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 >

第37部分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第37部分

小说: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奥迪有这么厉害的研发能力,它还会被大众收购才免于破产吗?而有这么受欢迎的平台,大众自己不会用吗?

    而现在大众为了让奥迪在国际上,打响名气,又看上了自己研究机构的全新四驱技术,准备收购这项技术后,在赛道上取得好名次。要知道他们家族生产的跑车当时在赛道上,是和保时捷并称“赛道双雄”的。

    可惜,就是这么牛逼的汽车家族,就这么的没落了!

    凯罗沉默了良久,在叶开的注视下,才徐徐开口说道:“老板,其实我负责的项目搬迁到哪里,对于我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我有一个请求,希望老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可以的话,我凯罗将终身为公司服务!”

    “凯罗,我希望在工作的时候,你我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叶开看着凯罗不太自然的神情,温和地笑了笑道。“但是,在私底下,我希望我们是朋友。既然是朋友,那么你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我很乐意倾听你的倾诉,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

    “谢谢。”凯罗声音低沉地说道,开始讲述自己遇到的困难。

第85章 凯罗的请求(一)() 
随着凯罗的讲述,叶开算上前世,算是第二次听到了一个曾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的汽车品牌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源于前世华夏国内的车企,收购了德国一家曾经与奔驰齐驱并驾、然后超越宝马、但最后烟消云散的汽车品牌!

    这个汽车品牌的名字,也许很多人听到这个品牌应该会很陌生,或许还会有人误以为是不是最近宝马和沃尔沃搞出了一个合资公司。

    不错,这个让一般人会从名字上误会的汽车品牌的名字,就叫做宝沃汽车。

    宝沃汽车诞生于1919年的德国不来梅。其品牌价值比肩奔驰,并在技术上与保时捷并称“赛道双雄”。50年代是它最辉煌的时期,一度年产销量突破100万台,直到61年因为资金问题,在几乎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宣布破产。

    当时宝沃集团的领导者博格瓦德,继承祖辈的意愿,在不接收外来股份,也不接受投资,更不接受收购或者兼并的同时,在产品研发上,却非常执拗的追求产品的完美细节而不计成本地投入,造成连年亏损使得集团资金链断裂,不莱梅政府在银行的推动下于1961年对宝沃集团实施强制破产,博格瓦德不愿屈服于不莱梅议会的裁决,最终离开了公司。不莱梅市议会取得了宝沃集团的所有权,并聘请时任宝马董事会成员对宝沃集团进行破产财产清算。

    公司破产清算期间,23000名工人中仍有19000名在工厂继续坚持生产,哈诺玛格公司接替了原先宝沃集团的卡车生产业务。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博格瓦德申请破产保护最终被法院驳回,红极一时的宝沃集团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即便如此,部分对宝沃集团忠心耿耿的员工仍然坚持到了1962年初。

    宝沃集团的破产成为当年德国人乃至整个欧洲关注的焦点,博格瓦德一直坚持声称公司破产错不在己,但并未向媒体正面回应破产真正缘由和更多的细节,外界对于这场破产案的猜测也随之展开,有人认为不莱梅政府和银行是宝沃集团破产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宝沃集团的破产致使不莱梅这座工业城市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不莱梅自此走向衰落,成为当时德国最贫穷的城市,所以不莱梅政府和宝沃集团一样是这场破产案的牺牲品。

    成为牺牲品的宝沃家族离开了不莱梅,搬迁到了斯图加特的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是宝沃家族的发源地,这个常住人口有6千多人的小镇居民,绝大部分人在二战之前就依附在宝沃家族之下,为在不莱梅的宝沃工厂服务。

    宝沃集团倒闭之后,这些忠心的居民,四散开来,加入了宝马、奔驰等工厂继续上班,然后每月都把工资的一小部分钱汇到小镇。

    因为这个取名为梅尔登的小镇上,有一家独立于宝沃集团的研发机构,宝沃汽车所有使用的技术,都是来自于这家研发机构。

    而在不莱梅的宝沃集团的研发团队,只是这家机构摆在明面上的不入流的团队而已,就是这样的团队,也被几家汽车公司所垂涎。

    所以,饱受恩惠的小镇居民,深信只要这家机构不倒闭、不解散,那么属于全体小镇居民的宝沃家族的荣耀,总有一天会重现人间。

    而在卡尔博格瓦德申请破产保护败诉的8年后,当年所有因公司破产导致失业的员工都得到了补偿,甚至破产后坚持生产的工人也拿到了应得的工资。此外,所有供应商的债务都得到了偿还,还债之后宝沃集团名下仍拥有高达450万马克的资产。

    虽然博格瓦德与银行关系紧张,但他确是个很讲诚信的商人,同时也印证了博格瓦德生前一直坚称公司本不该破产的言论。宝沃集团名下以多家工厂为主的固定资产被奔驰和宝马收购,研发团队部分成员也流向这两家公司,宝马1500115和1800118在宝沃集团破产后的1962和1963年相继推出,填补了同类车型的市场空白,外界认为宝马是这场破产案的最大赢家。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宝沃家族的成员视宝马为终身仇敌,1969年逝世的博格瓦德临终留言,家族的所有成员都不准拥有宝马旗下的任何一款汽车,后辈子孙要把打败宝马公司作为奋斗终身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凯罗的大哥虽然加入了大众汽车公司,成为了大众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但却始终无法进入大众公司的核心,其奥迪的系平台正是他的大哥代为引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换取研发机构的研发资金。

    要知道系平台,是他们家族为宝沃汽车而设计的,却苦于没有建造工厂和生产汽车的资金,而不得不低价出售技术,以维持研发机构庞大的研发支出。

    现在,大众又看中了四驱技术,想通过凯罗的大哥以合适的价格引进。

    “前些日子,我大哥给我打电话。”凯罗讲到这里,眼眶都有些红了,哽咽着道。“说大众公司仅仅出价2千万马克,就想买断这个四驱技术。要知道,我们为了研发这项技术,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远远不止2千万马克。而且,董事会的人还威胁我大哥,如果这项技术谈不下来,他们将要把我大哥驱逐出董事会。”

    叶开猛地听到大众想要收购四驱技术,第一反应就是这项技术就是为了他们旗下的奥迪公司准备的,而奥迪公司就是因为这一项技术,才正式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就了赫赫威名的豪车称谓。

    前世的奥迪品牌给华夏人的印象一直是大气稳重的行政用车,但从奥迪7和5的推出便打破了这个局面,原来主打轿车的品牌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的。优秀的品质也让奥迪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第86章 凯罗的请求(二)() 
既然说到了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我们对奥迪的r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汽车厂商。

    奥迪所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r”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r”和尾部的小壁虎的。

    r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r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r。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r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r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为了让装备了四驱系统的轿车迅速地打开市场,奥迪公司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目标:让配备r四轮驱动技术的奥迪赛车参加世界上最具挑战的汽车赛事,通过比赛中各种极端的路况向人们证明奥迪四驱技术。

    而奥迪四驱赛车r之所以能通过国际汽联的审核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福特、蓝旗亚、雷诺等奥迪的竞争对手并未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自认为自己拥有成熟的后驱技术高高在上,并没有把德国人折腾出来的“四驱怪物”放在眼里。

    奥迪在经过了赛事初期油箱污物、车顶起火、电气设备故障等小挫折后,终于在1982年获得了7次赛段冠军和车队总冠军,然而此时的r赛车轴距长,车重大、350马力发动机在调校方面还值得推敲,离完美相差甚远。

    隔年,奥迪推出了“瘦身”100千克、动力提升30马力的r2赛车,独揽瑞典、葡萄牙、阿根廷和芬兰等分站冠军1984年更是包揽了车队总冠军、1985年赢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派克峰登山赛、1986年又刷新了登山赛记录、1987年上演帽子戏法再次刷新登山赛记录。此时奥迪r四驱技术在拉力赛赛场上已经声名鹊起。

    奥迪赛车上的优异成绩,迅速地让奥迪公司进入了全球人的视线,让奥迪车的销量进入了一个井喷的状态!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个赛车成绩,没有这个四驱技术,奥迪汽车绝对迈不进豪车家族的门褴!

    叶开完全没有想到,把奥迪汽车送入豪车家族的四驱技术,居然不是奥迪自己研发的,而是收购的别人的技术。而现在,这个技术的持有家族的成员之一,就坐在自己面前,寻求自己的帮助。

    “那你今天说这个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被凯罗所描述的技术所吸引的叶开,失去了听下去的耐心,而直接问道。“是需要我赞助?还是。。。。。。”

    “赞助并不能解决我家族的问题。”凯罗很聪明地回答道。“而且,技术研发是个很费钱的行业,尤其是技术不能转化为商品的时候,所以,我想请老板和我们宝沃家族共同出资成立新的汽车公司。”

    “那你怎么觉得我有这个财力完成这个事情呢?”叶开有些好奇地问道。“毕竟,你根本就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是不是对汽车公司感兴趣?”

    “是的,老板,你说的很对。”凯罗有些沮丧地说道。“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的,之前布什内尔邀请我加入芯片部门的时候,曾经答应过我,会投资的。可惜,最终他离开了这家公司。所以,尽管我知道成功率很低,但是,我必须去尝试一下,看能不能为我的家族尽一份心意。”

    叶开看着神情沮丧的凯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现在正在写的变形金刚,自己当初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前世的变形金刚,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两个派别的标记都是在车身上,车头的车标都是其它汽车公司的标记。

    按照自己原本的设想,是将两个派别的标记作为车型的车标,那么在辨识度上面,会让人产生非常混乱、一团糟的感觉,也不利于自己品牌的推广,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不趁此机会,收购宝沃家族的研发机构,和宝沃家族合资建立新的汽车品牌,彻底进入汽车行业。

    然后,依托研发机构,进入高端汽车零配件行业,就如前世世界汽车系统零部件的顶级供应商电装株式会社一样,要知道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1家子公司,共有10多万名员工在其中供职,全球联合销售额约数百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之一的跨国企业。

    而作为提供汽车前沿技术、系统以及部件的顶级全球供应商之一,电装在环境保护、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产品、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和通讯等领域,成为全球主要整车生产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通用、丰田等。

    同时,电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空调设备和供热系统、电子自动化和电子控制产品、燃油管理系统、散热器、火花塞、组合仪表、过滤器、产业机器人、电信产品以及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共有21种产品排名世界第一。

    另外,电装公司业务汽车业,汽车零配件还包括:系统,冷热箱,自动空调,便利条形码终端机,便利条形码扫描仪,扫描仪,发动机控制系统等等。

    其次,电装公司的技术,比如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火花塞、点火器、柴油共轨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对环境、能源问题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电子导航系统、系统、微波感应系统微波感对交通堵塞和交通安全问题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

    如此强大的电装公司,规模和利润早已超越了德国的博世和西门子,几乎瓜分了汽车零部件三分之一的份额。

    想起了电装的辉煌业绩,叶开的雄心也被宝沃家族的研发机构激发而起,熟知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优势,完全可以让叶开的零部件公司取代电装公司成为可能。

第87章 凯罗的请求(三)() 
那么,和宝沃家族成立合资公司就变得非常必要,要不然收购研发机构将会成为空想而要达成收购目的,就必须让宝沃家族看到新公司有超越宝马公司的希望!

    而这个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短时间内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公司能够办到的,要不然前世的宝沃汽车也不会再沉寂了50多年之后,才在华夏国内借助福田汽车而浴火重生,将新的宝沃汽车推出市场,但是宝马汽车早已经驰名世界,想要超越不亚于痴人说梦。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仍然没有叶开参与宝沃汽车的研发和设计的话,那么,宝沃家族依然会沿着历史的轨迹,直到几十年之后才有出头的日子。

    而这个时代的宝马汽车只有5系、3系、7系、以及短命的6系24车型,这些车系外观如前世的老捷达,叶开只能用一个“丑”字来形容。而系、系、1系等车系还要几年甚至更久才会出现。

    而这些车系在前世的2015年的时候,使宝马集团连续第五年创造销售纪录:在全球共交付、和s汽车2百多万辆,再次在全球高档车市场稳居首位。这其中在华夏国市场,共计在华向客户交付40多万辆和汽车,并且这个销量每年都保持一定量的增幅,同时,这个销量还占据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