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

第503部分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5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缅痶想要几个月就消除。

    绝对是痴人说梦。

    朗蔡再次郁闷。

    特么的一个个都说得好有道理,难道就要这么妥协了吗?他不甘心,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旦刹不住车,翻车的情形就可能出现。

    “我觉得可以适当限制一下缅元和亚元的兑换。”坎亲一咬牙提出了这个方案,权衡利弊后,他觉得长痛不如短痛,这个口子一开,绝对会合不拢。

    坎亲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无关他利益’的态度激怒了其他人。

    “坎亲副首,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要是那样,很多民众第二天就可能上来堵住外面的门,你应该感谢亚元,帮助缅元缓解了这次大幅度贬值的社会影响。”

    “没错,不仅仅是民众,很多企业的结算都是和亚元挂钩的,一旦缩减,各个企业也不会同意,向华夏这次贷款的贬值都还没结束,一旦这样做,企业主遭受损失,这个钱是你来支付,还是缅痶来支付。”

    “。。。。”

    各部门负责人七嘴八舌。

    一片讨伐之声。

    他们可不怕坎亲这个没背景的副首。

    坎亲几次想要说印钱的危害,可是他们怎么可能听,他们当然知道印钱危害,可是更知道不印钱的危害,那就是自己的荷包不鼓了。

    这些话不仅仅是说给坎亲听得。

    更是说给朗蔡听的。

    朗蔡听着这些人的争论。

    心里越来越凉。

    不是自己的话不好使,而是资本的野心彻底崛起,现在,缅痶的问题绝不仅仅是零,不仅仅是亚元,不仅仅是那两个不听话的兄弟。

    还有内部的利益集团的资本野心萌芽。

    他能镇压下去吗?

    看情况是不可能了。

    朗蔡看了看已经无力招架的坎亲,又看了看依旧看着手中文件的零,心里不断地思索着利弊,思索着如何处理这次,以及下次可能出现的危机。

    限制亚元和缅元的兑换。

    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一旦下令,缅痶国内不闹翻天了才怪呢。

    可如果顺了他们的意思,继续印钱,朗蔡可以想象的到接下来的情形,缅元将会持续更长时间的贬值,亚元将会掌握着数量巨额的缅痶资产。

    要知道。

    缅元兑换成了亚元之后。

    缅亚银行立即就拿着这些缅元购买了缅痶境内的资产,或者兑换给旗下的企业进行投资,不过主要购买的还是土地和自然资源的资产。

    因此,缅亚银行手里并未持有多少缅元现金。

    随着缅亚银行把这笔钱大量投资缅痶境内。

    缅痶的政府税收的确是增多了,但是依旧无法消除缅元超发的流动性,也就是说,这个贬值周期持续越久,民众兑换回缅元的时间就会越久。

    在这个情况下。

    亚元一进一出。

    将会掌握极为庞大的缅痶资产,这部分资产的保值能力,可以让亚元拥有一定的偿还能力,到期可变卖成缅元,然后兑换给需要缅元的民众。

    这一套完美的避险方式。

    朗蔡也不得不竖起了大拇指。

    而在民众回归缅元怀抱的时候。

    缅亚银行想要变卖如此巨大的资产,除了缅痶政府,根本无人能接盘,也就可能发生无法兑换的情况,导致亚元的声誉一落千丈。

    当然,也保不齐缅亚银行用这些资产来抵押还给那些兑换者。想要借此让缅亚银行产生巨额亏损的办法很可能由于缅亚银行采用资产地货币的方式渡过难关。

    现在朗蔡已经想通了这点。

    那就是亚元这次和缅元的兑换很可能只是小亏一点,绝不会伤到亚元的筋骨,这种情况,绝对不是朗蔡愿意看到的,他想要看到的是亚元消失。

    缅痶境内只有缅元。

    朗蔡就不得不想其他补充的办法出来。

    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亚元崩溃?

    除了让零消失。

    就只有让缅亚银行产生坏账,巨额坏账,资不抵债,这样亚元就会土崩瓦解。

    看着依旧一脸沉稳的零。

    朗蔡忽然开口道。

    “零副首,缅亚银行目前拥有数额巨大的缅元以及缅痶资产,不知道是否可以给我们缅痶政府的项目贷款。”没错,他打上了缅亚银行手里的缅元的主意。

    这样一来。

    缅央行就不用印钱,自己成了债主。

    俗话说欠钱的是大爷,朗蔡也想当一回大爷,多一个制衡亚元的筹码。

    他决定等到缅元币值稳定,缅元回流的时候,想办法压低一下缅亚银行的资产变现价格,方法其实非常多,一旦变现不够,挤兑是必然。

    如若加上自己的赖账。

    亚元绝对死定了。

    到时候就能彻底让亚元消失。

    也就是说。

    缅元停止贬值的时候。

    也是亚元消失的时候。

    其他人一听。

    纷纷大赞朗蔡高明。

    主要是之前缅痶政府从未向国内银行贷过款,没有想到这里,现在听朗蔡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可以,不用印钱,还能拿到钱,简直完美。

    大家都眼睛放着光地盯着眼前的‘金主’。

    这一刻。

    仿佛零浑身都放着金光一样。

    零也不负众望。

    点了点头。

    “可以。”

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一粒药丸() 
‘可以’两个字。

    让在座的人都兴奋了起来。

    缅亚银行现在有多少钱,他们也不知道,因为没办法计算。

    但是数额绝对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钱很多都是通过亚元来保值,民间的企业和民众也让缅亚银行的缅元总量高到他们都测算不出来地步。

    这些钱被缅亚银行流回了缅痶市场,也间接的刺激了缅痶的经济,导致让他们又赚了一笔,虽然这样子的话,缅亚银行充当商业银行的角色。

    不仅处在没有存款准备金限制的‘野生状态’。

    还打破了朗蔡限制缅亚银行在缅痶开展业务的束缚,在刺激缅痶国内经济的同时,催生了不小的经济泡沫,导致缅痶民间的货币流动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可是这并不能抹杀缅亚银行的积极作用。

    至于那这点副作用。

    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我可以让缅亚银行给与低息贷款,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这笔贷款必须有百分之三十用于采购缅亚经济特区的产品和服务。”零说道。

    “这没问题。”朗蔡直接答应了,这本就是通行惯例,这次向华夏贷款的人民币,还不是要采购大量的华夏产品和服务,零什么条件都没有才奇怪呢。

    说完。

    朗蔡接着又说道:“不过,这笔贷款的抵押物我想就不用和华夏那样,需要抵押物了吧。”要是有了抵押物,这个筹码的分量就没那么重了。

    “这个。。。”零故作为难地沉吟了一下,最终一副好似我吃了大亏一样,艰难的点了点头:“行,都是一个国家的,我自然相信这个国家的信用。”

    国与国之间的贷款也是有两种。

    一种无抵押贷款,属于国家信用贷款。

    一种有抵押贷款,这样的情况比较少。

    前一个虽然无抵押,但是附带条件会很多,后一个相对较少。

    而在国内。

    地方政府和银行的贷款,基本上都是信用贷款,担保就是地方政府的信用,除非是一个国家货币发行权都失去了,否则国内政府贷款没听说过要拿抵押物的。

    就比如华夏。

    只有地方政府的担保贷款需要抵押物,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财政不够直接找银行要就是,一般银行都会给,也不会要所谓的抵押物。

    地方政府是国家的机构。

    大家都是一家子的。

    要什么担保物,那是在打别人脸,要这么做了,就是在得罪人,而银行也不担心地方政府还不上钱,因为地方政府手中握有大量资源。

    土地。

    矿产。

    税收。

    因此,当地政府根本不担心欠钱,别看地方政府债务越来越大,大到当地财政根本还不上,可是根本没人着急,也就经济学家吹一吹其中的危害。

    现在朗蔡明确提出向缅亚银行贷款。

    不是说不能要抵押物。

    可要是你非说需要抵押物。

    这直接就是在质疑这个国家政府的信用,也是由于缅痶政府不想印钱了,朗蔡不想在这里开口子,不然根本不会问缅亚银行借钱。

    就算零不借。

    朗蔡大不了印钱就是,对他来说多大点事。

    不过朗蔡觉得零并不会拒绝。

    听到零的话。

    朗蔡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心道零的觉悟还是一如既往的高。

    他很高兴。

    另一边高兴的,应该就是唐青了,要是有了抵押物,朗蔡他们下次怎么会再次爽快的贷款,没有接下来的大笔贷款,怎么完成接下来的计划。

    无抵押物。

    就是培养他们这种‘无痛消费’的习惯。

    就像手机或者刷卡支付一样,看不到切实的纸币,花出去的痛感降低,就会慢慢习惯并上瘾,因此,就算朗蔡想给抵押物,唐青也不会要。

    这玩意儿。

    要来干啥。

    以后还不是我的。

    你先给我保存着吧。

    “要贷款多少?”零问道。

    朗蔡看了看手里的预算报告,此时的报告看起来却无比顺眼,甚至他都期待着更高一点,因为贷款越多,他手里的筹码也就越多。

    到时候亚元的损失越大。

    想了想,朗蔡抬头说道:“合计两万六千亿缅元,这应该不算多,也就相当于一百一十多亿亚元,相比缅亚银行手里的缅元,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这个数额比超出的预算还多点,但是多的并不多,反正借钱嘛,多多益善,不管是今后赖账,还是今后亚元纳入缅元,这部分账目直接就能内部冲销掉。

    不用还。

    当然,前提是他能赢,而朗蔡觉得,他赢定了。

    零沉吟了一下,点头说道:“没问题,不过考虑到很多项目资金都会回流到缅亚经济特区里,为了减少兑换麻烦,加上缅亚银行手里的缅元现金有限,考虑到其他企业和现有资产的运营,我建议其中一半用亚元贷款,剩下的用缅元进行支付。”

    朗蔡想了想。

    零说的是事实。

    缅亚银行现在的缅元很多,保守估计还留存现金缅元在七万亿缅元左右,但是需求也多,看到零的缅元不够,他就莫名的兴奋起来,你缺就好。

    “好,我同意了。”朗蔡笑着答应了。

    有了这样的共识。

    接下来的会议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各部门获得了资金,背后的利益集团可以继续大赚特赚。

    朗蔡不用印钞就获得了巨额贷款,解决了一个难题,顺便又拥有了一个制衡亚元的方法,只是这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筹码。

    忽然间,他觉得缅痶的步子可以再次迈大一点,至于潜藏的危机,被他必胜的心理选择性抛到了一边。

    而零终于放出了最大一笔亚元贷款,算是个意外之喜,提前给缅痶喂下了‘第一个药丸’,只是这个药丸并不是治病用的,而是缓解疼痛。

    等到药效消失,下一次病痛发作,他们形成了依赖,就只能到他这里买药。

    很快。

    会议结束。

    由于是信用贷款。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意向就已经签下,等到缅痶这边走完流程,就会正式签订贷款合同。

    而流程自然是走的费快。

    毫无阻碍。

    三天后。

    所有缅元部分的贷款下来了。

    各部门一片欢喜。

    开始了大把撒钱的日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七百六十二章 央行会议(求订阅!)() 
就在这笔两万多亿缅元的贷款落地的时候。

    这个消息立即就被传回了国内。

    一大早、

    京城。

    央行。

    国际司。

    负责人袁义组织了一场研讨会。

    邀请了部门主要成员还有一些研究院的经济以及货币方面的专家。

    给了缅痶那么大笔的贷款。

    贷后风控是必须要做的。

    只是现在这里面的情况实在是有点复杂,目前缅痶的经济发展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货币问题却是忽然凸显了出来,让一央行的领导们都有点头大。

    一个国家。

    两种货币的情况在华夏并不什么稀奇事。

    但是像是缅痶现在这样。

    其中作为小众货币的亚元竟然在主要货币流通区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这就让他们有点懵了。

    就像哪一天港币忽然在国内流通和结算保值一样,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完全没有先例。

    “去年底,我们给了缅痶一千六百亿人民币贷款,帮助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钱陆续被缅央行按照国际汇率创造了出来。

    由于巨量的缅元流入市场,加上缅痶政府的超发,缅元国内的货币贬值便开始了,这在我们的预期之内,其中亚元的币值一直保持稳定,这也在我们的预料之内。

    可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亚元在这次缅元的过程中,竟然成为了缅痶国内上下的一个资金避险池,由于缅痶国内上下都没有办法打缅痶的美元储备的主意。

    后来他们发现亚元竟然可以自由兑换,便把亚元当做了类似于美元的保值货币,进行着大量的兑换,使得缅元大量参与着缅痶国内的经济和储蓄活动。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一般商业银行贷款有存款准备金,必须有部分上交央行,用以保障平常的民众存取,以及保障居民及企业存款的安全,控制国内货币的流动总量。

    可是缅亚银行并没有这个限制,所有缅元所得,他们可以全部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