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非常女上司 >

第488部分

非常女上司-第488部分

小说: 非常女上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秋总指示我们趁热打铁,我们和他们逐渐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我说:“虽然我们争取到了这么一比订单,但是他们也很精打细算,要求的回报也不少,这事我请示了秋总,秋总说必须要给集团领导汇报,先要给你汇报,于是就弄了这么一个报告,先送给你了。”

    “嗯……”孙东凯满意地点点头:“你们的工作做得不错……别说是200万份宣传单,别说是10个版面的广告,就是要求1000万份传单,要求50个版面的广告,我们都干,我们的报纸版面多的是,50个算什么?现在正是大征订时期,我要的是征订的数量,只要数量给我上去,代价再高些也没关系。”

    孙东凯这话显然有些竭泽而渔的味道,他现在要的是业绩,为了实现业绩,他有些不计成本了,他刚才说的数字显然是不行的,那样代价实在太高,从做买卖的角度来说,我是不会答应的。当然,三水集团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们提的这个数字显然额也是经过反复权衡的,夏季不是没数的人。

    孙东凯此刻说出的话,让我感到了他急不可耐要出彩要成功的迫切心理。

    目前的权力暗斗或许正在紧要处,集团内部的总编辑现在已经基本丧失了和他竞争的资格,但是集团外部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人,他们自然此刻也是不会闲着的。

    革命尚未成功,东凯仍需努力,孙东凯还不到放心高枕无忧的时候。

    当然,我相信他现在一定神经很紧张,处在绷紧状态,他在努力做好内部稳住内部的同时一定没有停止在上面忙乎,至于怎么忙乎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说:“这个报告涉及到新闻回报,还需要给总编辑审阅下。”

    “要得……即使不涉及新闻回报也是要给总编辑审批的。”孙东凯说:“我们做工作,总是要按照程序来的,规则是不能随意破坏的,总编辑现在是我们集团的主持,必须要给他看的。”

    说着,孙东凯拿起笔,在报告上写了几行字,然后递给我:“待会儿你拿着去找总编辑吧。”

    我接过来看了下,孙东凯是这样写的:此报告甚好,极具可操作性,发行为我集团发展之龙头,在我集团整个经营体系的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此订单数量极大,对晚报甚至我集团整体实力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给予客户一定的回报是合理的……请总编辑审批!——孙东凯。

    看完孙东凯的审批内容,我说:“那我这就去找总编辑了。”

    孙东凯摆摆手:“不要这么着急了,你好久不来我这里了,来一次不容易,怎么来了就想跑啊,我这里你就那么不喜欢呆?”

    我笑了下:“那倒不是,我是怕在你这里耽误你工作。”

    孙东凯笑了:“倒是挺会说客套话……对了,总编辑因为前几天出的那事,心情可能不大好,你去他哪里,说话要注意些。”

    我点点头:“好,我会注意的!”

    孙东凯接着说:“这次总编辑化险为夷,我着实松了口气,哎——他也算是我的老兄了,看到他遭难,我心里委实不好受,现在他没事了,我也总算是感到一些安慰……对了,关于总编辑发生的这那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孙东凯带着自信而又自得的眼神看着我。

    我看着孙东凯,琢磨了下,不紧不慢地似笑非笑地说:“关于总编辑的这个事情……我想你其实比我心里有数得多,整个集团,我想你应该是心里最有数的,现在你却来问我这个问题,岂不是画蛇添足?”

    孙东凯闻听我的话,脸色倏地就变了。

    这个鸟人,虽然不知道他心里此刻在想什么,但是看起来好像很紧张的样子。

    孙东凯紧张的表情只维持了不到一秒钟,迅疾恢复了正常,呵呵笑了:“小易,我不懂你说这话的意思……我问你这话,怎么是画蛇添足呢?”

    孙东凯脸上的表情虽然显得比较轻松,但是眼神却死死盯住我。

    我微笑了下:“其实我也是听大家说的,我其实对这事本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孙东凯紧张的表情又闪现了下,接着又开始笑:“听大家说……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呢?”

    “难道你没有听到什么?”我看着孙东凯。

    “我想听你说。”孙东凯同样微笑着看着我。

    我慢条斯理地说:“我听到的是大家都在背后对总编辑这事议论纷纷,都说和你有关……而且,密切相关。”

    孙东凯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嗯……继续说下去。”

    我想孙东凯此刻的心里必定是紧张的。

    我说:“大家都说本来总编辑出了这事,本来铁定是要倒霉,而且倒大霉的,但是,因为你义无反顾地出马,出马找了上面的领导,有的说你找了市里部分常委,有的说你亲自去找了市一把手,在你的慷慨陈词下,领导被你的真心诚心所打动感动,于是,大领导最后放了总编辑一马,总编辑才得以死里逃生。”

    孙东凯重重地呼了一口气:“我晕。”

    我说:“你晕什么?”

    孙东凯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呵呵,这事你都知道……这事本来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我谁都没告诉,怎么大家都知道了……这样不好,不好。”

    我说:“做好事还怕大家知道吗?这可是大好事啊,你挽救了总编辑,大家都在背后仰慕你钦佩你夸赞你呢。”

    孙东凯谦虚而开怀地笑着:“哎——好奇怪,这事怎么传到集团里来了……当时知道的人可是寥寥无几,只有上面的几个人知道,范围很小的哦……”

    我说:“或许是大领导身边的人传过来的吧……你如此大度和宽广的胸怀,如此高度的大局意识,难得啊……”

    我继续装逼夸赞孙东凯,孙东凯也随着我装逼开心地谦虚着。

    我们一起起劲地装逼。

    我和孙东凯又装逼了半天,孙东凯似乎心满意足了,才放我走。

    我拿着报告直接去了总编辑的办公室。

    站在总编辑的门口,带着刚装完逼的虔诚而浪荡的心轻轻敲了两下门。

    “进来——”传来总编辑低沉的声音。

触到了痛处() 
推开门进去,看到了多日未见的久违的总编辑,他此时正戴着那副深度近视的眼睛埋头在一堆文件和稿件中间,有些半秃的脑袋上横着几缕有些发白的头发。

    看到刚刚经历过一场生与死轮回的总编辑,我的同情之心油然而起,同时还有些宽慰,这个貌似老实巴交却又希望风光一把的书呆子此时安然无恙,着实让我看了揪心,真的为他感到幸运,不知到底是那个高人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不知是谁有如此高深的本事能将他从深渊里拉出来,我不知道,他极有可能也不知道。

    这个迷不知到何时才会揭开。

    我轻轻走进去,走到总编辑宽大的老板桌前,站住,静静地看着他。

    总编辑抬起头,看着我,似乎不认识我,眼神有些茫然:“你是……”

    “总编辑好——”我恭恭敬敬地说:“我叫易克,我是发行公司的。”

    “哦……易克……我记起来了。”总编辑恍然:“我见过你的……你来有什么事吗?”

    “有一个报告要呈给你审批,秋总安排的,我刚呈给孙总看了。”我说着,双手把报告放在总编辑的面前。

    我对他很尊敬,我觉得我必须尊重有知识的人,在这个集团,恐怕他是最有文化的人了。

    总编辑拿起报告,开始认真看起来,同时指了指我跟前的椅子:“小易,坐,不要拘束!”

    总编辑的口气很温和,我心里暖暖的坐下来,看着他。

    总编辑看完了报告,眉头紧紧皱起来,似乎一时拿不定主意。

    看着他的表情,我的心里略微有些紧张。

    “这个东西。”总编辑抖了抖手里的报告,抬起头看着我:“这是秋桐弄的。”

    “嗯……”我点点头。

    “那个……孙总刚才看过了?”总编辑显然是多此一举,孙东凯签批的话在上面呢。

    我还是点头:”嗯……”

    “孙总怎么说的?”总编辑说。

    总编辑看起来有些神经质,孙东凯的意见不都写在上面吗,怎么还问我,我心里有些不耐烦,但是又想到刚刚经历过异常惊吓的人或许此时还惊魂未定,于是说:“孙总同意这个报告,他说要最后由你来决定。”

    总编辑沉思起来,边嘴里念念有词:“10万份报纸……很大的数量……10个广告版赠送,很大的损失……200万份的免费夹页,很大的代价……日报和晚报每月的重头新闻宣传,很大的分量……收获不小,投入也不小。”

    总编辑嘴里唠叨着,似乎没有算透这笔账。

    念叨了半天,总编辑看着我:“小易,这个,这个订单是谁联系的?”

    “我!”我说。

    “哦……”总编辑看着我点点头:“你拉的大单子,这单子委实不小啊,集团成立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订单……小易,你不简单啊……”

    “谢谢总编辑夸奖,我很简单。”我说。

    “这个……订报回报的条件,是你主动给他们提出来的?”总编辑又说。

    “不是我提出来的,是他们自己要求的。”我说。

    “哦,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总编辑自言自语着:“胃口可不小啊……对我们的资源发掘地够充分的。”

    我没有说话,看着总编辑。

    “小易,你知道10个广告正版和200万份的广告夹页意味着什么吗?知道我们要为此损失多少钱付出多少人力物力吗?”总编辑的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我。

    “知道……但是,我还知道这10万份的报纸征订能给我们集团带来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说。

    “还有,你知道这每月一篇的重头新闻稿,日报和晚报的,能带来多大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吗?你知道我们日报和晚报的有形和无形品牌价值吗?”总编辑又说。

    “我文化水平不高,不懂新闻业务,我不知道。”我心里又开始不耐烦了,这个老学究,怎么这么多事。

    “你们做经营的,只会算经济账,只会算眼前的经济账,你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品牌的价值啊……”总编辑长叹一声:“我们算账,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算综合的效益账,这其中的社会效益账,更是要算,我们可是日报集团,我们是政府的喉舌啊……”

    我愈发不耐烦了。我说:“总编辑,其实你更看重的是新闻回报这一块吧,你总觉得新闻价值是很高的吧……我们的日报和晚报有那么多版面,每天都在发布新闻,每个月给人家发一篇新闻稿,不算多啊……”

    总编辑看着我,笑了下:“呵呵,小易,看来你真不是做新闻的,缺乏对日报新闻的整体全面认识……我们发布的新闻稿,可不是随意发的,特别是经济新闻稿。”

    我说:“发企业的新闻稿总比发政要的新闻稿压力小吧,起码不会涉及政治,不会出事……企业的新闻稿,即使出了事,也不会遭到那么严重的责任追究。”

    我的话似乎触到了总编辑的痛处,他的眼神猛地一颤,接着看着我:“小易,你还年轻,你不懂。”

    我说:“是,我还年轻,我不懂,你懂。”

    我说的有些不客气,总编辑没有生气,反而笑起来,放下手里的报告,看着我:“呵呵……年轻人讲话很直嘛……是个坦率的小伙子。”

    我无心和总编辑磨蹭,说:“总编辑,这个报告的生杀大权在你手里,你到底是批准还是不批准啊?”

    总编辑看了看报告,又看着我:“小伙子,不要着急,此事涉及到集团的很多方面,我需要慎重思考决定……这样吧,这个报告先放在我这里,我回头仔细再看看。”

    我靠,总编辑难以决策了,优柔寡断,这样的人实在是难以难当一把手的重任。

    我心里虽然有些着急,但是他这么说,我也只能从了他,决定权在他手里,我无能为力。

    “小易,还有事吗?”总编辑看着我,眼神依旧很温和。

    显然这是下逐客令了,我于是站起来:“没事了……我走了。”

    我接着就出了总编辑办公室,心里有些沮丧和失落,我擦,好事多磨,这个鸟人真娘们。

    经过孙东凯办公室的时候,门开着,孙东凯叫住了我:“小易,过来——”

    我过去,孙东凯看着我空空的双手,说:“什么情况了?”

    我把在总编辑那边的情况说了下,孙东凯皱皱眉头,然后不说话了。

    半天,孙东凯说:“嗯,我知道了……好了,你回去吧。”

    孙东凯似乎没有要去找总编辑的意思,这让我心里更加失落了。

    我转身就走,刚走了几步,身后传来孙东凯的声音:“你回去后把今天的情况和秋桐说下。”

    废话,即使孙东凯不说,我也要和秋桐汇报的。

    回到公司,我直接去了秋桐办公室,秋桐听我说了在孙东凯和总编辑那边的情况,同样皱起了眉头,思考了半天,眉头舒展开,眼神变得坚决起来,站起来说:“我这就去亲自找总编辑陈述。”

    “陈述什么?这整个就是个书呆子,算不透帐,他纯粹就是把自己这个报纸看得过高,看得无比牛逼,好像唯恐人家沾了他的便宜。”我说。

    “呵呵……工作嘛,都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如何去沟通,如何去把问题分析透彻,分析透效益和利益。”秋桐笑着说:“总编辑这个人,你对他还不了解,无法对症下药,我去找他,我会努力说服他的……

    “当然,要说服他,就要去掉他的后顾之忧,他现在是惊弓之鸟,突然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单子,有如此担忧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事孙总已经签了自己的意见,他是不好再找总编辑的,领导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微妙的,但是下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