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

第823部分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第823部分

小说: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刻间。

    缅亚医药集团就涨了百分之一点几。

    “怎么回事?挂这么急。”

    “这是要扫盘?”

    “怎么会挑选它,上市这么久,要吸筹也不用选在今天。”

    “有古怪。”

    “你们说,是不是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

    “有可能。”

    “。。。”

    就在一片不解声中。

    数则消息传来。

    让他们明白了缘由,很多人手机的相关新闻推送接连闪烁。

    《今日上午九点半,印度国会正式通过了国家医疗贷款决议,决议内容为:向缅亚银行贷款,用以支付印度国民的转录原液治疗贷款。》

    《同时,还通过了转录原液的临床准入,开始对大数据医疗进行实验性临床,不日,印度卫生等部将组织专家学员来进行培训。》

    《决议还包括,月底一次性付清,从印度过来治疗的所有患者临时性贷款,加上去年的设备损坏损失,共计六十三亿亚元。》

    三个重磅消息。

    让圈里炸了。

    接着。

    信息飞速扩散。

    “原来如此。”

    “去年就听说过,但一直没什么确切消息,今儿来个突然袭击。”

    “难怪了,我说昨天青元科技涨,按理说不少人应该卖了别的股票,来追一波高,缅亚医药集团是缅股最大的盘,理应受到影响。”

    “可是,前些天的价格却稳稳的,仔细一看,不是没人卖,而是被人慢慢吸走了。”

    “资本好贼。”

    “人家有信息优势,怪得了谁,估计提前一周就知道了。”

    “信息就是财富。”

    “我怎么忘了,印度那边之前就在开这会。”

    “你记得有什么用,当时下议院那么多反对的,很多人认为上议院根本通不过,所以才不太在意,没想到,竟然就这么通过了。”

    “的确不可思议。”

    “我才知道,他们欠了缅亚银行那么多钱。”

    “正常,廊余县那边,无限制接受印度的患者,先治病,不要钱,半年以来积累的账,刚好一次性和印度政府算清楚。”

    “六十亿,好多钱。”

    “你们说,印度借钱,能不能还上?他们的国家负债差点爆表了。”

    “没关系,人家毕竟是人口大国,还有资源。”

    “就怕印度赖账,和坑北极熊一样,我觉得应该规定他们借亚元,还美元。”

    “呸,只要亚元比值稳定,不可能和北极熊一样,当年是他们倒霉,卢布兑美元贬值了三千多倍。亚元怎么可能会跌成那样。”

    “没错,相信亚元。”

    “不还,就追着他们要账,哈哈。”

    “。。。”

    伴随着消息扩散。涌入缅亚医药集团的资金多了起来,很快,就又涨了百分之一,随着消息发酵,肯定还要迎来一波涨幅。

    消息传到国内。

    标题变成了《印度含泪掏钱》。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大欠账(求订阅!)() 
事实上。

    印度的确是含着泪的。

    当然。

    一般人是喜悦的泪。

    贷款方…印度政府则是心疼的泪。

    这么大笔钱,六十多亿亚元,缅亚银行是要的现金,说是以表诚意。事情都推到这个份上,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答应给了。

    只有给了这钱。

    人家才同意给设备、医疗贷款。

    印度不比华夏。

    华夏财大气粗,人民币购买力强,自身还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加上紧密的贸易关系,华夏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些设备和药物。

    而印度呢。

    卢比?

    呵呵。

    巨额外债压在头。

    每年利息都是个庞大的数字。

    加上印度出口商品类别少。如此一来,货币用途有限。好在,缅亚银行也没太打印度的脸,规定了四分之一的贷款可以用卢比支付。

    毕竟。

    两国挨着。

    贸易结算需要用到印度货币。

    但可以预见。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印度的财政不可能为正,因为这些贷款都是印度政府垫付,人们还贷需要时间,有的还可能赖账。

    但缅亚银行的钱。

    印度赖不掉。

    只能一年年慢慢还了,到期还不了的话,大不了借新债还旧债。

    这些年。

    不都这样过来的嘛!

    。。。

    华夏。

    有人算了一笔账。

    “印度人口多,开放医疗贷款后,按照转录原液适用病症,每年印度医疗贷款支出将会在一千五百亿到两千亿亚元之间。”

    “去年,印度全年财政收入约一千八百亿美元,折合亚元,也就一万两千多亿。但是,这些财政收入,已经让今年预算为负。”

    “再加上每年超过两百亿美元的医疗贷款,啧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印度的军费就占到了财政预算的五分之一。”

    这一算。

    华夏网友们乐了。

    这样看。

    印度这是要大欠账的意思,巨额负债好像一点都不愁一样,一次次去买军事装备,没钱了怎么办?债务重组,继续举债。

    “我赌一包红塔山,印度铁定要借新账还旧账。”

    “不用赌,你肯定赢。”

    “同情缅亚银行,又多了一笔不良贷款。”

    这笔不良贷款。

    在华夏网友们来看,是铁板上钉钉。

    “不能这么看,兴许人家有办法要到钱,印度那么大的国家,矿产资源都是钱,劳动力也能创造价值,再不济,拿国有企业抵债。”

    “他们在非洲放了那么多贷款,会缺矿?”

    “这说不准,非洲路途遥远,矿石运输麻烦,要是在印度,就是挨着的,一个火车过去就能拉回来,话说,两国通火车么?”

    “没有。”

    “。。。总会通的。”

    “我觉得挺好,缅亚银行出于人道主义,就算知道是不良贷款,也毫不犹豫地借,人家兴许是发善心,赚了名声,不能说是亏。”

    “有道理。”

    。。。

    另一头。

    印度各大媒体直播。

    “从下周一开始,所有过去治病的患者,在缅廊余县入境时,必须先去印度银行办理申请医疗贷款,领取通行证,否则那边医院会限制接收。”

    “所有医疗贷款均为十年期以下,由家庭办理,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若是今后患者其他原因去世,贷款由家庭其他成员偿还。”

    “在偿还期间,若连续六个月未分期还款,将会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在房屋贷款、商业贷款、家庭成员就学、出国等都会有影响。”

    “。。。”

    这一次。

    几乎印度所有台都在播。

    还有电台。

    印度百姓们奔走相告,如过节似的。

    对这些条款。

    大部分人还是接受的。

    至少。

    这个贷款是真的,不用眼睁睁等死。就是有点美中不足,这笔贷款只能用于癌症类使用转录原液的疾病治疗,其他的病不能贷。

    相对来说。

    比华夏差远了。

    至于这笔贷款怎么还,印度百姓们并不担心。很他们借的又不是高利贷,而是向印度政府借的,就不可能遭受暴力催收。

    这样一来。

    他们的担心就小了许多。

    反正我慢慢还,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虽然有一些信用影响,还影响孩子教育,也不是太大的事情,他们又不是不还。

    至于印度政府由此向缅亚银行欠下的债务。

    让上面头疼去。

    你们有钱买武器装备,也该多花点钱在我们身上了。

    。。。

    缅股。

    有了利好消息。

    涨势就停不下来。

    之前只有华夏,现在加上了印度,这样一来,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人口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开始大规模使用转录原液。

    不。

    不止这两个国家。

    还有缅本身。

    以及‘莫桑比克’模式在非洲各国的推广使用。这要是算下来,已经超过了全球一半人口的国家,对转录原液进行了承认。

    这个转变。

    是巨大的。

    百分之二。

    。。。

    百分之三。

    。。。

    百分之三点五。

    。。。

    在中午的时候。

    缅亚医药集团较开市就涨了近百分之五,而且还在飘红当中,伴随着各国媒体的报道,西方舆论的酸溜溜转变,让更多的资本扑了过来。

    。。。

    卫俊家。

    放下手机。

    “唐唐,青元科技的风头被缅亚医药集团抢了,不过还好,不是昨天,要是昨天出这档子事,那可麻烦了。”唐凯一脸的庆幸。

    “真是的,早不出,晚不出,非要今天。”卫俊帮着说道。

    旺萨也加了一句。

    “小唐总,别担心,青元科技已经成功了。”

    唐青哭笑不得。

    我脸上有写着担心吗?

    印度这事。

    他早就知道,年前下议院表决前他就知道结果了,具体通过时间也明白,至于青元科技为什么要撞上来,仅仅是个巧合罢了。

    况且。

    谁无聊和自家公司置气。

    你们这一个个安慰的表情,让我很纠结好吧。

    。。。

    吃完饭。

    “老唐,下次回来再找你喝。”旺萨告别道。

    “一定。”

    唐凯和他来了个拥抱。

    旺萨回去有事。

    他爹要下来视察,检阅当地驻守士兵,要不是亲爹,他可不敢在这个关头,还跑到邻国来和唐凯喝茶聊天,下午就得赶回去准备一下。

    不然得挨批。

    “走了,小俊。”

    “慢走。”

    卫俊和他妻子挥着手。

    “我们也走了,有空来华夏玩。”

    “行,唐叔。”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顶峰?(求订阅!)() 
看到车队消失在视野。

    卫俊没有回屋。

    静静地看着远方,他们家地势好,在一座小山顶上,可以看到的风景很远,和以前的土泥路不同,一眼望去,水泥公路盘山。

    “真好。”

    良久。

    卫俊嘴里蹦出两个字。

    “什么真好?”妻子奇道。

    卫俊一笑,拉着妻子的手,“这景,这物,还有人。”他其实想说活着真好,以及有这几个关心他的长辈真好,但话到嘴边就变了。

    结了婚的人。

    这是基本技能。

    果然。

    卫俊的妻子脸上笑得极其灿烂。

    “回去吧,我们下个月也去德林省玩。”卫俊拉着妻子往家走。

    “要开业了吗?”

    卫俊道:“试营业。”

    去年。

    他也拍下大片的地,盖了酒店和度假村。

    一半沿海有沙滩,一半近海,由于占地不小,到现在还没建好,他本来就开旅游公司的,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没客流。

    由于地段不错。

    不少国际资本都想从他手里买。

    加价一倍不止。

    可惜。

    卫俊从没打算卖,而是当做事业。虽然现在那边没什么人,但他相信,等德林省的旅游区全面开放,一定会成为热门旅游地。

    不说别的。

    光是这些来治病的,就能让那边爆满。

    只可惜。

    想开发商业房产,零依旧有限制。倒不是不让,而是不能修没什么特色的建筑,想要修个筒子楼来卖,大赚一笔,对不起,不批。

    全域旅游。

    这是零下的目标。

    对那些毫无美感的建筑,不许弄。

    这也导致德林省中标的那些酒店,一个个都废了一番心思,弄得各有特色,开发商们花了不少钱,找大型国际建筑设计院来做。

    一时间。

    订单爆满。

    喜煞了那些设计师,对设计师来说,钱是一方面,自己的设想被实现,更令人欣喜。

    。。。

    新…内高速。

    ‘行军’打头的车队在超车道快速穿行。双向八车道,十分宽敞,这也是这边干线高速的统一标准,最先覆盖的就是缅亚经济特区。

    如今。

    巨额投资下。

    这条路在去年年底通车。

    遇山开山。

    遇水架桥。

    多线施工。

    使得新安市到内比都的时间缩短了两个半小时。当然,这是按照高速限速极限来算的,不然,一小时二十公里,得跑到明天去。

    车上。

    唐青不时看看外面,又或者低头写画。车窗微微摇下,清凉的风吹进来,让吃完午饭的人会忍不住想要睡觉,林佳雪就已经眯着了。

    唐青精神十足。

    正吹着风。

    一阵喧闹传来。

    “是唐青。”

    “真的是唐青。”

    “太幸福了,出来旅游,竟然能碰到他。”

    “偶像。”

    “。。。”

    听到声音。

    唐青抬头一看。

    是一辆旅游大巴,上面写着‘众峰旅游’,此刻,车上男女都看着他,不少人朝他挥手,扫了一眼,还全都是年轻人。

    难怪这么疯。

    眼前一闪。

    这辆大巴的信息就出现在了唐青的面前。

    毕业旅行?

    有意思。

    原来,这车是云省旅文学院的学生,要毕业了,大四下学期也基本没有课,又是旅游管理专业,班里便组织起了这次计划。

    首选便是这边。

    因为云省他们都玩遍了。

    要说这段时间最热的线路,非这边莫属,今后从业,也有可能在这两地,就当提前熟悉一下。

    人家那么热情。

    唐青不能当做没看见,朝他们微笑挥手,表示招呼。

    “唐青冲我笑了。”

    “我拍一个,别挡着我。”

    “。。。”

    “小心点,不要挤。”导游喊道。

    “我拍到了,拍到了,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