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延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卫延安》
作者:杜鹏程
论《保卫延安》
冯雪峰
杜鹏程作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出版,从我们文学工作上说或从人民的文艺生活上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读者们也许不大注意这样的作品在我国今天文学的成长上反映了什么意义和问题,但每一个读者打开这本书,只要读下去,他就会觉得它的迫人的鼓舞力量,会很自然地振奋和紧张起来,会引起好像不是在欣赏艺术作品,而是被引到紧张的实际的战斗生活中去了似的心情来。读者对于这书所描写的英雄们,也一定会强烈地引起像书中陈兴允旅长说过的那种意识和感情来,觉得受到深刻的感化和教育。书中第六章第五节中,陈兴允旅长曾经这样地描述过我们的战士们:
我们的战士,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青春、血汗,都交给了人民事业。他们即使去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积极自动毫无怨言。一个人,望着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艰难畏惧。一个人比比他们,就觉得自己贡献太少,就觉得自己站在任何岗位上都不应该有什么不满意。
人面对他们,还有什么个人打算,那会羞愧而死!
这种鼓舞人的力量,当然并不只限于它所描写的个别英雄的。全书都充满着令人振奋的力量。但是,这种鼓舞力量说明什么呢?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这本书的成就,它的精神,作者的创作精神,以及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意义,等等,我以为就都有引起我们注意的必要。
这本书的很大的成就,我觉得是无疑的。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对于这样的作品,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
这部作品,大家将都会承认,是够得上称为它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的。或者,从更高的要求说,从这部作品还可以加工的意义上说,也总可以说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它的英雄史诗的基础是已经确定的了。我们读者的亲切的感受,也就是可靠的证明:在它强烈而统一的气氛里,在它对于战争的全面而有中心的描写里,这么集中地、鲜明地、生动有力地激动着我们的是这样的革命战争的面貌,气氛,尤其是它的伟大的精神。
作者以战斗的精神,写出了这样的革命战争,于是作品就具有迫人的鼓舞力量。
在作品中,作者究竟掌握了什么呢?
我们看一看罢。
我们读过全部作品就会觉得,作者是确实掌握了这次战争的精神的。最要紧的,是他掌握了这次战争所以胜利的关键和依靠来达到胜利的全部力量,掌握了这次战争的根本的和主要的精神,于是也就掌握了它的全面的精神。作者能够这样掌握,用不到解释,当然是由于他全面地研究和掌握了这次战争的全部发展过程的缘故。
我们阅读的时候就会深刻地感到,在全部作品中,作者所追求的,确信的,要以全身的力气来肯定和歌颂的,就是这次战争胜利的关键和达到胜利的全部力量。作者集中精神而全力以赴地来体现和描写的,也就是这次战争所以达到如此辉煌胜利的那种精神和力量。于是,作者不能不让全部篇幅都去描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指挥以及人民解放军和革命人民群众的坚苦卓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创作精神,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他的作品是最根本的,这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这种精神是最根本的呢?我们可以从这次战争的实际情况来加以说明。如果我们要史诗地来描写这样的战争,那也可以从史诗的任务来加以说明。
我们都知道,这次战争的胜利,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于战局的正确分析和估计以及对于战争的英明指示和领导,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人民解放军的坚苦英勇的作战,陕北解放区人民的忠诚团结,全国人民解放军在各战场的配合作战,全国人民的同情等因素之下取得的。这些主要的因素也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每次胜利的共同的原因。但是,每一次的胜利都在说明,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于每次战争任务的正确规定和对于战争进行的正确指示,以及坚定而灵活地掌握了毛主席战略思想的指挥员的正确指挥,乃是胜利的关键。同时也是每一次胜利都在说明,在党所指示而人们为它而奋斗的战争任务的鼓舞之下,在正确的指示、领导和指挥之下,所有胜利的因素于是就能够最高度地发扬出来,最高度地结合起来,而造成必定胜利的伟大力量,并且表现出在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上屡见不鲜的那种最辉煌、最模范的革命战争的精神。
这次战争,由于蒋介石以十倍于我当时在西北的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来进攻延安和陕北解放区而发生。当时的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民主的圣地,是当时中国的头脑和心脏,是人民胜利的象征。蒋介石企图给中共首脑部和西北人民解放军以重大的打击,以挽救反动势力的灭亡。但这时候,全国形势已经在转移,因为这正是蒋介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开始的向全国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的时候。人民已经在八个月中歼灭了敌人七十一万人,敌人的武装力量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巨大悬殊的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变。敌人这时候(一九四七年三月)开始的重点进攻,即集中力量向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进攻,在客观上正反映着全国形势将有更快更大的发展,蒋介石将更快走到灭亡,因为全国各战场上人民军队的力量是在上升,敌人的力量是在下降。但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人民如何战胜敌人的问题。当时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分析了全国形势和全国敌我的力量,认为在全国人民解放军的配合作战之下,在西北战场也有粉碎敌人进攻的可能,于是就英明果断地规定了这次战争的最艰巨的历史任务,不仅要不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而且要以少于敌人十倍的兵力在陕北歼灭敌人,以争取战局和历史的新的发展。后来事实完全证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这种精神对于当时战局发展和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实在是非常巨大,十分突出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这种精神和对于战争任务的规定、对于战争进行的指示和领导,以及毛主席的亲自指挥和彭德怀将军的实际负责指挥,是这次战争达到如此胜利的关键。自然,关键并不是一切,也不是事物的全部根本,它只是事物根本的一个方面;然而关键,具体地和根本地决定着一切并联系着一切方面。这次战争经过的具全情况,说明了一切战争达到胜利的力量,都是围绕着这次战争的如此艰巨的明确的历史任务、正确的领导和英明的指挥,而最高度地鼓舞起来,发扬出来,结合起来的,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非胜利不可的伟大力量的合奏的。伟大中国人民的坚苦卓绝的、战胜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也是这样地发扬出来的。
如果我们要求有描写这样的革命战争的史诗,那就必须描写出这样的革命战争的精神。这样的革命战争的伟大精神,永远都值得歌颂,永远都有提高人们的英雄气概,鼓舞人们自我牺牲地、庄严伟大地奋勇前进的力量。
在这样的史诗主题的面前,作家的创造性当然不是表现在被动地服从事件的外表的真实上面,然而一定表现在如何去真正掌握到事件的本质及其根本的、重要的精神上面。作家的无限的创造性仍然要在掌握现实和表现现实上面发挥出来;就是说,这样的史诗的作者的创造性将在对于事件的深入的彻底的认识和正确的全面的掌握上面,在概括的能力和集中的、突出而生动的描写(英雄人物的创造)上面,在热烈而强有力的、启发人的歌颂上面,高度地发挥出来。作家的创造性不仅不会受限制,而且是最受着他所要描写的对象的鼓舞的,因为对象的精神最能激发人们的战斗和创造热情。但这样,作家就必须真正掌握到对象的伟大精神,并且作家自己必须有足够的热情和英雄气概,才能描写出这样的战争,才能歌颂这样的战争及其英雄们。这种对于事件的正确掌握以及战斗性的歌颂态度,就是英雄史诗所必需的精神。
我们如果要史诗地描写保卫延安战争,也就只有真正掌握了它所以胜利的关键和全部力量,才能有根据地真正体现出这一次战争及其全面的精神,才能描写出这样的战争。描写出人们的力量怎样发挥出来,描写出这种辉煌的、模范的人民革命战争的精神。同时,只有这样地描写,才能反映出战争发生和进行时的时代脉搏,使作品能够以强烈的真实的历史感觉去启发读者进入历史现实里去,使他(读者)的感受能够更深刻。我们要知道,保卫延安战争的胜利不是平凡的胜利;这是克服了多少难于克服的困难的胜利,同时是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胜利。抓住了这次战争的艰巨性和它的困难环境以及胜利的辉煌巨大,就最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这历史事件的亲切的感觉和强烈的感情,以推动他们去认识历史怎样在革命的推动之下发展过来,去认识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以及人民的英勇坚苦的斗争怎样带来了革命的胜利,从而得到鼓舞和教育。
这就是我们从作品中所看见的作者所掌握到的东西以及作者的创作精神。我们可以指出来,这部作品成为一部英雄史诗,成为一部有力地描写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于革命战争的英明领导和指挥,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书,是和作者掌握这次战争以及如此强有力地肯定它的伟大精神的这种方法和态度分不开的。
作者所掌握到的东西,怎样在艺术上体现出来的呢?
作者掌握住现实的全面和核心,并且信心不移地集中精神去描写根本的、主要的东西,这就使作品能够统一地、有中心地展开对于战争的全面的描写,能够在一条主干上布开丰盛繁茂的革命战争生活的枝叶,能够把许多动人的情景织在一块彩色鲜明强烈的、夺目而不乱目的织锦里。
作品描写了战争有关的各种人,但都统一在一种精神里,统一在必须克服任何的困难,必须使战争胜利的精神里。在这幅如何达到胜利的图画中,从党中央,从毛主席,从总指挥彭德怀将军,一直到部队的炊事员、勤务员,一直到陕北解放区的妇女和儿童,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任务,都为胜利所不可缺少;同时,力量和作用虽有大小之分,主要和次要之分,又因为统一在一个意志里而各人都显得突出和鲜明。
最有关系的,是作者掌握了这次战争胜利的关键和全部力量,也就使他掌握了在战争中人们精神发展的关键和规律,掌握了典型创作的法则。我们看见,作者是从人物对于现实斗争的作用上去抓住人物精神发展的关键,以展开对于人物的灵魂及其全面性格的描写的,这样,就使他能够在集中的和广阔的基础上进行典型的创造。
不用说,正如作者能够掌握战争胜利的关键和全部力量,是他研究和掌握了战争的全面情况及其全部发展过程的结果,他要能够掌握在战争中人们精神发展的关键和规律,也完全必须熟悉和了解这些人们在战争中的斗争行为及其思想感情的实际情况。实际上,了解到什么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和全部力量,也正是了解了在战争中人们的斗争和思想感情的实际情况的结果。我们所说的,就正是对于这种情况的深刻的全面的了解,而在描写时紧紧地抓住从实际情况中所掌握到的关键和规律。我们研究了在这次战争中人们的实际情况就可知道,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于战争任务的规定和对于战争的领导,不仅动员、鼓舞、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行动,而且也是动员、鼓舞、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因此,掌握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精神(指示和领导)、战争的任务、英明的指挥、战争的艰巨性及其胜利的过程,是为了掌握人物的精神和性格所完全必需的。在实际上,所有指战员以及和战争有关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切身要求和对敌人的仇恨心,克服困难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坚决的意志和胜利信心,以及人民军队的一切优良的精神传统和老解放区人民的一切特点,等等,等等,就都是在战争的历史任务和胜利的要求之下而极度地发扬起来的。没有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只要他是在这样的战争中,无论优点和缺点,能够不受战争的考验、锻炼、提高和改造。
因此,作者描写人物,都根据这次战争的艰巨性、战争发展及其巨大胜利的要求,都使人物服从这样的要求。然而他所描写出来的人物的性格,都是深刻的、丰满的、生动的。这次战争就完全要求着它所要求的人物。在战争中,所有人们都不能不服从战争的要求;正因为服从战争的要求,就把力量和精神发挥出来,而成为这样的战争所要求的这样各种各样的人物。作者掌握了现实的真实情况、关键和规律,因此,他所描写出来的人物,都是和战争精神一体的,都作为战争的一个脉搏而存在,都是战争精神的体现者,都是胜利的创造者。
作者这样地去掌握人物,我已经说过,是有利于他在集中的和广阔的基础上进行人物的创造的,所以只会使人物性格的历史基础和典型性更明确,而并不会消除了人物的个性。和在实际上一样,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一个脉搏,但每一个脉搏都是从每一个活的心脏发出来的。实际上,这样的革命战争就在要求着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活的能够感应全体行动的心脏。(作家掌握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只要这是全面地具体地从现实生活中掌握来的,只要他不借助于概念化,是决不会消除人物的个性,而只会使个性在典型中更生动,这是不用说的。)
当然,我们说的,是作者掌握和描写人物的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史诗的精神;而并不是说,这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已经是高度的典型人物。
作品中有些人物显然还没有加以充分的典型化,但作者创造人物的这种精神是贯彻到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