巴郡,心里都有些发虚,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于是有人便动小心思,得,算了,也别等了,赶紧趁春节就活动活动吧。多使点钱,把刘备给请走。再请回来位不管事的,哪怕是睁只眼闭只眼也好。当然,要是能来个和他们一起同流合污的,那就更好了。

    刘备不知道他们肚子里转动着这样的小心思。宴罢,便翻身上马,一路往幽州而去。紧赶慢赶,终于在刘恪大婚之前赶回了楼桑。

    刘恭难得的一脸喜色,拉了刘备就到了一人跟前,道:“玄德,这是你弟弟的岳父,中山苏双苏子全,快来见过你苏伯父。”

    又对那人道:“老苏,看见没,这便是我那侄儿刘玄德,我楼桑刘家的千里驹。”说完,一捊胡须,爽朗的大笑起来。

    刘备看着眼前这个颇具文雅气质的清秀中年人,心道,这便是史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山巨商么?却不敢怠慢,忙施一礼道:“愚侄刘备,见过苏伯父。”今天刘恪大喜之日,只论辈份,不讲官位高低。刘备在这里,就是和刘恪一样的小字辈,他岂敢拿大。

    苏双打量刘备几眼,一把扶住,笑道:“久闻贤侄之名,今日得见,果然人中龙凤,俊秀之材啊!”

    刘备笑道:“伯父谬赞了。”心中却是疑惑,刘恪如今有了官身,怎地找了个巨商的女儿?不是刘备看不起商人,而是总觉得这其中有古怪。叔父又是如何认得苏双的,为何以前却一直没有听说过?苏双出现了,张世平如今在哪里?越想心中越乱作一团,却又被人逮住指使着干这干那,忙得没有空闲。都是同族长辈,刘备哪怕是身为一郡太守,也是半声都不敢吭的。

    好不容易忙完,刘备终于寻到了刘恭,见四下无人,便逮住刘恭衣袖,道:“叔父,你如何认得苏双苏伯父的?京中早有官宦人家有意以妻许恪弟,如何娶了苏伯父之女?”

    刘恭笑道:“就知道你忍不住!”却又出去,把刘恪给寻了过来。三人一同行至村口无人处。刘恭便回首严肃的看着刘备道:“玄德,你还记得当年我带你去见你张世叔否?当日在路上我和你讲的,你可还记得?”

    刘备想起来了,当年他和刘恪从南方回来,发现花二一伙人死得干干净净,心中奇怪,他便扯住刘恭追问,刘恭被追问得不耐烦,便带他去见了张博,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张飞。

    而后在回来的路上,天色黯淡一如叔父当时低沉的嗓音。叔父当时说了很多很多,让当时的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于是刘备郑重的一点头,道:“我记得,叔父和我说,要我埋头做事,不要参与党争政争。”

    刘恭看着英挺的侄儿,满意的道:“不错,你做得很好。玄德,你很好,比我和你父亲都有出息。”

    刘恭走动两步,又道:“玄德,我还与你说过,这天下乱象已显,你要谨记团结二字,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保家族,你还记得么?”

    刘备又郑重的点点头,道:“侄儿记得!”

    刘恭点了点头,便转身对刘恪道:“恪儿跪下!”

    刘恪一脸迷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不由自主乖乖的跪下了。

第八十一章 陈年旧事() 
刘恭道:“玄德,恪儿自小与你一起长大,他能有现在这份前程,也是因为你。”刘恭顿了顿,又接着道:“恪儿,以后你要记住,玄德不但是你的兄长,更是你的主上。你一生一世,都不得违背他的话,在他有危险时,哪怕舍了你自己的性命,也要去保护他!你明白么?”

    刘恪心道,就这还要跪下来说,我不一直都这样做的么。却不敢和自己老子犟嘴,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孩儿明白!”

    刘备心想,这是干什么呢,搞得交待遗言一样。还没开口,便见刘恭道:“那你向你哥哥拜三拜,今日就定下这君臣尊卑之礼。”

    刘恪便依言向刘备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额头上都是尘土。刘备又好气又好笑,心疼的帮他拭去灰尘,这死心眼的老十一。

    刘备把刘恪扶了起来,看着刘恭,道:“叔父,你这是何意?”

    刘恭这才一声长叹,把他与苏双等人的恩恩怨怨和盘托出。苏双张世平,先秦之时便世代与塞外交通,延绵到今日,早已是首掘一指的巨商豪贾。两家把中原所产之盐、铁、茶输往塞外,再把塞外的皮货、人参、骏马输往中原。这条商道,涿县却是必经之路。当年刘恭年少胆大,偶尔学人做些没本钱的营生。却不料刚入行不久,看错风色,劫到了苏张两家头上。一番苦战,刘恭不敌被擒。当时苏双和张世平还是家中少主。这第一次顺路跟商,便遇见了传说中的劫匪,还是个跑单帮的,也不知道是傻还是怎的,就劫到了自己家头上。不由大感兴趣。于是便把差点被商队一刀砍了的刘恭给救了下来。

    刘恭当时尤自愤然,说若不是人多,又能奈何得我?结果三人年岁相近,相谈之下,竟然惺惺相惜,臭味相投。知道刘恭劫错了目标,苏双和张世平大笑不已。然后把刘恭给放了。三人从此订交。

    再往后,三人联络不断,经常在涿县小聚。时光流转,当刘恭成为纵横幽燕的绿林豪强之时,张世平和苏双也顺利的接过家中大权,成为一家之主。而三人的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没有变淡,反而因为利益的因素越发的稳固了。因为刘恭要销赃,而苏张两人也要打击竞争对手。三个人一拍即合,刚好互补。而刘恪的婚事也是在那时定下来的。

    这次,苏双、张世平欲出塞数千里,前往扶余。因为他们开辟的一条新商路,货物屡次被劫。是以他们广邀江湖好手助拳,一同去那里看看是何方神圣所为。而作为多年生死之交以及利益攸关人,刘恭自然无法袖手旁观。

    于是干脆把刘恪的婚事给办了,过完年收拾收拾便一同赶赴扶余。家中细娘是个女孩,还有个儿子还小,他都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刘恪,于是只好把刘恪托付与刘备。差不多也就是托孤了。他对自己儿子不放心,对这个侄儿倒是放心得很。

    刘备听完,不由傻了,敢情是这么一回事啊,自家叔父当年也够彪悍的。刘恪在一旁,虎目中热泪盈眶,哽咽着想说话,却被刘恭一个巴掌打了回去:“嚎什么嚎,老子还没死呢!看你这点出息。”

    刘备看着刘恪道:“十一,你放心,我保证此趟叔父必然沿途无恙,全身而返。”

    刘恪便问道:“五哥,真的?”

    刘备认真的道:“真的!”苏双张世平还没给老子钱财、镔铁和骏马呢,就这么挂了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刘恪见刘备保证,心情这才平静下来。刘恭就笑骂道:“他倒是相信你,玄德,你什么时候也会算命了?”

    刘备一脸认真的看着刘恭,道:“叔父,那不是算命,我研究的是易经,我方才袖中起了一卦,叔父虽然远游之象,但却一路平安。”

    刘恭就大笑道:“好!好!好!借侄儿你的吉言了!走,回去罢!”说完便迈开双腿往家中走去。

    苏双在楼桑大醉三日,才与众人相别。刘备本来还想和他聊聊放大镜这门生意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等他们都平安归来之后再说吧。

    刘备接下来随张博去了张家大宅,路上,刘备止不住好奇,便问张博:“叔父,苏伯父远去扶余,怎的没请你?”

    张博微微一笑,道:“我与他不过点头之交,且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