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6部分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第6部分

小说: 重生奋斗在八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青若有所思。

    肖姨向外张望,问:“闻青,这谁啊?不像走错门啊。”

    闻青回神,笑着:“村里的邻居,王婶,平时有点迷糊。”

    闻青一句代过。

    肖姨也不多问。

    接着二人招呼着高个子女人和矮个子女人,已经售出的纳底绣花鞋是闻青赶制出来的,只有一双三十八码的,矮个子女人要三十七码的,闻青需要重新做。

    家里有现成的鞋底,现成的花,就是鞋面上的花儿不是牡丹。矮个子女人非但不介意,反而执意将六块钱塞到闻青手中。

    闻青只好收下,由肖姨开个字据,两天后拿鞋。

    高个子女人和矮个子女人笑着出了肖姨裁缝店。

    二人一走,闻青就从兜里掏出六毛钱给肖姨。

    肖姨问:“你这是干啥?”

    闻青说:“肖姨,咱们的约定,卖一双鞋,给你三毛钱提成。”

    肖姨立刻笑起来了,她刚才看了那双纳底绣花鞋,不够是样式、针功,还是布料,都是极好极费时费力的,亏的闻青做得出来,现在看来,卖六块一点也不多。

    “你这孩子,真是实诚。”肖姨接过六毛钱,心里美滋滋的,自己不出一毫力,赚了六毛钱,谁不开心啊,并且闻青卖鞋,压根不妨碍她卖衣裳、卖布料,可不就更乐了。

    “还是肖姨肯帮忙。”闻青笑着。

    “会说话。”肖姨满脸笑容,将六毛钱揣进衣兜里。

    然后闻青开始一天的工作。

    画点、画线、裁、剪、走针、对比等等,除了吃午饭,缝纫机一直噔噔不停。

    她和肖姨都是手脚麻利的人,之前小本本一行行的人名,越来越少,当然今天来做衣裳的人儿,也是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肖姨接待。

    到了下午两点半时,闻青又到下班的时间。

    “肖姨,这个深蓝色棉布,你卖给我六尺吧。”闻青说。

    “可以啊,你买这深蓝色棉布干啥?”

    “给我两个弟弟做件大裤衩穿。”想想闻亮、闻朋只有一条裤子,还打着补丁,白天穿,晚上洗,第二天早上继续穿,遇到下雨天,就穿湿的。

    “你真疼弟弟,行,我给你七尺五,你给我六尺的钱就行了。”肖姨笑着说。

    “那不行,至少也要给你七尺的钱。”闻青坚持。

    肖姨对闻青这姑娘更加喜欢了。

    闻青拎着布袋出了肖姨裁缝店,没有直接去大土路,而是去了大市场。

    八毛钱买了两双白皮底鞋底,留着回家做鞋用。

    五分钱买了一张大白纸,四尺长四尺宽的大白纸,回家裁一裁,订成大本子,留着画衣服样,鞋样,买布做出来可以卖。

    又花三毛五分钱买了各种针、线、小盒子,以及四五个顶针。

    拎着鼓鼓的布袋,她心里是激动的,极其激动。

    如果上辈子碎花群换十块钱是上辈子自己的功劳。

    那么,这次纳底绣花鞋卖十二块钱,就是她重生以来,用自己的双手赚到的。

    十二块钱,

    十二块钱。

    她赚了十二块钱,她偷偷笑了起来,此刻她走在大土路上,若不是有来往交公粮的路人,她一定放声大笑起来。

    一路上,她心情愉悦。

    走到村口时,又看到了不少邻居在树荫下铺层席子,躺在上面乘凉说闲话,但是却没见王婶。

    闻青转头向王婶的门口看去,王婶正同她男人筛麦子。

    她男人呵斥:“谁让你在麦子里放沙子的,你当粮站的人是傻子吗?”

    王婶嘟哝一句:“我不是想少交两斤公粮吗?谁想着他们检查出来了!”

    “……”

    合着王婶在粮食里掺沙子,被粮站工作人员检查出来,要求拉回来清理了。

    闻青不发表意见,和树荫下的邻居们打声招呼。

    “诶诶,闻青,闻青,别走啊,别走。”邻居喊住闻青。

    闻青停步问:“许婶,怎么了?”

    “听说,你刚才一小会儿就赚了十二块钱!”许婶小声说。

    尽管是小声,但是其他邻居已经围上来了。

    “对啊,你现在在干啥?咋赚这么多?”

    “听说是卖鞋,对吧?”

    “什么鞋子这么贵啊?”

    “你自己做的吗?我家闺女比你小两岁,手工不比你差,你带带她呗,好歹都是一个村的人嘛。”

    “……”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好像曾经把闻青往死里埋汰的不是她们一样。

    闻青面上没什么表情,转头看一眼王婶。

    王婶正抻着脑袋往这边看,见闻青看自己,连忙缩脑袋。

    闻青转过头来,笑着说:“我没有赚十二块钱啊。”去掉成本及给肖姨的提成,确实没有十二块钱。

    邻居们不以为然。

    许婶笑着说:“闻青,你咋还承认呢,你赚了钱,我们又不要你的。”

    “就是啊。”

    “就是问问你。”

    “……”

    闻青不怒也不恼,平静地说:“我没有赚十二块钱,你可以到肖姨裁缝店问一问肖姨,我现在是给她打工。”

    “打工?”

    “那赚的十二块钱,是肖姨裁缝店的?”

    “原来是这样啊。”

    “我就说嘛。”相对于闻青一小会儿赚十二块钱,他们真的更相信闻青只是去打工。

    “一个月多少工钱啊?”许婶又问。

    “十块钱。”闻青诚实回答。

    “管吃管住吗?”

    “不管。”闻青说。

    十块钱……

    许婶撇嘴,其他邻居也跟着撇嘴。

    “闻青。”正在这时,村里的姚世玲喊一声:“你咋还不回来?”

    “诶,我现在就回去。”闻青应一声,和邻居们说了句,就向姚世玲走去。

    许婶仍旧撇着嘴:“一个月才十块钱啊,半年六十块钱。”

    “不如割草喂牛喂羊呢。”

    “就是啊,城里人一个月工资都三十块钱了。”

    “才十块钱,不管吃也不管住,每天还得吃自己家的,我听说,打工的还得看老板脸色,一不高兴就是打骂,还扣工钱。”

    “可不是吗,弄坏东西,还要赔呢,十块钱划不来。”

    “我就说嘛,闻青哪有本事一会儿赚十二块钱。”

    “……”

    闻青此时已跟着姚世玲进了院子。

    姚世玲转头就问:“王婶回来传你一会儿赚十二块钱,赶紧说清楚,免得人眼红挑事。”

    “说什么清楚?”闻青问。

    “说你没赚这么多。”

    闻青笑了,从兜里抱出十一块五毛六分钱,递给姚世玲十块钱,说:“我赚了这么多。”

    姚世玲惊住:“哪来的?”

    “挣的啊。”

    “咋挣的?”姚世玲完全不相信:“闻青,你没做坏事吧?”

    闻青无奈地笑,自己的黑历史太多,连赚钱都让妈妈质疑:“没有,妈,我真的卖鞋子啊。不信明天你去问问肖姨。”

    姚世玲半信半疑,又向院外瞅了瞅,把闻青拉进堂屋,关上门,拉着闻青的手:“闻青,你跟妈说实话,这十块钱哪来的?要是来路不正,咱就还回去,可别学你二叔坐牢以前,那样不好。”

    闻青被姚世玲气笑了,没办法,只好从布袋里掏出字据给姚世玲看。

    姚世玲是识字的,看着字据,不敢相信地问:“一双鞋卖六块钱?”

    闻青点头:“嗯,这双是客人预订,钱都给过了,所以才开了字据。我今天下午卖的那双绣花鞋,是我之前纳的鞋底,绣的花,前两天,我给做成布鞋,去摆在肖姨那儿卖,我说六块钱,那客人都没还价就买了。”

    “那客人真有钱。”姚世玲喜不自禁,同时又担忧起来:“那王婶看到了怎么办?她们眼红起来就爱挑事。”

    “妈,你放心,真要挑事,我们还怕他们吗?亮亮和朋朋都大了,再说,我也和她们说了,我是给人打工,没赚那么钱。”

    “那就好,那从明天起,你从村东头上大路,别让他们看着了。”

    闻青笑着答应:“好,妈,这十块钱你拿着吧。留着给家里买点菜、肉,亮亮和朋朋都在长身体。”

    “你自己拿着吧。”姚世玲推辞:“你也不小了,留着存起来,以后当嫁妆。”

    嫁妆?

    两字戳中了母女俩的忌讳,姚世玲将两张暗黄色五块纸拿过来。

    闻青沉默了一会儿说:“妈,我今天见纪彦均他妹妹纪宁芝了,还有他同学章方方。”

    姚世玲抬眼看着她。

    闻青又说:“我和纪宁芝说了,让她传话给她哥,婚事作废,我想他们家不会来提亲了。等我把手上的几件衣裳和鞋子赶出来,我就去和纪家那边说清楚。”

    婚事作废。

    姚世玲错愕地望着闻青,这还是闻青吗?她怎么想通的?她还是那么天天追着纪彦均的闻青吗?

    “妈!大姐!我放学啦!”门外传来闻朋的声音。

    “妈,朋朋放学了,我去看他给我捡粉笔头吗?”闻青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姚世玲有点反应不过来。

    “大姐,你真在家啊。”闻朋黑瘦黑瘦的,满头大汗,见到闻青,笑嘻嘻的,自从闻青做了两顿大白菜烧肉,又给了他一直铅笔,他就完全被闻青“贿赂”了。

    “你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早?”闻青问。

    “语文老师说,他家要种豆子,所以今天提前放学。”

    闻青默默汗颜。

    闻朋从破旧的裤兜里,掏出一小把粉笔头,红的、绿的、白的,还有黄的,都是一小丢丢的:“大姐,我把别的班级的粉笔头也捡了。”

    闻青的心里一下被填满,刚才自己说出来“婚事作废”时,心里的失落感荡然无存。

    她接过粉笔头,摸着闻朋的脑瓜:“谢谢朋朋啊。”

第9章() 
闻朋很乖巧,嘻嘻笑着,问:“大姐,咱们晚上吃啥?”

    “你想吃啥?”闻青问。

    闻朋抬头看闻青,馋的不行,小声说:“大姐,我想吃面条,想吃……”

    “闻朋。”

    闻朋话未说完,姚世玲从堂屋出来,说:“走,牵着牛,跟妈一起下地,把豆子给种了。”

    种豆子?

    闻青想了想,才想起来,水湾村一般情况下,割完麦子就开始种豆子。之所以这次拖到现在才种豆子,是因为收麦子时天干燥地也干燥,紧跟着一场大雨,地面过于潮湿,今天才可以下地种豆子。

    不待闻青反应,闻朋已经把牛牵出牛棚,姚世玲也搬出犁子、铁链、木撇,开始固定在牛身上,又抬了一半袋子豆种,搭在牛身上。

    闻青一副要去帮忙的样子。

    姚世玲说:“别,闻青,你别去了,踩了一天的缝纫机,在家歇着。地里有牛、闻朋还有我,就够了。”

    “就是就是,牛可听我话了。”说着,闻朋已牵着比他高的牛儿,出了院子。

    姚世玲拎着水也出了院子。

    闻青追出院子,问:“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天黑回来!”闻朋代为回答:“大姐,你好好休息。”

    闻青哪里会休息,感受着妈妈的维护,弟弟的关心,她由心里的开心,温暖。更加想让他们生活的好一点,再好一点。

    她关上院门,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在大市场买的白皮底鞋底、深蓝色棉布、大白纸、针、线、盒子、顶针等,统统拿出来,放在简陋的桌子上。

    而后开始剪白纸,四尺长四尺宽的,剪成一本不厚也不薄的十六开本子,左边用针线缝住,用铅笔头在首页写三个字——画稿本。

    接着便开始赶制年轻女人的凉鞋,期间脑子里冒出一些鞋子的样子,她会停下针,拿起铅笔头,在画稿本上画出来。

    凉鞋本就简单,她昨天定了型,今天就差细节。她便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缝、补、剪。脖子微酸时,凉鞋完工。她左看右看,穿在脚下试试,舒适度正好,她才满意。然后活动脖子,不由得暗忖,肖姨会给凉鞋标价多少,三块钱,那么就有两块七毛钱是她的。

    又多了两块七毛钱,闻青干劲十足,从破旧的皮箱子里,找出了自己在学习裁缝时,纳的鞋底,以及踩缝纫机绣的花。花的品种挺多,有荷花、兰花、桂花等等。

    她选了三七码的鞋底,粉鞋面配桂花绣,开始给矮个子女人做扣带纳底子绣花鞋。

    搓线、穿针,戴顶针之后,闻青全身心投入到鞋子子,天渐渐暗下来,她从房内,把桌子搬到院子,再到夕阳染红天边,她还在做鞋。

    “天都黑了,你咋还做鞋子呢?”突然闻亮的声音响起。

    闻青吓了一跳:“亮亮,你放学了,怎么这么晚?”

    “打扫卫生,两同学打架,我们拉架,送另外一个同学回家了,所以回来晚了。”闻亮解释。

    “打架?碰到你了吗?”闻青连忙放下鞋子,查看闻亮身上。

    闻亮别扭地拨掉闻青的手:“又不是我打,妈和朋朋呢?”

    闻青松了口气:“种豆子去了。”

    闻亮对她的敌意似乎渐渐少了,闻青笑着,然后抬头看了看天色,不到半个小时,太阳会全部落入地平线之下,妈妈和朋朋一定累坏了,她收起簸箕和桌子,转身进厨房洗手、和面、擀面条。

    说起来,她现在做饭的手艺真要感谢纪彦均,因为那句“拴住男人的胃,就拴住了男人的心”,她就洗手为他做羹汤,结果呢,还不是和纪彦均,和纪家闹的不可开胶。

    闻青面和好,醒好,用面仗擀面皮,菜刀切面条,等到姚世玲、闻亮、闻朋回来时,闻青正好在下面条。

    闻朋满头大汗地跑进来,高兴的又蹦又跳:“大姐,是白面面条,白面面条!”

    “小馋鬼。”闻青笑着说。

    不待姚世玲说话呀,闻朋自觉地闭嘴,眼睛直直地盯着白面面条,直咽口水。

    姚世玲这次非但没有责备闻青用白面做面条,浪费面,反而问她好了没有。吃面的时候,更是一直让她多吃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