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工业中华 >

第998部分

工业中华-第998部分

小说: 工业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今天之所以能让秦铠跑来军政部,自然是施佩舰队即将引爆的北美洲大攻势,根据情报司和军政部整理的情报,整个美国西海岸,除了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军事基地外,估计其他沿海城市都将遭遇到致命的炮弹洗礼,唯一的问题是,施佩老头带了多少炮弹而已……而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就看吕翰是不是愿意是不是的送点而已。

    但是,一旦打疼了美国人,恐怕整个太平洋就被整成了一锅热油,施佩舰队就是倒进去的冷水,而美国则被放在热锅里煎炸的对象,会做出何种剧烈的反应,恐怕秦铠也不好预估!而这……正是秦铠和北京政府最愿意接受的转化方向……无论如何,届时掌握主动权和决定权的中国,都将是大赢家!(。)

第1296章 法国战场的泥潭() 
1910年9月19日,对于德意志帝国而言,是喜忧参半的一天,当天,当冯?法金汉上将兴高采烈的接收到西线的第三只装甲师,而这一次,德国装甲师装备的是由德国获得中国技术生产并进行改进的豹I型坦克,柏林参谋部向这位西线指挥官透露,帝国已经获得了先期每月80辆坦克的生产能力……这已经足以弥补前线持续作战带来的坦克损失。

    不过,另外的糟糕的消息却是帝国多了个新敌人,葡萄牙显然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做出了抉择,由于美国已经对德国宣战,这也导致了葡萄牙政府最终选择了实力明显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虽然葡萄牙的军力,对于德国而言完全无足轻重,但却造成了糟糕的外交压力。

    为此,得到威廉二世皇帝的授权后,小毛奇上将与法金汉上将则决定展开新的攻势,目标则直指英、法在多尔多涅河布置的防线,法金汉上将在谨慎考虑后,决定投入手头所有的装甲力量以及近90万经过短暂休整的德国陆军,希望一举奠定整个法国战局的胜利。

    一旦突破多尔多涅河防线,整个法国西侧大西洋的港口都将直接受到德国陆军火炮的威胁,这样的话,英国透过大西洋、地中海给予法国的援助将全面受阻,而切断法国东南领土,则直接让德国能够迅速解决地中海沿岸法国领土上的防卫,最终进入地中海,甚至可能截断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高频贸易……这将是多么让人激动的结果!

    黎明的阳光跃上东方的天空时,部署在库特拉前线的数门德军火炮率先开火,猛烈轰击利布尔纳正面的法军阵地,炮兵阵地掀起的冲天黑烟,直接遮蔽了东方的天空,而铺天盖地砸下来的炮弹,则将法军阵地的表面工事悉数摧毁。

    接到反击命令的法国、英国火炮部队自然不甘落后,立刻向早已标定的对岸德军阵地猛烈开火。双方在这片阵地上对峙了近一个月,几乎每一个可以投入战斗的士兵都被命令为自己挖掘一个足以对抗榴弹炮轰击的坑道,法国人在持续半年的战争中,除了在南特方向取得了屈指可数的小胜外。几乎就是在不断的撤退中度过。

    而这一次,担任多尔多涅河防线指挥官的是法国资深陆军将领费迪南?福煦上将,这位老资格的法**人,显然更明白这场战役背后的巨大的危机——法兰西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如果不能将德军的攻势阻挡下来。身后的加龙河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法**队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腾挪的区间!

    一旦德国人击破多尔多涅河防线,那就意味着,身后几乎不设防的布尔多等重要城市的陷落,所以,他已经将手头所有的王牌都押上了!

    双方持续的重炮射击足足进行了一个上午,随后德**队开始从利布尔纳、卡斯蒂、圣安德烈德三个方向发起地面进攻,三个方向上都出现了德国的装甲部队和数量惊人的陆军,双方在这段全长80公里战线上的17个重要攻击点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机枪、火炮构成的强大火力网,毫不留情的收割着双方士兵的生命。一具具如同木头般倒下的尸体,将鲜活的生命如同垃圾一般的抛弃,每一发炮弹砸下,都意味着双方的流血,而主导近距离战争的重机枪火力点,更是双方密集交火的关键点。

    为应对重机枪对士兵的收割,近一年的 交战以来,双方显然都找到了一些必要的办法,很显然,火炮有着远超重机枪的射程和杀伤力。这也成为了战地上一轮新的博弈,英法德部队都在前线进攻部队中配置了小口径的40mm、55mm野战炮,用于对进攻方火力点进行抵近的炮击,以摧毁对方的防御能力。

    相比之下。德国方面由于豹系列坦克的入役,率先取得了阵前一线的火炮投射能力,这也迅速转变为德军在前线的推进能力……短短5个小时后,当夜幕降临之时,法金汉上将得到了让他能够满意的战果,德军已经成功突破包括利布尔纳在内的6处法国外围防线。当然,这位深沉的德军统帅显然另有打算。

    入夜后,多尔多涅河上游、距离卡斯蒂城60公里外的本圣付瓦河谷,隶属德军第二装甲师的上百辆的德军坦克、装甲车以及燃油补给车正缓缓而行,在深夜的月光下,随行的工兵迅速在浅浅的河谷上游架设了浮桥,并于次日凌晨穿越河谷并登上了河道南面的一处小高地。

    冯?法兰克少将亲自爬上高地顶部,兴奋的发现了自己要攻击的法国目标——扼守河谷浅滩的法国小镇瑞亚克,凌晨5点发起对瑞亚克小镇的进攻,完全是毫无悬念的一场攻击,这里驻扎了一支500人的英国陆军部队,仅仅拥有4门60mm迫击炮,这种火力,对于装甲部队而言,几乎毫无用处。

    至于500名英军,战争打响后,面对黑暗中上百门的60mm坦克主炮和密集的重机枪火力,英军上尉营长立刻选择了撒腿就跑,这样的战斗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而占领河谷的消息,立刻被送到了法金汉上将的指挥部。

    这位亲手实行“施里芬计划”的德国将军,显然再一次成功施展了侧翼迂回的战术,而这一次,他则是毫不犹豫的单独使用了装甲部队,不过,在第二装甲师身后,作为进行决战的主力,还有鲁登道夫中将亲自率领的第三集团军4个军、近25万的强大兵力。

    这一战术,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法金汉上将甚至在强大的攻势展开之时,却被迫削弱兵力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正面战场攻击力量,法国人在不断的战败,但在法国的身后,却站着这时代拥有绝对工业、军事能力的美国和英国,他作出的是一场战术上的豪赌……必须以决定性的胜利来解决法国问题。

    为了作出这一战术安排,冯?法金汉上将也已经是抽调了手头几乎所有的机动力量,法国人在英国、美国的资助下,几乎抽调了多尔多涅以西所有能够参战的军事力量,并且在过去两个月内武装了至少20万新兵,这也让正面战场上的德军压力大增。

    而此刻柏林的参谋部,小毛奇上将也焦急的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消息,德国已经在西线连续取得了巴黎、勒芒、波瓦迪尔、克莱蒙非朗等四大战役的胜利,光是被俘法军就超过40万,但是,在英国、美国的强烈介入下,法国人竟然能一次次的组织起新的防线,这让德国参谋部迅速迫使法国投降的战术,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胜利虽然带给了西线德**团极高的士气,但事实上,持续半年的交战,即便是最精锐、最守纪律的德国陆军,已经陷入了新的困局,大兵团作战带来的兵员轮换的巨大任务,几乎压垮了高效的德国参谋部,毛奇上将自然明白投入新兵员的重要性,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威廉二世要求增加战时预备队,并不断将新组建的军团投入到前线,但是事实上他已然感到,德意志帝国已经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战争泥潭。

    东线的德军,虽然在组织和训练上远超正面的俄罗斯帝**团,但时,在军力上,却遭到了拥有6个集团军的俄罗斯帝国压制性的攻击,在粉碎了俄罗斯帝国的试探性进攻后,俄国人则将眼光投向更容易攻击的奥匈和保加利亚方向,这有迫使东线德军必须做出应对。

    德国方面除了要求奥匈帝国立刻大规模增加前线兵员外,也不得不向匈牙利派遣预备队,防止这个重要的盟友被俄国人压垮,但是,整个国际局势却已经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葡萄牙这种墙头草作出加入协约国决定后,这势必会影响到更多墙头草国家的选择。

    一夜未睡的小毛奇上将终于等到了让他愉快的消息,在突破本圣付瓦河谷后,鲁登道夫中将没有辜负帝国的期望,在一夜之间已经占领了最靠近河谷的3个战术要点,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第三集团军预计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全部渡过多尔多涅河上游,只要这个支点被巩固之后,整个法军的方向将遭到毁灭性的前后夹击,但是……英法联军,显然不会甘心就此崩溃!

    就在毛奇上将仔细研究西线战况之时,侍卫官敲响了门,“报告将军,外交大臣施莱尔爵士和中国大使正在外面!”

    中国……这名词立刻吸引了毛奇上将的注意力,远东舰队在印度洋的活动得到了来自中国的帮助,尤其是法属交趾支那的战争,这都让德意志帝国拥有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巨大机会,而且很直接的缓解了欧战中对手从殖民地增兵的计划。(。)

第1297章 决战贝尔热拉卡() 
中国驻德国大使王黎在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引荐下拜会毛奇上将,带来了来自中国情报部门的重要消息,据说哈萨克斯坦的当地土著正在酝酿大型暴动,而俄罗斯帝国内部的局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有数个新政党正在准备以军事行动来反抗沙皇统治。

    这消息,对于正为东线俄国佬持续增兵担心的毛奇上将而言,很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对于中俄关系,德国参谋部早就有过深入的研究,这两个拥有数千公里边境线的大国,在过去二十年间,进行了多大4次的边境战争,最终俄国人被驱赶到贝尔加湖以西。

    但是中国人显然从未准备保持最终和平,两国也在漫长边境线上部署了上百万的军队,中国人更是在修造贯穿整个边境线的铁路网,以确保对新领土的控制,所以……这些所谓的俄国内部动乱,很显然有着中国人参与的可能性,否则,中国人也不会这么快就知道消息。

    但是,这些显然与德意志帝国毫无关系,削弱一直来兵力强盛的俄罗斯帝国,这才是德国最愿意看到的结果,至于通过何种方式,完全不重要!

    至于中国人今天来的意图,倒是让毛奇上将颇为玩味,这些事情很自然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德国,不过,既然中国大使亲自出面,则意味着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他侧头看了看表情严肃的施莱尔,对方做了一个古怪的表情,这让毛奇有些不明就里。

    “王大使,感谢贵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支持,这些消息都十分重要,只是……您亲自来告知这些消息,是否需要德国方面提供哪些协助?”小毛奇在考虑一番措辞后终于直入主题。

    王黎嘿嘿一笑,给德国人送来好消息,自然意味着是有所求,“俄罗斯帝国不会自己崩塌,我们希望德国加强对东线的作战投入,一场致命的战争打击,可能会取得远超预期的战略效果……此外,我还建议,对于俄国战俘,贵国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进入巴尔干斯拉夫民族居住区,但不准回国参战……”

    战俘……中国人的这个建议,多少让毛奇上将有些搞不明白,不过看到施莱尔冲着他又做了个古怪表情,他含糊的表示了同意,然后又简短向中国方面通报了法国前线的战况……

    等王黎离开后,施莱尔又折返回来,“将军,霍恩洛厄首相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同意,认可中国人的战俘政策,这些被俘的俄国人,一旦返回俄国,将会是一股十分惊人的反抗力量……当然,我们只是按照战俘的个人要求、人道的释放他们,至于后面的事情,中国人会进行安排的……据说有俄国人参与其中!”

    毛奇上将显然并不愿意太多掺和这些非军事的事务,不过,对于削弱敌人的任何手段,他自然乐见其成,两人又商议了多半个小时,当天下午,王黎就已经得到了施莱尔的正式通告,德国方面原则上同意按照人道主义的做法处理俄国俘虏,而中国方面则承诺,将由一个新成立的人道组织——欧洲非暴力协会——来接受俄国俘虏的事务,而经费则由慈善组织募集。

    在正式的照会结束后,施莱尔还是不死心的私下询问王黎,“亲爱的王,这件事情实在太过离奇,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裔与俄罗斯帝国关系密切,你们是如何运作这一事件的?”

    王黎看了看施莱尔,知道不透露一点点信息,是没法摆平德国高层的,“施莱尔爵士,坚固强大的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陷,俄罗斯帝国正是这样一个巨型堡垒,而运作这件事情的,并非中国,自然也非德国人,而是来自俄罗斯内部,而我们认为,如果有合适的外来资助,将有极大的成功机会!”

    施莱尔对于王黎的消息显然并未全信,不过,在这件事情的推动上,德国其实完全没有任何利益上的损失,大批的战俘,对于德国来说完全是就拖累,原本帝国参谋部有计划把战俘拉到后方工业区参与工业生产,不过,斯拉夫士兵几乎都是农民,喝伏特加倒是好手,至于工业生产,那可就大有问题。

    当时,施莱尔就向曾经俘虏过大批俄国人的中国方面打听过,中国人把大批战俘都派到边境修建公路,这倒是个力气活,这批俄国战俘确实也够用,问题是,德意志帝国有着整个欧洲最漫长的铁路网,上一个铁路大扩张时期,整个德国修建的铁路就超过了3万公里,这对于德国的领土面积而言,已经是过剩了,所以后来也就没了下文。

    反倒是王黎后来跑来跟施莱尔建议了这个新方案,而很快就获得了威廉二世和霍恩洛厄首相的首肯,帝国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只要有利于减轻目前压力的任何措施……尤其是不需要再支出更多军力的方案,显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