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水师这样的主力铁甲战舰,这战舰量和质上的差异是惊人的。
现在整个美利坚合众国拥有的战舰不过30余艘,但是第一批具有实战价值、新式铁甲舰的开造却仅仅是在5个月前。
1883年3月,美国国会批准建造4艘装甲战舰,即3艘防护巡洋舰、“阿特兰大”号(lnd)、“波士顿”号(bn)、“芝加哥”号(ig)、和1艘快速艇“海豚”号(dli),这就是美国大西洋舰队bd的新组合。
不过,即便是现在刚刚开造的战舰,美国人还是保守的维持了战舰上风帆索具,这无疑是画蛇添足的举动,不过第一次安装在战舰上的三胀蒸汽机和双轴推进系统,却是紧跟了这时代的技术。
泊港之后,通过电报局想国内拍发电报后,却很意外的收到了秦总督的新命令,很快,命令被下达到每一个士兵,进入临战戒备状态!
而吕翰则亲自前往伊奥拉尼王宫拜见主持夏威夷政务的莉迪亚公主,提出要在珍珠港开辟专用海军基地第334章伊基克的造访者的要求,希望夏威夷方尽快给与答复,当然,港口是以租借形式来使用的!
原本以为这位莉迪亚公主会在这个问题上予以拒绝,但是很意外的是,夏威夷方竟然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但是附加了两个条款,一是请求南洋水师派出军官帮助编练守卫,二是向效忠于卡拉卡瓦国王的提供新式武器。
这让吕翰十分奇怪,毕竟这里紧靠着美国,虽然美国人不是什么好货,但是以当地繁荣的经济来看,夏威夷王国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要从美国进口武器,应该不难?不过,既然肯向转而把订单转给秦总督,这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细问之下,这才搞明白,原来美国人对夏威夷岛的渗透已经快到吓人的地步了,驶入现在的夏威夷岛上美国商人早就开始在圈地开辟种植园了,而且不断蚕食当地人的土地,更要命的是,美国人还秘密支持反对卡拉卡瓦国王的教会党,而在美国人鼓动下,夏威夷的一部分官员也倾向于并入并入美国。
很显然,这个行事老道的莉迪亚公主是要借着南洋水师的势头,来强化对夏威夷岛的控制,对抗美国人!
几ri后,清国的舰队悄悄的离开了珍珠港,这支庞大的船队留给夏威夷王国的震惊却一直持续这。
………
伊基克,这里原本是秘鲁重要的硝石、鸟粪产地和出口地,这些都作为原料提供个往来于英国的大货船,就是这简单的产业,却是秘鲁最重要的产业链。
自从这里被智利陆军攻占后,双方围绕着伊基克所在的塔拉帕卡省周边地区展开了反反复复的战事,整体上占有优势的智利军队虽然无法彻底歼灭周边的秘鲁、玻利维亚军队,不过在交战中始终保持着不错的胜率。
9月2ri,一艘悬挂着黄龙旗帜的中国商船泊上了伊基克港口,智利对外贸易十分活跃,但是其中却少有于远东中国的交易,甚至于瓷器方面的交易也十分稀少,这无疑与的大洋的洋流有些关系,早年的帆船很难在洋流汹涌的大海中行驶到智利。
靠岸后,南洋水师千总马罡立刻带着亲信手下上了岸,他是奉了陆志远的命令来调查塔拉帕卡省华人情况的,上次凯尔卡少校透露的情报,让他们都十分感兴趣。
进入这座智利北方重要的要塞伊基克,马罡却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这座所谓的要塞,也就有一圈高3米的厚围墙而已,而且从海上进入要塞的道路也敞开着!
不过,很显然,他要在这里完成的任务实在是简单了点……一上岸,马罡就碰到了一个挑担贩卖东西的小贩,虽然穿着有些不伦不类,不过他一眼就认定,对方肯定是个中国人。
把小贩带到一边询问了一通,对方显然受惊不小,马罡再三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出示了盖有打印的文书,小贩这才从惊慌中恢复过来,愣愣的看了看这几个新来的中国人,询问之后,小贩把他们带到了伊基克东城,远远的指了指前面一处宅子。
马罡大摇大摆都走了过去,却发现那户宅子门口竟然站着四个拿着大刀的士兵,看这打扮和模样,倒是有中队的气势。
“站住!什么人?”对面的士兵看到马罡后,立刻大声的喝止了他,拿着武器上门来盘问。
“几位,我是奉了密令来见陈永录将军的!”马罡忙拱手说明。
“奉命?你是什么人?陈将军你们这几个相见就能见了?”门口守卫中的小头目似笑非笑的嘲讽道。
马罡也不跟这些小兵啰嗦,他取出公文递给那守卫,“这位兄弟,我也是军中吃饭的,这信是我们陆参将写给陈将军的,烦请立刻转交!”
一听马罡的解释,那守卫倒也不敢怠慢,虽然现在华人义军是在帮着智利军队打仗,不过那完全是卖命的事情,听到对方的解释,守卫也意识到对方身份特殊,立刻拱拱手接过公文,匆匆进了宅子!ro!!!
第335章 戴勒姆的专利()
这只是一间很普通的七八进房间的民居,那守卫匆匆走进后院,此时院子中间正有一个四十来岁、面皮黝黑的壮实汉子正在挥舞着一柄开山大刀,刀光挥舞,上下翻腾,端是好身手,一旁更有十几个军官和士兵也看的起劲,是不是吆喝两声为这汉子喝彩。
这壮汉正是这支暂时与智利陆军合作的太平军头领陈永录,看到守卫进来,知道定然是有事情,大刀空挥几下,收了功架,“王伢子,怎么啦?”
看到壮汉问话,叫王伢子的守卫忙举着信说道:“大将军,外面来了几个水师的人……”
“智利海军的?让他们回去……就说我不在,”陈永录眉头一皱,第335章戴勒姆的专利“这事情我不是说过了嘛,现在咱兵马只驻守伊基克和卡米尼亚,北面的蛮子打过来,咱们扛着,但是要我们再去打北面的蛮子,咱们这点人马也干不了!”
“大将军……不是智利人,是咱中国人,说是广州来的!”
“清军?”这消息也是太突然,这让陈永录十分惊讶,十多年前他从福建与大批太平天国溃军逃上洋船,选择远赴海外做苦力这唯一的生路,那时候,他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十几年的悲惨经历,整天与鸟粪打交道的命运,最终在这场国战中找到了终点。
他为人仗义,当年也在太平军中上过战阵的,而且识字还学过工夫,又有一帮兄弟,所以被起义的华工推选为头领,在袭破伊基克之后,他也看中了这个不大的港口,便在这里囤兵留下了,而智利陆军也是兵力不足,倒是喜出望外,立刻同意他们这支义军驻扎当地的要求,还向他们提供了几百支步枪。
“大哥,清狗干什么?你开口,我带人出去撵走他们!”
“这清军是什么来路?难道第335章戴勒姆的专利要请我们回国?”
“……”
这有人一咋呼,立刻就引得院子里议论纷纷,现在陈永录手下的将领,可谓是五花八门,年龄从20岁出头到50岁都有,年纪大的,当年还曾和清军作战过,年纪轻的根本就是在秘鲁苦力营里长大的,对当年的事情也就是听老人说起而已,根本谈不上国仇家恨什么的!
陈永录琢磨了一下,结果那封书信,他识字,这书信内容并不复杂,都是些平常朴实的话,对方只说了一个意思,南洋大臣秦大人非常敬佩义军的胆略,有意招揽。
要说陈永录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他们现在客居伊基克,说白了,因为这块地盘现在根本是无主之地,秘鲁人给打跑了,而智利人也没取得真正的掌控,旁边还有玻利维亚骑兵时常来sāo扰,他们在合理镇守,实在是帮了智利陆军一个大忙。
但是,卸磨杀驴这等简单的故事,他可不是没考虑过,这些智利人多为白人掌权,义军目前还有一席之地,那也是形势所迫的结果,一旦战争结束,这支华人军队的结局那完全是一个未知数。
想到这里,他把信转手交给一旁的一名三十岁左右、长须粗犷的男子,这位就是现在陈永录的军师穆青,别看他长相粗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数年前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跟着洋商来到秘鲁做了苦力,和陈永录却成了好友。
“穆兄弟,你看看这信……”
穆青其实刚才就颇为惊讶,这里离开故国万里之外,对方竟然能找上门来,这绝对不是自己见惯的那种大清**官员能干得出的事情,这里除了鸟粪和硝石,并没有其他的大清看得上的东西,算起来也就西洋人把这些玩意当宝似的运来运去。
仔细看了看来信后,他更加确信了一点,他冲着陈永录微微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很多事情还需要具体面谈的!
“王伢子,前面带路,我和军师亲自去迎接这位马大人……”
……
派驻柏林的王黎现在已经完全胜任了南洋体系代言人的角sè,他时常游走在德国外交部,不时到德国几座为南洋体系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大工厂里转转,探望这些被教官称为未来希望的技术人员,看到这些人玩命的在德国厂子里学习,说实话,他也感到十分的振奋。
在这里的两年多时间,王黎的思想上可谓是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升华,德国工业的迅猛发展,激发了他无比的工作热情,利用不断派驻当地的学生、工人,他也迅速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工作网络,现在,各种重要的技术信息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到他的桌案上,然后在通过电报或者马尾海运的船只送回国内。
现在,他却不在柏林,晕头转向的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然后又雇佣了一辆马车在斯图加特的碎石路上,到了中午时分,他终于赶到了目的地,离开斯图加特5公里的小镇康斯塔特上的一家机器厂。
这其实是一家占地不过几亩的小厂子,孤零零的一座机器车间和不远处提供动力的一座锅炉蒸汽机房是整个厂子唯一两座房子,木制的大门上早已长了青苔,门口只有一个60多岁的长胡子老汉坐着晒太阳。
看到竟然有位客人来访,老汉也是非常惊讶,等看到来人竟然是一个衣着得体的东方年轻人,德国老头还真以为王黎是迷路来的,所以也不上来问话。
王黎仔细看了看小工厂门口已经略显残破的标示,这才确认这就是自己要来的地方,他带着助手上前问道:“您好,我是来自柏林的客人,前来拜访戈特利布戴姆勒先生和威廉姆斯迈巴赫先生!”
老头嘴张了老大,这才确认,这两位确实是客人,忙带着王黎向里面走去!
几天前,一条消息从柏林专利申报机构传到王黎的案前,一个名叫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工程师刚刚完成了一项新专利的申报,而这项专利正是教官列出目录中特别提到的四冲程汽油卧式发动机,他立刻动用了手头所有的资源查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王黎自然不知道,这项发明意味着动力系统的大革命,不过他确信一点,教官作出的决定绝对是有重要价值的,从当初从德国聘请工程师培训马尾船政工人,到现在大批量派出工人到德国来学习,他看到了自己从未想象过的未来。
所以,一得到消息,他就带着的德意志银行的现金支票赶到这个遥远的小镇上,因为教官当初就有过命令,一旦有这项技术的任何专利,那就发挥全部的力量去获取它。这让他十分的激动,全部力量,这意味着什么……这让他想想都激动。
戈特利布戴姆勒是个50十来岁的黑皮肤老头,此刻正穿着一件厚布工作服指挥者十几个工人对一台体积不大的机器进行打磨,看到有客人来,这位工作狂也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而是示意王黎在旁边坐一下。
王黎友好的点点头,他在马尾船政学习的也是机器专业,后期的兴趣爱好也在于蒸汽动力,所以对于动力设备也颇有些心得,他在德国的几年多时间里,可没少参观德国的研究机构,这汽油内燃机以往并非没有产品,但是大多数的构造都源于蒸汽机,一般都带有一个较大的飞轮,阀装置等制作和设计方面也十分粗糙。
而今天看到的这台发动机,式样还是旧式样卧式汽油发动机,但是整体设和制作十分jing细,可惜王黎并非穿越众,若是秦铠看到这台发动机的话,一定会发现,从整体的式样上来看,这种形式十分接近后世最近常见的汽车用发动机,而且笨拙的飞轮也不见了。
此外,与过去的发动机相比,这种新型发动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转速也有大幅度地提高。之前出现过的小型的汽油发动机,大体上转速是每分钟200转,而王黎在看到这才样机试机时的转速远远超过200转,这让王黎坚定了他的收购计划。
他微笑的看着这个勤奋的老头爬上爬下,忙活了足足半个时辰,才把一个小部件打磨完成,这才过来会见这位远道来的年轻客人,稍一交谈,胡子花白的戴勒姆就对王黎专业的谈吐非常惊讶,不过他最好奇的还是客人的来意。
王黎自然也不遮遮掩掩,用流利的德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戴姆勒先生,不瞒你说,我受公司的委托,对你这项研究很有兴趣,希望能与您就专利的合作进行协商!当然,如果戴勒姆先生同意双方的合作,我们将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提高汽油发动机的效率提供良好的手段。”
戴勒姆自然明白,这位从柏林赶来的年轻人一定是对自己新申请的专利感兴趣,当然,对于合作他有非常大的兴趣,这种工程xing的机器,没有大规模的投产,要想获取利润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制作效率和成本上将是自己难以接受的。
只是,现在他感到疑惑的是,对方竟然提出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机器,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要知道,自己的汽油发动机源于奥托四冲程发动机,难道对方也对奥托四行程发动机有着深入研究……ro!!!
第336章 我们在试炮()
抱着这个疑问,老戴勒姆迹星追问了句“王先生,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