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营成长记 >

第79部分

重生军营成长记-第79部分

小说: 重生军营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性能这样出众的。

    当然,并不是说萧屹瞻对沈一一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不感到好奇,只是相对于安竹生这样一个搞发动机的,他这个搞飞行器设计的人不会那样的急切而已。不过,有过当初初见沈一一的那几个流体力学公式时的那份急切的体验的萧老爷子也很能体会安竹生老爷子此刻的那种心情。所以,萧老爷子也就在一边帮腔说:“一一啊,老安头这个惑你可一定要帮他给解了啊,不然的话他可会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心里面痒得跟什么似的。”

    沈一一点点头:“安老、萧老,你们有什么问题就说吧。不过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太复杂的问题,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来详细推导给二位看。得等我把手头的这些事情给做完以后,我再给老位抽时间出来专门解释那些问题。”

    安竹生了然地点了点头:“你放心,如果太复杂的事情我也不会盯着你问。一会儿,你只需要告诉我一下大概的方向就可以了。如果这个大概的解释我还不明白,那就按你说的。等过几天你忙完了手上的事情以后,专门抽个时间,给我们二个老头子就上上一课,也好让我们二个老头子好好接触接触我们这么多年都还没能搞明白的东西。”

    沈一一听安老爷子说得挺玄乎的,不禁也有些好奇。她不不禁问道:“二位老爷子先不用说得这样神秘,我还不清楚你们到底想问的是什么呢。你们还是先说出来,让我了解一下,这样心里也好有个底不是吗?”

    安竹生这才醒悟过来,敢情自己绕着外面兜了一大个圈子。到现在还是没有跟人家说清楚自己到底是想了解什么东西呢。

    老爷子清了清喉咙,理了下思绪以后,向沈一一发问了。

    “是这样的,沈一一同学。你画的那套发动机的图纸,我们已经照着你的图纸帮着生产了8台了,你知道,根据我们所里的规定,任何所里生产出来的机器。都必须经过在试车台架上的试验才可能出所。”

    沈一一点点头,表示了解。实际上。就她在后世的经验而言,任何主机厂的发动机出厂前都会有一系列的出厂试验要做。而像是研究所这样一些纯研究型的机构,他们生产出来的样机因为数量少的关系,更是能够做到每台都试验检验的程度。

    “我们试验了你的发动机,试验性能相当让人惊异。我们感到不理解的是,明明看你的设计图纸。和其他同一类型的发动机的设计相比,本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结构或是设计,可为什么你的发动机的性能会大大超过现在国内的其他发动机呢?”

    安竹生伸手示意想回答的沈一一先不要讲话,以免打断他整个的问题。

    “而且,本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偶然的结果。所以我们想反正后面还有7台同样的发动机后续会跟上,那就看看这样一个突出的性能是偶然的,还是真正体现了你设计的发动机的性能。可是没有想到,后面7台的发动机的性能和第一台发动机的性能惊人地相似。从这一点,我们的理解就是,你的发动机真的是性能让我们吃惊地优异。可是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明明我们查阅了你的设计,本来也没有什么和其他传统的设计不一样的地方啊。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吗?”

    安竹生说完,看着沈一一。他是真的想知道这个小女生是用了什么方法,做到让他们这些在这个行业已经研究工作了这么些年的老专家都想不出来到底她的那台发动机上被施了什么魔法。

    沈一一考虑了一下,大概明白了安竹生老爷子心里面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她问安老爷子:“安老,您是606所的,应该不研究这种活塞式发动机吧?”

    安竹生点点头:“不错,我们所是不研究这种发动机的。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当年也是从传统发动机念起的。所以活塞式发动机是什么样子,我们基本的概念还是有的。加上这么些年以来,我们也会去其他单位参加一些评审会,这些知识还是有的。所以你可不要想办法来蒙我哟。我没那么好骗。”末了,他还半真半假地提醒了沈一一一下。

    沈一一笑笑:“您可别以为我会骗你啊。我问一下你们所的研究专业,只是怕一会儿说的问题您老会不明白。既然您了解活塞发动机是怎么一回事,那我就放心了。”

    “您刚才讲说我们的发动机的性能大大超出现有发动机的性能,我想这个超出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起码是突破不了卡诺循环的效率。”沈一一讲起这种偏理论的东西,会特别慎重。她就怕一时口误,会影响到整体的理解思路。

    安老爷子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卡诺循环是热机专业的人都知道的一个专有的知识点,基本上体现了理论上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极限了。所以当然,沈一一的发动机的性能再出色,也不可能突破这个极限。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发挥作用的地方。

    沈一一见安老爷子能听得懂,没有疑义,就放心地接着往下说。

    “所以,既然我们的性能没有突破卡诺循环,那么所谓地性能优于现有的发动机,无非就是说我们的损耗小了些,因此我们的机械能损失也就小了。这点您老人家同意吧?”

    安竹生点头表示赞同,还催了一句:“别错,接着讲。我知道是你们的机械能损失小了,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底下的人告诉我,你的一些部件的装配中,发现有些工差的选用的些不符合常理,这是你有意为之还是不小心画错了?”

    沈一一心里赞叹了一下。真不愧是一个老专家,一下子就看出来问题之所在了。她那些公差的选用真的就是她刚才思考安老爷子问的那个问题的时候所思索出来的答案呢。

    “不错,您提到的那几个公差,其实都是我特别选取的。我想您手下的技术人员想必还会告诉您,我的这台机器特别好装,但是本来以为会漏气,结果却没有漏气,对吗?”

    听沈一一这么一问,安竹生老爷子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真的有人跟他报告过,这次照着沈一一的图纸所加工的发动机,在装配时似乎特别容易,都没有动用咱们中国工人师傅最喜欢使用的榔头。安老爷子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确实是如此。可是这和你的发动机的性能有关系吗?”

    沈一一点点头:“当然有关系。而且实话对您说吧,安老,我估计其实这就是我的设计不同于您以前所看到的那些设计的地方。”

    看着安老爷子瞪大的眼睛,沈一一接着说:“实际上,画工程图纸的人一定知道,零件的公差很重要。可是大部分人选取的公差都是从《机械设计手册》里选用的,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那样的做法可能并不合适。”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机械设计手册》里的那些公差,只代表了制造公差的最低要求,而不是最优要求。实际上,如果每个部件都采用那种公差的话,真正形成产的时候,那时积累的公差就相当可观。那样的积累公差一定会影响到最终的产的性能。所以,我们在选取公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最终产的性能因素,重新考虑我们选取公差的方法。”

    安竹生老爷子听到沈一一的说法,忽然有了一点隐约的概念:“所以,实际上,你当时在设计时的公差带的混用,实际上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保证最终产的性能?”

    沈一一翘翘大拇指:“老爷子说对了我就是这么想的。实际上,针对发动机的整机,我设定了一个整体公差指标,然后再分配到每一个零件上,特别是连接部位的公差都按这个原则进行了调整。我估计您说的我的那8台按图生产出来的发动机的性能相差不大,但却优于同型发动机的最大原因应该注来自于此。”(。。)

    ps:nbsp;客户又来了。这段时间的更新我尽量维持吧。

    大家给力地支持啊

    还要谢谢投票的各位同学。

    谢谢卡通伶亲的打赏。是你们给了我继续创作的力量。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沈一一的心思() 
与二位老爷子的交谈对于沈一一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毕竟,公差积累与优化对于这个时代的科技工业从业者而言,依然是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公差积累与优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六西格玛生产制造工艺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鲜概念。而即使是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早已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世界公厂时,对大多数的工厂小企业主而言,这二个与精密生产制造紧密相连的概念依然没有深入人心。而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的产之所以与高可靠性和性能优异这二个形容词基本无缘,恰恰是因为这二点没有做到。

    如果不是在后世的沈一一曾经一度起过出国留学的心思,而有计划地研究过机械制造领域相对比较冷门的一些研究方向时,偶然注意到了这二个几乎说穿了就没有什么高深的研究关键词,并进而对之下了一番功夫,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内在的道理和窍门,沈一一自己也不会提起这二个没有人注意,但其实又重要无比的生产要素。要知道,从沈一一大学毕业开始,她所从事的工作中,还有她从师傅那得到的教诲中,设计工作严格遵照《机械设计手册》就是一个公认的设计方法。她接触过的所有的工程人员同侪,基本上是没有人想到过,原来《机械设计手册》也是可以突破的。

    而让沈一一同学能够对这二个概念如此有信心的因素中,还有一点,就是前世她在认识到这二个问题的重要性后,还曾经暗自利用了某个自己经手的小设计项目,小小的试验了一下这二个设计概念应用后的产性能。当时,当客户发现这一批的产性能出人意料地好的时候。沈一一的心里就很清楚,自己起初的猜测没有错。确实,这二个设计要素对于中国工业产质量的提高,对于从工业产向工业精的进步,很有可能就是那最重要的几个途径之一。当然,那时的沈一一自己的心里还有着自己以后找机会创业当老板的美梦。所以她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没有把这个发现用于写论文评职称,也没有告诉自己身边的同事或是同业,而是悄悄地埋在了自己的心底。她的思想境界那时没有那么高,基本上是想把这样一个没有其他人注意到的技术要素当成了自己的独门暗技,准备用于自己以后谋私利所用。

    可是,就在沈一一同学仍然有着自己的创业梦的那个时间段,她好巧不巧地穿越了。当一个女工程师沈一一重生成为了部队领导的女儿的沈一一,曾经的敝帚自珍的那一些小经验和小窍门,似乎在此时可以有着更有意义的用途。

    沈一一是个有着后世的记忆的少女。正因为如此。她的思想没有真正的花信少女那样纯洁。学校里课堂上老师关于三观的谆谆教诲对于她而言,所发生的作用应该远远不如对于其他同学所发生的作用。毕竟,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实早就已经形成了。当然,沈一一同学现在的三观虽然稍稍有些小小地偏移,但严格来说离‘三观不正‘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她自己也认为自己其实还是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好苗子和好人才,只是除了自己没有像革命先烈那么地大公无私而已。除了那些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之外,她自认为至少自己做到了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要求。

    如果说前世的沈一一怀抱着简单的开个小工厂做个小老板的发财小梦想的话,今生的沈一一已经因为重生而修正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前生。她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不会有官二代的背景;前生。她只是一个比较用功读的不够聪明的小孩,没有先知先觉的金手指加身;前生,她更不曾有过接近学界大牛的机会,不会得到他们的赏识。有这样一些远远超出前世起跑线的领先优势,她如果还只是抱持着和原来一样的人生理想,那她是不是也太没有出息了一点呢?

    沈一一觉得。认识萧屹瞻和安竹生二位老专家,是自己难得的大缘分。而能够以自己以前的一点小小的发现,换来自己被二位老专家所认可,同时也能帮助我国的装备工业有实质的腾飞,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如果自己还想不通。那自己也太傻了一点。自己的父亲是沈阳军区主力师的师长,再加上二位老专家的人是有口碑的,所以沈一一自觉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成果会被人不当窃取。而且,更主要的是,她觉得自己的年纪还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在今生创造出比前世更辉煌的成果。

    对于这些利害关系想得这样透彻以后,沈一一就自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地把在公差累积和优化方面的一些认识向二位老爷子给和盘托出了。萧屹瞻老爷子和安竹生老爷子听了沈一一同学的介绍,仿佛是眼前一直有一层薄纱,把远处的美景给遮挡地,看过去始终矇矇眬眬的,而现在这层薄纱给撤去了,仿佛那个曾经看不清楚的目标,现在已经可以看得见了。

    “这么说来,你的这个发动机的设计图纸,实际上就是在以前的传统的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由你自己根据对于这个……公差积累还有优化的概念,重新给定了各个配合的公差的标准了啰。”听了沈一一同学的介绍,萧屹瞻老爷子思考了一下,开口问道。

    沈一一点了点头:“大致就是这么一回事。当然,其实我在气阀正时方面也做了一些修改。还有,进气道的形状的优化我也做了一点。毕竟,为了提高燃烧效率,我们在燃烧室里面需要有大涡流来进一步提高新鲜空气的进气效率。”因为这些因素是她在设计时都有过考虑的,所以在自己被别人问起的时候,才会如数家珍般地徐徐道来。

    安竹生老爷子自己是搞了一辈子发动机的。他对于沈一一口中所述的一些设计的理念,其实是要比萧屹瞻老爷子更为熟悉,可谓是一点就透。可是就因为如此,沈一一同学的讲述对他的冲击和影响就比对于萧屹瞻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