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众里寻你-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面上没有表露丝毫的瑟索,仍然是那个刚毅坚韧似乎从不会累不会辛苦的大男人。
“放心吧,”江晓琳笑着向他挥挥手,上了车。
车子开动了,尽管没有回头,但她从后视镜里,还能看到俞振业一直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
她何尝不想守在他身边,因为两世孤独的关系,终于有了爱人的她比常人更渴望一个幸福的家庭。奈何学业尚未完成,就算是她想休学结婚,俞振业也绝不会同意她那样做的。
一路都非常顺利地回到了学校,可能是因为尝到了爱情滋润的关系,江晓琳的精神非常好,先是去张老师的办公室报了个道,然后带着行李,回了304寝室。
江晓琳已经是多向学校请了一天假了,回到寝室她才得知,竟然还有一位同学至今还没有回来,而这位同学就是家在本地的张红艳。
按理说,家在本地的她,平时的休息日都能回家一趟,这次请了这么多天的假,肯定是有特殊情况。
尚玲忧心忡忡地说:“肯定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吧……”
江晓琳也有些担心,但她没有张红艳的家庭联系方式,实在不了解情况。
许国红安慰她们:“别胡思乱想,张红艳自己打来电话请的假,人肯定没事,顶多家里有点什么事绊住了。”
宿舍的其他人和张红艳的关系本就处得一般,对她迟迟没有返校也没有过多地担心,该学习的学习,该上课的上课。
“真冷漠。”尚玲对那几个人十分有意见。
“算了。”江晓琳笑着想尚玲的丈夫应该对她很好吧,结婚好几年,都当妈妈的人了,还能保持着小孩子脾气,说明有人愿意包容她爱护她。
两天后,当她们终于知道张红艳之所以延迟了返校时间,是因为一桩喜事以后,反而围着张红艳“讨伐”她的“无情无义”。
“结婚都不告诉我们,真是没拿我们当朋友。”尚玲气哼哼地说。
“是啊,枉费我们还替你担心。”江晓琳也跟着帮腔。
许国红是老大姐,当然不能跟着起哄,她说:“恭喜恭喜,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也不让我们认识一下?”
张红艳脸上还有些新嫁娘的羞涩,不好意思地说:“是亲戚介绍认识的,只是一个工人,不过人挺好的。我们暑假的时候认识的,因为年纪都不小了,家里就安排结婚了。”
张红艳是知青,因为上山下乡耽误了几年,已经快二十六了,家里估计是着急了。
“没告诉你们,一来是准备得仓促,二来也是不想你们破费。”张红艳对她们解释道。
这边的习俗,红白喜事都是要送礼的,虽然不像后世动辄成百上千的份子钱那么夸张,可她们都还是学生,除了学校的补助和家庭的支持,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当然,江晓琳是个特例。
张红艳是替她们着想,真要拘泥这种俗礼,她怕给几个朋友生活上造成压力,甚至影响她们的感情。
“什么时候一定要让我们见见啊。”尚玲好奇死了。
“肯定有机会的。”
尽管张红艳说了不要她们破费,但许国红私下找了尚玲和江晓琳商量,想补一份礼物给张红艳,毕竟是朋友的祝福。
三个人想法达成一致,就决定一起上街逛逛,看看买点什么送给张红艳做结婚礼物比较好。
这年月结婚大家基本上送的都是脸盆暖壶和水杯茶缸子之类的生活用品,还都是印着大红囍字的,相当经典。
江晓琳想起后世人们兴起的复古情节,还让这些十分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又火起来一把。
许国红和尚玲都结过婚了,比较有经验,就说不能再买带有囍字的生活用品,张红艳家里肯定已经收到好几套了。
她们选的礼物,必须同时兼具新意和心意,要是能符合她们大学同学的身份更好。
因为她们打算三人合送,预算还是比较宽裕的。
于是本着这个目的,三个人在省城足足溜达了一天,也都没找到合适的礼物。江晓琳觉得这样找下去可不行,还好她想到了一个合适的礼物。
“收音机?你是说电匣子?”尚玲的老家那边都是这样叫的。
“对啊,我看到过一个很不错的。”
江晓琳带两人去看,是个黑漆木色的收音机,音箱正面是红色牡丹花纹织锦布面,看起来很有质感。
这个“电匣子”,在江晓琳眼里,可是古董级别的物件,在她曾经那个时代,她曾见过一个保护完好的老式收音机,在收藏者中间拍出十几万的价格。
不过在许国红她们眼里,这个就十分高档并且新颖。
“这个真不错。”这一看连尚玲都喜欢上了,“不过,这个恐怕很贵吧。”
问过价格以后,大家觉得还真能接受,三人合送,不算太贵,还是一个大件儿,这个礼物大家都很满意。
当这个收音机出现在张红艳面前时,一看她就十分喜欢,但却坚决地推拒了。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张红艳看起来有点生气:“你们干嘛要花这个钱?”
“这是祝福。”江晓琳微笑着对她说:“你的朋友祝福你新婚快乐,白首偕老。”
“是啊,这是我们一点心意,你必须收下。”尚玲也坚持道。
许国红对她说:“我们理解你的一番心意,不过结婚是人生大事,又是喜事,我们都想送你个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你就收下吧,我们三个人合买的,不算太贵。”
张红艳没再拒绝了,用手爱惜地抚摸过这个收音机的表壳,最后认真地说:“谢谢你们。”
第七十五章 分歧()
实验室研究成功的四种药物,已经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了案,只等待临床实验成功结束,就可以正式注册成为一种新药。
其中一种是不需要临床测试的喷雾类药物,另外三种都确定为半年的临床实验期,交由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验。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张教授和江晓琳却因此而产生了分歧。
张教授认为现在只要等医院的临床实验一完成,这几种新药就可以成为他们实验室的研究成绩。现在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就是继续其他药品的研究。
而江晓琳认为,工作重心可以放在其他药物的研究上,但也应该有专门人员负责跟进三种药物的临床实验,并且可以开始联系各大制药厂,推广新药投入生产。
“推广?我们是医药研究人员,又不是商人,我们负责研究出了新药,难道还要我们去卖药?”张教授认为江晓琳的建议是对实验室的侮辱。
他的实验室,现在已经网罗了近十名医药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并且,在这几种新药的研究成果受到学校认可之后,又有几名学生有意向加入实验室。
现在不着力研究新药,早日把实验室的名气打出去,反而要分散精力去找什么制药厂?江晓琳这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如果不进行推广,制药厂怎么能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江晓琳感到非常无力,“新药尽快投入生产和使用,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
“我们研究的意义,不需要那些制药厂的承认。”张教授气急,手用力地敲着面前的桌子,“他们生产新药,不就是为了赚钱么?他们还懂得什么!”
“如果不能投入批量生产,大众什么时候能够用上这些药物呢?”
江晓琳也不理解教授的想法,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后世完全不可相比,制药厂也并不是都会自主寻找新药。如果不想办法推广,那这些研究成果就只能停留在学术上了。
也许对张教授而言,这样也就够了。但这背离了江晓琳的初衷,她始终认为要能治病救人的才是药,否则那就是纸上谈兵。
“晓琳,我一直都很看好你,你聪明认真,是难得的人才,不要被其他的事蒙了眼,要专心在研究工作上!”张教授恨铁不成钢地数落她。
他们的谈话终究不欢而散,不过江晓琳依然暗自下定了决心,就算是教授不支持,她也要想办法把新药推向市场。
几天后,在校园里,江晓琳碰到了张斌。
“张大哥?”江晓琳有点意外地跟他打着招呼,“你来找张教授的吗?”
张斌神秘一笑:“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
“对,为了你们实验室的事……我们边走边说吧。”
“前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外地跑新闻,昨天才回家。”张斌推着自行车,走在江晓琳身边,跟她说了自己的来意。
“回来以后,听我爸说了你们两人对于是否推广新药发生的分歧。说实话,我能理解你的想法。”
张斌笑着看着身边的娇小女孩,其实自己的父亲是个脑子里只有学术的人,但他对江晓琳的看法有偏差,这个女孩却不是个只懂得研究不讲实干的人。
“我父亲搞了一辈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他而言,学校和国家学术权威组织的肯定是对他的研究的最大认可,这确实是他的局限性。”
“而我,能理解你想让这些新药投入生产,早日造福群众的想法。并且,我想在这个方面,也许我还能给你帮点忙。”
张斌认为江晓琳这个女孩外柔内刚,绝不可能因为自己父亲的阻拦而放弃她自己的想法,估计会背着自己的父亲有一些动作。
“真的?!”江晓琳惊讶地问。
“嗯。”张斌点头,“不过,你要告诉我为什么这么想推广这新药投入使用?”
江晓琳于是就把俞振业所说的前线上缺少急救药物,导致许多士兵不能及时得到救治,造成感染甚至截肢的事情告诉给张斌。
“……所以我认为,市面上缺少这些急救药物,其实是我们医药研究人员的责任。而这些药物既然正是部队甚至民众所急需的,那早一日投入生产,投入市场,人们就能早一日因此而受益。”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尽管张斌一直都很认可江晓琳这个女孩,但听到这些,仍然忍不住对她生出一种敬意。
一个妙龄女孩,不惜违背自己师长的教诲,坚定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件看不到对自己有任何好处的事,只为自己心中的一份对社会对大众的责任感……这让他都有些惭愧了。
起初张斌是抱着接近江晓琳的念头要给她帮忙的,而现在他倒是收起了那份心思,真的想要帮这个忙。
“我这些年到处采访,别的收获没有,各行各业的人倒是认识了一些。”
张斌沉吟了一会儿,把车子立在一棵大树下,拿出自己的记事本翻着。
“去年我采访过外省的一家制药厂,当时跟他们的一名产品部主任有所接触,我觉得这个人倒是个颇有想法的人,我想写封信给他,问问他的想法。”
“另外,既然你的初衷是想把这类急救药物应用于战场,那这个方向也不是不能努力一下的。”张斌又想起一个人,“我今年才在南方进行过一次军队抗洪救灾的报道,在灾区期间,认识了那时候作为志愿医生参与救人的一名军医院长。那时急救期间,也是时常发生缺少药物的事,我想说不定他会对这些新药有兴趣。”
说完,张斌看着江晓琳亮晶晶的眼睛,失笑道:“先别这样看着我,我可没有那位军医院长的联系方式,不过我知道他是隶属北方A军区的,可以试着联系一下。”
“谢谢你,不过你为什么想要帮我?你这样做,张教授要是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江晓琳可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影响人家父子感情。
“他不高兴,你会不会不做呢?”
江晓琳摇头:“不会,我还是会自己想办法。”
“那不就是了,我这么大的人了,也有我自己的判断,我认为你的想法很有意义,我也只是尽一份力而已。”
“谢谢你。”江晓琳认真地对张斌道谢。
“等事情办成了再谢我吧。”
第七十六章 心急()
几天后,张斌又到学校来找到江晓琳,跟她说了事情的进展。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
他说联系了制药厂产品部的主任以后,得到的回信却是制药厂目前已经濒临倒闭的消息。
连续多年的亏损,让国家不愿再拨款给他们维持企业运营。目前,厂里职工甚至是郑经理这样的干部,都已经面临领不到工资,没有收入的窘境。
江晓琳心里非常遗憾,她知道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有一大批国有企业,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经营模式落后的关系而濒临倒闭,被收购或是撤并。先是像这家制药厂这样的小型企业,后来连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不能幸免。
只是她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
“据郑主任说,目前他们制药厂已经停产,职工已经不得不回家待业,只是还对厂子抱有一丝希望,才没有辞职。现在连购买原材料的资金都没有,不可能再购买新药配方去生产了。”
江晓琳想了想,对张斌说:“张大哥,你看,这位郑主任的联系方式能不能给我?”
“那倒是可以,不过现在制药厂已经停产了,就算是找他也没有什么用了吧。”
“我有一点其他的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成熟,先跟这位郑主任谈谈看。”
“那好吧。”
张斌把郑主任的地址抄录下来一份给了江晓琳。
“至于那位军医医院的院长,我目前还没有联系到他,我会想办法继续试着联系,你别着急。”
“好的,谢谢你。”
张斌走了以后,江晓琳一直在思索这件事。
她心里清楚,以她目前一个学生的身份,就算有张斌帮她,想到一个有实力又有想法的制药企业,愿意购买新药配方去生产也是希望渺茫的。
她想去见一见这位郑主任,如果真的像张斌说的那样是一个有想法的人,那么也许制药厂的倒闭,正好是一个契机。
最近一段时间,江晓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