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星陨神帝 >

第260部分

星陨神帝-第260部分

小说: 星陨神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上,有资格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

    就连近在咫尺的大梁皇宫,也没有生出任何动静,更不曾派兵驰援。

    朝园里面的人能知道,这是因为此事原本就是他们所谋划的。

    可事实上,当恒星境的战斗正式打响的那一刻,这一消息就已经瞒不住了。

    至少瞒不住站在这个世界最顶点的那些人。

    比如大唐最负盛名的那两个女人。

    大唐帝国的都城叫做长安,寓意为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所以这座王国的主人,同样是一个很美的人。

    长安被誉为整个星陨大陆最繁华的都城,不管是另外两大帝国的人,还是诸如祁山的剑客,秋鸣寺的僧人,亦或者是天机殿的神棍们,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

    长安的著名景点有很多,比如大雁塔,再比如古钟楼,即便是短居于此的异乡人,也能对其如数家珍。

    但只有极少的人才知道,其实在他们的脚下,还有一座恢弘大气的地宫。

    地宫内的阵法耗时百余年完成,光是每日专门用来维护大阵运行的相关人员便有上千人,但很可惜的是,他们常年不见天日,自然无法将这座史诗级宫殿的存在告知他人。

    这是长安城最大的秘密。

    如果他日这座地宫能够见得天日,便必然会被世人颂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

    当然,对于那些知道地宫存在的人们来说,他们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地宫面世之日,自然就是长安城破之时。

    或许当这座地宫被建造的第一天开始,它便注定永世不见阳光吧。

    李竹有些感慨地想着。

    这是一个大概十八九岁的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地宫内生活了近三年了。

    李竹姓李,这是一句废话。

    但与此同时,李姓也是大唐帝国最尊贵的姓氏。

    因为唐皇也姓李。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李竹与之并没有任何关系,否则也不会待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宫中,直至寿终正寝了。

    像李竹这样负责维护地宫大阵的人,从他进来的那一刻起,如果想要离开此处,便只有一个可能。

    死亡。

    李竹还小,所以他的余生还很长,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座暗无天日的宫殿中生活数十年,这原本是一件非常令人绝望的事情,但李竹却与他的前辈们一样,心中的骄傲永远高于胆怯。

    这是专属于唐人的骄傲,同时,也是宫卫们独有的骄傲。

    如果有一天,长安被外敌入侵,城破山河乱,他们,便是这座雄城最后的防线。

    亦是唐人最后的尊严。

    所以李竹从来不曾抱怨过自己的命运,相反,他觉得这是自己无上的荣光。

    与往日一样,今天地宫的工作繁忙且安静。

    过往宫卫都沉默不语,只是专注地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李竹对于这样的画面早已习惯了,但与平时不同之处在于,今天大家的目光中都带着些紧张。

    当然不是因为陛下的到来。

    事实上,在过往的这三年时间里面,李竹曾经无数次见过陛下来地宫巡视,但正如外界所传言的那般,这位千古第一女帝其实并没有什么架子,相反,陛下一直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人。

    “陛下可是知道我的名字,还摸过我的头呢!”李竹如此想着。

    的确,作为一国之君,大唐的这位女皇帝竟然能记得每一位地宫宫卫的名字,这件事情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至于说如长辈对晚辈那般,摸摸头,鼓励两句,几乎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李竹此生的最巅峰时刻了。

    “这么小的年纪便当了宫卫,辛苦了。”

    “为帝国效忠,万死莫辞!”

    这便是那一日的李竹与唐皇的对话。

    虽然对于唐皇来说可能只是觉得这个小家伙长得很顺眼,顺手关心了一下,但对于李竹而言,却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喜事。

    自那日之后,其余宫卫看向李竹的目光便无端多了些羡艳的味道。

    让李竹整整嘚瑟了两个月。

    虽然地宫内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但少年心性中的炫耀,在所难免。

    所以李竹也知道,今日大家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小心翼翼,绝对不是因为陛下的到来,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人。

    李竹从来没见过那个人,但他听说过她是谁,更知道,当初那个女魔头在地宫奠基的时候曾来过一次,一名宫卫因为抬头多看了她一眼,便被剜去了双目,斩去了一臂、一腿,现如今只能在地宫最阴暗潮湿的晦堂等死。

    李竹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容忍这般残忍的女魔头存在,他更不明白,这样的人,凭什么成为大唐的旗帜?

    这个人,当然便是魁星阁阁主,凌曌。

    今日是凌阁主自地宫奠基之后,首次造访,缘由未知。

    不过这次那女魔头是与陛下一起来的,想必不敢太过放肆吧。

    李竹默默安慰了一下自己。

    毕竟上头已经安排下来,待会儿会由他前往养心殿奉茶。

    如果放在往日,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大活儿,但今日因为凌阁主的驾到,这便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李竹的运气实在是不太好。

    约莫半刻钟的时间之后,李竹端着白瓷托盘出现在了养心殿的门口,门前的侍卫沉默着打开了大门,其中一人好心提醒道:“把头垂低一些。”

    联想到那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的传闻,李竹顿时心尖儿一抖,悄声道了声谢,随后便将脑袋埋了下去。

    好在李竹对于养心殿内的构造很熟悉,所以即便只能低头看地,也没有走错方向,很快就来到了玉桌前,看到了那一双指甲鲜红,泛着妖异却致命气息的玉足。

    李竹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了两分,他赶紧将目光向上抬了两寸,然后将托盘上的一应茶具放到了桌上。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李竹什么都不用说,也什么都不用再做,便可以直接转身走了。

    但偏偏,有人叫住了他。

    “这个小家伙长得挺嫩啊,抬起头来让姐姐瞧瞧?”

    闻言,李竹整个人顿时如遭雷劈般,浑身轻轻颤抖起来,但他不敢违逆对方意思,只能缓缓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看到李竹这副样子,“女魔头”却似乎很满意,不禁笑着对旁边那位妇人道:“姐姐,这小家伙就送给我了好不好?”

    听着这话,李竹的双腿顿时抖得更厉害了一些,看向旁边那妇人的目光中充满了乞求。

    天上地下,只有她,可以救李竹的命。

    她虽然不戴凤冠,不持权杖,但谁也不能否认,她就是整个大唐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的发间插着一支凤钗,身上穿的不是黄袍,而是一件红衫,雍容华贵的面容不怒自威,却又似乎含着睥睨天下的微笑。

    她便是唐皇,李秀荣。

    而有资格与唐皇对坐饮茶,甚至称呼其为“姐姐”的女魔头,自然便是魁星阁阁主,凌曌。

    此时听得凌曌的这番要求,李秀荣只是轻轻笑了笑,开口道:“他是宫卫。”

    今日能够出现在地宫里的人,除了李秀荣与凌曌,以及他们各自所带的护卫之外,当然就只有那上千的宫卫。

    所以这是一句废话。

    但李秀荣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说一句废话呢?

    所以她的意思是,李竹是她的人。

    话音落下,凌曌那双秀美轻轻一挑,同样笑道:“姐姐真是小气。”

    说罢,凌曌便端起茶杯轻轻饮了起来,就如同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李秀荣亦没有说话,只是看了李竹一眼。

    便是这一眼,令李竹感到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他再次垂头,不敢再多做逗留,转身便出了养心殿。

    且不说李竹日后会因为今日之所遇做多少场噩梦,又会不会把陛下的神像挂在床头日夜参拜,总之,接下来,一场足以决定整个星陨大陆未来的谈话开始了。

    对话的双方都是女人,却从来没有人敢因为她们的性别而轻视于她们。

    或许曾经有,但那些人都死了。

    现在,她们二人的意志,便代表大唐的意志。

    “大梁与我国素来交好,此番若是不救,似乎有违情理。”李秀荣率先开口了。

    然而,对此凌曌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上次在大燕境内,我已经冒险救了他一次了,多年前的人情已经还清。”

    李秀荣点点头,随后道:“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此役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闻言,凌曌眉目间的冷色也越发强盛了一些,她摇摇头道:“我不知道苏有铭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以上次的接触来看,他的确受了重伤。”

    李秀荣自袖中拿出了一个星盘,沉声道:“数月之前,大梁月影秘境一役,我便看到了紫薇犯贪狼之相,不过最后的结果与我的预测相反,大乱未生。”

    凌曌点头道:“我事后也推算过,问题出在一个凌剑宗弟子的身上。”

    李秀荣伸手在星盘上轻轻一拂,上面立刻出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像。

    “他叫洛川。”

第382章 清河郡() 
当整个星陨大陆的顶尖修行者都在关心大梁星殿殿主,苏先生,苏有铭是否还活着的时候,大唐帝国两位高处不胜寒的女人,却将话题引到了一个无名之辈的身上。

    不,或许今日之后,洛川这个名字,将会名满人间。

    因为他破坏了影子先生的计划。

    在观星大会这个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战场上,取得了完胜。

    几乎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为星殿保留住了无比珍贵的火种。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日,这些火种就将以燎原之势烧遍整个大梁,让影子先生付出足够惨烈的代价。

    毕竟,洛川修的就是星火燎原诀。

    但不管怎么说,经此一役,星殿将会遭受史无前例的重创,而宛城那边的胜负,则会影响整个大梁的未来。

    这便是李秀荣与凌瞾选择作壁上观的理由。

    因为不论结果如何,大唐都是能渔翁得利的一方。

    若是苏有铭死了,那么从此以后,便唯有大唐帝国坐拥两大恒星境强者,而依照大梁与大燕两国之间的不共戴天之仇,二者再无联盟之可能,那么大唐一统天下之宏愿便指日可待!

    反过来,若是燕国这次输了,甚至牧哲战死,那么不日之后,大梁必将对大燕发动全面战争,从此与大唐帝国平分天下!

    按兵不动,便是大唐目前的最佳策略。

    道理谁都懂,可从情感上来说,却令很多人难以接受。

    毕竟梁、唐两国世代交好。

    星殿与魁星阁更是一脉相承。

    也许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益。

    相比起李秀荣和凌瞾这般活了上百年的老怪物而言,洛川当然只是一个孩子,所以即便面对必死之局,他依旧对影子举起了手中的剑。

    即便他有安全逃离的机会,也仍旧毅然决然地让杨天笑驭楼离开了。

    面对境界上那宛如天蛰的恐怖差距,洛川没有怯懦,也幸而得杨天笑之馈赠,再加上误打误撞获得的莲台,这才死里逃生。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受伤了。

    而且伤势很重。

    首先从境界上来说,此时的洛川已经从启星境跌落到了降星境,其次,更加严重的是,他在被莲台传送离开之前,受了影子一剑。

    这一剑虽然没能给洛川带来致命的威胁,却在他的星海上留下了一道恐怖的创口。

    洛川的星海未碎,这已经是万幸中的万幸了,但此时他的星海却仿佛变成了一个破篓子,根本无法再储存星力,而是在不断流失。

    也亏得洛川的星海足够浩瀚,而且有杨天笑赠丹的残余之力温养,所以才能勉强维持住降星五重的修为。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洛川迷路了。

    嗯,用迷路这个词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准确,应该是说,洛川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被莲台传送到了什么地方。

    目之所及处,是一片原野,虽然偶尔能看到些鸟兽,却根本没有半个人影。

    洛川醒来的时候仍旧是晚上,却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几天,因为伤势太重,所以他一直在原地盘腿疗伤,始终不曾走出这片树影。

    一直等到第二天傍晚时分,仍旧没有任何行人的踪迹,这让洛川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担忧。

    庆幸的是至少他没有遭受到敌人的袭杀,否则以他现在的境界,随随便便来个洗星境就能把他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担忧的则是他不知道宛城那边怎么样了,夏馨月是否安全返回了青州,红豆那个小丫头又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还有就是,跟他一起被莲台传送离开的大师兄,还有几位星殿司主他们,去了哪里?

    经过一整天的休养,洛川星海的问题还没能得到解决,但至少已经可以动身走路了。

    所以他拾了一根树枝当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朝着夕阳而去。

    山海壶没有丢,所以包括挽歌剑等东西都还在,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洛川却不敢将挽歌剑示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洛川还是懂的。

    尤其在他身受重伤的情形下,要是被哪个路过的修行者看上给抢了去,那他才是没地儿哭去。

    好在山海壶虽然是一件货真价实的灵宝,却没有宝光流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酒葫芦,所以洛川才敢堂而皇之地将其挂在腰间。

    一个人在原野上走走停停,饿了就取点儿丹药来吃,虽然对星海的修复无益,但至少不会饿肚子,而且对身体上的创伤还是有一些治愈作用的。

    唯一令洛川有些可惜的是,杨天笑当初赠予他的灵丹,在与影子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