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355部分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355部分

小说: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夫人,更破坏了自己的大计。事实上事务局在陈吊眼起事之前已经联络上了许夫人,不出赵昺所料其还是心向朝廷的,且又得到幼弟的消息自然惊喜不已,对于小皇帝的报恩之举更是感恩涕零,立誓效忠陛下。

    八月十五日夜晚,陈吊眼率联军乘机再次突袭漳州城。这次率军进城,守城的元军十有**被杀,陈吊眼军威大振,兵员猛增聚众十万。而许夫人在攻打漳州的战斗中,获得大批武器甲仗的武装,又有精兵相助,其统领的义军自然如虎添翼率先攻入城中,分得了最大的一块蛋糕不说,兵力也暴增到三万之众。

    其后忽必烈获知漳州再次失陷损兵惨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命高兴在建宁府设立行都元帅进行镇压,又命完者都为镇国上将军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领兵五千与高兴会合。重兵威逼之下,陈吊眼领军退出漳州城返回云霄一带山中结寨五十余凭险据守,以王命号令群雄。

    这次元军却没有出兵攻打兵力强盛的陈吊眼,完者都率军进入福建后,先用大军镇压政和的黄华义军,并贿以重金,以征蛮副元帅重职招降。果如赵昺所料,黄华没有经受的住考验投降了蒙元,因为赵昺已有准备在获知消息后,立刻通知潜伏在黄华军中的探子率军万余出走投靠许夫人,并与黄华部脱离向广东凤凰山一带转进,避开敌锋芒的同时,接受补给,进行整训,建立根据地。

    而元军利用黄华熟悉福建山区作战的特点,命黄华为前驱清剿漳州陈吊眼抗元起义军,其熟悉义军山寨作战的特点,带领元军步步进逼。黄华的投降,许夫人的撤离,使义军联盟破裂,南北难以相互呼应,而黄华熟悉山地作战特点,又知陈吊眼虚实,在其协助下陈吊眼被连破数寨。

    陈吊眼分兵驻守拒敌,以其叔陈桂龙驻九层漈,自领一部驻漳浦峰山砦,陈三官驻水篆畲,罗半天驻梅龙长窖,陈大妇驻客寨畲。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形扼险固守,一时间使元军无法突破,反而遭到重大伤亡,现在战局暂时陷入僵局,两军各自结寨对峙。

    他的想法和此前一样,无论对于招安还是清剿,赵昺现在都不敢兴趣。清剿他没必要助纣为虐,元军多死几个对自己只有好处。而招安上杆子不是买卖,陈吊眼虽然受到点儿挫折,但是声势正盛,绝不会接受招安,反而会提出些条件。若是让朝廷承认其地位又将如何处置?大宋还为有给造反者封王的先例,那纯粹是自找麻烦!

    当然最后赵昺还是要出手的,但要等到陈吊眼认识到错误的时候,不过替他收拾烂摊子的也不会是自己,而是许夫人。这样绝无羞辱其的意思,而是让他认识到想脱离朝廷造反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要依靠朝廷,拥护皇帝才能过上好日子。若是其不能领会自己的意图,那就不好意思了,只有看着他走向灭亡了……

    日子很快又到了初冬,不过海南这地方不分冬夏的,只是雨水少了些。军改第二阶段也进入尾声,陆军共编成十个步军师,两个骑兵旅、三个炮兵旅及五个辎重旅,加上御前护军共辖兵力十五万;水军编成攻击船队、支援船队、辎重船队和火力船队,分驻岛南、岛北和岛东三个水警区,另外战兵编成三个水军陆战旅,共有大小战船一千二百余艘,总兵力六万余。

    与此同时,新军的半年基础训练已经结束,根据训练情况和志愿准备转入分科专业训练。赵昺决定将新军基础训练结训和各军授旗仪式合并举行,地点就在已经完工的新军营地。过去他觉得这种仪式化的东西十分麻烦,甚至有些厌恶。不过对军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却是例外,之所以如此他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是学理工的,从而喜欢线条似的美感,另外他觉的军中的仪式不仅能提高士气,且能让军人增强荣誉感与尊严。

    十一月初一,赵昺一早便换上戎装,匆匆吃过早餐便迫不及待的登车,在一营骑军的保护下出城前往新军军营。他自去年岁末勘测场地后便再为来过,此时通往军营的大路已经修通,不需半个时辰军营已经在望,随着离军营越来越近,赵昺心情也愈发激动,虽然军营的设计是出自于他手,可以说每一处都了然于胸,但是看到实物还是觉得十分震撼。

    为了新军军营的建设,赵昺先后拨款达十万两白银,整个营区占地三千余亩。整个军营分成了四大部分,包括大操场、总部、分部和南北靶场。其建筑格局赵昺参照了现代军营建成,为一片气象森严的砖瓦结构的建筑群。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树木成行。

    军营大门开在南侧,隔河有高大的照壁与之相对。门楼高大,面阔三间,气势之雄伟可与府城行宫大门相比。朱漆大门饰以铜钉铜环,门楣上悬挂着赵昺亲书的“新军训练营”五个大字的横匾。门前有石砌的高台阶,阶前的南路直通河岸。南路两旁有高丈许的石狮一对,河上架一平板桥,用以通大操场。

    整个营区共建有营房八百多间,总部以龟山为中心建设,占地约有二百亩,分南北两院。北院是生活区。南院是军营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分东、中、西、三院。东、西院为教室与兵丁宿舍,各有十排带长廊的青砖瓦舍,布局对称,各排房舍之间有走廊相通,每两排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每院住约一都士兵。

    中院有办公室和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虽然这出自于赵昺之手,但绝对是山寨来的。

    堂前有长廊直达校门。尚武堂北面是个大空院。院内移植而来的两棵并立的高大古树,二木间悬一铜钟,前边修有一座阅台,用于军将在这里训话和发布命令,因此这里被视为全校之中枢。营本部的东侧是分部,占地百亩。靶场在分部之北,占地四百余亩。大操场成半框形,由北、西、南三面拱卫营本部,占地八百余亩……

第679章 开悟() 
参加仪式的除了朝中的众臣,还有参加授旗仪式的军中各部,当然不可能二十多万人齐聚于此,来的只能是各部主官及部分官兵作为代表,新军则派出一队官兵充作礼兵,加在一起足有三千人,仪式也只能在大操场上举行。待赵昺车驾来临,一切皆以布置妥当,众臣簇拥着他登上阅台。

    新军新式的军装,新式的武器,新式的军营,一切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而新军整齐划一的动作,如刀切斧剁般的队列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让那些站在一起的百战精英们都觉自秽,眼神中毫不掩饰的皆是羡慕和嫉妒,恨不得将他们身上军装扒下来穿在自己身上,手中枪抢过来。

    赵昺看看下边,又瞅瞅身边的众臣,只见兵部一班人个个腰板拔得溜直,他们一扫过去被人视为‘闲部’的晦气,脸上挂着掩饰不住自傲。而枢密院的众将却面目肃然,神色凝重,此次军改对他们同样是场挑战,如何能带出一支善战之军,战胜强敌将是他们的任务了。

    “升旗!”一声号令,一名新军军官捧着军旗在两名护旗兵的伴随下以正步走向阅台前的旗杆,军官熟练的将旗挂在绳索之上,顺势甩开,旗帜立刻展开。不用问这军旗当然也是出自赵昺的构想,样式一改军中过去常用的三角旗,而采用现代常用的长方形,以红色为底色,上绣一支古拙的金龙一爪持矛一爪持盾,这象征着帝**队既要担当起开疆拓土的职责,又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敬礼!”将军旗展开的军官后退一步行举手礼,高声吼道,鼓乐声随之奏响。与此同时,操场上新军队列中‘啪、啪、啪’三声脆响,只见持枪的战士提枪、握枪、托枪一气呵成,头微微扬起望向军旗,齐声高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新军的一连串动作让台上观礼的众臣,台下参加仪式的其它诸军却是一阵忙乱,不知如何是好。而大家看向小皇帝,只见他也立正抬手行礼,随声同唱《秦风·无衣》,有人见状也有样学样跟着小皇帝抬手敬礼,有的附声跟着唱,可谓手忙脚乱,慌作一团。始作俑者赵昺却如若无睹,一脸肃然,抬望军旗一丝不苟的吟唱。

    赵昺在组建新军之初就想着‘正规化’,不仅设计了新式军服、军衔标志,还设计了军徽,由此又衍生出军旗,那当然还要有军歌了。但是他没本事重新创作一首,照抄前世的又与当前的年代不打,只能从现有的中挑选,岳飞的《满江红》不错,但是唱起来总觉得节奏不对,感情上又觉太过悲怆。

    选了几首赵昺都不满意,猛然想起这首《秦风·无衣》,这首诗虽然短,却表现出战士渴望战斗热情,简直就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够发自内心鼓舞斗志,有着震撼人心的力度。

    诗的语言质朴无华,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感情激荡,气势非凡,极像一首战士进行曲。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激昂高歌,音调铿锵,正能体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战士凛然大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赵昺最爱‘与子同袍’四字,这寥寥数字成为古往今来战争中唇齿相依者、利害相共者、同仇敌忾者的誓词,而这种袍泽情谊,不是许诺,却是一种坚守;不是相互取暖索取,却是不计结果的付出。一切生死相依的感情都涵盖其中,飘风发发,令人顿生壮烈大义的情怀。如此变成了新军的军歌,也让他们明白作为军人就要随时准备为国奔赴沙场!

    开场礼过后,授旗仪式开始,赵昺首先向五个军种‘司令部’授予各自的军旗。然后他又向枢密院授予斧钺,这玩意儿在古代就是军权的代表,此仪式就是表明自己将指挥军队的权力交付给了枢密院,当然要想真的调动军队,还需要自己赐予兵符的,因而象征的意义更大。

    接下来由左相陆秀夫和知枢密院使张世杰为编成的步军和水军分授军旗,以示文武相宜,团结一致,而步军和水军的军旗只是一个镶黑边,一个镶蓝边为区别。最后则是由兵部尚书江璆向各军首官授予军旗,他们的军旗尺寸要小上一号,并在里侧标明军号。

    “陛下,让操演的其它各军撤下吧!”授旗完毕,紧接着就是阅兵。各军代表擎军旗列队从阅台前通过,可台上的几位军将却丝毫没有喜悦,脸色一个比一个差,赵孟锦轻声对小皇帝说道。

    “为什么?”赵昺扭脸问道。

    “丢人啊!”赵孟锦脸色铁青地道,这一至五师分别由侍卫亲军左右中前后五军改编,可以说是成军最早的一批人,前来的也是各师挑选出来的精锐老兵,事前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是与新军一比简直是凤凰和鸡的区别,他这个老长官如何挂的住脸,想想后边的演练干脆算了。

    “呵呵,现在知道差距了!”赵昺轻笑道。

    “陛下,属下知道了!”赵孟锦叹口气道。

    “刘将军,你呢?”赵昺又扭脸问站在右边的刘洙道。

    “陛下开恩,饶了属下吧,水军更是不堪!”刘洙红着脸讪笑道。

    “总是让你们勤加操练,但打了几次胜仗便傲气冲天,不知天外有天了!”赵昺冷笑着道。

    “陛下,属下知错了!”赵孟锦从陛下拱拱手道,满眼都是哀求之色。

    “唉,真该让你们都显显眼!”赵昺瞪了两人一眼恨恨地道,可还是叫过倪亮耳语了几句。

    “谢陛下,给属下留了脸面!”赵孟锦抱拳施礼道。

    “要知道脸面是自己挣得,不是靠别人给的。你们丢的不止是自己的脸,朕的脸也让你们败没了!”赵昺白了他们眼道。

    “属下已经无地自容了,以后定将严加督促各部勤加训练!”刘洙惭愧地言道。

    “你们二位乃是朕的心腹爱将,以后统管两军作战定要尽心,切不可疏忽大意,否则丢的就不是颜面,而是朕的性命了!”赵昺言道。

    “陛下放心,属下等绝不负圣恩!”赵孟锦和刘洙两人齐齐施礼道。

    “嗯,看看吧!以后你们统领将是同样的虎狼之师!”赵昺抬手让二人起身,又指指操场上列队完毕的新军道。

    ‘轰!’一声号炮声响,只见新军各队立刻集结成一个大方队,在口令的指挥下徒手向阅台前开进。但见各个排面步伐整齐,一条条横线、纵线、斜线笔直如刀削。这立刻引起了一片惊呼,千人同行动作一致,举手投足毫无差错。台上的军将们十分清楚,不同身高、体重和动作习惯的人要做到步调一致,共同前进,需要的不仅仅是严格的军令,还要有极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的荣誉感。

    “陛下威武啊,只这军兵上阵,不需动作便已夺人魂魄,让其不战自退!”文天祥看新军方队以严整的军姿、雄壮的步伐,整齐的队列通过阅台,捋捋胡须道。

    “是啊,千人同进退,成排山倒海之势,定能无坚不摧!”陆秀夫也是两眼冒光地说道。

    “呵呵!”赵昺笑笑却未答话,示意他们接着看。方队走过并没有远离,而是齐齐转身进行分列式操演,军兵们不断的变换队形,转换步伐,仍然犹如臂使丝毫不乱。

    分列式演练完毕后,新军又持枪进行刺杀操表演,紧接着是实弹射击,在口令声中各部排出三列横队,形成一道三百步的阵线,首先进行了静止立姿射击,接着三列士兵实施三段射,他们交替轮番射击,打出了一道道弹幕。而接着的行进中射击更让观者心惊胆颤,在整齐的队列中集火射击稍有差池便会造成误伤,好在只是虚惊一场。

    操演结束后,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