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

第821部分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8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一反三、

    很快就把整个分期和额度规则给弄了出来。

    “很好,做一个具体方案,不用贪多,慢慢来,我们最重要的是在平台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谋求更好的市场反应和效果。”

    “明白,马总。”

    “嗯。”

    居阅读网址: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认购(求订阅!)() 
除了阿里。

    京东。

    苏宁。

    国美。

    当当。

    慧聪网等国内本就是电商,或者半电商的品牌,也都开始论证这种分期模式的可行性,唐青都说是主流之一,那肯定错不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适不适合。

    。。。

    复旦。

    “唐青,你这分期里面,怎么没有给在校生开,连五百额度都没有。”钟良虽然不需要,但还是忍不住上来问唐青。学生的消费能力可不弱。

    唐青停下画画的手。

    抬头。

    “分期,是透支消费,每个月的还款额,可能占大部分学生一半的生活费,我相信他们的信用,会还,但我不想挣他们的生活费。”

    “仅此而已。”

    一听。

    钟良肃然起敬。

    商人中。

    唐青的社会责任也是独一份。

    “你做得对。”钟良点头,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如果你不做,阿里做了,他给学生额度,买你们纪元的手机,怎么办?”

    唐青一笑。

    “阿里不可能给一个学生上来就五六千的额度,一两千顶天了,然后慢慢增长,期间他们也有别的要买,几乎不可能凑够买纪元的额度。”

    钟良恍然。

    是他想多了。

    钟良又问:“那国外销量增长多吗?”

    “不,很少。”唐青摇头。

    “???”

    “国外纪元没有基于公司的分期。”

    “为什么?”钟良不解。

    “利益,分期,银行的权力,信用卡也是西方银行最大的收益来源,国内银行不太管,是因为上面对银行的要求,不是利益至上。”

    “这才有了支付宝,在国外,支付宝就不可能存在,法律上是违法的。”

    “国外银行不同,他们是私人的,利益优先,因此,形成了银行垄断集团,任何去抢他们蛋糕的人,都会遭到他们的抵制。”

    银行职责不同。

    行事风格也不同。

    国内的银行最主要的是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保障过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维护国内的基本金融安全和业务开展,不追求我一定要赚多少多少钱。

    自然。

    尽管作为对手。

    可从一开始。

    并没有对支付宝和微信进行最严厉的打压。

    鼓励创新。

    国外那些银行的唯一目的赚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任何出现的竞争对手,想要颠覆和插足他们的领域,就是一个字………干。

    “好可怕,忽然感觉,国内的银行可爱多了。”钟良苦笑道。

    “在某些方面,是的。”

    。。。

    接下来的日子。

    分期的效果逐渐逐渐凸显,短短一个星期,就让纪元+平板在国内的周销量突破了一百万,这是在纪元刚出来那会儿才有的盛况。

    “青元科技上市在即,唐青推出分期和信用额度,实则为青元科技造势。”

    “据悉,阿里和各大电商平台也正在酝酿分期功能。”

    “分期,电商的利刃。”

    “美国次贷危机,正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消费乏力的基础上,有专家称,这是一种十分有效活跃经济的手段,有助于经济复苏。”

    “警惕!大学生是否应该如此快速的接触透支型消费。”

    “。。。”

    国内媒体们很是兴奋。

    《福布斯》热度冷却。

    唐青立即抛出分期,他们又可以在这方面深挖,根本不用费脑子,而且青元科技在国外上市,他们作为娘家人当然要支持一下。

    媒体。

    能支持的就是宣传。

    相反。

    西方媒体倒是不太感冒,青元科技又不是在西方国家上市,他们兴趣缺缺。不过,媒体不感兴趣,不少国际资本却很感兴趣。

    微晶科技让他们赚了不少钱。

    青元科技。

    一个优质股。

    在金融危机的现在。

    能赚钱的地方可不多,有,就得抓住,资本最在意的事升值,不是那些不能产生价值的情绪,而且,青元科技的认购开始了。

    。。。

    华尔街。

    某投资公司。

    “还没有青元科技的具体IPO消息吗?”

    “抱歉,经理,缅股那边的交易所保密做的太好,您应该知道,他们不想让我们知道,我们何尝知道过什么有用的信息?”

    说到这。

    手下一脸苦笑。

    缅痶那边虽然刚走出农业国,可内部异常稳定,打听消息,也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多的就算你给多少钱,人家也不告诉你。

    有胆子拿钱的。

    现在都在唱铁窗泪。

    “好吧,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度。”

    “是啊。”

    。。。

    伦敦。

    某大型金融公司。

    “认购资格下来了,两亿美元已经进入缅股账户。”

    “那就好。”

    “我们是否增加点投资,这一周青元科技的销量大涨,单周的营业额就接近八亿美元,他们的零八年第一季度财报肯定会很好看。”

    “嗯,再增加一亿美元过去。”

    “是。”

    万众期待下。

    三月十一日。

    青元科技公布了IPO细节。

    上市股份占比百分之二十。

    最终确定估值为二百亿美元

    总募集资金四十亿美元,合计约二百八十亿亚元,发行价二十亚元,总股数十四亿股,成为了缅股目前最大的私企IPO。

    缅痶。

    “又有新股。”

    “等了近四个月,你终于来了。”

    “唐万亿,越叫越顺口。”

    “。。。”

    对于新公司上市。

    缅痶的股民十分期待。

    青元科技。

    算是第一家外国在缅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而且还是如此有名,纪元可谓是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在缅的销量也极其的好。

    外观时尚。

    耐用。

    运行速度快。

    好用。

    这样的公司怎么能不支持。因此,有些错过了前几次造富的人,纷纷去就近的证券交易所开户,申请认购青元科技的股份。

    不到一天。

    认购倍数不断上涨,当晚到了二点五。

    第二天。

    三点四。

    第三天。

    四点一。

    也就是说,每一股,就有五点一个资本认购,中签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如此认购倍数,还是缅股做了客户筛选和门槛的结果。

    不然。

    可能还会疯狂飙升。

    好在缅股有大客户机制,有部分发行股是给大客户的,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很会操作,有时候,市场还真得有一些‘套路’。

    认购截止日时,倍数接近了六。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人上人(求订阅!)() 
沪市。

    青元科技总部。

    临近上市。

    和一般公司一样,员工们激动中又带着忐忑,虽然青元科技的产品畅销世界,可别忘了那是缅,不是金融发达的香江和美国。

    资本的活跃程度。

    直接决定一个股票的上市表现。

    有人断定。

    就算青元科技在缅股表现再好,与在成熟的股市上市相比,市值上限要缩水百分之三十以上,也许还不止,但这是唐青的选择。

    公司上下只能支持。

    支持那个从未做过错误决定的男人。

    不。

    男孩。

    在他们眼中。

    这个还在大三的**oss,称之为男孩也不算错。

    傍晚。

    大会议室。

    骆强正在开上市前最后一次会议。

    “各位,从下周起,青元科技将会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代表着,我们的工作业绩,除了产品的利润,还有那些股票的涨跌。”

    “当然,最终还是得体现在产品上,股价的基础是产品,是占有率,是公司发展得好。唐董说过,上市只是公司的一个小阶段。”

    “上市后,不代表各位功德圆满,因为董事长从来没有觉得上市是目标,因此,今后的工作,也都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今后,除了天眼的监管,又多了股东的监管,我们的任何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各位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涉及公司事务,一定要谨慎。”

    “。。。”

    “这一次,分期+信用额度上线,让我们在短短两周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九十亿人民币,售出纪元手机一百零七万部,平板二十三万余部。。。”

    “。。。”

    “各个配件的销售量也创新高,但市场仿品的影响依旧存在,董事长说过,不怕别人学我们,就怕别人在理念和速度上超越我们。”

    “因此,在配件的创新上,我们要不遗余力,任何时候,别出现仿冒比我们原产好的局面,要是那样,我们可没法给董事长交代。”

    “。。。”

    上市前。

    总结工作做完。

    骆强心里的激动依旧难以平复。

    对唐青来说。

    兴许旗下公司上市只是小事情,因为唐青旗下的其他公司想要上市的话,根本就毫无阻碍,不像其他人哭着求着上市的情况发生。

    可是。

    对他骆强来说。

    这却是他的全部。

    彗星集团上市,造就了十来个亿万富豪,以及几十个千万富豪。跟着唐青的那些创始高管们,一个个都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

    微晶科技更厉害。

    造就的富豪数量更多,而且是以美元计,现在微晶科技的股价在八十美元上下震荡,总裁周友持有的股票市值也稳定在十亿人民币以上。

    不能说不羡慕。

    这一次。

    终于轮到他们了。

    如果青元科技拥有彗星集团的市值,他也会靠股份成为亿万富豪,实现多年的愿望,就在这时候,骆强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妈,什么事?”

    “强强,你二姨夫失业了,想去你们公司。”

    “妈,我们是科技公司,二姨夫哪干得了。”骆强苦笑道。

    “你不是总裁吗?一个工作多大的事。”

    “这是规定,我们公司除了保洁和司机,至少都是本科起,公司硬性要求,没有例外,二姨夫好像也不会开小车吧。”

    “保安呢?可以做保安呀。”

    “不行、”

    “为什么?”

    “公司的安保部门招录不归公司管,董事长手里有专门的安保公司,只招收一种人,那就是退伍的军人,二姨夫也不是啊。”

    “看门都不行?”

    “不行。”

    “。。。”

    挂了电话。

    骆强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别的公司,一人得道,还能鸡犬升天什么的,但在唐青的公司,一个人得道,那就是一个人的事情。

    想要安插亲信手下?

    当天眼不存在啊?

    试问唐青手下哪个总裁敢违规乱让人进来?

    。。。

    美国。

    葛家庄。

    早上。

    葛峰拉着肚子高高隆起的妻子凌雅,在一条小溪边散着步,这几天,凌雅的母亲专门从岛国飞过来照顾女儿,和葛峰的母亲的不同。

    凌雅的母亲是全职太太。

    葛峰的母亲在华盛顿州法院工作,和他父亲住一起。

    “哎呀,这两孩子,不消停。”

    正走着。

    凌雅顿住脚,捂了捂肚子。

    “儿子出来肯定皮得很,到时候一定要严加管教。”葛峰笑得合不拢嘴,这次算是中奖了,自己媳妇儿怀了龙凤胎,好兆头。

    “你教英语,我教日语。”

    凌雅轻抚肚子。

    至于汉语,两人都会,葛家庄也都说汉语,不用特意强调。

    “我还会法语。”

    葛峰举手。

    “能学得来吗?”

    “有什么的,我还不是学过来了。”葛峰叹道,人不逼一逼自己,就不知道有多大潜能,从小被家里严加教育,十分辛苦。

    人上人。

    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想要融入上层社会,就得精通他们的玩法。如果只混脑残二代圈,只需要会泡妞、飙车、玩乐即可。但要像葛家这样的高级二代圈。

    全球通史,各国历史,文学,历史重要人物,各国语言,品酒,运动,商业。。。多到能让一般人抓狂。他们都得学习和涉猎。

    不然人家开个玩笑。

    提个典故。

    你胡叉叉地立那里。

    还玩个屁。

    “我从小得学习四国语言,琴棋书画一样不能少,文学历史更得背下来,各国名著必须得看,避免出去社交场合下丢人。”

    凌雅一脸的追忆。

    背不会。

    可是要打手心的。

    如今。

    算是苦尽甘来。

    虽然还是凭夫贵,凭子贵。但如果自己就一个花瓶,根本不可能入这种家庭的门。现在,有个好丈夫,将来有一对儿女,一切都挺好。

    之前。

    在岛国上贵族学校。

    周围都是岛国的一些权势家庭。

    不是有钱。

    就是有势。

    她身为华人后裔。

    在那边难以融入进去,不说被看不起,但也是边缘化,现在,她算是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归宿。葛家,在岛国也是有脸面的存在。

    “叮咚。”

    葛峰低头看了一下手机。

    笑了笑。

    “怎么了?”

    “没什么,认购结束,中签概率是指望不上多少了,和微晶科技一样,上市后慢慢收吧。”

    葛峰把微晶科技的股票质押,贷款的钱,全都打去了缅那边,具体也不用他操心,有他的表妹焦涵的投资公司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