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120部分

智能工业帝国-第120部分

小说: 智能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的研究资料当初合同上面可是清楚明白地写着只能放到云非的公司里面保管,国家的机械研究所要想借阅这方面的资料都需要经过云非同意。

    孙麟可不认为有人能够借到,不然云非当初也不会强烈要求专利之后,还要求专利权。

    “孙老,你用不着担心。以前没有数控机床,咱们国家很多的东西,不是没有数控机床照样能够生产出来么。最多不过是成本高一点,效率低一些而已。你放心,早晚国家需要的设备都会有的,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对于孙麟这些人担心的,云非心中暗自感到好笑。

    这些人,之所有一上来就搞出这么大的回转工作台,不仅仅是因为国内的技术跟材料无法达标,最为主要的,估计就是从使用到国内军事工业方面考虑的。

    对于这个,云非嗤之以鼻。军事工业很多需要四轴加工中心的零件,不是简易四轴加工中心能够加工得出来的。

    “能不担心么,从西德买台四轴加工中心,搞得比买原子弹还困难,好不容易别人要卖了吧,那价格还老高了。接近两百万的美元,你算算,咱们国内至少需要上百台,这得多少钱,全国税收一年才多少钱?”对于云非的话,孙麟瘪了瘪嘴,落寞地说道。

    说他忧国忧民,这个就过了。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机械研究院里面设计的很多高精度的设备,而那些高精度的零件,必须要有四轴加工中心甚至是五轴加工中心才能做的出来。没有设备,他们的设计,就没法得到验证。

    尤其是很多军事工业上面用的关键零部件,对于零件的各种形位公差要求相当的高。在加工过程中反复装夹零件,根本没有办法保证,即使有能够保证的,也得报废好些才能有那么一两个能够勉强达到要求。况且试验用的零件,本身就有很多地方不合理,尤其是在找到问题所在之后,要想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对于零部件的加工方面,要求就会变得更高。

    国家虽然从西德进口了三台四轴加工中心,不过那几台四轴加工中心在现在来说,是国内仅有的三台四轴加工中心。三台都被航天分走了一台,飞机制造系统分走了一台,剩下的一台最后被海军给抢走了。

    科学院虽然是整个国内技术的核心所在,但是却没有办法跟那些急需这些中国能够搞到的最为顶级的机械加工设备来提升装备的水平的系统抢夺。

    “孙老,即使你能够把这样的第四轴搞出来,对于那些精度要求特别高的产品,也是没有办法加工出来的。”云非严肃地对着孙麟说道。

    他那个世界的中国,就是因为在三轴加工中心向着四轴加工中心的研究方向上面中心偏移到了这简易的第四轴上面,所以在五轴加工中心的研究上面一直停滞不前。

    “小云,你说,如果加工一根12吨重,八米长的轴上面的加工一条正弦函数曲线跟一条余弦函数曲线的两条螺旋槽,槽宽精度在一丝以内,两条封闭的螺旋槽旋转中心必须与整根轴的中心线重合,误差不能超过一丝。最后还得做动平衡,让整个轴的转速保持在三千转的高速运动……咱们把这个回转工作台放大,能够有可能搞出来吗?”孙麟也知道云非这个年轻人不可能回答自己的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所有的机械工程师很多年了。

    “八米长,12吨重的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扭矩太大了。就是现在国内能够生产出来的导轨十米长回转直径一米的c61125这样的重型车床,要想加工精度如此高的重型零件,哪怕是加工外圆,困难也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要在上面铣封闭的螺旋槽,如此大的轴,没有几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加工,也就是说,回转工作台上面至少要承受一吨以上的重量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扭矩。要想加工这样的重型零件,必须要精密级以上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对于孙麟说出的这样的重型零件,云非虽然见识比这个世界的人多了好几十年,但是他还真不清楚这样的零件是什么样的东西上用的。

    国内军事工业里面,什么样的设备能够用到这么重的轴?云非即使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出来这是做什么用的。知道即使问了孙麟,他也不会告诉自己,他们可是签过保密协议的。

    对于保密协议,云非当年也签过。所以他知道这个厉害关系。

    听到云非说出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所有的人都双眼放光。看样子,这小子知道的东西不少呐。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这个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什么是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孙麟对于云非口中说出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一脸的模糊。

    以为是国外研究出来的什么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向着自己的徒子徒孙看去,见到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迷糊。只要国外的先进机床设备的消息,他们这些人都会在第一时间内知道。

    “所谓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就是一台机床上面不仅集中了车床以及铣床的功能。这个比五轴加工中心更为高端。”云非对着迷惑的众人解释道。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这个年代估计才刚刚提出一个概念,中国肯定不会相信了解这些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好几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才迅猛地发展起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航空制造业不断迅猛地发展,产品零件突出表现为多品种小批量、工艺过程复杂,并且广泛采用整体薄壁结构和难加工材料,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制造周期长、材料切除量大、加工效率低以及加工变形严重等瓶颈。为了提高航空复杂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工艺人员一直在寻求更为高效精密的加工工艺方法。为了提高航空零件的加工精度以及效率,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就出现了。

    虽然当时出现的那些设备,都只是加工一些小型的零件。对于重型零件的加工,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不过这个给云非提供了一个可能姓,如果把龙门数控铣床的工作台,变成卧式车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重型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当时云非的那个世界,也有不少的人提出了这种理论,不过这个要的投资太大了,根本不是几亿的研究资金能够搞出来的。

    表面上看来,这样的设备,只要把龙门铣床的工作台两头装上车床的主轴箱以及尾座就行了,但是执行起来,根本就没有这么容易。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重型设备,生产成本就很高,哪怕是能够加工十米长的零件的龙门铣床,价格也得数千万,那样的车床,倒是不是很贵。

    但是这两样加起来的价格,就会是两天普通的这样的设备的价值的数倍,甚至十倍,二十倍!(未完待续。)

184 自愿被剥削的两老() 
生产成本高不是问题,但是研究成本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尤其是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加工精度,那样的设备,没有个数十亿的研究经费的投入,根本就不可能。

    就是欧洲那些国家出现的小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价格动辄也是数千万,甚至上亿。重型设备,尤其是高精度的重型机械加工设备,那个价格就不是一般的公司,一般的人能够想象的。因为没有公司愿意投入数十亿来研究这样根本没有多大市场的重型设备。或许等到以后整个世界上面需要加工的重型设备零件多了起来,自然就会出现了。

    数量不是很大的产品的加工,常规的数控设备以及高等级的数控设备,多费点事,也能加工出来,大不了成本高一些,多报废一些,反正各国的航空系统,都是有钱的主儿,不在乎这点成本。

    反正那样的机床,云非这个天天跟度娘打交道的人都没有听说过。

    “不会吧?一台机床上面集中车床跟铣床两种设备的功能?根本不可能!”人群中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听到云非说的这话,大声地叫道。

    国外的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把这两种功能不同的机床集中到一台设备上面去。要知道,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可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在这样的机床上面,很有可能会是一加一等于十,甚至等于一百!

    这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在于,机床上面有两个主轴同时运动,不仅工件做回转运动,刀具同样在做回转运动。这个就涉及到了控制检测方面,一般普通的数控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对于控制这样的重型设备那是相当困难。

    十多米长的位移检测装置,十多米长的导轨,必须要保证一丝以内的直线度以及平行度,甚至连检测手段都没有!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七八十年前,连导弹都没有,有谁能够想到有东西能够冲出大气层,到达宇宙?有谁想过,人可以到太空,但是苏联人跟美国人,都上了太空,还建立了国际空间站。要不了二十年,咱们中国同样能够有宇航员到达太空……”云非对于那个惊叫不可能的中年人一脸的鄙视。

    地球上的人类,从工业革命到人类冲出地球才多少年?

    机床的发展,才多少年,都已经发展到了现在这样的程度,尤其是等到一二十年后,专业的智能工业机器人出现,都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人无法想象的。连数控机床的大门上面那道小门槛都还没有迈过去,如何敢去想这些?

    对于工业机器人,云非也不想给这些人介绍。

    他怕孙麟以及司徒贺云这两个老家伙魔障,到时候两个老家伙要是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逼着自己给他们提供研究经费,那自己到时候找谁去哭?要知道,那些专业的工业机器人烧钱得特别厉害,甚至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都是专业的工业机器人的一种。

    就拿后世的那些汽车生产工厂的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冲压生产线这些来说吧,这些玩意儿,随便一套的价值都是以亿美元计算。当人,如果不用电脑智能控制,光是人工,不仅效率无法跟机器人高,甚至质量也会比那些工人生产出来的更高。

    “老孙,你不会真的把那小子的话当真了吧?”孙麟的办公室里面,司徒贺云见到这老东西从云非离开之后就浑浑噩噩。

    他明白,这是孙麟在想应该如何去实现云非说的那种复合加工中心。

    对于云非说的让他们把回转工作台的外观尺寸缩小到半米以内的东西,直接叫那些跟着他们来的徒子徒孙去搞就行了。毕竟很多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材料的问题,虽然现在九一重工有着不少从苏联来的搞材料的工程师,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搞出一些中国生产不出来的材料,那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司徒,你觉得云小子是在忽悠咱们?”孙麟看了看司徒贺云,严肃地问着自己前面的这个老搭档。

    “他肯定是忽悠咱们。别的不说,就说他说咱们国内能够在二十年类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我就觉得这小子说的不靠谱。咱们国内的情况,我们比他知道的更多,我们都不敢这样想,他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如何就敢当着那么多的人胡说?估计他则是为了忽悠我们免费给他干活呢……”司徒贺云越说越觉得自己的话是正确的。

    现在云非见到自己两人带领的团队完成了这个三轴加工中心上面加挂p模块驱动的第四轴的理论设计,样品也生产出来了,以后的改进即使没有他们两个人在场,只要解决材料问题,就能够短时间内把样品给生产出来。

    材料方面,已经委托他们在科学院里面的朋友帮忙解决。

    云非这是看着他们两人闲了下来,想要勾出留着他们的心思呢,这不,现在已经开始让他们搞数控铣床的设计,同时,还把那些苏联招聘来的工程师们归自己两人调度。

    那小子给他们安排任务的时候,义正言辞地说:“要想造出重型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咱们首先得有生产出重型数控车床以及重型加工中心的技术积累,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我觉得小云说的没错,只要敢想,敢投入,那样的设备也不是不能生产出来。即使无法达到那么高的精度,至少应该能够生产出来。可惜,咱们国内的数控方面的基础太差,我估计咱们是没有命看到那样的重型设备的出现了……”孙麟落寞地说道。

    “屁,那小子太歼诈了。你难道就不觉得奇怪,他这个重型工厂,连最为基础的回转直径一米的重型车床都生产不出来,现在居然就在想生产重型数控车床以及重型龙门铣床的事情……”司徒贺云很是不齿云非的这种行为。

    这小子,简直是把自己这些机械研究院的老家伙当成免费劳动力在血腥欺榨。

    他们虽然在云非的九一重工搞研究,但是这个项目可是国家的重点项目,尤其是后来云非在把这个项目的经营权用来跟赵兴邦所代表的军方换9327厂的设备以及工人之后,这个项目的研究资金可都是由军方在出了。

    相当于云非这小子就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提出了一个概念,然后就凭空得到了机械九院下属的9327这么大一个工厂的设备的使用权以及工人的使用权。虽然国家这几年已经开始搞知识产权,但是这个知识产权也不是这样个搞法的吧?

    但是他对于云非也无法说什么。

    这小子,从起家开始,就善于空手套白狼。尤其是他手中的东西,让很多人上赶着心甘情愿地让他敲诈。仅仅凭借一张图纸,就取到了花都数控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要知道,现在的花都数控在经过这快两年的发展,价值已经不是几千万能够衡量的了。国内的数控机床,已经在各大数控机床厂里面生产出来。很多工厂的普通机床,只要装上一些从曰本或者台湾进口的滚珠丝杆,再装上进口的刀架,甚至连主轴箱里面的齿轮也不会改动一下,就直接装上了花都数控生产的龙数控系统,摇身一变成为国产的数控机床。

    虽然这些数控机床让国外的那些数控机床生产厂家笑掉了大牙,不过低廉的价格还是在国内卖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