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58部分

汉皇刘备-第58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颜拜道:“使君,一县之令,天下人可为也。某已封库挂印。且某自幼爱好耍枪弄棒,心慕军旅之事。今番乱起,正是我辈儿郎奋起沙场之时,某愿为使君前部,先死黄巾!”

    刘备见如此,便表严颜为军司马。一同主持募兵事宜。又遣人至蛮部,相招沙摩等板楯蛮。

    却说关羽在涿县,混得如鱼得水。这里黄忠、张飞两个势均力敌的家伙,便让他心喜不已。黄忠刀法雄健,又值壮年;张飞臂力过人,枪法也是走的大开大合的路子,霸道威猛。两人与关羽交起手来,能斗数百合若无其事不显败象。两个老江湖张博刘恭虽然技艺不如关羽,但当个合格的陪练却是绰绰有余。两人不停的喂招,却也使得关羽原本生涩的对敌经验也渐渐圆满起来。这一日,关羽张飞和黄忠又正在叮叮当当的斗做一团,却见刘恭与张博联袂而来,却是刘备的书信到了。

    书信到了涿县,黄忠阅信喜道:“天子拜主公为东中郎将,募兵南征凶顽。如今主公于巴郡竖旗募兵,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其时也!”

    关羽张飞闻了,也喜不自胜。尤其是关羽,他本良家子,无奈之下才亡命涿县,如今若能从刘备博得一个出身前程,也算是对父祖有了个交待。张博刘恭对视一眼,不由苦笑。黄忠眼尖,见了便道:“宽夫,子恭?”

    刘恭叹道:“若使某年轻十岁,也必定往投玄德,不使一身艺业荒废。”

    张飞讶道:“叔父正值壮年,何出此言,莫非叔父不去找玄德哥哥么?”

    张博一巴掌拍在儿子的头上,笑道:“如何能去?你们都去了,这老巢总得有人守着吧?我与你叔父,俱需在家看守着族人,如何能远去益州?”

    张飞张嘴欲辩,却发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兵凶战险,他可不敢说打仗的时候也把族人带着一道行军的蠢话。要是父亲也随自己去了益州,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让他如何放心?

    刘恭便笑道:“你们且放心去博个前程,老家就无需担忧,有我和宽夫在,莫说涿县无黄巾,便是有黄巾贼来,我等也是不惧!”

    张博被刘恭之言激发满腔豪气,也是仰天大笑道:“不错,我等镇守后方,真有黄巾贼子敢来,也叫他见识见识我等的手段!”

    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关,张,黄三人当时便收拾妥当,在涿县募得健儿数百,一路星夜往南方而去。

    罗耶珂闻得刘备募兵,亲率罗部二千精壮至江州。见了刘备,便掉泪道:“才过几天安生日子,如何便让你去平贼?你可是个文官儿。”

    刘备扶住笑道:“天子有命,岂能不从,此国家危难之际,人人思报君恩,又岂在文武之别哉?”

    罗耶珂泣道:“战阵之上,刀箭无眼,若你万一有个好歹,让我们娘俩怎么办?”

    刘备最见不得女人哭,虽然心烦意乱,也只得好言抚慰:“为夫少年之时便随恩师至庐江,后又至巴郡,又不是初历战阵。自然知道如何趋利避害。你且放宽心,在此好好照看我那孩儿。待为夫亲提兵马扫平黄巾,凯旋之日,再来看你们娘俩。”

    劝了半天也是无用,罗耶珂的泪水便似珍珠似的,滴个不停。刘备便叹道,怪不得说女人是水做的,这罗耶珂当年也是倔强坚强的蛮部公主,如今做了娘,性子怎地软成这样了?见温言相劝无果,刘备便也不再多言,一把抱起,就往榻上一扔,解了袍服,便合身贴上,反正是在自己书房,也无外人。

    罗耶珂正自哀叹伤心,却见刘备如此,不由俏脸羞红,嗔道:“这可是白天”话还未说完,便被火热的嘴唇堵住。身子顿时软作一团,哪里还说得出话来。一番**自是不用再提。

    刘备募兵,便显出他这几年在巴郡养民的好处来。只见无数精壮农夫呼朋唤友,结伴而来。到了大营外,黑鸦鸦跪了一地。刘备出来相迎之时,便见众人齐呼道:“某等感使君活命之恩,特来从军,愿为使君效死!”

    刘备见了,心神不由大为触动,说真的,他在巴郡也没有多做什么,只是连续两年带着流民们开垦了无数荒地,然后把这些荒地以极低的代价租给他们耕种而已。而这些,是他这个巴郡太守为了维稳而必须做的。想不到百姓竟然如此反哺。刘备心中叹道,我勤劳善良的同胞啊,刘备何德何能

    身后严颜却是一脸狂热的看着刘备,觉得刘备做官做到这份上,真是自己的榜样。刘备不知道自己成了他人心中的标杆,把百姓一一扶起后,便朗声道:“刘某承父老不弃,愿意生死相随。某也在此承诺,必不负父老之望,定率本郡儿郎,杀贼立功,以报君恩!”

    &贼立功!以报君恩!”底下人群齐声喊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烦琐的募兵选拔了。本来是刘备亲手在抓,严颜来了,就被刘备抓了壮丁,让严颜负责,自己却当了甩手掌柜。

    刘备募兵,家中独子不要,十八岁以下的不要,四十岁以上的不要这一大堆条件,就刷下了许多人。便有人在嚷道:“某也欲为使君效力,如何不让?”

    严颜解释不听,弹压无法,只好拉了刘备出来,刘备碰见这等死活要为自己卖命的人,也不好板着脸斥责,只好好言相劝,说这是朝廷规矩。数天下来,说得喉咙都哑了,刘备只好写了几张大字报,让通文晓字的书吏来向诸人解释。

    一开始,巴郡大户知道刘备要离开巴郡打仗了,一个个欣喜得不得了。谁曾想,刘备在巴郡,不停的募兵,只要是精壮健儿,便来者不拒。于是这些家伙一个个的便急了,刘使君到底要招多少人?听说巴郡府库都搬空了?再招下去,这粮草如何筹集,也没见朝廷派粮草官来呀

    正暗自猜测间,刘备的帖子到了,三日之后,请大家于太守府赴宴,务必到场。

    感谢书友江湖过客,,,,,的打赏。还有明天一天,后天就正常了。真的不好意思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九十章 黄巾乱起(四)() 
太守府,满堂士绅济济,气氛却诡异得很。诸人脸上神色怪异,口中无言,目光的触碰交流却不停的在继续。

    主位上,刘备大马金刀,手捧青铜樽自斟自酌。不时拿目光扫一下满堂诸人。就在刚才,他提出来自己受命征募大军,不日将提王师北上讨贼安民。然军中粮草不济,而战情如火。希望诸位爱国人士能够慷慨解囊资助一二。

    下面的士绅大户们心中却满是苦水,刘备原本就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如今又贵为一方统帅,兵权在手,便纵然知晓在以往的相处中刘备是个讲道理的,可如今形势不妙,若惹恼了他,后果实在是让人堪忧。

    最关键的是刘备也不说个具体资助的数目,口中只说一切自愿。刘备在巴郡日久,每家每户资产几何他心中难道没有个数?一切自愿,捐多了自己心痛,捐少了自己心惊,这,如何是好啊再看一看主位上怡然自得的刘备,心中怒气便不觉高涨起来。暗地咬牙切齿的时候,却看到刘备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众人又突然清醒过来。这人,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

    于是,李慕然在心中想象着自己把刘备拖下来狂扁暴揍一番然后再踩上一万脚,觉得自己神清气爽之后,便向刘备一拱手,笑道:“使君,为国效力,我等本份也。兵卒厮杀于前,又岂能忍心让他等挨饿在后?李某不才,愿捐家资以助军威。”

    有了李慕然带头,于是士绅们一个个的也不甘人后,七嘴八舌的叫嚷着自己捐多少粮多少钱,刘备一笑,把手一拍,屏风后便转出个书佐,手中端了个托盘,内放笔墨纸砚,刘备示意大家把捐献数目一一写上,而后道:“承诸位盛情,本官感激不尽,在此先敬诸位一杯,待得海波平定日,本官再设宴来招待大家!”

    有人心中暗叹,看来这刘备已经准备妥当,不然如何书佐都准备好了。唉,罢了,捐就捐了,虽然肉痛,但花钱买个平安,也算划得来。刘备这一走,此生都恐怕再难回益州,今日失去的,以后总是能赚得回来的。不少人皆如此安慰着自己。

    待得宴罢人散,刘备这才忍不住仰天大笑起来,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些人如此土豪,他真的没打算敲诈巴郡士绅,毕竟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和支柱,若是他逼得过狠,日后名声却不好听,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便让众人意思意思下,结果这满郡士绅胡思乱想,一个个竟然忍痛割肉。看着账册上的一连串数字,如何让刘备不喜?这些胆小如鼠的家伙,刘备不禁开始喜欢起来了。

    刘备酒宴一摆,募集粮近十万石,钱千万,绢帛其他无数。这些粮秣,足可以养支大军了。不过刘备并没有滥招,还是秉承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仔细遴选。他知道,兵事凶险,他把大家带出来,也希望以后能把大家带回来。用人命去填、去拼,然后获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他不屑为之。他希望他麾下的军队,一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召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才是大汉军队的铁血风采。

    鉴于日后战事难测,刘备综合了一下府藏文书,发布了如下命令,凡参军者,全家免田租直至士卒退伍,徭役也根据国家政策相对减少;凡参军者,基本月俸钱一贯,有特殊技艺者,酌情添加。消息传出,更加激发了民众的从军热情。要知道,以前都是直接征兵,仗打完了最多也就给点赏钱。田租赋税会适当减少,却不会免除。至于月俸钱,更是多得惊人。征兵是没有月俸钱的,募兵才有,但也未曾有这样高过。刘备可谓是开了一个先例。

    于是家中有人参军的,喜气洋洋。而家中无人或选拔不上的,便开始唉声叹气了。却不知道,刘备这还是刚开始呢,他都计划好了,以后自己割据一方真正可以养兵之时,安家费,丧葬费等一系列福利待遇都会陆续推出,他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做他刘备的兵,替他刘备卖命》

    大汉对待官员都极为苛刻,三公之位的相臣免职之后再复用,都可以是从小官做起。是以后世无数人吐槽有汉一代不曾礼遇大臣。更何况对待军人了。别的不敢说,刘备最起码可以拍着胸脯担保他的军队,待遇绝对是目前汉廷中的一流水准。

    不过,军队待遇保障了,但军队的忠诚和战斗力,也得保证。刘备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纪律。一支勇武刚强的军队,若是毫无军纪,败亡可见。一支战斗力平平的军队,若是纪律森严,刘备也有信心把他**成纵横天下的雄师。

    于是,在选拔了五千壮士后,军营中的第一项要务不是教习军阵,颁发武器,而是强调纪律。严颜被暂任为军法官,他把“不听号令者斩”不厌其烦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每天在三通鼓后,聚众在校场列队。一站就是两个时辰。将台之上,刘备全身披挂,面如沉霜,不怒自威,按剑而立,一同陪站。

    队列,是他的第一个要求。在培养士卒听从号令的同时,也在培养着他们的耐力。尤其是山野之间出来的板楯蛮人,一个个精力十足,可是让他们安安静静的站两个时辰,却浑身别扭。这些日子,军法队的尽把这些蛮汉拖出去于众目睽睽之下打屁股了。打完之后,严颜就会大吼:“使君免尔等家人田赋,又出月俸。还未上阵厮杀,只需尔等列阵而立,这等简单要求若也做不到,要尔等何用?告诉你等泼才,外头等着入营的儿郎多得是!全他妈一个个给老子站直站好了!莫让使君看轻了!”

    还别说,普通农夫就是最听话的,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报效刘备,却没想到进来之后待遇这么好。吃得比家里好,还有钱拿,还能免除家中部分赋税,这等好事天下哪里去找?至于打仗会死人,如今乱世人命贱如草,哪天哪里不死人?饿死的,被贼人抢劫杀死的,到处都是。跟着使君,活着能为使君效力,为家人谋福利,死了听说使君还有妥善的安置。按照使君的性子,还怕残了死了使君能亏待得了自己和家人?农夫最纯朴,也最会耍小聪明。心里面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的,可是算得比谁都清楚。于是一个个的拼命学习。短短时日里,不但把左右分得清清楚楚,在校场上,也能屏息凝神一丝不苟的站满二个时辰了。

    刘备对这些农夫们是满意得不得了,心想怪不得后世戚爷爷招兵,就喜欢种地的老百姓呢。忠厚老实可塑性高啊。让刘备头疼的,却是那些有些本事的刺儿头。他们一个个的,往日里纵横郡县,自命不凡,都是些祸乱的根源,若不是本性不坏,刘备就要拿他们祭旗了。现在来投军,也是冲着发家致富,立功受赏来的。当着刘备还好,乖得很,也知道不能把军主给惹恼了。对严颜可就没这么乖巧了,他等来自四处,见严颜年轻,又不知严颜过往,还以为严颜不是凭真本事便居高位,心中哪里肯服,于是话里话外总透着股子阴阳怪气的味道,偏生还油滑得很,总让严颜没法子。严颜也是个性烈如火的人,这日把他惹恼了,沉着脸对着那帮泼皮道:“专耍些嘴皮功夫,又算得甚好汉,有种的,可敢来校场,不就是瞧着小爷的位置眼红嘛,哪个胜了小爷,小爷马上退位让贤,必无虚言。哪个带种的,敢来与小爷较量一番?”

    众刺头不就是等着这句话?刘备在军队中还是按照大汉的二进制,可是却别出心裁的引入了后世的军衔制度。一般新入伍的,都是普通兵,然后武艺精通弓马娴熟的为上等兵。上等兵不说别的,月钱就要比普通兵多两百个大钱。而为伍长、什长的,也另有饷钱,综合起来,刘备军队的待遇真的很好。可是再好,又岂能有严颜这个军法官威风?众刺头久历江湖,一个个心气高得很,看见这个职位哪里不眼红心热。见严颜终于忍不住挑拨,一个个咧嘴眯眼,嘻嘻哈哈的,就跟在严颜身后,磨拳擦掌的去了校场。

    结果自不用说,都一个个鼻青脸肿的狼狈回来了。严颜把最后一个挑战者放翻在地,一脚踩住那人的胸膛,不屑道:“某家随使君平本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