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大门口,往王家开过去,张国庆才笑道:“刚才我怕老陈追出来才急忙开走。他看我们送礼过去,拉着我去买员工供应,我付钱他也不肯。第一次去我给他五块钱,他刚才全部花完。
出门时候,我趁他没注意,往他大衣口袋塞了五块钱。不早点走还得拉拉扯扯。你把这两袋子放空间里。在大山叔他们前面就别提起老陈了。”
周娇朝后看了眼,发现已经远离渔场,她松了口气。她最怕拉拉扯扯,还要说着客套话应酬。伸出手接触两个麻袋,收入空间后,她才想起这会赵大山一家人该等急了。
“刚才的货款,我和大山叔各付各的。我没仔细检查,味太浓!反正大山叔挑走他的东西,剩下的海货,我听你的吩咐全包圆了。”
张国庆听她说味道大,呵呵直笑,“我刚在仓库里看货味道更浓。包圆也没多少钱,存着慢慢吃,遇上不喜欢的东西,你看谁顺眼就送些出去。要不然就先放着,也许往后能派上用场。”
“也只能如此。我现在需要的是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听娘说要等秋收季节,才能看到满山的野果子,我都傻眼了。”
张国庆乐得大笑,“你库存里的水果先吃完。不用等明年秋天,开春我就能帮你补上。有些特殊的热带水果,我再想办法。”
“还是别折腾了,麻烦的很。为了点水果找人不合适,路途又远,除非我亲自出门,要不然那真是天价。”
张国庆笑笑没再提前。凡事都有办法可想,他还真不信达不到目的。他媳妇每年苦夏,他是得提前准备。
到了王家,果然如同周娇所料,赵大山一家人赶海去了。
老王笑着指了指外边,“老赵让我见到你们两口子就让你们去海边。等过了三点天气冷了,你们也快过去。”说完,老王拿出竹筐、木桶、小萝筐、铁铲折叠在一起塞到张国庆手里。
张国庆点点头和他告辞后,拉着周娇往外跑去。
第280章 赶海()
“靠海吃海”沿海渔民常说的一句老话。在渔村,一辈辈的人都赶海,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什么时候是赶海的最佳时间。
沙滩上,退潮了,露出几处礁石,海滩和海涂的面积显得更大。比起几个小时前,这里也散落着不少老大娘、大婶和孩子们在赶海。
近处的几位本地人看到他们夫妻脸上带着笑容跑过来。他们指着某处,提点夫妻俩人哪里危险也许微笑的魅力,也许是偶然一两次赶海,大家不会在意有人分享他们的资源。
张国庆见状,与这些老大娘们拉着家常,夸了几句让那些大娘大婶们乐成一片,他才拉上周娇告辞。
眼前一切景象与周娇所想象的拎着小桶小铲,挖蛤蜊,钓螃蟹,捉小鱼的轻松写意截然不同。
此刻沙滩上、海涂上、礁石上,大家赶海本事各显神通。他们使用的工具更是千奇百怪铁楸、铁铲、铁钩子、甚至还能看到用锄头。年龄幼小的孩子更是用竹夹子飞快地夹住虾爬子、用竹尖片挖出蚶子、蛤蜊。
或许习惯了,赶海的渔民们,不管老少,他们脸色丝毫没有收获的喜悦。凡事凡物都以物以稀为贵来衡量价值,多了就不值钱了。
沙滩上四处散落着被海浪推上的海带、海草,更有海参,可还是被当地人抛弃在眼皮底下。
利益最大化,连幼小的孩子们都知道。此刻,年龄稍长几岁的孩子们就在礁石处、海涂上寻找值钱的海货。
寻找到赵大山一家人的时候,他们正低头用铁钩子、铁铲围着一个开挖的洞口埋头苦干。
张国庆俩人过去,丝毫吸引不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注意力。这大冷天,一家三口的双手通红伸到坑里的海水中掏东西,够有毅力。
张国庆见状,打趣道:“有找到金子了没?”
“金子没,可东西真不少。你们怎么去了这么久?”赵大山被惊醒抬头,指了指身边满满一竹筐的东西。
张国庆笑道:“找了个司机搭他买了三箱。结果他到财务室结算时间耽误了不少。我们等他等得有点久。这个坑完,要不要换地?”
“我已经让老王告诉大家,愿意卖的全送到老王家。你们别去太远,不安全,就在左右两边玩玩算了。”
张国庆点点头,见周娇与赵媛媛谈话一个段落了,他拉着周娇往左边过去大概一百米,这地方有一处礁石,可以担点海风。
海风吹到脸上跟被刀割了似的,张国庆尽量挡住风口让周娇在他身后,自己飞快地用铁铲挖几个坑,一看到东西,他就往竹筐里扔。他目标就是塞满竹筐,不管好坏。再被风吹下去,他担心周娇身体受不住。
渐渐地他发现不对劲,果然他家媳妇“偷渡”了,难怪一直填不满。
“将老婆当女儿宠”这是他前世一个前辈告诉他的秘诀。为了得到这句话,他请了对方搓了一顿西餐,花了他一学年的奖学金。
“偷渡”就“偷渡”吧,反正他有的是力气,只要他家娇娇高兴就好。
张国庆换了个位置,特意挑选了背风口在礁石底下一处海涂边,让周娇站着那守住竹筐。自己飞快的用铁铲开工,捡了放木桶里洗洗,扔进竹筐里。
周娇见他埋头苦干,自己用不能动手,实在是无聊得很,看看背后的附满牡蛎的岩石,她偷偷地爬上礁石。
很快周娇发现这处礁石紧靠着对面的那处礁石,两者之间有个大水坑。很多被海浪推上来的海洋生物,都被海水无情地抛弃了,大到锅盖大小的梭子蟹,小到满地、满礁石爬的海参,还有海胆、海星、章鱼、各种小鱼。
此刻很多东西全在乱闯,有些已经爬出礁石外了。周娇顾不上挨批,俯身招手让张国庆快上来。
礁石上有很多牡蛎壳,这东西锋利得很,一不小心就得掉一层皮。
张国庆见状吓得东西一扔,飞快窜上去,“娇娇,你几时跑上来的?我刚还看到你在我身后。”
“哥,你看!我给你筐,我抓逃跑的螃蟹,你速度快点,等一下有人看到就不是我们的东西了。”
“别,小心被夹住。你在这守着筐,我很快就好。”张国庆赶紧抱着她。见她点头还是不放心地看了看她这信用度已经急速下降。
周娇推着他,比了比自己一定不动,急着催他快点。再犹豫,剩下就是海水了。
毫无疑问,要说谁动手能力最强最快,周娇绝对推选她男人第一。
随着周娇不停地换着竹筐,水坑里的海洋生物被他们洗劫一空。
结束后,张国庆盯上了礁石上的牡蛎丛里的海蚯蚓。这东西营养可不输于海参,尤其药效更好。
他看了看周娇,知道她怕碰触这些玩意,“娇娇我先抱你下去。我还得抓些海蚯蚓,这玩意美容。”
果然他一说美容,周娇连忙点头。
下了礁石,张国庆让她乖乖待在原地,等他回来。见她点头,他提着木桶,飞快地行
动起来。
再次下了礁石,张国庆忍不住叹了口气,接而哈哈大笑。
只见他开工一半的坑旁,周娇蹲在那里,双手用铁铲使劲地挖坑。张国庆赶紧拉起她,让她在原地奔跳着活络身子,自己赶紧接着继续干活。
“娇娇,小五笑得那么大声干吗?有新发现啊?”赵媛媛远远跑来,高声喊道。
“他笑话我力气小。”
张国庆看着她和赵媛媛俩人嘻嘻哈哈抱着一起跳、不知疲惫地在他和赵大山两处来回跑,他连忙加紧速度,一只手拖着竹筐,一只手飞快地捡。
好不容易塞满一个竹筐、一个木桶、一个小背篓,张国庆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拖起东西来到周娇跟前。
他喵了眼她前面堆在一处的海带、杂货,知道这些都是人家不要的玩意,笑道:“娇娇,走了。早点回去陪儿子。”
听他一说到儿子,周娇没兴致了。妻子俩人赶紧收好地上的一堆东西,朝赵大山他们那边过去。
赵大山拖起竹筐、提着木桶就走。他已经叫不动他家媳妇和闺女,只能拖着东西走,瞧她们往哪里装?
赵大山三人离程红丽母女有段距离了,等了会,才见程红丽两母女追上来。
一到王家,赵大山与张国庆商量后,让老王再通知人送些虾干、墨鱼干、贝壳肉过来。这些东西送人体面实用。
老王媳妇出门通知村民后,赵大山开始先挑了五十斤螃蟹。
张国庆上前一报数量,惹得赵大山头疼地捂住脑门,说道:“老王你挑走公蟹和小母蟹,剩下的开始包圆。”
他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这数量可不是要包圆了。
周娇见状解释道:“大山叔,一个母蟹差不多一斤重,其实论个没多少。而且省城五个叔叔、小五上面四个姐姐哥哥,加上一些关系密切的人家。难得你开着卡车过来,先多备点。”
赵大山听完理解的点点头,“那等会赶海的东西你多要点,那个便宜。送人别全是好东西,掺着来。”
周娇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点头说道:“嗯,我听你的。”
赵大山问张国庆,“你打算晚上送去?”
“趁着有车回家就先送过去。”
“去省城前路过我家,有些东西你帮我带过去。”说完,赵大山琢磨该送什么过去,想想还是等回去看看。
第281章 满载而归()
下午四点,一行人终于告别老王一家人,带着满卡车的物资高高兴兴地返程。
一路飞驰,,两辆车没有停留直接回到县城已经下午六点多。
赵大山家的大门口,停靠着两辆车子。在灯光下照耀下,卸下赵大山的海货后,张国庆让赵大山夫妻俩挑选走他们家需要的东西。
几次推让,张国庆直接上去把细粮分给他三分之二,其他全部一人一半。很快张国庆就搬下麻袋、竹筐放在仓房前面。
没等赵大山夫妻反应过来,他已经套上大衣直接拉上周娇,跑到卡车上。
等车子启动了,张国庆朝一旁算账的赵大山夫妻喊道:“我先处理这些东西。等会过来直接换小车去省城。大山叔你有什么东西要我转交,快点准备。”
卡车开到一半,张国庆找了个人掩蔽处停下。
他拿着手电筒带周娇跑到车厢内,关了手电筒,看看外边没异常。让她摸黑全收入空间。周娇结束后,他打开手电筒看看车厢果然空了。
张国庆拉着周娇站在中间,再次关了手电筒,让她按照原先商量好的计划,一样样的放在车厢。
等周娇再次结束后,张国庆打开手电筒,打量着车厢里拿出的东西有没有弄错了。这黑灯瞎火的,他真担心周娇会把放贵重品的箱子随意放出。
车厢里十坛酒放在明面上也是为了过眼,更是为张爹准备。父母应该孝顺,可兄弟姐妹那里,张国庆自认已经做到足够了,再说都分家了也要到此为止。
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自己俩人没收入,以后就会慢慢的减少对兄弟姐妹补贴,恢复正常人情往来。
除了酒,这次他们俩人还留点赶海的海鲜、咸鱼干、粉条粗粮。送人的对象也只有四个哥姐、左林、李青林和张云涛。其他的亲戚,夫妻俩已经没打算再送了。
剩下的一部分是准备送省城和京城的海货,其中最多的是一百多斤的活蟹。他打算给二十个螃蟹给赵传光,其他四人一人十个,六十个差不多就五十多斤,多余留在家里过明路,再添上空间里的存货运往京城老丈人那里,给他走人情。
这次他们夫妻俩因为有张爹他们在家,提前和赵大山说过有些东西先处理好再回家,省得老人家在不好处理。
大家都是聪明人。赵大山一听就明白了,他自己也认为分家了各自成一家,张国庆对于上面两个哥哥已经做到足够好了,他们两口子自己都没收入,还真没必要再补贴几个兄姐。
夫妻俩人回了车上,相互笑笑,都松了口气。
一路开到家门口。打开大门,张国庆让周娇先去看看儿子,自己脱了大衣,跑上跑下地搬东西。
张爹他们过来帮忙,他打了声招呼,也顾不上细说。
全部搬到院子后,张国庆伸直腰,笑眯眯地说道:“都是咱们家的。详细的你们等会问娇娇,我还得搬到仓库里。姐你等会自己挑,看中什么就拿回去。娘,剩下的等我从省城回来再送。”
周娇看完孩子,走出来刚好听到,“先别搬仓库。你先去厨房吃了再去省城。来回四个多小时怎么受得了?家里的东西,该送人的我会和爹娘商量。除了自家姐姐不就是左林和左右邻居吗?我给送过去。你开车要小心点。不用急的。”
张爹点点头,说道:“听娇娇的。我和你娘在家会看着办。你和娇娇先去吃饭,吃了再办事。”
张国庆听完,想想还是吃了走,拉着周娇去了厨房。
张爹关好大门,回到院子,在酒坛中间不停的来回,乐哈哈地说道:“小五酒买的不错。老伴,你记得咱们带五坛酒回村埋在小五的后院,等咱们平安娶亲用。”
“小五不爱喝酒,这是为你准备的。我这败家儿子打算让你泡酒里洗澡呢?不行,我得去问问他花了多少钱。”
张爹见她母女往厨房钻,摇摇头,开始把粉条往仓库里搬。不用看他也知道粮食和粉条这些是不会送人。
厨房里,张国庆对张母说道:“娘,没花多少钱。有些是地瓜酒,我都在上面做了记号。酒越久越香,不怕坏。酒谁也别送,留着给我爹慢慢喝。”
张母见问他没用,接着问周娇,“娇娇,你告诉娘。”
周娇眨巴眼睛,说道:“大山叔也买了很多酒。都是村里自家酿的,不会贵。咱们家不缺这点钱,泡根人参进去,对我爹身体也好。”
张美丽听完哈哈大笑,“娘,你别问了。再问更费钱。”
“不费钱,哥有人参。”
这会连张母都笑起来,指着她说道:“傻。娘不是告诉你藏着点。可别给你爹泡酒喝了,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