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路医武高手 >

第179部分

官路医武高手-第179部分

小说: 官路医武高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几个人会将心思花在勾心斗角和赌钱打牌等无聊的事情上,他们能够发展,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影响。我们今天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比以前的日子好过多了,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需要大家同心协力。”

    散会后,农技所长李春平找到陈青云,告诉他庄正已经到泰安实业公司上班去了,据他自己说,他很满意这份工作,既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的专业,又提高了收入,只不过,他还不知道帮助自己的人,是何方神圣。

    “他住哪里呀?”陈青云郑重地问道,同时也想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李春平不知道陈青云脸上怎么突然出现焦急的神情,他不安地回答:“在老乡家租房子住呢,就是住的条件不太好。”

    陈青云知道李春平误会自己了,他也不想解释,对李春平说:“你去忙吧,我找王书记有事情商量。”

    “什么,做规划?县城的规划还是很随意做的呢,我们找蓉城规划院做,是不是有点像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呀。”王建军听完陈青云的想法,认为这完全是书生意气:有这必要吗。

    红杉乡的几个项目投产后,将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员,特别是那些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没有较好的住宿条件,这些人是留不住的。庙前最好的房子只有两处:一是乡政府的公寓楼,几位领导入住后,只剩下几间客房;其次是文富贵家的三层楼房,但他家的房子已经被白思量全部租下来,给马修他们这些人住着,也不可能再住其他的人。

    听完陈青云的想法,王建军不以为然地说:“那还不好办吗?再盖几栋房子,不就全都解决了。”

    陈青云笑道:“王书记,盖房子是简单,但房子盖在哪呢?供电怎么解决?给水和排水怎么解决?人口增加了,现在的庙前小学肯定规模太小,那新学校盖到哪里呢?以后还会增加流动人口,那就需要盖宾馆,宾馆又盖哪呢?”

    王建军被陈青云接连提出的问题问懵了,是呀,必须综合考虑才能解决问题呀:“好,我支持你,要弄就弄好,不然,要不了几年又落后了。”

    陈青云焦急地说:“水电站、鞭炮厂、酒厂等几个项目都会在下个月投产,到时就会有大批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到红杉乡,我们得抓紧时间。明天我就回蓉城,联系蓉城规划设计院。”

    从越省考察回来的前一天晚上,陈青云已经写好了考察报告,到达泉湖市的时候,就交给了王春平市长。而回到雨神县的汇报,有张立县长,也没陈青云什么事,他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

    庄正的事情提醒了陈青云,如果不迅速解决住宿问题,这几个项目的投产就会受影响。而从沿海考察回来,特别是梅林村的建设,对他刺激很大,他不想因为事情紧急就采取将就的办法,免得接任的人骂他无能。

    当天晚上,他将何笔、白思量、李桥等人分别找来,了解近段时期发生的事情。何笔与白思量住在文富贵家,而李桥就住他的隔壁,随时可以交流。

    白思量告诉陈青云,第一批种牛三天后到达红杉,农业大学的单丹教授也将于三天后来到红杉。这批种牛将集中在简家寨饲养,生下小牛犊后再分配到其他山寨,皮休与另几个山寨的人也同意这个方案,第一批小牛犊最迟明年春天就会出生。简家寨准备好了牛舍,也委托单丹教授培训了一批饲养员。简青龙从现在开始,就安排人手到草场收割青草,准备种牛过冬用。

    看到陈青云的目光转向自己,何时笔神秘地说:“老大,你猜我做了件什么事情?”

    “神神秘秘地,还准备瞒我呀。我猜呀,给小胡子介绍了对象。”陈青云还是顺了何笔的意,随意猜测一次。

    不料白思量的眼睛立马变得湿+润了:“老大,虽然你没猜对,但我还是很感激你。这几个项目没做成之前,我无法回报你的大恩,不会找老婆的。”

    陈青云摇摇头说:“小胡子,言重了喔,我们都是兄弟,下次再也不准这样说了。我猜不着,你说吧。”

    何笔哈哈大笑,长期以来,他在陈青云面前总是战战兢兢,这次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鼓捣出来的东西,不免有些得意:“老大,我在庙前办了个机砖厂,我们自己的项目就不用去买红砖了,还有不少村民找我们来买砖呢,不过现在自己用的都不够,只能让他们等等了。”

    陈青云惊奇地问道:“你怎么会想到办砖厂呢?”陈青云知道,红杉乡的村民盖房子,全部是一个模式:用青石打基础,砌上两三高米的青石墙,再在青石墙上砌土砖。有钱的人家,则全部用青石,从未有人用过红砖。

    土砖的做法很有意思,将晒干的稻草切成十多厘米长的小段,拌在粘土中,拉着耕牛去踩,才能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好的粘土倒入长方形的模型中(那模型就是简单的木框),右脚沿对角线踩上两脚,必须踩到底才能使土砖四角分明,然后抹平表面,提起模型,土砖便做成了。

    刚来红杉乡时,陈青云经常看到晒在路边、或垒在村民房前屋后的土砖。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厚实的土砖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晒干。不过土砖房冬暖夏凉,城里人感受不到。

    “那天我去买砖,红砖没找到,却找到了仙桥乡的煤矿。有煤矿就好说呀,我跑到B省买来两套制砖机械,这不就开干了,这里的泥土粘性大,烧出来的红砖质量非常好。”

    何笔与白思量走后,陈青云来到李桥的房间:“李阿姨,这里住的还习惯吗?”

    李桥准备睡觉了,见陈青云敲门,忙请他进来:“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江宁到燕京读书,我自己在哪里也就没什么区别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乡政府的公寓楼还没建时,李桥就在乡政府住过,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

    酒厂的设备已经订好,只等厂房建好就可以投入生产,陈青云也知道这些,所以没有与李桥多聊,就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要将规划的事情梳理出简单的头绪。

    “青云,你不是考察去了吗?”陈青云在雨神县城先见徐达军,再到泉湖市见丁剑,回到蓉城的湖边别墅时,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王菲见到陈青云,大喜。

    陈青云将均州和云州考察的见闻、自己的感受,全都讲述给王菲听,王菲对陈青云能感悟到这些,打心眼里高兴:“那你准备从哪里着手改变红杉乡呢?”

    陈青云说:“规划,规划是龙头,要改变红杉乡的面貌,我觉得只有从规划入手,才能事半功倍。”

    “我明天陪你去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看这些专家们对你提出做乡镇规划,会摆出什么样的脸谱。”聪明的王菲已经预见到,没有人会愿意做红杉乡那个穷山沟的规划:“青云,你的想法太超前了,只怕S省的人都会笑话你的。”

    陈青云笑道:“我已经给徐达军书记、丁剑市长和莫皎书记汇报过,不然怎么现在才到家。他们都支持我的想法,如果我成功了,还准备在全市推广呢。”

    王菲说:“我总是觉得,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赚钱容易,改变观念就难了。”

    第二天出门的时候,王菲接了个电话,对陈青云说:“我不能陪你去了,质监和消防的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下午到我们醴泉大厦,我要做些准备工作。”

    王菲的话提醒了陈青云,他与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不熟悉,别到时候碰到软钉子,甚至被人奚落、嘲讽都有可能。找谁联系合适呢,倒费了陈青云不少心思。

    刘畅没有安排上午的活动,他要布置蓉城市的财税大检查,半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而今年的财政收入不是很理想。作为常务副市长,他分管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等要害部门,位高权重,市长对他很信任,政府的日常工作全交给他处理,要不然怎么会脑部长了个大肿瘤还未发现,那时候经常头昏,还以为是操劳所致。

    想到这,他不由得想起陈青云,没有这个小伙子,他的追悼会怕是早已经开过了,看来得抽个时间到泉湖市,能把这个小伙子调到自己身边,也不失为一桩美事。他始终弄不明白,陈青云怎么就发现了他的脑瘤。

    正在天马行空地想着这些事情,忽然秘书进来对他说:“老板,有个叫陈青云的记者,非要见你不可。”

    “记者,不见。”秘书正要出去,他马上改了主意,因为这个记者也叫陈青云:“你把他请过来吧。”

    陈青云跟着秘书进+入副市长办公室,看到刘畅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心头激荡:这个刘畅,还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找他也许ding用。

    “陈乡长,快请坐。你怎么说自己是记者呀,我差点让秘书回信不见呢。”刘畅不解地问道。

    陈青云说:“我没有你的电话,又怕来自山区小乡长进不了你的门,于是就将原来的身份搬出来了。”

    刘畅吃惊地说:“你真是记者?挂靠在省级报纸还是你们泉湖日报。”

    陈青云将记者证递给刘畅,刘畅脸上的表情丰富了:“《紫微日报》的记者,这个身份比你那个乡长的身份高多了,你怎么会到红杉乡去呢?”

    这也是陈青云有意暴露,因为刘畅想调他来蓉城,他得考虑如何谢绝他的好意:“我到地方工作,有些不好说的原因。先到地方锻炼几年,可能还是得回燕京。”

    刘畅是什么人,在官场拼杀了几十年,不折不扣的老麻雀,怎么会不知道陈青云说这些话的意思呢。他有点惋惜地说:“我本想调你到蓉城工作,看来是我孟浪了。这样也好,地方锻炼人呀,如果有我能帮忙的事情,陈乡长尽管开口。”

    陈青云等的就是这句话:“刘市长,真有件事情要麻烦你,今天特意来请你帮忙的。”

    听陈青云说完他的想法,刘畅这才意识到眼前这小伙子的不凡,有思想、有魄力、有水平,是块干事业的好料子,这样的年轻人值得他帮助。他马上拨通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电话,将陈青云的要求详细告诉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院长,然后告诉陈青云,今天下午,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院长会在办公室等你。

    醴泉大厦的设计师正是燕京泰安广场的设计师、紫微大学建筑系的博士后、教授古木。因为装修上有重大变更,古木也来到蓉城,碰上质监和消防的联合执法大检查,古木作为设计师,也参与了执法大检查汇报。

    王菲和古木挽留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吃晚饭,但他们检查的对象实在太多,下午还要去另外一个单位,每人接了一个红包,谢绝了王菲的吃饭的挽留。

    “青云呢,他在红杉乡干得不错吧。”检查组走后,古木这才问起陈青云的事情。

    王菲恍然道:“对呀,青云就在蓉城,让他来陪师兄。”

    古木问道:“今天不是周末呀,他回蓉城出差吗?”

    “还不是为了他们乡的集镇建设规划,火急火燎地,好像红杉离开了他就不会发展似的,还不知道他能否搞定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谁愿意为这个地处穷山区的乡做规划呀,费力不讨好,我看他非碰钉子不可。”王菲口中埋怨着,其实很心疼陈青云的。

    古木高兴地大叫:“有我呀,中央提倡小城镇建设,我手中就有小城镇规划的课题。马上给青云去电话,一举两得的事情,明天我就随他去红杉,后天就请测量队伍过来。他着急,我还更急呢。我接课题的时间最晚,别人都快交成果了。这下好,我俩的问题都解决了。”

    陈青云果真在院长那里碰了个软钉子,他满口答应陈青云,肯定派最好的规划设计师给他,只是大家都很忙,估计得在一个月后才能安排,这都是看刘市长的面子。

    就在陈青云垂头丧气地走出蓉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时候,口袋里的电话铃声陡然响起。

第二百一十五章 尴尬的开发() 
古木的性子比陈青云更急,第二天早上就给陈青云电话,催他出发。

    在陈青云的眼中,庙前的用地条件实在不理想,开阔地也就沿369 国道展开,其他的地方都是一些小山包,陈青云为这件事情伤透了脑筋,他实在不想再沿369国道发展集镇建设。去年从益州回蓉城,就是因为国道沿途的集镇堵车,明明一小时能跑完的路程,经过几个小集镇后,非让你跑上三四个小时不可,他认为这不叫发展,而应该叫“发宝”。

    陈青云眼中不宜搞建设的小山包,在古木眼中却成了宝地。在红杉乡周边转了一圈后,古木高兴地对陈青云说:“青云,你真是挑了个好地方,将这几个小山包推平,就是成片的建设用地,还不占用基本农田,审批的时候难度小很多,与你们的几个工厂也可以连接成片。”

    古木没有邀请蓉城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同行,他自己的助手就能完成测量任务,只需要带上测量仪器就行,但是也有难题,必须拿到庙前的标高。

    “青云,有几件事情必须要明确:首先是明确集镇的建设规模,分几期建设;二是醴泉酒厂的建设规模,他们的总投资与年产量;三是要提供庙前的标高,雨神县规划局采用的是哪种高程,最好是在我们的测量完成之时,你的数据就能全部提供给我。”古木要完成庙前集镇的规划,基本的原则还得由乡政府确定。

    在蓉城的时候,古木还是出于帮助陈青云的心理,反正他也得要完成这样一个课题。到达红杉乡后,古木才知道,陈青云给他提供的平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好。

    红杉乡最大的优势在于陈青云要完全避开庙前现有的集镇地址,这样就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不需要考虑原有集镇的改造;其次是用地条件,初看新址是个连绵的小山包群,但只要将山ding推平,甚至无需将土方运出去,就是一个小平原;第三,这里的水源、空气、绿化等条件都很优越,不需要考虑污染的问题;第四,红杉乡将建设一个酿酒厂,酒糟完全可以用来生产沼气,如果规模够的话,可以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