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权臣-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鼎一脸不悦,不与谢神策对视,将脸别到一边,示意暗卫与轻骑都散了。
王家大宅门前的人都散了,母女二人哭了一会儿,终于停了下来。
谢韫放开了王解花,捧着谢神策的脸,含泪笑道:“凤之瘦了,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吧?你大伯父亲可还好?祖父大人可还健朗?家里都好么。。。。。。”
絮絮叨叨,谢神策只能不住的点头说好。
王鼎这时候走到谢韫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都累了,就不要在大门口哭哭啼啼啦。夜间石板凉,赶紧起身吧。。。。。。”
于是谢韫拉起了谢神策,王鼎笑着拉起了腮边犹自挂着泪珠的王解花,一家人便进了王家大宅。
两辈四人进了大门,便有许多小厮仆人将这个消息穿了回去。
“回来了。。。。。。”
“。。。。。。没挨骂。”
“哭哭啼啼的。”
“一如久别重逢。。。。。。。”
“丝毫没提今晚的事情。”
“奇怪得很。。。。。。”
。。。。。。。
。。。。。。。
谢神策与王解花被安顿在了王解花的闺房。
这是谢神策第一次光明正大在王解花的闺房过夜。
此时已经将近三更,王家确实灯火通明。
谢神策沐浴过后,正在帮王解花洗脚,便有侍女敲门了。
对王解花笑了笑,谢神策擦净了手,说道:“你先睡,我去去就来。”
王解花有些懊恼的说道:“今晚的药喝不成了。”
谢神策眉头大皱,装作没有听见,赶紧出门去了。
王解花等谢神策走后,擦干净了脚,然后铺床叠被。
其实床被早已经被丫鬟侍女们收拾好了,房间也一尘不染,就如同王解花从未离去一样,还散发着阵阵茉莉。花的清香。但是因为小鱼儿与小叶儿还在城外庄园,王解花不习惯,于是又将床铺重新整理了一遍。
只是很短的时间,王解花便叫来了一名侍女,吩咐了一些事情。
谢神策抖了抖还未完全干透的头发,整了整衣衫,走进了王鼎的书房。
书房中,王鼎已经在等了,陪在一旁的还有谢韫。
谢神策跨过门槛,弯腰行礼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
谢神策不问何事,事实上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王鼎与谢韫将他叫过来,必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商议。
“快坐吧。”
谢韫走到门边,接过一名侍女递过来的托盘,说了声退下去,然后将托盘放在了书案上。
两碗燕窝粥,谢韫拿给了谢神策,然后又拿了一碗给王鼎。
谢神策结果燕窝粥,问道:“花花。。。。。。”
谢韫一笑,说道:“已经着人送过去了。”
王鼎满意的看了谢神策一眼,于是不介意谢韫先拿给谢神策这个女婿再拿给他了。
谢神策闻言低头,将燕窝粥快速吃完。
放下碗勺,谢神策拿起白鱼杯簌了口,等侍女前来收拾干净后深吸了几口气,然后才看向姑姑、姑父。
在谢神策心里,其实还是更愿意喊岳父大人为姑父,岳母大人为姑姑。
王鼎看着谢神策消瘦却精神的脸,叹了口气,说道:“今晚你做的。。。。。。操之过急啦!”
谢神策想了想,说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已。哪能等到拳头打到面前了,才着手还击?”
“这样做,暴露的太早了。太子还未到滁州,过早不宜。”
“如何不宜?”
“届时必将混乱。”
“那推迟就不会混乱了?”
“影响不一样。太子会怎么想?陛下会怎么想?”
“太子会看笑话,陛下会说我们优柔寡断。”
“无稽之谈。”
“是不是无稽,岳父大人心中岂能没有衡量?”
王鼎不说话了。
谢韫连忙打圆场,说道:“一见面就吵,就不能好好说话么?凤之也是有他的考虑。。。。。。凤之啊,你岳父大人也是出于稳妥考虑。。。。。。”
谢神策低下头,想了想,说道:“情况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么?”
连堂堂淮军大都督都开始往稳妥的方面想了,难道反对势力已经强大到王鼎都需要忌惮的地步了?
王鼎看着谢神策说道:“比你想象的要困哪得多。”
“上个月,观察使衙门发出了调令,将淮军精锐骑兵调往了边境。漕运衙门的职权被收回,如今漕运已经回到了观察使衙门手中。大小船舶以及车马行都被限令出行。刺史府已经连续闭门半月有余。。。。。。”
一条条的消息,从王鼎的口中说了出来。谢神策越听心情越沉重。
真敢这么干啊。。。。。。老尚书逝世的消息才发出来多久?就有人敢公然开始内斗了。
调兵,分化了淮军的力量,王逵调往太湖水师就是其中的一环。
漕运,便是将淮军的生命线重新收到了文官的手中,淮军便动弹不得。
船舶与车马被限行,是商路的封锁,既是防止消息外传,也是防止由外而内的渗透。
至于刺史府,很明显就是文官阵营中的调动了。王钟与王逵一样,职务的调动如出一辙。
这算是全面开战了?
王鼎见谢神策不语,于是继续说道:“你今晚做的,牵扯不出来什么人的。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可有时候,连萝卜都不一定能拔得出来。”
谢神策听着王鼎颇有深意的话,不觉点头,说道:“岳父大人说的不错。但是。。。。。。如果萝卜已经被拔出来了呢?”
王鼎眼神一凛,惊讶道:“你只怎么做到的?”
“老萝卜干已经在手上了。。。。。。”
王鼎谢韫大惊失色。
“什么?”
“你抓了六叔?”
谢神策说道:“是的,那个老家伙现在在我手上。”
王鼎看着谢神策有些阴沉的脸,说道:“你动用缇骑,引起的反弹会更大。”
谢神策笑了笑,说道:“姑爷爷在世的时候,不就是想着一网打尽么?他没能等到那一天,那这个心愿就让我来帮他完成吧。蹦跶的越凶,以后的麻烦就会越小了。”
(ps:唔,论文已经定稿了,我能说今天一天改了三遍么?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拜谢'当然也感谢你们。。。。。。一直守候!我爱你们!今晚一章5000啦!晚安~。~)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夜来风雨声()
王鼎明白谢神策说的对,而且说的很对。
但是王鼎此时不能接受谢神策说的话。
一网打尽。。。。。。
如果要打尽的人,是自己的亲兄弟,是自己四十多年如父亲一般的兄长,王鼎无论如何也举不起那把刀。
因为兄弟情深,更因为父亲临死前的话。
谢神策知道王鼎在想什么,也知道姑姑谢韫在想什么。
于是谢神策说道:“我来做。”
王鼎与谢韫对视一眼,思虑良久,最终摇了摇头。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但王鼎夫妇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
“灵堂在淮园?”
王鼎点了点头,“我让人带你过去吧。”
“不用了。”谢神策拒绝了王鼎的好意。
“路我熟。”
谢神策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比王鼎还要熟悉。
当然谢神策没有王鼎熟悉。
谢神策可以闭着眼睛走完王家大宅的每一条路,而王鼎则可以说出每一段路的冬夏两季铺路的石子是什么时候、哪个深潭哪座山上取来、再由哪个工匠铺上去的。
这座大宅,王鼎住了四十多年,虽然他在军营的时间要比在家多得多,但他仍然熟悉家中的一草一木。他比王臻熟悉,甚至是比负责整个家族吃穿用度的王岱都要熟悉。他才是最熟悉王家的人。
但是谢神策就是说了,说的理所当然,说的王鼎与谢韫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出声。
于是谢神策起身,行礼,退下,然后把书房的门关上。
出了王鼎的书房,谢神策走在王家大宅的后园,呼吸着微凉的空气,感受着从池塘中传来的淡淡腥味,脚下的寒石冰冷的触感让他的思绪格外的清晰。
王家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已经离心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他进入滁州城到现在,出姑姑、姑父外,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家人都没有见到,谢神策已经明白了王家人的态度。
没见到人哪儿来的态度?
但没有态度不就是最好的态度吗?
这次回滁州祭奠老尚书,王家怎么可能不知道?自打进入了滁州地界,谢神策就肯定自己的身影已经进入了王家人的视线。
缇骑的行动自然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摸清,但是王家要是想找到一些踪迹,以此来判断谢神策的行程并不难。毕竟谢神策带着缇骑虽然速度极快,但并不保密。
此行主要是奔丧,谢神策就算是与王解花脱离了大部队,但也还要顾忌太子的面子。
太子理解你心情急迫,让你先回去了,但用的借口也还是“开路”。所谓开路,就是替太子看看,沿途的官员有没有做好迎接的准备,既然这样,谢神策的行程本就不可能保密。
恐怕自己什么时候去的琅琊山,什么时候进的滁州城,王臻都一清二楚。
只不过……他们应该没想到自己会去鹊桥仙吧?更没想到自己会在鹊桥仙闹出这么一出好戏。
六太爷喜欢丰腴妇人,这在王家是一个十分隐蔽的秘密。之所以隐蔽,是因为知道的着实寥寥可数。
六太爷在淮扬道文坛上颇有清名,乃是清流文士中的执牛耳者,如此人物,在淮扬道士子与百姓眼中,自然是完美无缺的,怎么可能会有此爱好?所以基本上,知道王家六太爷的人,了解的都是六太爷的丰功伟绩,他的“性趣”爱好,外人一概不知。
然而,这个连王逵都不知道的个人秘辛,居然被新上来的王家子弟王顺昌在无意之中得知了。
然后很自然的,为了讨好六太爷,靠上六太爷这棵大树以求仕途无碍,
王顺昌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的。
借着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顺昌让六太爷见到了过气的鹊桥仙花魁徐锦鱼。
王顺昌从六太爷不动如山眯着眼睛点拍打节中察觉到了六太爷隐晦的心理波动,于是……一切水到渠成。
徐锦鱼在花魁的时候,是极为强势的角色,有王家三小姐照拂着,没人敢要她以色娱人,就算不是花魁了,生计成了问题,受到了不少的欺负,但是也没人真的要她卖身,顶多是让她困顿给她压力而已。
但是王家六太爷不一样。
就身份而言,他是王家如今最老的一辈,是可以俯瞰整个淮扬道的角色。
就地位而言,是与淮扬道人最尊敬的老尚书的堂兄,是老尚书在崛起的时候以为臂膀的人物。
就名声而言,他在帮住老尚书和王家成为整个淮扬道的巨阀之后,风轻云淡转身,不带功名,专心学问,是淮扬道商人中少有的尊享清名的之一;而在一道上,更是有成就,他主持编纂的《淮泗人物志》、《淮风》、《南北风流》已经是淮扬道人最津津乐道、最为自豪的经典,甚至在有些地方,这几本书已经是蒙学的必备课外读物,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其富贵,自不必多言。
徐锦鱼作为一个过气的花魁,对于六太爷,哪能做出反抗?
以前没人逼她,只是因为级别层次不够而已。但六太爷的几杯层次真的是足够高,所以徐锦鱼无法反抗。
于是,徐锦鱼成为了六太爷的禁脔,只是在外人看来,每次来鹊桥仙点徐锦鱼的,是王顺昌而已。
外人都这样以为,不光是外人这样以为,就是鹊桥仙的内部,也是这样认为的。
六太爷怎么可能来鹊桥仙找姑娘?这样的人,可是鹊桥仙裴大家做梦都想不来的!
因为谁都知道,六太爷不好女色。
所以六太爷来到鹊桥仙的时候,不光是裴大家不知道,除了王顺昌和王家的几名特殊侍卫以外,整个鹊桥仙,就只有徐锦鱼一人知道。
然而。。。。。。就真的只有徐锦鱼一个人知道么?
当然不是了。
缇骑就知道啊!
就连前面提到过的,六太爷喜好丰腴妇人这一样,除了六太爷知道的那几人,也还有一个人也知道。
那个人就是谢神策。
所以,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切,就能够解释的通了。
为什么谢神策会与王解花在傍晚进城,为什么在吃饱喝足之后不是直接回王家大宅而是去了鹊桥仙,在鹊桥仙为什么要姑娘唱曲儿,点的姑娘为什么是徐锦鱼,而之后为什么对王顺昌出手。
一切都是为了钓出六太爷。
谢神策知道六太爷是什么样的人,于是早在前一天的城外庄园,谢神策就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
六太爷什么时候去鹊桥仙,谢神策要比他们早一步到达,早一步点到徐锦鱼,然后通过王顺昌引出六太爷。
这个安排,谢神策中途还经过了一次确认。
就是与王解花去借钱的时候。
谢神策通过与管事的秘密接洽,确定了六太爷今晚一定会去鹊桥仙,所以谢神策才会继续后续的动作。
如果六太爷不去,那么,谢神策仍旧会点徐锦鱼,至于六太爷,就留着下次。
而如今,六太爷就在自己手上。
六太爷在鹊桥仙内,谢神策不可能拿到人。经过谢神策那么一闹,整个鹊桥仙内布满了王家的侍卫,不进行大规模动作是不可能抓到六太爷的。
大张旗鼓动用缇骑拿人,这是谢神策不愿意的——这不是跟王家彻底撕破脸么?与开战何异?
这也是谢神策不愿意等到六太爷与徐锦鱼在一起的时候在出击的原因。时机不好把握,而且风险太大。
所以谢神策只能在桌底下拿人。
所以谢神策要把六太爷逼出鹊桥仙。
然后六太爷就被谢神策逼出了鹊桥仙。
然后在六太爷回家的途中,就被缇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