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官途-第10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众的监督,这是中央领导同志一直要求的,但到了下面之后,有些人就走了样。
想到这里,王简便安慰他们几个人道:“几位叔叔大爷,你们不远千里前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我感到很惭愧,这件事我知道了,等事后我会处理的,你们还不要急于离开,我安排人让你们在海江转一转,放松一下心情,你们也不要太着急,相信党和政府会给你们一个很好的解决的!”
听了王简的话,他们几个便说道:“大侄子,你一定要给我们主持公道啊,我们相信你,他们欺人太甚了,王单的大侄子的话他们都不听,我们只好来找你,只要他们道个谦,把手机还给我们就行了。”
王简道:“这个我知道了,你们先去吃点饭,然后去转一转,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转一转再回去,如果有什么情况我会通知你们的。”
几个家乡的人听了王简的话感到很满意地离开了会议室,梁萍带他们去吃饭,然后安排人陪他们去转一转海江的风景,他们都是王简家乡的人,要照顾好他们。
这几个家乡人便在梁萍所派的人带领下在海江四处转了转,心中的郁闷和委屈也就消失了,一路上不停地谈论着王简,有的人说王简胖了,有的说王简显得和原来一样年轻,有的说王家出了王简这样一个人才真是他们老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如果自己的孩子这么出息该多好。当然更多的人就起四蒙这件事,他们觉得如果王简在四蒙的话,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
在把家乡人安排好之后,王简回到办公室想了一想该怎么办,在想之前事先打电话给王单问了一问这个情况,王单就把情况给说了,说到主要是一位副市长从中阻挠,如果要想解决此事必须找到市委书记赵宁,但他去找恐怕没用。
听了王单的话之后
,王简觉得王单的话有些道理,这件事不是某个人的问题,那些打人的人并非与群众有什么恩怨,只不过是在执法中不适当而已,四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也需要一定的硬手段,所以分管副市长才会阻挠此事的处理。
这就是执法理念的问题,虽然有人认为采取强硬的手段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这种手段肯定不会是一直灵通的,文明建设的问题还是要采取文明的办法才是上策,不能为了图省事,而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
想到这里,王简觉得必须得给赵宁去一封信,虽然从级别上来说,这封信得给河西省委写,但想到这既是为公也是为私,为私的话给河西省委去信就不好了,但是给家乡的主政者写一封信,即使是一个普通公民也是可以的,所以这封信就写给赵宁了。
拿出一张纸来,王简想了想要写什么,是写长还是写短,作为一名省级领导,当然他的信非常的珍贵,一般不会写得太长,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他的心中却是有很多话要说,有的官员出于自身的考虑不敢直言不讳,说得云里雾里,而王简却是喜欢用直接的大白话来表达问题,这也是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的文风,不要搞得繁文缛节,简单明了才是根本。
拿出纸来之后,王简又想了想,就在上面落下了几个字,只见他写道:
赵宁同志:
你好,见字如面,好久没回家乡了,心中甚是想念,虽然一直没回家乡,但是一直在关注家乡的发展,在四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家乡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我深感安慰。最近家乡突然来人,向我反映一件事情,对事情的经过我不敢断定到底是什么样子,但从他们反映的问题来说,却是让我感到深思。
城市管理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不但四蒙会碰到,就是海江也会碰到,城市需要一定的秩序,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人民群众也需要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的人不遵守城市管理的秩序,给他人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作为管理者理所当然地要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一般的违法者不一样,一般的违法者自然知道他们的不对之处,处理起来也容易的多,但城市管理的对象,却是一些出于谋生和其他生存目的的违法者,这是一种权利和权利的碰撞,市民有拥有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权利,而这些违法者却是有着希望良好生存和谋生的权利,将他们定位为违法者,是出于对权利和权利的平衡。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城市管理的必要性,也要看到一些群众生存和生活的必要性,在二者之间进行一个合理的平衡。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既要搞好城市管理,但却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因为在违法者看来,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权利,而且他们会坚决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样一来
,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直接对立,既然我们在搞城市管理,就要研究这种管理的规律,而不是一味地蛮干,导致二者之间的持续对立,也导致城市管理者的精神紧张,遇到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动辄采取过激手段,最后有可能导致问题的复杂化和扩大化。
海江这边的情况好一些,因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群众生存的方式变化了许多,小商小贩全部集中起来了,没有内地城市存在的那些前期的情况,这都是通过经济发展而把问题解决了,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文明素质,群众总归是讲理的,不讲理的群众也只是占少数,同时我们在制定管理规定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只要这两方面做到了,问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作为领导的同志,一言一行都会让下属作为一个指示进行执行,尤其是在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时候,下级为了坚决执行主要领导同志的指示,不惜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这也是导致城市管理手段粗暴的原因,我认为,城市管理是一个社会现象,主要领导同志关注到城市管理那可能只是临时性的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基层的同志在处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长时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当然支持城市管理是必然的,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工作也是很难的开展,但不是说主要领导一句话就要把城市管理成什么样,那样肯定是不符合事情的规律的,一朝之间全部小摊小贩消失,虽然效率很高,但是肯定不能根本上解决。
与你探讨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个人的意思,只是想与你商榷,我们同在管理城市,有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实现一个共享,如果你有什么个人的良好建议可以直接给信于我,我乐意见到你的回信,并且从中吸取到一些裨益,同时也希望看到家乡同志的来信,以解我思念家乡之苦。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直接来海江面谈,海江现在正在加强与内地城市的联系,实现相互促进发展,四蒙作为我的家乡,当然我更希望能与四蒙有一个良好的合作,那样的话,相信会对两个城市都有好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不分职位高低,只在于相互探讨,如果你认为不对的地方,可以直接回信给我指出,我乐意改正,千万不要认为我的话就是正确的,没有那么神乎,如果有人这样理解,那只会导致我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掌握不了正确的意见,最终会受到教训的还是我。
信就写到这儿了,顺便祝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同时也祝你和家乡的同志们一切安好,欢迎大家前来海江做客,让我可以尽地主之谊!
此致!
王简奉上。
写完之后,王简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就让办公厅的人给寄了出去。
(本章完)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家乡要招商()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家乡要招商
写完信之后,王简就让家乡的几个人回去找市政府解决问题,就告诉他们已经打过招呼了,让他们回去接受处理就可以了。
家乡的人就回去了,赵宁很快就收到了王简的来信,这让他感到很意外,不知道王简怎么会给他去信,是不是因为王单的事情?自从王简调走之后,他一直没再提拔王单,王简会不会因为此事生气了?原来在湘乡的时候还不怎么在意,但是现在王简已调到了海江,下一步一定是进政知局的事,而只要进入了政知局,他这个市委书记根本就不会打入人家的眼里,如果王简对他不满意了,收拾他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他急忙打开信封,把信拿出来,然后看了起来,看了半天却是让他感到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不是王单的事情,却是有王简的家乡人去找王简了,而且专门写给他,提到城市管理的事情,而至于家乡人向他反映了什么问题,却是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越是这样,他越需要读出信背后的内容。
关于城市管理的问题,大家当然有很多争议,而王简在信里头与他探讨了这个问题,虽然王简贵为正省级干部,而他不过是正厅级,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给他来信却是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态度非常的谦虚,简直就是如同一个相互探讨问题的老友,看完这封信,他感到王简的理论水平是越来越高了,而态度上却是越来越谦虚了,这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风范,虽然王简现在还没有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但是却已经有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气质和水平了。
这样一封信十分的珍贵,虽然按规定应当让市委办公室收存的,但他想了想,决定自己留下来,因为这封信实际是寄给他本人的,所以他留下来也没有什么不妥。
看完了信,对王简要表达的意思是清楚了,那就是在城市管理上一定要处理利益平衡的问题,要处理好管理方法的问题,要开展柔性管理的问题,这是王简的一些主张,虽然现在他还是海江的市委书记指导不了这里,但是将来如果王简走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之后,那他的主张就会成为全国性的主张了,所以他现在就得重视起来,让王简对他放心。
但这只是工作上的问题,王简还有着其他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他的家乡人找他的事情,这一定是有关城市管理的,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他还不知道,所以想了想就把市委办主任叫来,问问他最近在城市管理上有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市委办主任接到过王单的电话,他也给市政府那边打了招呼,但是没起到作用,而他也没敢给赵宁汇报,因此现在问起来,他也是考虑要不要和赵宁说这方面的事。
看到他有些吞吞吐吐,赵宁就看出个四五六来了,便说道:“是不是不大好处理的事情?你只管跟我说来。”
市委办主任就把情况向他汇报了一遍
,赵宁听了之后终于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事情,想不到市政府那边居然没有给处理,真是没有政治敏感性。
想了想,赵宁直接把市长叫了过来,市长已经从外地调来一个市长,见到赵宁之后,就问起什么事情来,赵宁就把情况和他说了,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情,市长一听就说道:“这个事情我听取过汇报,是那个群众想偷拍我们的人员执法,导致发生了误会,我就让下面的同志去处理了,我没有再过问。”
赵宁听到之后,就说道:“那个被打的群众是东亭县的群众,有一定特殊性,我们要认真加以解决。”
市长听了不解地问道:“有什么特殊性?下面的同志工作也是很难,我们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
赵宁道:“根本上我们要照顾群众的情绪,那个群众是王简书记的家乡人,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妥善解决。”
一听到这个事情,市长就忙问道:“赵书记,那名群众难道是王书记的亲戚?”
赵宁道:“是与他一个村的群众,你说这事怎么办?难道不需要妥善解决吗?”
市长想了一下道:“如果不是王书记的亲戚,我看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必竟我们在城市管理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不能让下面的同志为难。”
赵宁想了想便王简写来的那封信给他看了看,说道:“王书记在城市管理上有着自己的一些意见,你先看一看再说。”
市长接过赵宁递过来的信之后便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想到王简关注到这事了,虽然王简不是这边的省委书记,但是王简现在的地位却是让他们无法忽视的。
看完之后,市长就说道:“赵书记,这事要不要向省里汇报一下?”
赵宁马上说道:“向省里汇报什么?这是王书记私人信件,如果汇报到省里,让他知道了就不好了。”
市长想了想觉得也是,便说道:“那我回去安排这件事情,争取妥善解决。”
赵宁点了点头,突然又说道:“我看王单同志的职务是要动一下了,当县长不少年了,应当给他再加点担子。”
听了赵宁的话,市长也是心神领会,立刻说道:“赵书记说的是,我们是应当给王单同志加点担子了。”
两人商议好了之后,回去以后,立刻安排公安人员介入此事,将涉嫌殴打群众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立案审查,要求涉案的部门领导赔礼道歉,并将那名群众的手机给赔回来。
王简的家乡人知道这个结果后那心里是十分的满意,回到家里便去王国正家表示感谢,这次是亏了王简了。
在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赵宁向河西省委进行汇报,提名推荐王单为四蒙市副市长人选,并让王单负责招商工作。
省委的领导知道后,他们就知道赵宁等人的用意,这次提拔了王
单,同时让王单负责招商,而到哪里招商去?肯定是到海江那边去招商了。
河西省委经过研究,同意了四蒙市委的意见,决定任命王单为四蒙市副市长。王单一直担任县长的职务,但从来没有担任过县委书记的职务,这次却是直接升任了副市长,可以说是升迁幅度比较大的了。
等到完成任命程序之后,王简才知道这事,虽然他心里并不愿意这样做,但是木已成舟也没有办法了。
当上副市长后,王单就与王简联系说要到海江来招商,希望他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