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营成长记-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样的机会能够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吗?事实上沈建国作为这个试验的负责人,本来就应该立场更加超然更加课观。如果这个发明是他的女儿的,那么对于这个发明的测试原则上应该由他以外的人来主持。因为他应该回避。所以他如果真的聪明,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炫耀自己有个聪明女儿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当然身为一个能够当上副司令员的男人,沈建国其实不傻。他当然知道自己还是要避嫌的。所以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他最后还是放弃了想要更大地显摆自己的想法。相反地,他接下来很好地履行自己作为这个对“新型全自动机枪”进行测试验收的主持方的职责。
他轻咳了一声,问起了大家:“那个……大家也都看到了啊……一共是两轮的试射,这个新型全自动机枪的表现应该说还是最终达成了杀伤的结果。当然这是一个研制的测试而不是一个验收的测试。根据规程,研究性质的射击试验,只要在规定的试验次数中,有一次达到了试验目标,即判定成功。这和验收测试必须全部达标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基于此,我想判定这个新型全自动机枪试验成功。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虽然沈副司令员主持这个科研试验,但是一般的评审还是要构成评审组的。而参与评审的除了他自己之外,他所邀请来的这些和他级别差不多的人也是有发言权的。所以按惯例还是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的。
。。。
第六百三十九章 成功()
由一大堆军人组成的评审团和由一大群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会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不怎么好回答。但是如果是由一大群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如果碰上了类似于今天这样举行的“新型全自动机枪”的试射试验的话,大概不会轻易做出通过或是不通过的决定。他们会要求你拿出来详细的技术资料,然后一个一个地给你抠字眼,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地找出一点细枝末节的问题,然后作为专家意见,要求你加以改进。很可能最后做出的决议就是“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可下一阶段工作”。
可是现在在场的是一大群军人。军人不是很懂技术的。所以你让他们看你准备的一大堆的文件资料,估计他们也是看不懂的。很有可能一定要他们看的话,他们还是可以给你抓几个错别字出来的。但是军人对于这个武器装备的感受却是最直接的。因为他们才是最后直接使用这些武器装备的人。到了战场上,那些发到了他们手里的武器装备,那就是他们最可依赖的帮手。所以武器好不好,他们看一下就能够有感觉。而显然,这新型的机枪已经在这个试验场上征服了他们。所以面对着沈副司令员的问题,几乎没有疑义地,那些领尖上挂着将星的或是马上要挂上将星的军官们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想当然尔,大家现在既然是这么急切地想要在自己麾下的部队里装备这样诱人的武器,就一定会同意这个试验应该算成功。因为要是不算是成功的话,就意味着这款机枪还要经历又一轮的设计和改进。而这一定会花上一段时间。这样的话自己想要装备上这种机枪也要花更长的时间。这让这些军官怎么能忍得住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军人对武器装备的不负责任。相反,他们有自己的焦点。谁都知道如果肯花时间在武器的研发上,经过精雕细琢的武器一定会是精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武器够用而且耐用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精致却不是他们的。而这“新型全自动机枪”在刚才的试验中已经证明了它的易用性和够用性。至于耐用性当然不装备部队使用一阵子谁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呢?吏何况他们刚才也看到了,这机枪根本就不怎么需要人来操纵。没看见那个小彭连长作为操作员,其实也只不过是按了一个按钮而已吗?这个动作谁不会做呢?
可以说,看到了彭卫宁那样轻松就可以完成机枪的操作,然后那个机枪又可以自动地进行寻找目标实施打击之后,那些观礼的军官们的心里可就被勾的痒痒的了。他们从目击实况的解读就是,这个新型的机枪其实操作相当简单。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配备在自己的部队中,都不需要怎么培训,马上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再加上他们所看到的那样的打击效果,这对于装备了这个机枪的部队而言,那就是跟打游戏开挂了一样啊。对于这样的一个有着独特优越性的武器,如果他们还傻呼呼地不抓紧想办法弄到手里,反而是拘泥于什么潜规则,一定要拖上一段时间再批准通过的话,他们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所以就是这样顺着沈建国沈副司令员的问题,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齐声表示这次的试射算是圆满成功了。甚至有的人还问沈建国,这剩下来还有什么多余的试验没有?没有的话就赶快定型吧。然后大家回去就打报告申请把这个新装备一定要分到自己的部队里面去。
看到大家的热情这样的高涨,沈副司令员的心里也是美美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自己女儿弄出来的创意就是强啊。看看有哪家的新武器在短短的演示过后就会有这样的轰动效应的?没有!也就是自己女儿发明的这个新式的什么机枪才会让大家看到了都要抢红了眼。这就是才气啊。
心里正美着的沈副司令员当然这会儿不会告诉大家,这个武器现在可是非卖品。因为这是由自己的女儿完全自己筹资进行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投入,所以没有一家工厂现在可以生产呢。不生产的话,你就是打再多的报告,拿不到就是拿不到。所以想要在你们的部队里面装备,那还是等等吧。
我国的军工行业是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的武器都一定是来自于兵工厂。而兵工厂就全部是国营的。当然,这个国营的还分两种。一种是有军民两用的技术的,归国防科工委那边管着。另一种则是纯军用的,那就是由部队直属的兵工厂管了。而不管是哪一个口径的工厂,想要生产一种武器,那么这种武器一定是拿到了国家的批的。而像是沈一一这种完全自筹资金自主研发的武器,现在还没有向国家立项呢,当然就不会有国家的批,更不可能在一家兵工厂里生产了。
当然,这个真相沈副司令员是不会在这会儿向大家披露的。不然的话他又要费上一大番口舌应付别人诸如为什么私人投资的研究也可以军营来组装试验的问题。像是这种有些敏感的操作本来就是要在台面下悄悄地进行的。没有必要让大家知道然后造成很大的风波。而沈建国也是知道自己的女儿下一步很可能不是找自己的老爸她的爷爷,看看能不能活动着让国家向她采购这个发明的生产权。他可是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个小财迷的。她投入金钱研发的这个武器可不会是无偿地送给国家的。所以这会儿达成阶段性的目标就得了,也不必横生枝节。
得到了大家的首肯之后,沈副司令员的心里底气也足了。他敲了敲话筒,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一般中国官场上有一个规矩,虽然未曾明言,但是因为习惯的力量已经非常普遍了。如果是喇叭里传来了一声咳嗽或者是轻敲话筒的声音,这就代表领导要讲话了。这个时候身为观众或者是听众也就会很配合地不再说话,转而认真听话筒里说些什么。
而其实最这个可能传出的对于这个机枪今天射击试验的结论的就是研发团队了。这一刻,赵曼红老爷子刘以豪卫源占豪刘谦杨秋甚至是彭卫宁都竖起了耳朵。他们知道,忙碌了这么多天,由这么多人贡献了聪明才智的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新式装备,就在这个时刻将要得到一个评判了。到底他们算不算基本完成了整个研究项目,在接下来就会得到沈副司令员代表着军区所给出的一个结论了。
此刻,整个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心藏都跳得特别有力。即使是刚才还在那里和赵老爷子辩说这个机枪的第二次的试射时所表现出来的大杀伤力并不符合设计原意的刘以豪,这会儿都不再强调自己的认识了。他把目光投向了主席台,想要听听评审团对于这次的试验的结论。
沈副司令员其实平时就是不怎么注重官威的一个人。军人出身的他平时的性格就是直爽利落,所以也没有更多地拿腔拿调,而是整合了大家的意见之后,直接就宣布了结果。
“现在我代表评审团和观察团宣布,由清华大学和我们首都军区合作研发的新型全自动机枪,在首都军区靶场进行的武器射击试验,经两轮的试射,有效命中规定目标,取得成功!”
随着沈副司令员的宣布,标志着之前由沈一一的一个简单的概念开始的我军的第实际作战型机器人完成了整个设计过程。后续当然有沈一一自己也很关心的控制单元的整合问题,但是那些也只是结构上的一些小小的改变而已,并不会构成什么复杂的研究任务。所以现场的各位研究团队的成员们心里都清楚,这个节点的完成后,大家真的可以拿着在这里得到的数据,回学校完成自己各自的毕业论文了。而且大家还都很明白,这篇论文一旦出来,那一定够得上学校里的优秀论文的水平。此刻大家的内心可谓是无比激动。
当然,主席台上的那些人此刻还来不及体会研发团队的心理活动。他们随便想想应该也可以猜得到,的研究人员在面临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的验证试验的时候,那是一定相当兴奋与激动的。他们也会自己今天来到了这个试验的场地,能够亲眼见证一场让人大开眼界的武器试验结果而感到高兴。这样的高兴之情也让他们在沈副司令员宣布新型全自动机枪的试验成功的时候,都热烈的鼓起掌来。因为他们在鼓掌的同时,心里都认为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回去打报告,申请给自己的部队配备这种即将定型生产的新式武器了。
和在室内进行的评审会不同,这种在靶场这样的室外场合进行的验收评审,像是沈副司令员直接宣布的这个结果,其实已经表明了这个验收射击试验的结束。而如果不是在军队里的话,在主持人宣布试验成功的那几个字说出来了之后,大会就已经可以解散了。
但是这是在军队里,部队里一切都讲究令行禁止。所以即使是沈副司令员已经宣布了试验成功,大家在鼓完了掌之后也不可以随便离开。部队里的规矩是,必须听到了会议的召集首长宣布“解散”,大家才可以离场。
只是大家并没有直接等到沈副司令员的那句“解散”。相反的,沈建国同志宣布完了试验成功之后,自己走下了主席台,走向了围拢在射击位这边的设计团队的位置。他要对这些这些天来这样新式武器的研究人员表达一下慰问。
沈副司令员知道这些同学们都是自己的女儿的同班同学。而且最后能够走到自己的军营里来的这些同学,那一定是自己的女儿在学术上相当信任的人才。既然是女儿的同学,自己就要好好地和大家打个招呼啊。这也算是自己的女儿,先和大家结下一个善缘。否则的话,将来这些女儿的同学们有朝一日知道了自己和沈一一的关系之后,认为自己这个当爸爸的怎么连和女儿同学见面时都端着架子,对自己有了误解,肯定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女儿的评价的。这一点沈建国同志可是不想看到的。
走过来了之后,赵老爷子和彭卫宁两个人当然是认识这是谁的。就是刘以豪他们几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不知道这位高阶军人,也认得他就是刚才在上面宣布自己的研究获得成功的主持人。从他穿的军装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部队首长。所以大家对沈副司令员都还是很客气的。像是刘谦杨秋他们更是感到了心里十分激动。
沈副司令员首先还是对赵曼红赵老爷子打了招呼。老爷子的岁数是这里最大的。而他的技术功底在整个军营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作为这个军区的副司令员,沈建国还是要把赵老爷子给供起来的。因为整个军区的那些长官们在面对着赵老爷子的时候,都是这么做的。
“赵老,您辛苦了。这些天来您一把年纪地和这些小朋友们在一起,您一定是很累的。好在现在也算是取得了成功,您当初的辛苦和付出结出了硕果啊。我要祝贺你!”沈副司令员对赵曼红赵老爷子说道。
赵老爷子平时虽然比较清高,但是作为军人,基本的上下尊卑还是要遵守的。所以赵老爷子也对沈副司令员的招呼给出了回应:“哪里哪里。能够为我军再觅得一个革命性的装备,这是我应该做的。”
。。。
第六百四十章 诱问()
赵曼红老爷子是全军区的从上到下都十分敬重的军内的老专家了。所以来到军区上任的沈建国沈副司令员也是和大家一样,对赵老爷子是敬重有加的。现在看到了赵老爷子当着自己的面表达了他对于军事装备发展的殷切之情,沈副司令员心里也是十分感动。所以面对了赵老爷子的表态,沈副司令员也是连连点头。
回过头来,沈副司令员也是没有忘记了自己麾下的头干将,也就是小彭连长。两人已经很熟了,又有着私人的关系。当然这个私人关系不是为众人所知,只是由他们自己在私下保密。所以在此,沈副司令员以一种欣赏但是又有分寸的态度对彭卫宁说:“小彭啊,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这个新型全自动机枪的成功,那是真的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在啊。”
被沈副司令员这么一说彭卫宁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他自己是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地辛苦的。因为这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专业。他既听不懂沈一一和她的同学们在讨论机枪的技术细节时候在说些什么,也出不了什么好的主意。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路默默地陪伴着这个团队全程而已。说是他有什么功劳,他还真的觉得自己领受不起啊。
但是赵老爷子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倒是应着沈副司令员的话头在一边附和道:“是啊。小彭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