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亲戚 >

第8部分

亲戚-第8部分

小说: 亲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尚且需要爹娘养活,便有那个怜悯的心,却是没有能力接济别人的。
    
    吃完一半,大白不吃了,把半个馒头和咸菜一起揣到怀里,说要留着最饿的时候吃。
    
    有了点东西垫底,他似乎有活过来了。讨好地递给释然一把桃木篦子。
    
    释然不由得眼睛一亮:那篦子做的还真是精巧,雕花刻字的,那么细密的齿,难为他一根一根处理得油光水滑的。
    
    暗叹大白手巧的同时,释然不禁想到:这得有多么地无聊、花费多少的时间,才会做出这种细致的活计,而且,还是自己根本就用不上的。
    
    “大白,谢谢你。”
    
    大白摸摸光头,不好意思地扭捏了一下:“不用啦,你给我做伴儿,还偷偷拿家里的东西给我吃,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呢。你能用上就好。”
    
    “等到赶集,拿去卖了,肯定能换几个钱。”
    
    大白忙道:“要真能换钱,送我一个大饼就行。”
    
    顿了一下,又说:“说笑呢,谁家差个篦子!你不要去,省得给人说。”
    
    赫赫有名的杨氏四姑娘,为几个铜板当街叫卖,多丢人啊!
    
    “可能会换很多钱哦。你连这点小东西都能做的这么与众不同,将来,必定也能做个好和尚。”释然安慰道。
    
    大白咬着一根草,一派茫然:“好和尚要能度厄渡人。这会儿,我还想着有人来度我呢……”
    
    “也许,这是佛祖的意思呢?让你吃些苦,多些领悟。你要想想,佛祖当年经过了多少磨难才得的道?有谁是生来就享福的?那些生活优裕的人,说不定他们也有难处、苦处却又说不出来呢。”
    
    大白歪头看看她,不胜感激:“你一向不爱说话,这会儿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心真好,好心一定会有好报的。”
    
    “那很好啊,我会好好活着,等着福报到来。你也是,你要努力做个德高望重的好和尚,站得高高的,才有机会跟佛祖沟通,也才能有能力度化我们这些俗人。”
    
    大白渐渐振作起来,对于将来,似乎又有了期待。
    
    说话间,两人沿着山门前的一条岔路,一直往西,在一棵老杏树下住了脚。
    
    三间草房,原是“六出寺”的产业,稍加收拾,便成了张先生的栖身之所。
    
    为节省体力,大白一屁股坐在树下的石墩上,背靠石桌,探手补丁摞补丁的僧衣里,到处摸索虱子、虮子。捉住一个,先不忙着掐死,而是摊在手心里,仔细端详眉眼儿,看够了,才摁到桌子上,反倒指甲,“啪”的压死,那清脆的仿佛骨节断裂肠腹爆裂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地惬意。
    
    释然不觉好笑地翻个白眼,自顾走进草屋。
    
    地上铺着是山上特有的沙子,粗砺、金黄、吸水、干燥。南北的窗子全都支起来了,山里的清凉和草木清香,缓缓流动在空气中。
    
    进门是正间,灶台就在进门的右手边,往里,北边一张方桌、两条方凳,就是客厅。
    
    释然把包袱放在桌子上,左右听听没动静,便走到锅台前,伸手摸摸锅盖,分明还很热。
    
    灶台边的水缸里,水是满的,一只水瓢晃晃悠悠自得其乐。灶台一角,用厚纸糊就的面缸里,面粉只够吃几顿疙瘩汤。另一个缸里,绿豆、小米、黄豆、赤小豆却还不少。若是跟大米一起煮稀饭,估计还能吃上一阵子。
    
    梁上吊着一个薰得漆黑的破篓子,里头还有半根黑硬的香肠,一把干豇豆,一堆萝卜干、一大块姜。
    
    逡进东间,触目所及,真可以用八个大字来形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这里的墙壁,跟三房的墙壁是一样的,都用白石灰抹了一层。抹得很潦草,白一块、黄一块,感觉好像生了牛皮癣。
    
    北窗下,贴墙立着一个红不红、黄不黄的两开门衣柜,上头的俩铜环倒是磨得锃亮。拉开柜子,几层格子都是空的。一格单衣,一格棉衣,一格宣纸。然后就是几大包的艾草叶和石灰粉,用来防虫、防潮。
    
    南窗下的土炕上,一张大而宽的炕桌占据了半壁江山。炕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笔墨,还有一本《南华经》,是张先生正在看的。
    
    炕边有个半人高的简易书架,上下三层,密密地排满了书籍。
    
    释然凑近扫了两眼,并未发现有新书补充进来,不免有几分失意。
    
    晃悠到西间,这里没有炕,只有用石头和木板搭起来的一个床铺。,垫着一床旧褥子,铺着一块洗得发黄、很多棉虱子的粗布床单,炕头有一张小小的炕桌,墙上灯窝里有一个小小的油灯。窗户上蒙的窗纱破了几个洞,就用粗线密密地衍了,倒也能防得住蚊虫。
    
    屋子里充盈着浓重的药香,南窗台上并排着好几个布袋子。
    
    这可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释然随便抓起一个,拉开抽绳,探头瞅了一眼,也不知道是什么药,里头还夹着一张纸条,折得方方正正地。
    
    每个布袋里都有一张,写的是药草的名称、针对的病症,以及用量。
    
    字是正楷,却有着荇草一般的柔软。
    
    非常地陌生。
    
    屋外响起大白的招呼声,是张先生采艾回来了。
    
    看到释然,他的神情并没有丝毫变化,却把手中的鲜艾递过来。
    
    释然赶忙接了,插到各个门边、窗边。
    
    等到忙完了进屋,发现包袱已经打开了,张先生正看着桌子上杂七杂八的东西皱眉头。
    
    有些事,释然以前没有仔细想过。这会儿,倒是有些明白了。
    
    张先生以前,想必是个被人伺候的主儿,因为他对于收拾家当很不在行。
    
    陶氏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会由着她到处乱窜,隔三岔五地就会打发她过来送东西、洗衣做饭。
    
    她在做这些家事的时候,张先生就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好像把她当成了自家的使唤丫头,而且,用得还挺顺手。
    
    释然想起了方才遇到的那三个人。他们为什么找张先生?
    
    讨债?追杀?
    
    张先生躲在这里,必定是有原因的,而且,他应该不会希望被以前的熟人找到。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张先生识文断字,举止高傲的同时,不可否认,又是个极为高雅的人。就算是镇子上的私塾先生们,捆在一起都不如张先生有风度,那种从骨子里沁出来的清高旷逸,决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培养出来的,也绝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小家小户所能造就出来的。
    
    张先生的来历,一定不寻常。不过可惜了,三房并不能从他这里得到扶助。
    
    而且,对于这门亲戚,母亲似乎并没有亲近的意思。分明住得不远,可是这三四年间,两下子从不曾坐到一起。作为中间纽带的她,也不能从双方那里得到更多的关切与友善。
    
    一切,都像是应付差事,陶氏对张先生是这样的,张先生对陶氏,也是如对待加重仆婢一般的疏冷。
    
    这些大人,还真是奇怪!
    
    张先生的眼睛越瞪越大,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出声了:“真是不像话!这人还没好利索,就打发出来,也不怕给野猫野狗拖了去!”
    

第12回

    释然恍然惊觉,抽抽鼻子,想起母亲嘱咐的,鲜猪肉必须炒熟了才好贮存,便想要拿去厨房处理。
    
    张先生看着她的背影,愣怔了片刻。
    
    应该是好了吧?看她干活儿那个利索劲儿,就不像是个有毛病的。
    
    大白闻着肉香直吧嗒嘴,想蹭点油水,碍着张先生在,又不敢公然败坏自己的清誉。想把此间的主人诓走,便东拉西扯没话找话:“先生今天不去钓鱼了?趁着这会儿泥土松软,挖曲鳝最合适。”
    
    “今天不钓鱼。”说着,张先生挽起袖子,从风箱旁边拾起斧子,到了外头,开始整治刚才拖回来的一根竹竿。
    
    释然切好了肉片,走到门边:“没有花椒了。”
    
    炒肉放几颗花椒,这是陶氏的习惯,据说这样子炒出来的肉才香、也更易于长时间保存而不被苍蝇虫子玷污。
    
    张先生顿了一下:“没有就没有吧。”
    
    释然没吱声,转身把西间窗台上的药包拎了出来。
    
    张先生便怀疑她还没有傻够:“没有,那里面没有花椒。”
    
    释然就等他说话呢:“这是谁给的?以前没看到。”
    
    张先生的眉头微微一紧,好像没有听到,弯腰继续自己的活计。
    
    避而不谈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很不在意,很在意。
    
    那么,张先生的守口如瓶是前者?后者呢?
    
    炒熟了肉,把猪油单独舀在一个饭碗里。等到凝固了,就可以撅了来炒菜、抹馒头吃了。
    
    油锅自然是不能浪费的,下一顿饭正好借着锅底的油水炒点菜。
    
    释然盖上锅盖,轻车熟路地去屋西的小菜园里捡菜。
    
    经过张先生身边,释然住了一会儿。
    
    大白倒是很明白她的心思,麻利地替她问出了心底的疑惑:“先生这是要做什么?”
    
    “箫。”张先生简洁明了。
    
    大白不好意思地笑了:“还道你要做鱼竿呢。”
    
    “笛子需要好膜,洞箫最省事儿。”张先生掂着竹竿,考虑着取舍。
    
    果然是个高雅的人。肚子都吃不饱呢,还惦记着风花雪月。
    
    “要省事儿,晾衣杆最省事儿。”
    
    释然嘀咕了一句,慢吞吞走开了。
    
    大白亦步亦趋,委婉地想要得到一个米粽。
    
    陶氏统共就给装了两个粽子,分一个出来,不知道张先生后头会不会饿肚子?
    
    “大白,你这样子真的不行。”释然的表情十分严肃,“你这个样子,几时是个头啊?不如你去投奔你师兄师弟们吧。好歹也有个照应。”
    
    她真担心大白一个人在山上,哪天有个头疼脑热,没个人照料,很容易小病拖成大病,然后,死了都没人知道。
    
    大白眼圈一红,哽咽道:“我舍不得师父……”
    
    比起卧冰求鲤、闻雷泣坟,大白对养育他的师父的心,也算是虔诚了。
    
    “该怎么办呢?大白,你该怎么办呢?”释然望天喃喃自语。
    
    “你以为我没想过么?”走不走,对大白来说,是个很困难的抉择,“就算是走,也要安排好这里……”
    
    锅碗瓢盆留给张先生,破家值万贯,庙里还有不少的桌椅板凳,拿去卖了还是能卖不少钱的。
    
    这一大片房子,以前住满了人,一起做早课、晚课,背着师父下河摸鱼、上树掏蛋。以前只觉得吵闹,现在倒好,求个人来都没有人来。晚上,连个老鼠都没有,没有老鼠,就没有长虫。
    
    这儿是真的荒了,成天都能听到野鸡叫,就跟吃饱了打嗝似的。
    
    “……你知道吗?听到鸡叫,我就越发觉得肚子饿,越饿越睡不着,睡不着就要想以前的事,越想就越想师父他们……”
    
    大白的声音低下去,哭声升起来。
    
    释然给他说得鼻子酸溜溜地,又不肯示弱,便想法儿引他开心:“你只看到了老鼠搬家,有没有瞧见骚皮子搬家呢?我听说六出寺有骚皮子呢。”
    
    大白抹了两把眼泪:“是有黄大仙,不知道住在哪间屋子里。师父说过,那东西有灵气,惹不得。”
    
    “你没看到它们,说明它们还在。你知道吗?一个地方若真是要完蛋了,住在那里的骚皮子必定会携家带口搬走。老人们都这么说的。六出寺不会倒,只要它们还在。”
    
    释然的凿凿言辞起了作用,大白一惊三叹后,对她表达出了深深的钦佩:“你知道的事情还真是多。以前为什么就没看出来呢?难怪老人们常说,越是老实人,肚子里的弯弯绕越多。”
    
    “听你说的,我倒像是个坏人。”释然闷闷不乐。
    
    大白赶紧哄她:“不是不是,我不大会说话,你要相信,你在我心里,是除了师父之外,心肠第二好的人。”
    

第13回

    两个人闷了一会儿,释然给他出主意:“你嫌孤单,不好再去跟张先生说说,让他搬到你们寺庙里去?有个人做伴儿,心里头到底会踏实得多。”
    
    “早说过了,先生不肯,说是吃水太麻烦。”
    
    释然讶然:“怎么会呢?禅房外头那么大一口井,难道枯了?”
    
    大白不满地瞅她一眼:“那口井从来就不能吃,你不知道么?”
    
    “师父在的时候,我们也不吃。说是吃了要肚子疼。不过,要是身上长什么疥疮疙瘩,拿水来洗洗,很快就好了。那是圣水,知道吗?”
    
    释然眨眨眼,想了好一会儿:“你知道镇子上喂牲口的老癞痢头不?浑身都是大疙瘩,个个都跟拳头那么大的,能洗好不?”
    
    大白嗤笑道:“怎么可能啊!要能洗好,师父师兄们早就去帮他驱邪除厄了。只要不是胎里带的,就像痣,那个去不了,其它的洗洗就好。”
    
    “哦。”释然心不在焉地答应着,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就对大白说,“我有个法子,大概能给你赚点灯油钱……”
    
    ……
    
    张先生轻轻捶腰,眼光掠过不远处窃窃私语的两个人。
    
    一个孩子,一个跟孩子一样单纯的和尚。
    
    所以有共同语言,才会那么开心么?
    
    这座寂寞的山,似乎只要有释然在,就变得活泼有趣了呢。虽然她话很少,可是,那个小小的身影,就好像一阵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花红柳绿莺啼燕舞。
    
    杨家老三养了四个孩子,头尾是妾的,中间俩女孩儿是正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