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赤帝 >

第34部分

三国之赤帝-第34部分

小说: 三国之赤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用纸张记录,那么一册书就好了。

    而如果用竹简记录,按照一卷五千字记录,至少需要十二卷竹简才能全部记录下来。如果按一卷七千字,则需要九卷。

    这种情况下,一些高门士子也不一定完全见过整本九章算术,更不用说那些寒门士子了。

    “明天的考试,题目有十五道算学,十五道法学;除此之外,各人需默写所治经典的一篇文章。还需回答五道有关时政的问题。“

    刘玄德平静的说。

    虽然之前,就已经听说州牧卢植的选拔考试了。但这一次,听具体负责此事的刘玄德再说一遍,那个感觉就不一样。

    在场的数十位士子有些凛然。

    ——他们的名望不高——在决定科举取士的同时,针对幕府的各个要职,以及出于平衡名声,能力,州内世家的愿望。所以那些更高的,更显赫的位置,譬如各个州从,必须由“名士”担任。没他们的份儿。

    士子们真正要争夺的,是那些属吏的位置。

    数量不多,大概有两、三百个位置……但是竞争者恐怕会超过三千。

    十取一。就算最自信的家伙也不会认为自己绝对会中。

    这种情况下,坎坷不安,以及一些不好的“感觉”则理所当然会出现。

    刘备要预防的就是这些。

    “各位,请听我说。”他的声音略微提升:“后面两项暂且不说,只说前两项……”说着这样的话,刘玄德拍了拍手。早有准备的弟子,捧着托盘向在座的士子走了过去。

    托盘内是三册书,一册北平侯张苍编著的《九章算术》,一本《汉律六十篇》,以及另外一本《数学初解》。

第八章数学书() 
“各位皆是冀州英才。”刘玄德继续微笑着:“玄德以此物相赠,还请各位笑纳。”

    刘玄德的笑容让在座的所有人如沐春风。更重要的是,他赠与的礼物让人感觉得到他的诚意。

    汉人精英阶级,对于知识的渴求远超过许多野蛮民族。从广义角度讲,这是因为汉人是文明的,文明的人懂得知识的力量。而从个人角度讲,知道的知识更多,就代表更有能力。更有能力,就代表脱颖而出的可能更大。

    除此之外,这不单单是一份礼物,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邀请,以及一种拉拢。

    那本《数学初解》的编纂者是刘备自己。

    如果这些人拿到这本书,学了上面的知识。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有了求学于刘玄德的经历。虽然与正式的弟子不同,但仍旧可以叫一句“先生”。

    这个时代的“先生”可不是后世对男士的尊称。而是对于求学过的,又达不到“老师”这个程度的人的敬称。

    对于古典时代的汉人来说,“老师”必定只有一个。但“先生”却越多越好。

    这个关系可远可近,发展系数良好。或许有朝一日,接受馈赠的人会成为刘备势力的嫡系中坚。又或者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路人,甚至敌人。不过无论如何,刘备都不会吃亏。

    “各位,可以先看一看,然后再决定。”刘玄德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一切。他继续微笑着,伸了伸手,示意各位可以看一看。

    作为士人,面前摆着一本听都没听过的,与数学相关的书。这种情况许多人本来就等不及了。只是碍于礼节,他们无法这么做而已。

    在刘备示意之后,最后的障碍消失,他们马上端起书,看了起来。

    起先书籍的排版让他们有些不舒服。毕竟这是横版,而非竖版。

    不过很快,标点符号以及分段这两种让文章阅读性增加的功能,就引来了一些士子们的赞叹。

    再接下来,他们又因为刘玄德使用的数学符号,以及“数学工具”理论而发出了第二轮感叹。

    聪明人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

    身毒字码与数学符号都是有效的“数学工具”。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是这本书提出的逻辑思想。借鉴欧罗巴先贤欧几里得著作《几何原理》提出的理论。

    使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这种提纲挈领的思想,真正让几何,成为了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很明显,这是一本划时代的,甚至说超出时代的数学书籍。其意义甚至远超过目前,汉代数学的最高杰作《九章算术》。

    不单是刘备提供的数学工具,算式。更是因为这本书的逻辑,思想,给仍处于蒙昧中的古典时代数学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

    “泰西之地,也有这等大贤?”

    “欧几里得?不知这位先生是哪一族人?”

    “身毒数码,泰西理论,再加上我中原思想,与玄德先生系统组合。这,这,这……“

    只是粗略的看了几眼,这些士子就兴奋地难以呼吸了。几名性格急躁的几乎忍不住,想要出席,然后向刘玄德大礼参拜,以感谢他将这样划时代的巨作送给他们。

    是的,任何一本稍有常识的人都能判断出来,拥有这样一本著作的刘玄德,足以光耀千古。

    只是他们有些好奇,为什么刘备会赠送这样的书给自己。。。

    这与同一时代的风气不同。

    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识”,这种等级的书,这种等级的知识,应该被好好地保存在暗格里,作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传子不传女。

    因为这样一本书足够早就一个数学世家——汉人看待这个问题非常清楚。权力,财富,地位。这些东西固然很好,但却是次要的。因为钱财会花光,权力与地位会衰退。

    只有知识,唯有知识,是传给后代最珍贵的,并且永恒的礼物。

    优秀的军事家藏起兵书密策。

    优秀的医学家藏起医术典籍。

    优秀的数学家藏起数学理论。

    就算那些手艺人,武术家,工匠……他们同样会藏起他们的绝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世界上大量流传的,是最不重要的历史与哲学。真正重要的科学技术无法流行,甚至会因为天灾人祸而失传。

    某种意义上,这还真是讽刺。

    刘备微笑着,看着这些兴奋不已的年轻人。

    很好,他们都拥有对知识的渴望。单单这一点,就足够让人产生好感了。

    与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知识几乎可以说是“疯狂”的渴求相比,后世的人显得有点可恶。

    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东西就不值钱。而什么东西容易拿到手,什么东西就不会被珍惜。

    就算是“知识”也一样。

    明明知道不是时候,然而看着这些人如饥似渴的看着书,刘备还是忍不住感叹:

    “各位可以先将书收起来。等回去之后再看。“他平静地说。

    “是,先生。”士子们虽然很想继续看下去,却又不好违背刘备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这样,虽然宴饮又持续了一小会儿,但是所有人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

    就算刘备对他们表示,就算通不过考试,无法进入州幕府,也有足够的位置给他们,他们也没有太激动。

    巨鹿郡,乃至整个冀州都有许多县被攻破。

    在朝廷正式任命之前,这些县可以由州牧直接任命官员,进行代理统治。

    这些县同样需要佐吏,一些郡城也一样。更不要说下属的亭、乡。位置就更多了。

    冀州非常大,能干的官吏缺口也非常多。就算将来应试的三千多名士子全部填充进去都没问题。

    只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职务罢了。

    尽管没有到后世官吏完全分开的程度。然而东汉的官场,仍旧出现了“清流”与“浊流”的分别。对于基层公务员的鄙视由此展开,这又是一件让人忍不住,唏嘘不已的事。

第九章赈济灾民() 
刘玄德又送走了一批人,这批士子与其他士子一样,满意而归。

    同样是送书,董卓送书就会被人羞辱,自己送则会被感激。这种差别对待让刘备也忍不住很无奈。

    不过考虑到就算几千年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互相鄙视。甚至总结出了无数的“鄙视链”,刘备又觉得这样很正常。

    只是,还是有点难受。

    尽管在后世历史中,董卓通常是以一个疯狂残暴的形象出现的。但是至少目前,与董卓有过交流的刘备不认为后世历史记录的完全真实。

    或者,后世的历史记录,评价,只是“部分真实”。

    更不用说他现在所处的世界与原本的那个“历史”,似是而非。

    “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尽管在做出判断与决定时仍旧准确,甚至冰冷。但在不涉及这些时,刘玄德的思想逻辑仍旧过于感性。

    这个时代有太多事情,让抚军中郎将忍不住感叹的了。

    “大哥,又出了什么事了?”

    走在刘备身边的张飞,忍不住这么问。

    “没什么,在想仲颖兄的事。”刘备随口回答:“他们大概已经过了黄河吧。”

    “那群凉州人人品可不怎么样。董卓倒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张飞这样评价说。

    “身上的血腥味太浓。”而另一边,关羽则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我们是武人,身上有血腥味不是很正常吗?二哥你哪次上阵不也一身的血,然后再下来的?”张飞有些奇怪的询问。关羽则摇了摇头,好像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说太多。

    刘备也一样。

    “说点别的吧。”刘备转移了话题:“我们比一比怎么样?比一比这一天谁赈济的灾民更多。输的人请赢的人喝酒怎么样?”

    “好啊!”张飞一拍大腿:“比就比!谁输了都不许赖账啊!”

    另一侧的关羽,忍不住用怜悯的目光看向他这个脑子有问题的义弟,并且思考应该要他请自己喝什么酒才合适。

    而事实也证明了,关云长的预测没有错。

    三兄弟各自负责一处施舍摊位。巨大的铁锅里熬着糜子,粟,谷子混成的杂粮粥。

    因为粮食紧缺,所以刘玄德最后决定,采用这种后世常见的方式,来赈济灾民。

    每天早,晚各发一次。粥熬得非常烂,杂粮有不少熬成了糊,以至于显得很粘稠。喝下去的感觉也不错。

    实际上,粥里的粮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熬烂的粥是骗肚子的好材料。喝了一碗就能暖洋洋的挨上半天。

    只是骗肚子终归只能是骗肚子。

    勉强提供一点饱腹感,并不能代替真正的能量。这里的灾民们仍旧非常虚弱。

    两餐,一点杂粮粥完全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所以以工代赈也无从说起。

    让这些严重营养不良的灾民从事体力劳动,与谋杀他们没什么区别。

    当然了,还有希望。

    冀州并不是没有粮食。

    只是这些粮食并不在官方掌控之下。

    身为中原地区最大的产粮区,冀州的世家仓储中有着大量陈粮。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向外地贩卖粮食,都是冀州世家最常用的商业策略。

    灾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灾难,但对那些拥有极多资源的人来说,则是机遇。

    通过放贷,吸收灾民,以及其他方式巧取豪夺,掌握大量田产,土地,以及囤积粮食的世家,豪族,总能在灾难中获取足够多的利益。

    他们现在瞄上了这些灾民。期望能好好的吃上一顿。靠着几十万灾民的血肉弥补在之前黄巾起义的损失。

    或许是愚蠢,或许是干脆不喜欢。在战火中被黄巾军杀戮的那些士人,豪族,世家,被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

    他们好像完全不在乎这些灾民再一次被聚集起来,然后杀他们全家。

    或者他们认为这是冀州牧卢植的责任,与他们关系不大。

    所以在卢植四处求告,希望这些人拿出足够的粮食,以赈济灾民时,这些世家豪门绝大多数都推三阻四的。

    或者推说自己没有足够的粮食,又或者只拿出一点点,象征性更大的粮食。甚至有人反过来,希望卢植赈济自己,让卢植哭笑不得。

    这些贵族无论再怎么落魄,至少饭还是吃得上的。然而他们想要更多,下限是恢复战乱前的奢侈生活,上限是在卢植的幕府获取一个好位置。

    当然也有一些世家愿意拿出粮食。只是他们的粮食不白给。

    除了需要支付更高的价钱外,他们还预备用这些粮食与卢植讨价还价,交换更多利益。

    有关这方面的谈判,老卢植不打算放手太多。他与刘备的计划,是将冀州打造成他们的基本盘。所以不会放手太多利益。

    州幕府内的要职,会拿出一部分来给地方实力派换取他们的支持。但前提是不能让他们反客为主。

    前者不说,后者的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目前真正给卢植帮助的只有中山甄氏。

    他们出于莫名的原因,将储存的大量粮食无偿捐献出来。这让卢植非常感动,并且预备在幕府里,给甄氏留一个好位置……

    当然,最终这个计划无疾而终,因为中山甄氏目前的状况非常糟。

    这个世出两千石的士族目前人丁稀少。家族嫡系没有一个男丁。旁系中也没有出彩的人物。

    这让卢植感到有些可惜,他原本想要将这个家族树立成一个典型的。

    虽然甄氏给出的粮食,仍旧不够灾民吃太多。

    不过希望仍在。。。

    通过公孙瓒的关系,从辽东调集的大量牲畜与粮食已经在路上了。只要再过一两个月,一切危机都会解决的。

    这一系列消息都是公开的,在冀州各处,难民中,城市,世家不断传播。

    尤其是在第一支运粮的队伍进入冀州之后。

    在欢呼声中,这些粮食被迅速输送给了当地灾民。灾后重建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按照刘备的计划,这些灾民将与战后,那些无人认领,直系继承人断绝,或者“被断绝”的土地一起,成为冀州公产。

    他决定执行的计划包括土地国有(州政府所有),土地耕作权承包,减免杂税,农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