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商王族 >

第22部分

大商王族-第22部分

小说: 大商王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神教祭司能以纳税为条件,非要换取那只红雀,想必以父王的精明,不难猜到那只红雀的价值吧?”帝辛继续说道。

    帝乙颔首,道﹕“这也是孤最后没有同意他的原因所在。”

    帝辛微微一笑,说道﹕“父王可知,在混沌初开后,这一方天地是什么样子?”

    “天地朦胧,人族都远未诞生,那是神魔的年代,妖、神、魔并立,波澜壮阔,让人心驰神往”

    “混沌初开后,开天辟地,有一生灵与神魔一并孕育出生,而那生灵便是如今西方孔雀的始祖——瞠目细冠红孔雀!”

    闻言,帝乙脸色骤然一变,“你是说”

    瞧着帝辛点头的动作,帝乙再次不解道﹕“可开天辟地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少年了?就算是一头猪活到现在,也能修炼成仙了吧?”

    “轮回!”帝辛缓缓地开始阐述,少许功夫,帝乙犹如豁然开朗般,终于是大悟。

    随后,帝乙盯着帝辛看,微微蹙眉,问道﹕“这些秘闻,你又是从哪知道的?以我王室收集的资料,竟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帝辛含糊回答道﹕“是儿臣从某处山野遗迹里,恰巧得知的”

    这种说辞很拙劣,纯粹是在糊弄人玩。

    然而,帝乙并没有深究下去,毕竟他的兴趣不在这里。

    “那鸟哦不,那只神雀你打算如何处置?”帝乙问道。

    帝辛微微垂眉,故意装傻,当作没有领会帝乙话中的意思,“神雀在儿臣那里吃得很好,不光养的白白胖胖,儿臣临走前,貌似还长高了一厘呢。”

    帝乙气笑的隔空运转一股暗劲,在帝辛脑袋上拍了一记,“臭小子,跟你父王还耍心眼!?罢了罢了,既然那神雀是你从原石里切出来的,支配权自然在你手中,只不过,为了保护神禽的安全,孤决定加派一些人手,日夜不停的守卫。”

    这是间接地给帝辛增加一批强大的侍卫。

    帝辛立即长拜,没有激动,也没有喜悦,而是平平淡淡的笑道﹕“父王圣明,这也正合儿臣的意思,毕竟今日之事,想那神教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日后还真的会做出一些不要脸的事情来。”

    “不要脸的事,它神教从古至今做的可不少啊,可谓是轻车熟路,否则孤又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是要防患于未然”

    帝辛退下了,虽说此行算是彻底得罪了神教,然而他也并非是一无所获。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帝辛已经征得了帝乙的同意,从今往后将会孕养孔宣,当那个小家伙长大成人后,就将使得帝辛如虎添翼般,再多一份底气,用来压制这片天下。

    “殿下”一道轻喊,从帝辛身后传来,“子受殿下请留步!”

    帝辛转身,看着小跑过来的大太监,他眸光瞬息微微闪动,不一会儿脸上就露出一丝饶有兴趣之色,似已经猜到他的来意了。

    大太监姓魏,单名一个君字,又因其官职,宫里宫外的都会尊称他为一声‘魏监’,象征着一种地位和殊荣,代表天下太监第一人。

    “何事?”帝辛脸色平淡,看不出心中的情绪。

    魏君脸带着微笑,先是恭敬的冲帝辛弯腰施了个大礼,随后说道﹕“听说前段日子,我那个干儿子李忠,得罪了殿下您?”

    帝辛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得罪了我,而是得罪了我的三哥。”

    “不论得罪了谁,说到底,我们只是王室的家仆,怎能做奴欺主的事情来?”魏君正义凌然,一脸气愤道﹕“当老奴得知那个李忠做出这等不可饶恕的蠢事后,第一时间就杖责了他,时至今日他都瘫在床上,只有一口气吊着,前段日子殿下您忙,四处走访民间,体察民情,早已身心疲累,故而老奴一直不好意思打搅,便拖到了现在才告知与您”

    说道这里,魏君满脸悔意的轻叹,“哎,说到底,是老奴管教不当,是老奴的不对,还望殿下您责罚!”

    微微低头,瞧着魏君那副诚恳的样子,帝辛顿时上前扶起他,淡笑道﹕“我说过了,他李忠得罪的不是我,能否原谅他,取决于我的三哥,不过以我对三哥的了解,他并非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之人,况且魏监亲自出面,在经我从中盘旋,这笔恩怨也就过去了。”

    “不敢,不敢,老奴担保,从今往后谁若在敢欺辱子期殿下,无需殿下您出面,老奴定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魏君声音带着一股冷酷,犹如九幽那般冰寒。

    今天,魏君的姿态不光放得很低,纯粹是奴与主之间的交流方式,而且临了还承了帝辛一个恩情。

    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做有人好办事。

    对于欠了自己一个恩的魏君,在以后的日子里,自然可以拿捏住这个恩,让这位当今君王身边最得宠的大红人,替帝辛办几件小事,或是行方面之门。

    当然,帝辛也知道,能让心高气傲的大太监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在帝乙众多子嗣中,作为最得宠的缘故,否则若像子期那般,别说亲自过来道歉,人家连理都懒得理你,完全的无视,只有见到时,会给予你表面上的恭敬和客气。

第42章 地龙翻身() 
“西南地龙翻身?”一大早,刚结束修行的帝辛,就从令冲口中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是的殿下,这消息在昨夜刚传回朝歌,大王连觉都没有睡,就立马召集群臣商讨赈灾事宜”令冲一边服侍着帝辛穿衣洗漱,一边缓缓地把所知的消息,如数告诉帝辛。

    听后,帝辛也猛然想起,在帝乙二十二年临近秋冬之时,西南地区的确发生过一次不小的地震,据说伤亡达到了近万人。

    但好在朝廷救济及时,并没有发生瘟疫,或是有人饿死,冻死的。

    “父王可是派了大哥去?”帝辛微微扭过头,问道。

    令冲一怔,随即连忙竖起一根大拇指,谄媚笑道﹕“殿下果真是神机妙算,没错,大王的旨意刚刚下达,命长子启为赈灾使,率上大夫冒含,平原伯方星前往西南赈灾。”

    “好嘛,王子、文臣、武将一应俱全。”帝辛微微一笑,这种阵容足以说明朝廷对此次地震的重视程度,一下子派遣三位显赫人物,共赴灾区。

    按大商官员制,文臣方面,以三公为尊,其次便是九卿,再然后就是上中下三级大夫。

    以上,皆为朝歌京城的官员,是有资格上大殿参讨国事的,之后便是地方官员,如城主、县长、乡长、堡主。

    而不论是三公还是九卿,其身份都统称为士子,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意思。

    大商时期,儒学还未出现,这个时期的文臣大多允文允武,文武兼备,没有太多文臣武将之分的隔阂,甚至绝大多数的武将,上能治国安邦,下能骑马杀敌。

    也因科举制度尚未出现和形成,士子若想当官,则需要为官者的引荐,在经由朝廷考核,才能决定其能否入官职,而这,便是推举制。

    故而,士子看似只是一介白身,但实则也属于特权阶层,迥异于其他普通的百姓。

    “记得上一世,父王也是命这三人前去赈灾,处理的也是有条不絮,也因此,大哥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在父王心中的份量更添一分”帝辛默默地在追忆。

    抛开其他的成见和矛盾,子启本身的能力的确很强,如果大商由他领导的话,或许会继续中兴下去,迎来一个鼎盛的大世都说不一定。

    然而,论魄力,子启性格过于谨慎和懦弱,做什么事都稳扎稳打,除非被逼急了眼,否则几乎从不冒险,故而让他当君主,只能是个成熟稳重的保守之君,而非意欲开拓的雄主。

    所以,当子启死后,若他的子孙不成器,神教、各大诸侯国、四夷等问题,又会接踵而来,到了那时,大商就又会变得犹如被大海包裹的一叶扁舟般,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不光是为了我,更是为了大商,为了王室和这天下苍生!”帝辛眸光微微一闪,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虽说上一世,帝辛十六岁加冠礼后,就被确立为大商世子,随即得偿所愿般登上了王位,攫取了天下最高权力,但这其中所蕴含的凶险,除了少数当事人外,没人知道他的不容易和心酸惊惶。

    所以,在没被真正确立为世子前,帝辛不敢松懈大意,他必须使用浑身解数,度过这道坎,才算是初步拨开云雾见明日。

    “子启为人小心谨慎,处事圆滑老练,且又在民间、士林中颇有声望,一般的脏水对他无用,倒是不太好下手”帝辛一边搓了搓手,一边低头思索,直到被身旁的令冲轻声唤醒,这才平静地说道﹕“给我盯紧了他们,加派点人手去西南,把赈灾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皆事无巨细的三天一报的告知于我。”

    “是,殿下。”令冲应诺。

    “大哥此去西南,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不可大意”微子殿内,子衍碎碎念般的对子启告诫。

    子启放下手中的竹简,无奈的说道﹕“二弟啊,这句话你都说八百遍了,为兄已经记在心里,你且安心吧。”

    “也是,此行乃是平原伯亲自率队,负责这支赈灾使团的保卫工作,而且在前几日赌石坊中,平原伯的一个门人和子受闹得有些不愉快,想来不会偏向于他”子衍说道。

    子启说道﹕“二弟啊,你莫非认为老幺会在路上加害于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人心叵测,你我不得不防呐。”子衍眸光微闪,似想起了什么,表情有点不太自然。

    子启凝视着子衍好一会儿,意有所指道﹕“二弟,你须谨记,不论何时何地,我、你和子受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不论将来做不做君主,断不会做出加害兄弟的事情来,更不会坐视咱们兄弟三人手足相残!”

    “大哥是在责怪我,不该把老幺的行踪故意透漏给大夏国吗?”子衍垂着头,声音低沉。

    “我只希望没有下一次,王位,我会去争,但却要堂堂正正的争!而不是走什么歪门邪道”子启说道,“此事幸好掩藏的好,不然一旦被人知晓了,你不光要担负加害手足的骂名,还要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大夫们,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别说是我了,就算是父王想保你都保不成了,唯有大义灭亲,以儆效尤!”

    子衍听后,立马前倾长拜﹕“弟弟知错了,下次断然不会这般做了。”

    “我走后,你只需老老实实的待在府里,苦练术法,不论是谁上门,一侓都不见,对外宣称闭关,直到我回来,明白吗?”子启叮嘱道。

    子衍问道﹕“大哥是担心子受会对我出手?”

    “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别看老幺年纪小,但城府却深的很,小小年纪哎,却跟个老狐狸似得!你斗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消停一阵吧。”子启说道。

    子衍听后,有些不服气,上一次的计划不是实施的很完美吗?直到现在,他受德明知道自己的行踪,肯定是子启、子衍故意透漏给大夏国,引先天高手刘执事刺杀,可直到现在,也未曾抓住自己任何的把柄,堪称是天衣无缝。

    瞧着子衍那一脸不服的样子,子启就有些头疼,他这个弟弟,允文允武,在年轻一代都算是翘楚,可性子就太爱冲动,且他虽聪慧,但行事太过于莽撞,急攻心切,少了一些如中年人的处事不惊和云淡风轻的态度与城府。

    “你总之只需记住为兄一句话﹕切莫主动招惹子受,在我离开期间,离他越远越好,明白吗?”子启的语气倏然带有几许严厉。

    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但子衍表面是一脸的郑重之色,挺直腰摆,对子启拱了拱手,“小弟明白,请大哥安心去吧,家里面的事情,小弟会照料好的。”

    闻言,子启微微颔首,重新拾起书桌上的竹简研读起来,而子衍也继续帮忙收拾行礼,把出行的一切东西,都装入行囊里。

第43章 名妓娇娘() 
子启离京了。

    随行的共有三名士大夫和一个伯爷,可谓阵容极其显赫。

    担任保卫这支赈灾使团的军队乃是朝歌城的禁军,约一万人左右,并有五名先天供奉一路保驾护航。

    面对这股力量,哪怕是数个宗主级的万象强者驾至,也不敢轻举妄动。

    子衍遵照子启临别前的告诫,初时很听话的呆在府中,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然而,当子启离去第六天时,便有眼线报于帝辛,说他在殿里大摆酒宴,从早上一直喝到晚上,期间小曲、杂耍、摔跤等助兴节目不停。

    婉转的歌声、凶悍的厮杀声、铜锣打鼓声交织成了一副别样的曲章。

    “好一个醉生梦死!看来我这个二哥还是没变啊,之前有大哥在,倒能约束约束他这纨绔的性子,可大哥一走,本性就立马暴露了。”帝辛轻笑的夹起一颗红枣,置入唇中咀嚼。

    子衍修炼资质尚可,虽说平日里有些小聪明,但却难等大雅之堂,从始自终帝辛都没把他当作对手放在心上。

    在前世,子启争夺王位无果后,恰逢武王伐纣,便顺势倒戈,投降于西周,事后,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赐封子启为宋公,封于商之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

    然而,子启一生无子,在他逝去后,宋国就交到了其二弟子衍手中,成为了宋国第二任主公,史称宋微仲,所以,子衍这一生还算是很幸运的,少年时期,有大哥庇护,晚年时,又白白捡了一个公爵的爵位,并把哥哥打下来的国度变成了自个家的封地。

    “找人给我盯死了他”帝辛吐出嘴里的枣核,微微偏头,对一旁的令冲说道﹕“还有,你亲自去一趟子期的殿里,告诉他计划可以实施了。”

    “是,殿下。”令冲应诺,缓缓地后退至门口,随后转身离去,临走前还不忘把殿门掩上。

    躺在藤椅上,有些出神的望着天花板,帝辛双眸平静如水,压抑而又寂静的大殿里,唯有藤椅摆动时所传出的“吱嘎吱嘎”的声响。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