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不过这边人手不足,可能先把情报司扩建到省一级,等人员充沛了在向下扩充!”欧阳庆砸砸嘴巴,现在情报司的规模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庞大的规模,不过。情报司活动的范围主要还仅限于沿海省份,随着新军整编一起扩张,无疑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
周瑞东点点头,“那你还要抓紧了,教官已经下令两广紧急动员,等薛超的三镇回来,这事情就要实施了,没有新军压阵,这地方勇营的裁撤,那还不是一句废话,这些个督抚,跟咱们同心的,我看也就张佩纶张大人了,其他人都各自有小算盘!”
两人正在抒发感慨之时,外面有军官大声报告,“周将军、欧阳将军,秦大人已经回来了,让你们立刻去见他!”
两人对望一样,立刻把桌上的东西稍稍整理,等到了军政部中间议事厅时,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军官,参谋部、教导团、巡捕局、特别行动队的军官都有,两人立刻加快脚步,到了门口,洪海早在那里等着了,立刻让他们进去。
秦铠正坐在桌案前拿着铅笔写着什么,看到两人进来,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示意他们坐下,又刷刷的继续写了片刻,这才抬头严肃的问道:“知道叫你们来干什么嘛?”
两人对望一眼,周瑞东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教官,外面等了那么一大批人,我看和新军整编有关!”
秦铠点点头,“瑞东,是和整编有关,目前却不是新军,而是北洋水师,原本就和李中堂约定水师要联合,现在,趁着这次俄国人的事情,先把我们的人安插进去,筹备海军司的事情,我已经电报让吕翰去执行了!”
“要和俄国人开战了?”欧阳庆立刻想到了之前参谋部多次推演的中俄对抗。
“是不是开战,还要看俄国人的动作,瑞东,你这边立刻命令东北的第二、第三、第七军团开始动员、必须在六月二十八ri完成,章奎部主力必须在月底前抵达珲三道沟,与据守当地的先头部队会合,威胁海参威!”
周瑞东起身来到地图前看了看,然后说道:“教官,章奎那边的前锋8个营已经在珲驻扎了快2个月,依托老龙口构筑了山地工事,那边都是山区,俄国人虽然在海参威附近有几万兵力,但是绝对难以突破第二集团军的防线,而且,他现在手头打过仗的新军已经超过三万,只要三镇、七镇跟上,从绥芬、东宁夹击双子城,大有可为!”
秦铠点点头,这对俄作战,在军政内早不是新闻,推演、情报早就开始做起来了,“很好,不过,我们还是要考虑英国人的反应,先通过图们江往珲全力补给,海参威是要塞,若是海军无法迅速解决俄国舰队,可能需要从陆地上发起进攻,要塞战,部队装备的迫击炮未必能奏效,马尾火炮局有新研制的150mm重炮,全部运过去!”
军政部内如火如荼的忙活起来,军官们进进出出,而设立在军政部内的有线电报更是发出了几十道命令,在刚刚完成轻松的东北攻略后,军政部这一战争机器再一次紧张的发动起来,每一个人都明白,接下来可能是南洋体系从未经历过的巨大考验。
二十ri,李中堂发布照会,与俄国的外交磋商由军政部秦铠将军全面负责,外交部配合进行谈判,这一不寻常的任命,立刻让东交民巷的外交公使们意识到新zhèng fu态度上的转变,由完全是军方背景是秦铠来主导对俄谈判,很显然,新zhèng fu的态度愈加的强硬了!
不过,就在二十ri内阁令颁布后,当天下午,这位想来态度强硬的南洋大臣、军政部主官秦铠,再次出人意料的发布了谴责俄国在华行为的外交公告,要求俄国就上海枪击案进行公开道歉并且对死伤者进行赔偿,对于枪击案幕后主使者进行追查。
很显然,与俄国人谈判的大门再一次被这位铁腕的军事强人重重的关上了,这让原本准备进行外交斡旋的英国人也是目瞪口呆,巴夏礼公使也有些坐不住了,李中堂是不是脑子秀逗了,让这位整天喊打喊杀的秦铠来主持谈判,这不,还没谈判,就把俄国人先骂了个狗头喷头,那还怎么斡旋,不能斡旋,英国人之前提出的条件,又怎么去捞好处。
很快,赫德带着英国方面的意见来拜见李中堂,这一次,李中堂也装聋作哑起来,他转告赫德,这件事情是内阁会议决定的,他也无法取消接下来,他让杨士骧引介赫德来见秦铠,反正,这档子烂事情,李中堂是打定主意不插手了,怎么看都是个大麻烦!
赫德非常郁闷的来见秦铠,他之前与秦铠倒也见过几次,不过都没有深谈,毕竟,这位秦大总督一直来对大英帝国似乎都不待见,而自己带来的条件,以屁股来思考,也知道很难让这个强势的将军认同。
不过,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次,秦铠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这位中英外交的中间人,当然,赫德现在能拿得出的条件,和上回与杨士骧商谈的并无增加,英国zhèng fu要求新zhèng fu继续履行旧条约,保持现有租界、领事裁判权,改变的只是鸦片的禁售年限和把海关税提高到7。5%。
在他意料中,这位对俄国人极端强势的中国将军肯定会提出一大通反驳意见,甚至直接否决自己的建议,但情况却发生了180度的变化,秦铠在听了之后,当场表示,双方经过谈判,都进行了让步,让他看到尽快达成旧条约重签的机会。
这样的表态,虽然远没有达到英国人想要的程度,不过,相比之前的谈判,显然已经有了跨越xing的进步,赫德惊喜的表示,双方可以进行进一步磋商,当然,他同时也表明了英国的态度,可以进行让步的空间十分有限,希望这位固执的秦将军明白这一点。
双方友好的协商之后,当然,成果十分有限,秦铠当地拍板,双方应该继续在外交部设立旧条约磋商联系小组,以加快谈判进度,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可,中英双方积极的谈判态度,第二天清晨就成为了报纸的头条消息,当然,俄国人被彻底无视成了英国报纸嘲笑老对手的注脚,而这几乎彻底激怒了俄国公使博白傅。rq
第699章 金融帝国()
六月二十三ri,正当中英谈判似乎步入蜜月期、而中俄谈判则彻底的冰冻之时,几乎国内所有的报纸都刊发了一条重磅消息,这一次,列强不再是消息的主角,国内洋务先锋广东再一次让国人感受到它那无以伦比的吸引力,消息自然是与银子和利益有着直接关系的。(。)
广州,作为南洋体系的核心所在,更是南洋工业的中心所在,不过,对于南洋体系高层而言,却都知道,整个南洋工业体系,在广州的仅有很小的一部分,为广东创造着巨额商业税的广州工业区和周边府县蓬勃发展的新生产业,现在都并非属于南洋直属的产业,最多也就是由南洋体系控股而已。
不过,作为两广、乃至于这时代中国唯一的大型银行——南洋银行,现在越来越凸显出存在的重要xing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两广工业区内不少产业的贸易额已经动辄数十万两白银,若是以金银交易,虽然未必不能cāo作,却是实实在在的麻烦。
当然,这一切在广州已经毫无问题,由南洋银行开出的汇票已经完全取代之前外国银行的才能cāo办的汇兑、贴现、兑换等信用业务,所以,在两广商户之间的大宗交易,都习惯于到南洋银行开办的交易所进行,只需要支付极小的服务费,就能轻松的办结大笔资金的结转。
更直接促使南洋银行一统江湖的。这其中自然是秦铠的策划,随着广州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ri益增多,加上有广东铁路等一系列利润丰厚的铁路公司投身其中,这广东股票市场的巨大利益已经完全吸引了国内资本的眼球。
而两广总督府在秦铠的授意下,作出上市工厂保证金、股民股金、股票分红及纳税都必须由南洋银行来进行办理,对于原本真金白银交易的股票市场,由于这一条政令的作用,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就过渡到银行券和银行兑付的新时代,而这直接为南洋银行创造了每年超过500万两以上的收益,这还不包括代扣税的两广财政收入。
南洋银行的大佬陆义锦在离开阜康银行号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彻底颠覆了他原来理解的钱庄产业,一切的收益都来的堂堂正正,但这却已经完全超越了当初阜康银行能想象的规模,他现在完全不担心如何拓展业务。
而现在陆大掌柜唯一想要做好的,就是把南洋银行目前已经膨胀到巨无霸级的现金彻底的管好,现在账面上都有近一亿两千万两的现银,而南洋银行的资产也已经在过去两年秦大总督不断从海外注资后,膨胀到了八千四百万两的规模。加上钱息、汇兑、放贷等等收益,每年都达到50%以上的增长率。
一年多以前,当南洋银行的资产扩张到5000万两的时候,陆义锦就已经感觉全面管理上的困难了,在向秦铠提出后,秦铠也没有配置特别的人员。而是同意在两广总督府下设情报司特别调查局,协助打击已经显露苗头的金融犯罪。
而这一及时设置的强力机构,在成立一年后,终于展露出存在的价值,之前都是小打小闹。打击了一大批不开眼的土豪和那些见利忘义的买办,而在一周前,就是举国为俄国人制造的上海枪击案义愤填膺之时,两份侦缉完毕的广州上市工厂案被送进了两广总督府。
这两家在广州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工厂老板,在经过详细调查后,特别调查局获得了充分的证据。证实两个黑心老板故意隐瞒工厂利润、转移股份公司资产到新成立的家族产业、勾结证券市场买办抬高股价等一系列罪名。
特别调查局依照这两个黑心老板的罪行,给出的是罚没全部财产、首犯流放南美伊基克做苦力的决定,不过,案子转到两广总督府时,赵烈文显然是充分考虑这种案子后面牵扯的势力关系复杂,在和陆义锦、何兴等财政大佬商议后,他毫不犹豫的兑现了乱世重典这句话。
六月二十一ri,在调查案结束后一周。两广总督赵烈文宣布两起经济重案最终判决,两名首犯被剥夺所有财产,并且剥夺国民权力,流放伊基克罚终生苦役铜矿区,永远不得回国,相关家族产业也被大部分罚没,仅按人头每人发放生活费20元,更严厉的是,两名首犯的家族直系,都被判流放南洋矿区。
这起案件的判罚,立刻引起了刚刚觉醒、拥有国民身份的大众注意力,这一次,以往一致声音的南洋体系报刊上也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叫好之声自然是大有其人,这无jiān不商自古就是国人的认识,报纸上引用广州公布的信息,这两名首犯非法收益多达数十万良白银,事实上造成了对股东的侵害,更是将这种不合法和赤果果的掠夺行为比为拦路抢劫和盗匪行径,拦路打劫数十万两白银,和这种利用卑劣手段抢劫百姓的手段实属一致,提议者甚至直言,流放的处罚过轻,应当处以极刑。
而反对之声也是大涨,尤其是以李提摩太主持的天津时报,在这些洋人眼里,这株连之法完全不符合西方法律的jing神,虽然,这时代大英帝国的律法中,对于重罪囚徒最常见的处罚也是流放到毫无人烟的澳洲。
而国内清流、文人也是态度各异,有人撰文抨击两广断案依循旧律,顺便把新zhèng fu也抨击一番,成立半年多的新zhèng fu,至今宪章未定,律法无据,更别提君主立宪下原本应该有的参议院、众议院。
也有中立人士,对两种观点各打五十大板,同时提出至今宪政需要的高等法院毫无消息,这断案还是各地大佬和地方行政官员为之,缺乏监督机制,当然,对于违法是不是应该重责,这些人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赞同乱世重典之说。
一时间,这起突发事件吸引了国民的大部分注意力,这件原本算起来并不算特别的jiān商案件,之所以立刻成为国民关注的中心,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这起判决相关联的广州成立的证券交易中心。
随着这个官办的证券交易中心三年间的潜心发展,整个中国的金融中心,已然悄悄形成了中部上海和南方广州的两极局面,但是,上海滩的金融根本正因为它是西方银行的聚集地,这紧邻黄浦江、后世称之谓外滩的地方,英法美俄德等诸多西方银行林立,靠着向中国输出资本,充分享受着东方大国的经济红利。
而广州的情形却恰恰相反,目前广东已然是国内工商业的领军人物,广州城外的工业区,云集着国内沿海省份绝大多数大家族和大商户的身影,而领略到广东开放的贸易环境后,几乎所有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商户都选择了继续在广东发展,因为这里拥有国内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金融环境和融资空间,更有让人咂舌销售和海上货运吞吐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两广、江浙、直隶,南洋银行已经是巨无霸般的存在,金融通兑无疑是支撑工商业的催化剂。
报纸媒体吵吵嚷嚷的争论,却出人意料丝毫未影响两广总督府的判决,很快,报纸上就公布了两广总督府刊发的案情始末,深度揭露了jiān商是如何利用广州证券交所获取股金,然后将百姓入股通过左手换右手的方式放入自家的银库,轻轻松松都掠夺多达五十八万两白银的事实。
而公布案情的当天,两名首犯就被押解登上驶向遥远南半球的货轮,而根据判决收到株连的案犯家人也倒霉的送往南洋婆罗洲,这虽然还算不上家破人亡般的处罚,但惩罚之重,却足够让所有有同等行为的jiān商也不能入寐。
就在文人清客们还在为如此判罚是否妥当之时,两广总督衙门接二连三的有投案的商人来寻求从轻发落,对于这些商人,赵烈文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一律都依照他们所作所为科以数倍重罚,不过这流放、株连的罪罚倒是省了,算是给予一次自新的机会。
消息见诸报端后,这下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