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 >

第3部分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第3部分

小说: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弯下腰从工作台最低端的抽屉里,拿出一块巴掌大的白色塑料泡沫,上面插着几块两指宽、一指长的黑色的芯片,这就是让叶父最终付出生命的那宗业务的主角80芯片。

    叶开取下一块芯片,拿在手里把玩,冰凉的有些扎手的芯片引脚与芯片外壳光滑的硬塑料质感,让叶开陷入了沉思。

    叶开手里把玩的这块80芯片,是米国公司生产的第一代16位80芯片,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8000芯片。

    前世华夏大陆在80年代末引进的那块芯片其实就是80,是第一代的8位80芯片,,那是因为因特尔公司的386芯片完全取代了公司芯片一通江湖的地位,使米国的国防科技大步迈进,从民用市场到专业市场都抛弃了公司的产品。

    要知道,自从公司的创始人因不满因特尔公司的盘剥和专利侵占,在石油大亨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专利技术,另起炉灶做出了质优价廉的80芯片,取代了因特尔的8088芯片在市场上的地位之后,此后的几年都几乎把因特尔压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后来摩托拉半导体的研发团队的技术骨干出走,加入另一家公司生产出了著名的68000芯片,因特尔的日子更是雪山加霜。

    因特尔的芯片不但贵,而且在有了比较之后,性能就显得落了下风,平果公司的电脑就曾经采用过80芯片,但是他的后续开发和技术支持明显跟不上,或者说设计者本人脑袋里也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前期平果电脑的主一直都是采用的摩托拉的芯片,因为他为后续应用从业者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手册,帮助采用他家芯片的从业者更好地应用。

    而平果公司的另一个创始人沃兹,却开发出了以80芯片为主的转换电路板,让一些不支持苹果电脑的软件,能够通过这块电路板在苹果电脑上完美的运行,这就让一贯坚持封闭的乔布斯大为不满,两人不可弥合的矛盾的起因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因为乔斯最为欣赏的就是的从业规则,那就是自己所有的产品都是自己开发、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别人的思想无法添加到自己的产品上,这种要么你就接受、要么你就放弃的思想一直贯穿了乔斯的终生!

    然后,令乔斯没有想到的是,一贯奉行目光向内的公司,最终还是向因特尔公司伸出了采购芯片的橄榄枝,让因特尔重新树立了坚持走道路的决心,并将因特尔送入了500百强企业的名单。但是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那就是指令集的授权协议!

    而这几家蓬勃发展的企业为米国的军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米军开始将这些芯片装备在各种战机上,这些战机在芯片计算机的控制下,每秒可以进行200多次的微控制,就连菜鸟也可以飞出苏联顶级飞行员望尘莫及的空战动作。

    米国人把芯片应用在主站坦克的瞄准镜中,让坦克可以凭借高频率的微控制保证射击平台的稳定,哪怕是高速行驶,坦克炮手依然可以看到毫无抖动的目标图像从而稳定射击。

    芯片应用在雷达中,让米国的海军研发出宙斯盾级导弹巡洋舰,可以同时处理数以千计的目标,将芯片应用在导弹中,借助定位仪器,可以让导弹的推进器在芯片计算机不断修正飞行轨迹,从而使击中目标的误差无限缩小。

    米国人同时把芯片应用在制造业中,实现通过芯片计算机控制机械设备,尤其是号称工业母机的机床,添加了芯片计算机之后,使加工的零部件的工序更简单、精度更精准。这些产业的改进使得米国可以把大量的人口投入到轻工业,第三产业中去,使充足而廉价的消费品,各种高科技民用物品层出不穷,充满了米国人的市场,使得欧美普通民众的生活再次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芯片促使米**事和经济日趋强盛的事实,使得从来就把华夏大陆当做潜意识的敌人的米国人,为了迫使华夏的科技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而连同欧美其它国家以及和华夏不友好的国家,组成了所谓的巴统组织,共同对华夏大陆引进高科技技术形成无形的封锁。

    所以,华夏大陆通过种种方式,绕开巴统组织,企图引进各种芯片,可惜万恶的米国人,并不对普通的民众开放芯片的零售市场,虽然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从厂家购买,但是数量都不会多,往往只有几片,我们不难从那些科技巨头在年少的时候,通过写信向厂家要零配件的经历中看出,这些关键的东西,零售市场根本就很难得见到。因为,他们基本上都针对的是下游厂商,少于一定的数量免谈。

    不但免谈,而且价格还非常的贵,贵到一般人都买不起的程度,就连大型的企业也感觉吃不消!

第6章 罪魁祸首的Z80芯片(二)() 
叶开记得,前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70年代末期的一个令人心酸和无奈的事情,那就是当国外的16位计算机大型其道的时候,我们还在为仿制8位计算机大伤脑筋,国家的电子工业部曾经详细分析过当时漂洋过海流落进华夏的采用80芯片的8位计算机,电路和系统都已经绘制、采集成功,最后却卡在最关键的芯片上面,不得不不了了之。

    因为,由于巴统组织的封锁,这些芯片华夏虽然能通过其它途径引进回来,但是数量却不多,大多数都流入了军工企业,只有少部分流入科研所,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华夏国的绝大部分技术人员才对采用了芯片控制的二手自动机床的维护,无从下手,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且,这段时期国外卖给华夏国少量的价值千多美元的16位芯片计算机,到了我们手里都差不多10万左右了,而价值几百美元的8位计算机也要4、5万的时候,想想当时的物价,再想想当时计算机的性能,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华夏国在高科技这一行业里,当了多大和多久的冤大头了。

    同时,西方国家对华夏大陆的技术封锁,还包括了与大陆一江相隔的香港。7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的港督企图发展香港的轻工业和电子业,修建了几个工业区,然而,却引进不了代表高科技的芯片和生产线,只能生产被日本人淘汰技术的电子产品:电子表、收录机和黑白电视机等等傻大粗的电子产品。

    而香港的电子业,也正是因为背靠大陆,将这些难看和粗糙的电子产品,通过走私流入轻工业和电子业极度缺乏的大陆市场,从而养活了不少的工厂,使得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坚定了北迁的信心和决心。

    正是因为那位港督打下的基础,才使得叶开的父亲相信了那位已经不知所踪的房地产大亨的话,从而不惜血本通过在英国的朋友,转折反转地采购了这批芯片。

    叶开十分牙疼地看着手里的芯片,十分的愁闷。

    能不愁闷吗

    这就是一个坑啊

    200万的芯片,换算成港币差不多就是1500万,价值1500万的注定会被淘汰掉的、在国际市场上应者寥寥无几的芯片,用来做什么?

    自己设计生产电脑?

    要知道要组成一台电脑,光是是不够的,它首先需要一块电路板,然后电路板上还需要其它电子元件,比如协作处理器、0集成电路等等,电脑组装好后,配套的系统和软件难道不需要自己编写吗?

    想想自己马上要做的事情,叶开无奈地放弃了,完全没有时间啊!

    叶开烦闷地将芯片仍在桌上,拿起旁边的烟盒,抽出一支烟点燃,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将目光投向工作台上的拆开的电视机,决定将眼前那烦人的芯片先放在一边,顾着眼前吧!

    因为,进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先把自己眼前的事情安排好!

    叶开将电视机通上电,接上天线,走出工作区域,拿起遥控板,首先选择自动搜索,将搜索到的频道都自动记录下来,存储在微控器外置的里。

    等电视自动搜索完毕停留在一个稳定的电视画面的时候,叶开知道,这块电路板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需要实验的是,选台和控制音量大小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叶开对这个电路板反复地测试,甚至还搬出了自家老爷子专用的摇摆椅子,舒服地半躺在上面,点上一支烟,惬意地一边抽着,一边用粗糙难看的遥控板对着电视机进行着测试,心里有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几个看热闹的人,因为遥控彩电在香港还没有普及,价格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贵的,除了大商场偶尔有那么几台,在鸭寮街基本上都看不到,而叶开父亲进的新电器也是以手动调谐彩电为主,黑白电视机为辅,所以,偶尔,路过的人,看着叶开躺在1米远的地方,用手里古怪的方盒子操控电视机都觉得比较新奇。

    叶开也没有在意,开店做生意的人难道还怕人围观吗?所以,直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才让叶开开心地回过了头,因为终于有人对这个感兴趣了。

    这个声音说的话是:“请问你是用你手里的塑料盒子来指挥电视机的吗?用的是超声波还是红外线啊?可以让我试试吗?”

    叶开斜躺着回过头,顺着耳朵的指引,将视线瞄向了背后站着的几个人中间的小伙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梳着偏分头、浓眉大眼的看起来比较英俊的脸庞,再往下看,敞开的褐色西装里的白衬衣整齐地扎在西装裤的皮带里,很精神也有点儒雅的味道,让人第一眼看起来至少不让人反感。

    既然看到一个不让人反感、而且有可能是懂技术的人,前世作为技术宅的叶开下意识地当然就有了聊天的兴趣,于是,他站起来将手里简陋的遥控器盒子递给小伙子,说道:“你说对了,就是这个玩意控制的电视机,用的是红外遥控,给你试试吧。”

    “红外遥控?”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塑料小盒子,在叶开的指点下,笨拙地按动上面的按键,看着电视机的工作模式随着自己的操控不停地变动,十分地新奇和激动。

    毕竟他曾经只是从学校的文件资料库里,知道日本人已经把红外遥控技术中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做出来了,但是一直都没有看见过这部分电路的实物,今天终于可能有机会一睹真面目了。

    “这是你自己制作的?”小伙子一遍玩着按键,一边问叶开道:“我可以看看你制作的电路板吗?”

    叶开点点头,主动向工作台前走去,小伙子旁边的几个人也就一块跟着叶开往里面走。

第7章 来自大陆的大学生() 
叶开关掉电视机的主电源,拔掉电源插头,将电视机小心地调了一个头,让显像管的电子枪发射部位对着外面,然后将电视机主板旁边的遥控主板电路放在方便观察的位置上,示意这几个围观的人,可以近距离欣赏了。

    由于,遥控电路还是处于测试阶段,所以,两块电路板之间的很多连接线看起来都很凌乱,只有遥控电路板上面的电子元器件排列得非常整齐,所以,小伙子直接忽略了那些连接线的走向,而是用求知如渴的目光看着这块排列得非常整齐的电路板,躬下身体,将电路板翻过来,仔细查看这一面那些铜箔线路和闪着焊锡亮光的焊点,不得不在心里暗叹:不愧是专业的啊。

    围观的几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电路板,叶开知道一般来鸭寮街的人,要么是来维修和采购成品电器的,要么就是电子爱好者,在采购自己需要的电子元件的同时,顺便了解下当下的电子技术和新出的电子元件,也只有后一种人,才会对开膛破肚的电视机内部感兴趣。

    叶开对这些人不熟,但也隐约记得前世好些自己开电子厂的老板,本身就是电子爱好者,而鸭寮街为他们的事业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这类人,熟知历史的叶开,并没有认识的兴趣,因为他们这些人利用了技术之后,更多地变成了纯粹的商人,忙着拉各种投资,然后上市圈钱!根本没有心思用在工厂的技术层面上。

    因此,叶开虽然现在还没有对于将来有完整的计划,但是也看不起这些人在前世的所作所为,更关键的是这些人的技术底子根本不行,而且有自己的主见,对于叶开将来的思路根本没有好的帮助。

    但是,不管如何,现在能有同行欣赏自己的技术成果,叶开还是很开心的,或许这就叫做有共同语言的缘故吧。

    因此,叶开也比较有耐心地回答小伙子的各种疑问,可是随着叶开解释的深入,围观的几个人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中年人和小伙子还在,最后,中年人也走了,只剩下小伙子一个人在。

    叶开也不在意,继续和小伙子交流起来。

    随着交流的深入,叶开对这个小伙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小伙子叫吴爱国,来自大陆,东广人,在京北的华清大学读大学,之前学的是电子专业,现在正在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通过交流,叶开对吴爱国的专业知识的层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专业知识来说,吴爱国很扎实,这也是那个年代的人读书刻苦的普遍表现,而实践非常地差,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电子元器件的奇缺,又有多少进口的元器件可以供这些学生独立实践呢?

    只有读研和读博的大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才有可能接触这些高深的技术实体,而且绝大部分都只是从事辅助性的工作,配合导师研究。并且那些昂贵的仪器仪表绝对没有单独操作的机会。

    所以,叶开也就有选择性地说些比较浅显的,但绝对是内地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对吴爱国普及。

    要知道一件电子产品,涉及到的层面无非两种,一是硬件,二是软件。硬件就是各种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在板上的集合,离不开基本的电阻、电容、电感,有现成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这些元器件在具体电路中的比例和参数而软件就比较复杂了。

    所以,在交流的时候,吴爱国很多时候都有点像听天书,但是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把自己平时想不通又不好意思向人求助的问题一股脑地向叶开请教,反正是远距离地陌生人,也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