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56部分

汉皇刘备-第56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子久了,刘恭虽然不在意,但他们却对这些号称慕名而来的人,便也失去了诚心和耐心。

    于是墙上之人开口道:“今日刘爷不在家,还请壮士改日再来罢!”

    关羽莫名想道,我不远千里而来,刘恭就算不在家,请我进去喝碗水,总可以吧?于是便道:“刘子敬足下既然不在,可以让关某进去歇歇脚,顺便相候么?”

    墙上之人心道,果然,妥妥的打秋风的。于是便道:“尊客见谅,刘爷不在,某等实在不好擅自作主。”

    关羽闻言不由怒道:“此莫非便是刘子敬的待客之道?”

    那墙上之人听了,便也不再留情面,讥道:“我家刘爷见的都是天下英雄,你算得老几?那少年,汝可速去!”

    关羽听了,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好悬没岔了气去。他想发怒,却奈何那些人远在石墙之上。想叫骂几句,又怕被那些人狗眼轻贱了自己。于是强抑暴怒,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关羽走了一天,粒饭未食,滴水未饮,又累又饿,不由把满腹怨怒之气全部栽在了刘恭头上,思道,江湖传言果然不可信。什么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言过其实,这等大言不惭、沽名钓誉之徒,没得污了绿林好汉的名气。

    越想越怒,便把腰间大刀拨了出来,沿路乱挥,可怜那些花花草草。只见关羽一路行过之地,残花败叶散了一地。

    关羽正行到一处拐角,便见前方转出一彪人马,当先有数骑,一人为白脸微须,一人黄脸虬髯,一眼望去,卖相极佳,两人皆身着劲装,腰悬弓箭,鞍前挂满了猎物。便见那白脸汉子笑道:“汉升,怪不得玄德当日见你在滩涂射雁,一见之下便惊呼神技,今日果然是让我等打开大开眼界,想我刘恭自小在山林之间厮混,却仍不及汉升,真是惭愧啊!”

    那黄脸汉子正是黄忠,听得刘恭夸赞,不由微微一笑,道:“子敬谬赞,主公曾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某家自幼受射,数十载水磨功夫,这才有今日这点微末技业。实在是当不得如此之赞。”

    后面他们还在说什么,关羽根本就没听进去,他只知道,那个骑在马上的白脸大汉便是他今日欲投的刘恭刘子敬。关羽本来希望隐隐全寄托在刘恭身上,谁曾想却受到如此之待遇。正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便有多大。此时关羽便大吼一声,红着眼,提着刀便直取刘恭而去。

    关羽的无名恩师曾对他说过一句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然后被关羽牢牢记在心底。他也一直以快为目标。所以后来才能够暴起而斩颜良、诛文丑,阵斩河北名将于千军万马之中。所倚仗者不过是快字而已。

    是以刘恭便瞥见一道刀光直奔自己而来,不由大惊。好在他也是久经厮杀之人,于是双掌一按马鞍,整个人便腾空而起--幸好这个时候还没有马蹬,而后一个后空翻,稳稳的落在地上,喝道:“来者何人?”

    关羽一刀不中,红着眼,恨恨的道:“浪得虚名之人,河东关羽前来讨教!”说罢又合身而上。

    刘恭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正欲再问,便见那少年又揉身而上,只得咽下欲出口的话语,取下腰刀,还未及出鞘,便见关羽的刀风到了面门,心中一惊,暗道来得好快,便把刀一横,铛的一声,火光四溅,挡住这致命的一刀。

    关羽取得先机,得势不饶人,一刀接一刀,不要命的猛劈。关羽连劈十一刀这才停住换气,刘恭连退十一步,这才堪堪稳住。刘恭目光一亮,许久未曾见如此悍勇之少年了,不由见猎心喜,把刀一竖,摆了个力劈华山势,然后赞道:“好功夫!”

    关羽也不搭话,均了均气息,见刘恭亮刀,便横刀做了个铁锁拦江势,心道,能躲我的刀,也不算你的本事。便让你来攻,让我称称你的斤量罢。

    刘恭疾步直奔关羽,一刀劈出,方才虎吼一声。但凡习武之人,在与人交锋之时,若兵器相接,必然会大吼一声,一是增长气势,二是为了减震。不然要是沉默不言,那兵器反震之力,必定会伤到内腑。

    关羽用刀一挡,暗赞一声好气力。心中对刘恭的轻视未免又去了几分。刘恭把刀法施展开来,两人你来我往,只见场中两团刀光舞作一团,简直就是水泼不进。黄忠等在外掠阵,只听得叮叮叮当当如打铁之声响作一团。

    数十合后,刀光乍退,两人各自跃后,刘恭心道,这少年刀法迅快,腕力过人,端的是一把好手,自己若不是胜在正值盛年,只怕便要吃了亏。他却不知道,关羽是个大肚汉,已经饿了个半死,要是吃饱喝足,再斗下去,他便铁定要输。

    这边厢,关羽也在想道,这刘恭,刀法精妙沉稳,能与我相斗近百合,而神定气闲,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了。要知道关羽向来傲气过人,在他心中能称为一把好手的人,那真的是很不错了。

    刘恭关羽两人相互一打量,再一对视,心中不觉顿起惺惺相惜之感,刘恭心想,只怕是有甚误会,正欲开腔,旁边黄忠便先开口了:“好刀法,不知是何方少年英雄到了此处?”

    关羽余气未散尽,斜了一眼黄忠,傲然道:“你也知刀法之好坏?”

    黄忠怒而笑道:“少年人,莫要小看了天下人。某要胜你,轻而易举!”

    关羽哪里肯信,把刀一亮,斜指道:“汝且来试!”

    刘恭欲止,便见黄忠摇了摇头,取了刀,走入场中,道:“那少年,某家南阳黄忠,草字汉升,等会败了,好好记住某家的名字!”

    关羽年轻性子,受激不得,大喝一声,道:“河东关羽来也!”

    两个人又捉对厮杀起来。黄忠乃大开大合的战阵之术,比起刘恭耍成一团花的江湖刀法来,又简练威猛了几分。

    这一场斗,刘恭在旁是看得滋滋有味,而他身后的随从们,却早就惊呆了。黄忠在楼桑日久,他们也是见识过黄忠的武艺的。现在忽然冒出一个年轻人,先斗刘恭不败,后又与黄忠打了个旗鼓相当,什么时候江湖上有如此厉害之人了?

    斗了若莫百余合,便见场中铛的一声大响,黄忠持刀而立,关羽拖刀向地,脸色阴晴不定。正欲开口认输,便见黄忠笑道:“好个关羽,果真好刀法。若不是你身体疲惫,气力不足,黄某只怕便要输。今日便讨你个便宜,算作平手如何?”

    关羽知道,方才却是自己败了一招。虽然有黄忠所说的身体疲惫,后劲不足的原因,但这黄汉升刀法雄浑为世罕见却也是事实。英雄惜英雄,黄忠又替关羽遮掩,关羽是个好面子的,立马便对黄忠好感度飙升。

    刘恭见两个人终于打完。便轻吁了一口气,走上前来,笑道:“想不到今日又在此得见一位年轻壮士。”

    然后刘恭向关羽施了一礼,道:“某家刘恭,字子敬,见过河东关小郞。方才听关小郎言我乃浪得虚名之辈,又莫名其妙打了一场,此间是否有甚误会主,关小郎可否相告于我?若刘某有失礼之处,还望关小郎海涵才是!”

    关羽和刘恭打了一场,本就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如今刘恭礼节做足,让关羽心理上得到了了尊重,心中更是满足。于是便还了一礼,道:“足下有所不知,某从河东亡命而来,思天下之大,无处容身,江湖之中久闻足下大名,于是特来投奔,谁曾想到了楼桑,竟然”

    于是关羽便把自家如何遭难,自己如何杀人,如何逃亡,到了楼桑又遭受了如何的对待,细细与刘恭说了一遍。

    刘恭与黄忠在旁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先是感叹一番关羽之遭遇,继而勃然怒道:“不意庄中之人如此轻慢壮士,若不是于道中相逢,你我今日岂非失之交臂。云长,且随我回去,看我如何教训这些个不开眼的家伙!”

    两人误会已消,嫌隙已去,关羽本就冲刘恭而来,见了刘恭与黄忠,顿觉不枉他来此一遭,见刘恭殷殷相邀,哪里还有半点不愿意,顿时便欣然相从。

    三人便合作一路,率了随从,一路往楼桑里而去。

    三人在楼桑道上斗作一团的时候,远在巴郡,刘备又喜滋滋的大摆宴席,不为别的,庆祝他又为人父。十月初,罗耶珂平平安安,为他诞下一女。如今,他也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了。

    补上昨天欠的一更。请大家谅解,和继续支持。

第八十六章 风雨前夜(三)() 
武夫们的脑袋里似乎全都是暴力因子,刘恭和黄忠,只是唏嘘感慨关羽遭遇之惨,却没有一个表示出对解令和县中诸吏的同情,他们觉得这是罪有应得。却压根就没想过,再罪有应得,也不应该由关羽来惩罚,而应该由汉律、由廷尉来负责要不韩非子怎么说侠以武犯禁呢。大抵是因为混江湖的,一言不合便要抄刀子罢?韩非子肯定也是见识过侠客的暴力和血性的了。

    一路上,刘恭又耐心向关羽解释楼桑人有时候为何会拒绝人进庄:“刘某非商非绅,亦无历代积累之财,虽有其他来源,但多年来因招待江湖同道,入不敷出,日子也过得甚为窘迫,而有些同道,唉,不提也罢是以知晓之人,纷纷为某不平,今次我出汉升出猎,故才怠慢了云长,实在是失礼”

    关羽一路上饱受风霜,吃过了许多从前未吃过的苦头。是以也能理解刘恭的不容易。心中不满早就散去,哪里还有之前的一丝怨气。三人一路说笑着,竟仿佛是多年故交般亲切。

    临近年关了,张角坐在高台上,张宝、张梁在其侧,下方站着张角的十大弟子,马元义,张曼成,卜已,彭脱,波才,孙夏,韩忠,赵弘,唐周,褚燕。这是他一手挖掘出来的人才,张角相信,假以时日,他们都将成长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方之雄。现在,是时候指派他们分赴各方,联络教众、群盗,在明年自己的一声指令下,揭竿而起,搅动天下风云了。

    张角道行再高深,心性再淡定,想到自己振臂一呼,天下云集,整个天下都为之色变之时,也不禁心潮起伏,难以宁静。他沉禁于这种不可自拨的快感之中,却没有注意到唐周脸上的艰难犹豫。

    唐周在拜辞张角后,心中惊惧不安。他没想到,师傅真的走到了这一步,真的要反了。之前自己虽然也跟着热血沸腾的喊着口号,闹得挺欢。可是热血退却的时候,自己很清楚,师傅成不了事。

    他是济南人,自小奔走四方,见多识广。汉军兵甲之精良,在凉州,在并州,在各地血腥镇压民乱的时候,他都有见识过。他从来不觉得,一群手无寸铁,未经过有效训练,不识战阵的农夫们,拿着木棍锄头柴刀,一拥而上便能打败汉军。人再多又如何?羊再多,它们能敌得过狮子吗?

    唐周隐隐开始害怕了。他还年轻,还不想死。可是师傅对他,对他全家都有恩,有恩不报,岂是人哉?这一刻,唐周开始纠结、迷茫了。

    巴郡下雪了,雪花飘飘,天地间一片茫然。刘备身披狐裘,立在江州城头,感受着这凛冽风雪。天地不仁呐,这残酷的天象,是否昭示着明年的不太平,还是在说瑞雪兆丰年呢?

    张角啊张角,过完了年,你便要动了罢?你终究是奈不住寂寞的人哪!要是你不来捣乱,大家安安生生的过日子,那该多好?我会一路为官,替大汉帝国鞠躬尽瘁,尽心尽力,成就一代清直名臣的佳话。而你,奔走于民间,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留下一段动人的神医传说。我身居庙堂,你寄托江湖,大家一起,为着帝国的辉煌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如此,不好么?千百年后,人间依然会留下我们的传说,依然会充满了称赞我们的言语。而不是让你身死族灭,遗臭万年,而不是让我一路踩踏着尸山血海,累累白骨,成就帝王之位。我讨厌流血,我不喜欢死人。那些活生生的人们,都是我们华夏的同胞和族人啊。大汉以后,晋朝昏弱,最后五胡乱华,屠戮汉人,那等惨状,是你怎样也想象不到的罢?你再铁石心肠,也不想看着那些满身膻腥的异族占据我汉家大好河山罢?就这么安安稳稳的渡过一生,不好么?不折腾就那么难么?

    可惜啊,我没有办法用未来的事情说服你。你,终究还是要动的,箭在弦上了,我懂的。刘备自嘲的笑了笑,感慨着未来的山河破碎,生民涂炭,却又隐隐对自己争霸的道路开始期待起来。多了千余年后的见识和眼光,自己在这里,又能做到哪一步呢?老天送我来这里,就是天意啊。自己拼了命,也要多多保存我汉家血脉、华夏苗裔的生命。这就是我当仁不让理所当然的责任!

    狂风呼啸着,雪更大了。

    一场大戏,正欲上演。张角和刘备,都已经做好了登场的准备。而大汉朝廷,却仍然懵然无知。而帝国的最高领袖,大汉天子刘宏,却仍然在过着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天天醉心于歌舞饮乐,沉眠于脂粉香味。却不知道,他的帝国,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刘备回府,饮了一壶热酒。胸中豪气顿生。这一世,他改变了太多。原本的布衣刘备,变成了名声四播的一郡使君,他已名列高位,若是天下有事,还愁四方英雄不来相投?他除了家世外,隐隐间,已有了和袁曹相抗的资本,他还怕什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角!天下群雄!我刘备来了!刘备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声而笑。

    唐周最后领了命,与马元义一起负责司隶。接到消息的时候,唐周就已经绝望了。京师,首善之地,若是其他诸州,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要是自己敢在京师折腾,小命还能保么?

    唐周把师傅的看重与信任当作了让自己去送死。在那一刻,他的心态就失衡了。他不想死,他想好好活着。凉州等地边军的凶残,他早就见识过。那些人,就是一些杀人如草芥的屠夫。而据说拱卫京师的精锐北军,比边军还要厉害得多。皇帝再蠢,怎么会让京师乱起来,就算有内应,京师又如何乱得起来?只要北军还忠于皇帝,想让京师大乱,无疑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师傅对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