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吕布有扇穿越门 >

第271部分

吕布有扇穿越门-第271部分

小说: 吕布有扇穿越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国号就这么定了下来,大华国正式确立。

    接下来就是要定年号了,最终还是按照吕布提出来的中元而定。

    这个中元,吕布是有意为之。

    在后世,所用的都是西方的公元。

    就算是中国历史,都喜欢用公元来纪年。

    比方说,说起黄巾起义的年代,很多人马上能够脱口而出,公元184年!

    我们堂堂炎黄子孙,一个年号而已,干嘛非要用西方的纪年方式啊?

    当然了,在后世,世界工厂,统一年号、重量、时间等等的标准,是有莫大好处的。

    但是这里是东汉,他吕布回来了!

    既然如此的话,以后的规则,理应由他说了算。

    只要有他吕布,若干年后,全世界用的年号将是他吕布提出来的中元!

    而今年,则是中元一年。

    去年,则是中元前一年。

    国号和年号都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封赏群臣了。

    吕布决定将官僚制度改革一下。

    汉朝实行的是三公六卿制度,到了晋朝开始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一直到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

    三公六卿制度中,三公的权利极大,可以开府设僚佐,也就是说,三公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

    碰到强势的三公,丞相府中的领导班子,可能会比朝廷的领导班子更有权威。

    三公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而三省六部制,则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收回了大部分的权利。

    其实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中书省的长官,实际上就相当于左右丞相。

    中书省可以统领六部,权利极大,最终在明朝中书省被废除。

    所以,吕布并没有准备照搬三省六部制制度,他准备一步到位。

    然后吕布将改制后的官僚体系介绍了一番。

    体系中,设置门下省,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然后是内阁,内阁形势的权利和丞相有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比方说,丞相可以开府,形成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

    而内阁则是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内阁,其实就是削弱版的丞相制度。

    本章完

第579章 任命百官() 
接下来当然是六部了,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兵部共计六部。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税赋、俸饷以及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等于教育局外加外交部两个部门的职权。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的大理寺兴致并列。

    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六部的最高长官为尚书,六部直接向皇上负责。

    吕布想要改革管制的心思由来已久,并不是说说而已,连详表都列了出来。

    接下来,吕布将自己列举出来的六部详细资料分发下去,令文武百官观看。

    那些普通的文武百官看到吕布列举出来的详细官僚体系之后,不由得啧啧称奇。

    而荀彧、郭嘉、贾诩等人看到这份官僚体系,则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份官僚体系,详尽而务实,只要能够严格执行下去的话,整个国家就如同一部机器一般,能够按部就班地运行。

    这份体系,简直太完美了,完美到令他们感觉到高山仰止的地步。

    并且这份官僚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权利都集中到了皇上手中。

    这份体系,比汉朝使用的三公六卿制度,要完善了不知道多少。

    这样的体系,就算是他们,也找不出什么纰漏和缺陷出来。

    真不知道主公是怎么想出来这么完美的体系的!

    接下来,就是要探讨研究一下各部官员的人选问题了。

    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内阁人选,内阁等于是弱化版的丞相,必须要选取全才。

    最终经过协商确定下来的人选是:荀彧、郭嘉、贾诩三人。

    吏部尚书人选为陈宫,陈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并且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吕布白门楼下身死,只有陈宫和高顺陪着吕布身亡。

    因此,在吕布看来,陈宫是最合适的吏部尚书的人选了。

    户部尚书的人选,经过商议之后定为杜袭。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杜袭曾经担任过督军粮御史,后来又任职督军粮执法,最终入朝任尚书。

    杜袭对处理数字极为敏感,担任户部尚书还是完全等够称职的。

    当然了,若论起对数字敏感来,吕布觉得黄月英这丫头才最合适。

    当然,吕布不可能任命她为户部尚书一职就是了。

    不单单是因为在以前从来没有过女子任职的先例,其实吕布已经准备破这个先例了。

    主要问题是黄月英资历太浅,根本不够资格担任尚书一职。而杜袭是最早一批跟随吕布的人,如果连杜袭都安置不好的话,那么其他人心里肯定会有看法。

    更何况,黄月英最感兴趣的还是研究和教育,让她当这么大的官,她还未必肯接受呢。

    礼部尚书的人选,蔡邕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蔡邕的才学就不用去说了,身份更是吕布的岳父,这个任命,没有任何人有意见。

    刑部尚书人选,最终确定的是钟繇。

    其实在吕布心目中,重要并不是最佳人选,在吕布看来,甚至周瑜或者鲁肃比他更为合适。

    但是无论是周瑜还是鲁肃,无论是资质还是威望,都远远不足。

    而钟繇是最早跟随吕布的一匹人,不安排他实在说不过去,吕布只能是让钟繇先行过度一下。

    最后是兵部尚书的人选,如此重要的一个位置,吕布认命了庞统。

    凭借庞统的才能,完全可以进入到内阁,只不过资历尚浅了一些。

    等当上几年的兵部尚书,就可以入阁,将兵部尚书的位置空下来,可以考虑一下周瑜或者吕蒙。

    六部尚书任命完毕之后,至于各部之间的人选名单,这种极为繁琐的事情,吕布直接交给内阁还有六部尚书自行协商去了。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各州刺史人选的任命了。

    到了这时候,吕布既感觉到自己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立国之后,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部门,需要的人才太多,人才严重不够用的。

    科举制度,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在每年已经能够选举出三四百人才出来。

    但是这些人才相比较于目前的官职职位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用的。

    同时,吕布又感觉自己身边的人才太多了……

    你看,像自己的把兄弟关羽、张飞、赵子龙、典韦这四个人,吕布就不太好安置。

    给他们个高官做做?每个人都任刺史?

    别逗了,他们都是武将,赵子龙或许还能够胜任,至于剩下的几人,就只能呵呵了。

    这几个人,暂时仍然只能任军职,坐镇一方。

    等以后打下江山之后,再决定如何安置他们吧。

    荆州刺史,吕布直接任命荀攸。

    扬州刺史,吕布任命鲁肃。

    交州刺史,吕布任命林情。林情原本从交州被吕布调出,现在再次下放下去。不过这两次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

    第一次林情只不过是郡守,这一次,则是担任刺史,虽然管辖的地方仍然一样。但是权利还有待遇,都高了很多。

    等林情再次被调回京都之后,就可以担任朝廷高职了。

    可以说,林情的升迁之路之迅疾,让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只有在刚刚立国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

    等政局稳定之后,想要这么飞速提升,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夷洲刺史,原本人选是陈宫。结果吕布提升了陈宫的职务,直接将陈宫任命成为吏部尚书,夷洲刺史一职,最终的人选是严白虎。

    严白虎是吕布的岳父,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是在吕布集团之中,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

    不封赏严白虎吧,在严蕊面前都说不过去。

    封赏严白虎吧,其他人估计又要闹情绪。

    最终,吕布将严白虎放到了夷洲当刺史。

    夷洲刺史,天高皇帝远的,绝对是个美差。

    并且夷洲区区弹丸之地,弹指可平,吕布也不怕严白虎闹什么幺蛾子。

    最后是扶桑部,吕布决定明明为瀛洲,瀛洲刺史的人选是戏志才。

    戏志才也是最早跟随吕布的一批人选,凭他的才能和资质,完全可以入阁。

    不过现在瀛洲的建设刚刚铺开,戏志才离开的话,别人去了一时间很难胜任。

    因此,暂时间仍然是戏志才担任瀛洲刺史。

    ?  ?这一章估计亲爱的书友有些不爱看,其实烟雨也不爱写这种章节,干巴巴的太费脑了。但是这种章节又必不可少,幸好一章可以完事!烟雨接着码下一章去了,如果今天状态好的话,说不定有加更哦!

    ?

    ????

    本章完

第580章 大华第一届运动会() 
称帝真是一份十分庞杂的工作,千头万端,剪不断理还乱。

    内阁的三位阁老忙的团团转,恨不得一天当作十天来用,一天休息不到两个时辰,就这样,还嫌时间不够。

    最终,确定一个月之后举办登基大礼。

    在此之前,需要将登基准备工作全部搞定。

    至少,也要把皇宫和内宫先修撰齐整,必须要有皇宫的气象。

    原先的刺史府,当然就不够大,当然修撰一番,暂时还勉强够用。

    至于扩建,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以后再说。

    但是刺史府中原本的格局和装饰必须要改建,里面的一草一木,假山花园、亭台楼阁,好多都需要重建。

    光是这些工作,就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作。

    还有更让人头疼的是内功的太监和宫女。

    好吧,宫女也就罢了,现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抓紧时间挑选总归还来得及。

    但是太监呢?

    这个是必须有,但是一时间又难以召集起来的。

    就算临时招募阉割,他么的一个月的时间也就勉强能够起床,怎么能伺候好皇上?

    本来按照吕布的心思,是准备废除太监制度的。

    但是一番细思量之后,吕布又觉得现在废除太监制度,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登基为帝是大事,登基之后,吕布还要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登基之后,吕布需要重点治理的地方就是荆州。

    荆州北部,面临着刘备和曹操的双重威胁。

    而荆州之中的世家力量十分庞大,吕布登基之后,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荆州的世家力量。

    如何平稳的解决荆州的世家力量,不影响荆州的稳定,需要从长计议。

    荆州的建设,也必须要提上日程。

    面临这么多问题,区区一个太监制度,就没必要再现在提出来了。

    其实尽管吕布觉得太监制度太残忍,不人道。

    但是在内宫之中,如果服侍的人不是太监而是正常男子的话,吕布也不太放心。

    这个问题,就交给内阁的三位发愁去吧!

    ……

    这一日,贾诩找到吕布,准备向吕布汇报工作。

    “微臣贾诩,叩见皇上!”

    吕布哈哈一笑,将贾诩扶起来说道:“文和啊,以后在私下里,见了朕不用行礼,就和平时一样就好,你也是知道的,朕不讲究这个。”

    贾诩认真地说道:“皇上此言差矣,所谓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父为子纲。这些礼仪,是从周朝就定下来的,如果不遵守礼仪……”

    吕布的一个问题,竟然让贾诩滔滔不绝地反驳了大半天,把吕布说的头大如斗。

    好不容易等贾诩说完了,吕布赶紧问道:“文和啊,不知道你找朕有什么事情奏报啊?”

    贾诩对吕布说道:“皇上,微臣以为,一月后皇上登基是件大事,必须要和百姓同乐!到时候应该举办一场庆典,与民同乐!”

    吕布微笑着说道:“登基大典本身就是一场庆典啊!”

    贾诩摇头说道:“微臣的意思是,除了登基大典之外,最好还能举办另外一场庆典,与民同乐。”

    听了贾诩的话,吕布不由沉思起来。

    贾诩的意思,吕布听明白了,并且吕布一直都很重视这件事情。

    拿后世的经验来说,就是必须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立竿见影,有成绩立马就能看的到。

    精神文明看不到摸不着,做了也未必能看到成效,但是吕布非常清楚,这件事情,非做不可。

    现在华国的物质文明,在整个三国之中,都是最高的,远超出其他两个国家。

    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成就一直不是太大。

    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可以让所有的国民对国家产生归属感,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贾诩的话,提醒了吕布,吕布决定接纳贾诩的建议,在登基庆典之前,先搞一场与民同乐的庆典。

    接下来,吕布找来礼部尚书蔡邕,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

    第一个就是下一步要加强爱国主义宣传,不是要光喊口号,吕布要求采用成立文工团,编排一些歌舞节目。寓教于乐,下乡演出。

    第二个就是树立典型,各方各面的典型。比方说推出孝子,各地的善人,助人为乐的楷模等等。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是吕布今天找蔡邕的重点,吕布要蔡邕安排下去,在登基大典之后,召开华国第一届运动会。

    为什么在后世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