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汉皇刘备 >

第97部分

汉皇刘备-第97部分

小说: 汉皇刘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令迟疑了会,小心翼翼的上前道:“将军,可有相国之关防?”

    话言方落,吴匡一鞭就挥了过去,抽在县令身上,啪的一响,衣服破裂可见血肉。县令一声哀嚎,怒目而视,吴匡笑道:“哟,还不服气哪!”又提鞭欲打。

    县令强忍一口气,心道,罢了罢了,有什么样的军主就有什么样的兵将,董贼连袁太傅都满门诛绝了,他麾下又岂有良善之辈,自己便睁只眼闭只眼罢了,受这等气作甚。

    于是乃道:“既然将军军务在身,本官便不再打扰,稍待膳食与热水会有下人送至营中,将军等请自便,本官先行告退。”

    县令一走,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刘恪笑道:“吴将军装得还挺像。”

    吴匡之前为何进部将,久在京中,少不得有时候横冲直撞,欺压良善,此番本色出演,自然是像了。吴匡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笑道:“出了偃师,就好了。”

    却不知道,方才如此容易混过去,主要还是借了董相国的赫赫凶名。他们还不知道董卓先斩周珌、伍琼,又罢杨彪、黄琬,最后把袁隗一家给诛绝了。凶名传播四海。如今已是士人百姓心目中一等一的残暴之人。

    吴匡在偃师又明目张胆的还歇了一日,临走还索要许多钱粮财物。这才大摇大摆的领军而走,县令见吴匡等人如此,更觉得这就是凉州兵无疑。

    殊料吴匡等人方走半日,又有一枝军如旋风般疾驰而来。县令一见前方高高飘扬的董字大旗,心道不好,自己中计了。方才出关去的,便是太后与弘农王等。

    郭汜一马当先,直逼县令,方才勒马止住,随手从怀里掏出关防信印,往县令脸上一砸,道:“给老子好好说道说道,最近可有大队人马出关!若有半句虚言,小心你的狗命!”

    郭汜等人被董卓好一顿臭骂,火气未消,脾气自然不好。县令一再受辱,本来想照直了说的,后来又转念一想,要是这将知道是自己放走了太后与弘农王,只怕自己小命立马不保,不若瞒过此时再说。

    于是心思电转间,县令迅速作出了有利自己的决定:“禀将军,自受相国之令以来,本官日夜巡视,未见有可疑人马与车驾过此。还望将军明察。”

    郭汜双目直视县令,县令神情自若,坦然对视。郭汜瞧不出半点可疑之处,于是自言自语道:“莫非刘恪等人未走此条路?”

    于是喝道:“仔细点,若有消息,立即上报。”

    县令躬身道:》

    于是郭汜一勒马头,引兵转身又往伊阙关而去。

    郭汜既走,县令吁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这才松懈下来。见凉州兵走得远了,自度这官做不得了,这事迟早要泄露,到时替死鬼必然是自己。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吧。于是收拾细软,连夜携了家眷溜之大吉。

    吴匡不知道自己险些就被郭汜追上。他与刘恪、关羽等人依样画葫芦,以同样的法子出了缑氏,于是一条直道直通轘辕关。

    轘辕关,为历代兵家必争和控守要地,也是洛、偃通往汝、颖、襄三地之捷径。因东有太室山、南有少室山,西有鸡鸣山、香炉峰,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因之东接齐楚;西连秦晋,故为秦汉八大关隘之首。此地趋东都、困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峻之极。此关一直到后世解放时期,才废弃不用。

    此时,吴匡等人,便远远望着这轘辕关发愁。县城好过,这地方,还真不好过。县城里面,就算被发现,以吴匡等人的本事,还能领兵杀将出去。这里地形险要,关口逼仄,想过关,就得排成一字长蛇,缓缓通过。若被发现,兵力施展不开,必然会被一网成擒,全军覆灭。自己死也就罢了,军中奈何还有太后、弘农王。要是这二位有点闪失,万死难辞其咎。

    什么?夺关!快别说了,这关隘还真不好夺,关道逼仄,而关墙之上又防守严密,只怕未冲到关下,就要被乱箭射死。

    刘恪、关羽、吴匡三人愁作一团。只有逃出此关,这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身后虽无动静,但三人料想追兵亦不远矣。且军中粮草不济,若在此再拖得数日,只怕军队就要自行散去了。

    思来想去,关羽眼珠子一转,道:“莫若遣善攀登之卒士,绕走少室山,往寻主公大军。而后约定内外夹击,轘辕关一鼓可下也。”

    也只好如此了。三人计定,于是选健士三十,分数批攀山而去。剩下的,就是等待了。而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尤其是相对于何太后与弘农王而言。

    弘农王还好,何太后是过一会就问,过一会就问。忧心忡忡不能自己。她实在是害怕了,宁可是死也不愿意再落入董卓魔掌了。自己死还好歹能得个体面,死在董卓手中,百分百要被他凌辱。

    却说刘备引军缓缓向北,途中接吴匡等人书报,言已自密道出,不日南下,望刘备起兵接应。书信写得匆忙,又未写明自哪条道南下。刘备无奈,只得驻军阳城,然后令严颜、张飞各引五千兵往伊阙关、大谷关相候。自己引中军往轘辕而来。

    军方到轘辕,便见前方一队人马追杀数名卒士,刘备疑之,乃谓黄忠道:“还请汉升上前问个究竟。”

    黄忠应诺,引本部飞马而出。驰到近前,数箭射翻追兵之马,而后引军团团围住道:“皆为汉兵,为何自相残杀?”

    轘辕守兵远远望见刘字大旗,心道不好,吱唔不敢言。那数个伤痕累累,满身尘土的士卒见了黄忠,又望见刘字帅旗,大喜道:“将军,我乃吴匡将军麾下,有要事禀报主公!”

    黄忠闻言,不敢怠慢,便着麾下绑了追兵,又给马让吴匡麾下卒士乘骑,一同至刘备帐前拜见。

    &么!太后与弘农王便在关后!”刘备闻报,双目精光大盛,不禁拍案而起。

    感谢书友天意狂为的打赏,谢谢支持。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 
刘备得知何太后与弘农王俱在关后,不由大喜。于是点齐三军,直趋关前。刘备走马出营,见轘辕关地形险峻,暗叹道,不愧要扼之地。

    刘备想了想,觉得这关隘易守难攻,真打起来,一时半会难以攻克。于是决定劝降。刘备亲至关下,仰关呼道:“某乃刘备刘玄德,还请轘辕关守将出来一见。”

    轘辕关守军早就看见刘字帅旗及关下黑压压潮水般的人马,一时之间刀出鞘,箭上弦,只待这枝军来攻打关城,就要让他们好看。殊料关下大军驻扎不动,对方主将却出营来请将军。

    不一会,轘辕关守将便出现在城头,往关下抱拳一礼,道:“刘君侯,末将叶蛟,这厢有礼了。”

    刘备看着城头那将,眯眼道:“叶将军,可知我大军来此何事?”

    叶蛟沉默,他自然知道刘备来干嘛。关后藏匿着一枝军,自京师洛阳逃离出来。里面有谁,他心知肚明。

    刘备见叶蛟不语,便把话挑明,道:“叶将军可知,董卓入京以来,倒行逆施,肆意胡为,妄行废立,迫害大臣,淫掠百姓,种种罪行,罄竹难书。关东诸公已兴义师,欲讨董除贼。将军是从贼乎?讨贼乎?

    董卓胆大包天,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意欲迫害太后与弘农王。幸赖太后鸿福,又有朝中大臣相助,才得以逃离董卓魔爪,逃出生天。然则后有追兵,前有关险。形势危急。将军据守关隘,逼使太后与弘农王陷于险地,将军真欲相助董贼乎?

    我观董卓此人,凶残暴虐,必不长久。若太后与弘农王真因将军而被执还京师,他日关东义军驱杀董贼,将军如何自处?

    且关后之军,乃我刘备亲军,若他等被害,刘备必发三军攻打轘辕关,不死不休!如何抉择,还望将军三思!”

    叶蛟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刘备字字诛心,说得他心思动摇起来。自己遵守朝廷军法守关,然则朝局变幻莫测,董相国如今犯了众怒,关东诸侯一齐举兵不说,朝中竟也有大臣暗助太后与弘农王出逃。莫非相国已经控制不住朝堂了?叶蛟一思至此,脸上冷汗涔涔而下,他这等小人物,夹在两大派系中间,一个不慎就会被碾压得粉身碎骨。算了,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好歹关下的刘备,也是个声名远播的人物,料想他也不会亏待了我。

    他哪里想得到,太后与弘农王根本就是私自出逃,哪有大臣相助。

    叶蛟这等武人,一旦决断,便不会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此乃军中大忌。于是想得明白的叶蛟当下便向刘备深施一礼,道:“小将也曾为故大将军旧部,董贼残暴不仁,欲害太后与弘农王,小将敢不从君侯之命。”

    于是乃令守军弃械并大开关门。刘备大喜,心道自己嘴皮子功夫又见涨啊。于是便令黄忠与自己一道率军入关。到得关内,刘备亲自扶起自缚请罪的叶蛟,并为其解开绳索,亲切的笑道:“叶将军此乃何意。将军顺应大势天命,此等义举,可感天地。来,将军且与我一道出关,相迎太后与弘农王。”

    于是携了叶蛟,把臂而行。叶蛟心中正自忐忑,被刘备如此礼遇,不禁如沐春风,心中也自感激不尽。心道世人尽言刘玄德礼贤下士,光风霁月。果然不虚。

    刘备留了黄广率本部驻关,便请了吴匡军中卒士在前引路,率了众将一路迤逦而行,往刘恪所在之处而去。

    行不多时,忽闻前方马蹄声动地而来。刘备喜道:“莫非云长等知我来也?”忽然面色一变,惊道:“不妙,此非我军!”

    于是叱喝一声,一夹马腹,疾驰而去。身后黄忠与叶蛟不敢怠慢,忙引大军跟上。飞驰二里余,刘备便见前方董字大旗迎风飘舞,却是董家将引凉州兵来。

    刘备一勒马辔,心道凉州兵来得好快。

    董卓在京中,得知跑了何太后与弘农王,暴怒之下,连杀府中奴仆数人。他不敢想象,要是何太后与弘农王跑到袁绍那里,自己这个洛阳朝廷还有甚么意义?要是袁绍再在关东重立弘农王,自己岂不是要被天下人所笑?于是把众将召来,一顿好骂。骂得众将狗血淋头。

    众将不敢怠慢,自引本部四下出击,誓要把河南地面掘地三尺也要翻出吴匡等人的藏身之所来。大军地毯式的搜索终于有了发现,在北邙山下,终于发现大军宿营的踪迹,再一路追踪到偃师。

    偃师郭汜来过,再来时,县令都跑得无影无踪了。郭汜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把县吏全部坑杀之,又一把火烧了县衙,这才与众将引兵直往轘辕关。

    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

    郭汜看着对面不远的刘字大旗,长叹一声,知道这次又没戏了。刘备在此,除非相国亲至,否则就凭自己几个的本事,怎能撼得动刘备?

    郭汜谓李傕道:“稚然,退兵罢。”

    李傕亦知刘备难敌,却硬着头皮道:“若我等见刘备便走,岂不是坠了我西军名头?日后主公得知,亦为不美。”

    郭汜便劝道:“我观刘备兵多将广,且刘备深通兵事,冒然交战,折损我凉州儿郎的性命,主公才会震怒。且从我退,主公若怪罪,我一力担之。”

    李傕道:“阿多(郭汜小名),我岂是此意。也罢,先避刘备之锋芒,来日再作计较。”

    于是董卓军缓缓而退。

    敌军既退,刘备也不追赶,此时刘恪等听得动静,登高而望见刘字大旗,喜道:“主公至矣!”于是引军自山中出。

    两军会合,喜不自胜。吴匡等人一路逃亡而来,物资匮乏不说,精神上还饱受磨难。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许多人竟情不自禁哭泣了起来。

    刘备拜见了太后与弘农王。何太后自入宫中,养尊处优数十载,何时受过这等颠沛流离的苦,此时虽然神情激动,然则精神状态却不大好。反而是弘农王,自幼不在宫中,这番长途跋涉,虽然瘦了些,但整个人看上去健壮不少,双目也开始明亮有神起来。

    刘备等奉迎何太后与弘农王入关,沐浴更衣用膳后,何太后强作精神,勉励刘备等人几句,实在是支撑不住,便退入房中沉沉睡去了。

    数日后,休整一新的大军,在刘备的率领下,缓缓往酸枣而去。临行前,刘备拨兵两千,仍留叶蛟守轘辕关,刘备执其手道:“将军且替我看好此关,若董贼来,还请将军替我拒之。”

    叶蛟还以为刘备要带自己走,轘辕关留他自己的亲信呢,想不到刘备如此信任自己。激动之下,不禁拜道:“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笑而纳之。数日相处,他自然知道叶蛟性格。谨慎胆小,本领平平。若是说带他去关东会盟,到时要与董卓真刀真枪的拼,只怕他是不愿。刘备从来不愿强迫他人。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叶蛟明里暗里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轘辕关,索性便遂了他意。让他在此关过他的太平日子。

    至于为什么相信叶蛟,因为叶蛟和吴匡一样,都是倒霉的大将军何进的旧部。当年黄巾之乱,大将军何进遣将守洛阳周边关隘,因此派了叶蛟来。此人虽然谨慎,却很是能审时度势,到时董卓与关东诸侯打起来,董卓不敌而西迁。叶蛟便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却说孙坚在长沙,这日收到封秘信,便率了大军北上。此时刘备已走,荆州之兵,唯孙坚最精。所过江陵,忽有人报武陵太守使者至,孙坚揽书一观,原来荆州刺史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合,武陵太守惧,便伪造朝廷文书,捏造罪状,请孙坚收叡杀之。孙坚收到此书信,正合心意。虽然明知有诈,却欣然从之。原来前番孙坚、刘备、王叡等合兵讨长沙贼时,荆州刺史王叡便轻视孙坚,觉得他以武卒而登高位,因此待之无礼。孙坚刚好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于是孙坚便遣军讨军资辎重,曰:“兵久战劳苦,所得赏,不足以为衣服,诣使君更乞资直耳。”

    王叡不疑有他,乃道:“刺史岂有所吝。”于是欣然大开府库,请孙坚兵自入视之,有什么拿什么,搬空为止。

    兵入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