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的理论,立刻让何录心折不已。
到了李鸿藻府上,没想到的是这里聚会的人竟然有数十人之多,何录忙介绍,今天běijing城里清流一党能找到的官员都到了,这让秦铠也着实风光了一会,不过这其中的原因他早就了如指掌,一切都因他放出的消息以及双方现在那微妙的关系。
越北的战事中,算起来主事的官员一共也就那么几号人,西线是统帅岑毓英和云南巡抚唐炯,东线则是提督兵事的吴长庆和广西巡抚徐延旭,而现在越北的战事糜烂,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这败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接下来追究责任的话,除了这统兵官员外,举荐的人那也是大有干系。
而唐炯、徐延旭正是清流力荐的两个,当然,秦铠作为一个异数,也被列入的清流举荐的名单之中,而现在已知的战报中,唐炯带的3000滇军全溃、徐延旭手下一万五千的桂军更是败的凄惨,就逃回来一个提督、一个道员,两千不到人马。
等进了大门口,一个身材偏胖、中等个头、长须白发的老者已经迎了出来,不用介绍,这就是清流现在的党魁李鸿藻,这位和名字一字之差李中堂那可是天生的死对头这主家到二门相迎,那可是了不得的客套,秦铠立刻加快了步子,上前拱手施礼。
“下官秦铠拜见尚书大人”,秦铠躬身施礼,这位在朝堂上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且是秦铠可以借助和需要的那种力量,对于现在在朝堂完全没有实力的秦铠来说,这可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看到这位蜚声在外的大清官场新锐对自己的态度十分恭敬,李鸿藻自然是十分满意,这在场的官员那可都是看的清清楚楚,这有助于自己在清流一派中声望的提高,他点点头笑着过来拉住秦铠胳臂,哈哈大笑的说道:“秦巡抚果然是儒将风范,老夫可是久闻不如一见啊”
众人簇拥下就进了客厅,这里早就摆下了酒水,李鸿藻非常亲切的拉着秦铠一个一个介绍来人,第一个介绍的长髯八字眉老头,就让秦铠小小的吃了一惊——“南清流”的领袖人物、帝师翁同稣。
对于这位大佬,秦铠自然是久闻其名,历史上少有的几位颇有政绩的状元郎嘛,当然,更让这位出名的还是平反满清四大冤案之首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光绪皇帝虽然在历史上无甚作为,但是却是满清历史上少有的勤奋和博学的皇帝,这与这位帝师有着莫大关系。
他自然知道翁同稣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他的书法,当下也是表示了一番对老翁书法的仰慕,客套了几句。
老翁看到这位秦巡抚倒是出人意料颇有书生气,也是十分意外,毕竟在军机处谈论到这位秦铠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和战事有关,难免会给人留下知兵善战的感觉,当时就有了个念头。
这一番介绍,足足花费了小半个时辰,倒也有几个名字让秦铠印象深刻,刑部主事赵舒翘、御史林绍年,这两个三十来岁的官员让他十分有兴趣的攀谈了几句,不过最让他意外的是最后介绍的一个6品的小官通政司经历黄遵宪。
这名字让秦铠着实愣了几秒钟,看了看这位清瘦、中等个头的男子,他倒是不敢认定这位就是“近代诗界**”的主将,在中国外交史上颇有作为的那位黄遵宪,光脑快速搜索出这位的历史信息,按理现在这位应该在ri本当参赞来的,怎么跑回běijing城?
旁边的李鸿藻倒是很好奇秦铠对黄遵宪的关注,这位黄公度在京城的清流中其实是个边缘人物,便介绍到:“黄公度之前在ri本国任参赞有4年多了,这个月刚调回来,不是美国人那边闹腾的厉害嘛,准备派他去美国做一地的领事,处置当地华人事务”
这倒解除了秦铠的疑问,确确实实就是此人,秦铠心中微微一笑,这“排华案”的事情自己正愁找不到突破口,朝黄遵宪拱拱手问道:“黄大人,我听闻你正在撰写一部ri本国历史志,正好我对此也颇有兴趣,不知道能否赏光一晤?”
对于这个邀请,黄遵宪自然很意,他撰写ri本国志的事情,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倒也不是秘闻,不过能传到这位在广州的巡抚耳朵里,实在是想不到,他自然是十分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却丝毫没有意识到,秦铠早以有了把他绑上自己战车的意思。
众人落座后,秦铠身边坐着的就是平ri里往来消息最多的陈宝琛,对于双方间非常融洽的关系,他自然是非常诚恳的表示了感谢,攀谈起来倒也显得十分熟络,这清流官员间的应酬自然是以时政评议为由头,吃吃喝喝,再发泄发泄对朝政的不满,不过今天的议题却是由李鸿藻来主持。
两巡淡酒之后,李鸿藻双眼微闭,看着秦铠说道:“秦巡抚,今ri太后召见问这越北之事,六王爷明ri早议之时要请你同去,共议这越北战事的大计这越北战局如何?烈风你的消息可是最灵通的啦”
这里的一多半人都是保举过唐炯、徐延旭和秦铠的,听到今天的重头戏,自然都停下交谈,眼光转到秦铠这边。
秦铠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意思,也明白了李鸿藻的意思,想来越北战败的消息已经触动了这些清流官员的根本利益,这很好,越北的这场大赌博,自己无疑就是要做这大庄家,和法国人来一盘大的,而自己颠覆的历史进程,给这些人的好处,到时候也要连本带利一起收了。
所以,他一开口就是吓死人不偿命的宣言,“诸公,这越北局势极其险恶,不过我旗下的护**必定能击败法国人,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可失去,我会想夺回琉球国一样夺回越南的土地
是無~錯/小/说/网!!!
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
秦铠这掷地有声的回答,可比介绍越北战事更让人有感觉,当时候就有一半的在场的官员后悔当初怎么就脑子犯浑,联名上书举荐唐炯和徐延旭来的……下面秦铠紧跟着了一句话,又让这些清流官员有些摸不着北
“但是,越北战争的胜利与否,除了战场上,还在乎纸面上,这还需诸公在朝堂上为国谋利”
在场明白这句话的人估计也就七八位,那可是到了位高权重、经历过这几年边疆国界战事的大员才能明白的事实这些年朝廷和列强签署的边界协定,每一次都或多或少的吃些亏不过,对于秦铠这铁骨铮铮的表演,显然颇得这些清流名士的看重,宴席之上,第232章不靠谱的大战略不时有官员投上拜贴。
这倒是忙坏了同来的孙复,不过对他而言更多的则是欣喜,今天结纳的人物,每个人都算是颇有影响力的,而李鸿藻、翁同稣两位,更是位高权重。
第二天一早,李鸿藻就派人来接秦铠了,到了紫禁城门口,李鸿藻、翁同稣两人已经来了,正在门里面和另外一个气度雍容、神态严肃的瘦高老头说话,正是前几ri收了秦铠三万两的恭亲王奕訢,看到秦铠后,李鸿藻已经向他招手了。
等走到近前,他忙上前装模作样行了个大礼,偷偷竖了下中指算是报复一下,大声说道:“下官拜见六王爷”
恭亲王奕死人脸微微一笑,“秦巡抚,无需多礼,待会儿皇上要问你破敌之策,你可要小心回答,切勿cāo之过急”
这死老头收了咱三万两就提醒这么两句,秦铠再次腹讥了一番,不过这装模作样的客套还是免不了,那暗中竖起中指的问候里自然也是一并奉上。前世、后世,秦铠都是第一次进紫禁城,前世那是没兴趣看,现在倒是不好乱看。第232章不靠谱的大战略
这时候,秦铠才发现,整个午门内竟然也就有七八个官员在候着,难道大清国的早朝就这么几位?不过这话题可不好开口问,否则难免落了官场白痴的口实,好在咱有光脑和数据库,查询了一下才明白,大清朝自雍正后根本没有后世电视上那种所谓的早朝……卧槽,咱被白痴电视剧忽悠了
每天皇帝见的只是军机大臣,也就几号人小规模聊聊,今天就是这情况,西宫太后要接见的就他们几位,另外一旁还有两官员,一个半老头秦铠是认识的,刑部侍郎许庚身,另外个四十来岁模样,不认识。
很快就有太监来领路进去,恭亲王奕那是此间常客,大摇大摆走在前面,穿过几个门洞,来到一座宫殿之前,秦铠抬眼看了下——养心殿,敢情平ri里议事都在这里。
想到马上能见到那个悲剧的光绪皇帝,秦铠倒是有了几分好奇,现在不过是个12岁的娃娃,也不知道啥样子……
等到了里面,这大殿可不小,只见最里面的富丽堂皇的龙椅上坐着一个小孩,秦铠还没仔细看呢,就看到几个大臣都跪下行大礼,卧槽他郁闷的也跟着跪下,依葫芦画瓢行了礼,咱今天这大礼,就当拜了进土的老古董……
坐在龙椅上的光绪一动不动,倒是旁边有死太监尖着鸭公嗓子喊道:“太后恩典,赐座”
几个人这才算有了位置,靠着龙椅前的台阶一字排开几个位置,秦铠倒是没排在最后,两位侍郎在他下手,他趁机和许庚身拱拱手,另外一位既然有机会进宫,也不知道是什么狠角sè,秦铠笑嘻嘻的也拱拱手。
这时候,龙椅后面帘子里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响了起来,“恭亲王,昨ri所说之事,你办的怎样啦”
恭亲王侧身行礼,“太后,南洋大臣、广东巡抚秦铠已到,秦大人说了,法国人不足为虑,大清定可破敌”
秦铠听的一脸黑线,这曲解意思也不是这么搞的嘛,老子啥时候说过这话了,这该死的恭亲王、鬼子六,好在……咱底牌多,看来还就得梭哈了,想到这里,又把原本想好的说辞给温习了一番。
“秦巡抚”
帘子一动,中年妇女又说话了,显然还在观察自己,秦铠忙学着恭亲王的模样侧身施礼,昨天他可是找了周馥好好问了问这进宫的礼仪,大声的应道:“臣在!”
“恭亲王所言,可有几成把握?”
卧槽的,现在能说不属实那鬼子六瞎掰的嘛,秦铠在心里竖起无数一阳指,把瘦老头的给洞穿了几百回,不过神态却异常冷静,“启禀太后,这法国人无视我天朝威严,实乃欺人太甚,朝堂上有太后秉公,小臣自当在外效死,我以为大清必能击败法国人,让他们ri后不敢轻易犯我国威”
秦铠不谙着大清朝官场里的道道,孙复和周馥两个早给他出了主意,那就废话少说,所以进宫前就打定主意,言多必失,只谈主题,找自己来不就是收拾这越北的烂摊子吗恭亲王奕訢找自己顶缸,自己也正好趁机多捞些个实利。
反正现在该败的都发生了,护**的志灵要塞可是动员了几乎全部jing锐参与了防守,周瑞东经营了两年的地盘,他还是有底气的,而多次与法国人交战的结果,周瑞东、薛超两人对于这次的大计划也是信心十足,他完全有资本去做这个庄家。
即便未能完成战略计划,只要等到清军完成换帅调防,等广西边境上的军队调入越北,自己大不了启奏把老冯、冯子材给摆上位置嘛这法国人想要再次复制的,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军事失败
何况……秦铠腹中yinyin的一笑,法兰西共和国……这高卢鸡还搞神马共和,很快咱就会让茹费理这个战争狂徒尝尝咱的手段,这多管其下,让你这该死的高卢鸡蹦达
恭亲王奕訢听秦铠大包大揽,除了略感意外,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现在可是难得的机会,谁不趁着这机会在太后面前多表现一番,不过这倒也让他十分放心,既然秦铠在这边夸夸其谈,ri后数落起责任的话,这太后面前说的话总赖不了的,心中大定,也不插话,静等帘子后面那位说话。
很显然,帘子后面的慈禧也有些意外,这和法国人的战事她可是十足的没信心,早年和咸丰皇帝仓皇逃出běijing避难的ri子,她可是毕生难忘,这泰西长毛可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同治中兴的10年发展,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清军,以及现在泰西各国还维持着表面上对大清帝国的尊重,让她这个太后倒也风光的很。
这些年,对朝堂上的掌控,也让她得心应手,淮军、湘军、清流、亲贵这些力量无一不在她的掌心,对此,她颇有些那西游记中如来佛尊的感受,一直来让她十分不满的就是八旗军地位的没落,淮军的崛起。
而这秦铠却是一股子新崛起的力量,虽然目前看起来实力不显,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秦铠更注重的是水师的建设,而且战绩不俗,这与掌控一支近半国家陆地武装的淮军相比,那可是一支更有安全边际的汉人兵马,只需好好敲打一番,就能成为牵制淮军的一股子实力
若是这秦铠能在越北打败法国人,那倒又是一个可用的左季高啊毕竟左宗棠这年纪也不小了,即便是淮军ri后有想法,也能用来牵制一二就算是越北战事无法挽回,到时候在贬谪这夸夸奇谈的秦铠、启用李中堂来处置也不迟……
想到这里,慈禧倒是有了决断,“秦铠,听你之言,对这越北战事势在必得,可有什么把握和方略吗。”
秦铠听这老女人p都不懂,也问自己军事方面的方略,不过,这分析战事,他可是拿手,立刻罗列数据分析了一番越北的战事,就双方兵力和武器做了简单对比,又引用了一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道理,他这种数字化的分析自然十分容易理解,而引经据典的说辞,颇显几分儒将风度。
这下子,殿内几位大员可都有些大开眼界的想法,就连龙椅上12岁的小皇帝听到这打仗的话题也一改原本发呆的表情,听得竟然十分仔细,帘子之后的慈禧更觉惊喜,对于自己刚刚做出的决定更多了几分满意,她这种军事白痴也从秦铠的分析中听懂了不少信息。
这也正是秦铠要传达的信息,清军在绝对数量和士气上并不输于法国人,只是装备上欠缺一些,即便是现在新败,军力上也大有优势,这一点倒是一点不离谱,历史上,单单靠清军和黑旗军最后也打败了高卢鸡,何况现在还有武装到牙齿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