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451部分

智能工业帝国-第451部分

小说: 智能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家的熊孩子。

    “这不是还没有高三嘛!老姐,老姐……”儿子回了她一句之后就向着家里跑去。

    自己弟弟一家要过来吃晚饭,家中菜不够,这会儿也没有了买菜的,无奈之下只能跑到旁边找就被人承包的商店里面,买一些鸡蛋海带之类的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自己弟弟一家子刚到自家楼下呢。

    “姐,媛媛回来了?”刘成一见到自己姐姐就开口问道,哪里注意他身边的老婆一脸羡慕地盯着姐姐手中提着的一大堆鸡蛋什么的。

    “可不是,她说找你有事情,这孩子也真是的,居然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她不上门看她老舅,却让她老舅来上门拜访她……”对于自己的闺女,刘晓晴真心感到无奈。

    “姐,你还真别说,媛媛这孩子就是个人物!这才刚刚大学毕业,就把她爸给弄到他们公司上班,一年两三万轻轻松松的……”弟媳妇一脸谄媚地对刘晓晴说道。

    “可别抬举她了,要让她听到,尾巴不得翘到天上去?”刘晓晴无奈的说道。

    “姐,媛媛找我究竟啥事儿呀?”刘成懒得理会自己媳妇那泛着老陈醋味道的话,一边跟着上楼,一边问着。

    “我也不知道,刚刚回来,说是到咱们老家出差,他们老板要收购咱们红旗厂,还说什么他们老板要砸十亿收购很多倒闭的机械厂呢!这闺女满嘴跑火车,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他们老板要收购我们红旗厂?这也有可能,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数控设备,收购咱们这样的厂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对于外界的情况,刘成还是知道的不少。

    “他们老板真有这么多钱?”刘晓晴不相信,一个私人老板能够拿出这么多钱!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红旗厂一万多号人呢,年景好的时候,一年也没有多少的产值。

    “人家一年就赚好几个亿呢,你说他有没有这么多钱!万燕,你知道吧,就是你家买那个vcd机的生产厂,也是媛媛他老板的……”

    “哎呀,我的妈呀,那他得多厉害呀!”后面跟着的刘成媳妇顿时呆了。

    感情,这外甥女这次还真是撞了大运,榜上大款了!

    跟着这样大的老板,那得多有前途!

    一定要让她把她老舅给弄到他们公司里面去。

    ps:

    感谢上古江津大大的月票。

643 疯狂收购进行时(二)() 
“老舅,这事情,没有问题吧?”朱媛媛对着自己的舅舅耳语一番之后,才在自己老妈跟舅妈好奇的眼神中大声地对着刘成问道。

    刘成一脸的为难:“媛媛,这样做怕不行吧?你知道,咱们红旗厂里面很多的人都是整个家庭都在里面上班,要是每家只保留一个上班名额,这……”

    “有什么不行?要是我们老板不收购,不是每个家庭一个人都留不下?这么大的厂,也可能只要那么点人,那些没能留下的,不是还可以参加我们的招聘?”朱媛媛一脸不满地对着自己舅舅说道。

    红旗厂的业务不算少,整个厂里面一万多号人,真正需要的人工数,经过九一集团人事部门的估算,最多需要不到五千人就够了,如果把设备更新,自动化程度再提高一些,甚至三千人就足够了!

    红旗机械是九一集团的重点收购企业,如果在人事上没有妥善处理,引起工人闹事,收购了,也无法发挥多大的作用。

    这是整个九一集团高层最为担心的事情。

    在知道人事部的朱媛媛是红旗厂子弟,母亲曾经是工会办副主任,舅舅是红旗厂的劳资处处长之后,公司老板云非亲自接见了这个进入九一集团不到一年的女孩,并且给她派发了这样的任务。

    所有人都知道,公司老板经常接见的只是那些搞科研的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能力出众的技术工人,对于办公室的人员,除非是老板当年创业时候的老部下。对于其他的人,基本上很少单独接见谁。

    只要接见了谁,就说明这个人的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升职加薪优先考虑的对象。

    身为当事人的朱媛媛知道。这次是她在九一集团的机会,不因为她的能力,而是她是红旗机械厂的子弟,亲人在工人中有着很大的威信。

    在九一集团不像别的公司,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够上去。不需要论资排辈。

    云非在接见朱媛媛是时候,明确告诉她,如果这事情办得好,红旗机械厂的人事部经理的位置就是她的了。

    朱媛媛为了向公司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向年轻的老板证明她有独挡一面的本事,拒绝了老板派出集团公司总部人事总监陈洁陪同她一起回来,独自一人回到了红旗机械厂的家。

    要是没有在工人中有着很大影响的舅舅帮忙,这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至于她老妈,还是算了吧,在工会上班。也就逢年过节发点鸡蛋粮油、平时主持点退休老头老太太的活动什么的,在工人中间,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这个,只能试试吧,毕竟,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红旗厂倒下去。”刘成苦笑着对外甥女说道。

    “还有。这个让每家留下一个,已经是我们老板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不仅基地管理委员会同意了,上面的机械工业部以及国资委的领导都是点了头的,所有留下的人,都得通过最为简单的入职考核,否则直接淘汰。如果不是他们求着我们老板,我们老板宁愿自己新建一家厂,那样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不会有任何的麻烦……”即使是自己的舅舅。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朱媛媛也不能完全说真话。

    要是自己舅舅以为自己老板有着非常强烈的收购*,为了维护所有人的权益,以此为要挟,到时候她的工作可就不好做了。

    “媛媛。厂子被收购之后,这些人属于正式工,还是临时工?我可听说,你们九一集团的正式工跟临时工的工资差很多……”这才是刘成最为担心的问题。

    这两年,随着九一集团的崛起,很多人都开始关注这家工资高、福利好的中国最大私人机械制造厂,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九一集团的正式工跟临时工工资的差距。

    “除了总部调过来的工作人员,初期应该全部都是临时工。我们集团公司的正式工必须通过岗位技能考核、工作态度评估、对公司认同程度等各种综合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员工,我现在都没有转正呢!”朱媛媛对着眼前几人尴尬地笑了笑。

    “不是吧!媛媛,你这临时工一个月都是一千多块钱,那要转正了得多少?”朱媛媛的舅妈惊讶地问道。

    她认为,这闺女是在忽悠他们。

    “舅妈,我这可不是忽悠你。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老板在前几年引入德国人进行管理,对正式工的数量卡得可紧了。对于整个集团公司的人来说,正式工,并不仅仅是工资高,福利好,而是一种荣誉。如果公司每年的绩效考核成绩太差,正式工也得变成临时工,把名额给空出来让给那些考核好的临时工转正……”朱媛媛知道,这些消息,都得靠着自己舅妈那张没把门的嘴给散播出去,所以解释得非常清楚。

    “看来,你们这集团公司的管理,还真是非常先进呢!”刘成终于明白了九一集团这样的私人企业这几年为什么会发展这样迅猛。

    要是早在五年前,红旗机械刚刚开始亏损的时候就引进这样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强效竞争机制,即使有着过多的冗员,红旗机械也不至于落到现在破产的这种地步吧!

    搞人事的,很容易就能够判定一个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这是德国人搞出来的?”刘成认为,也只有德国人才能够建立这样完善的管理制度出来。

    “我们老板!从九一年开始,我们老板但是还在花都那边打工的时候,就在他管理的庆丰机械推出了这样的制度,就这么几年的时间在九零年那个只有一百人不到的小厂,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近四千员工的大型机械加工厂……”一说到自己的老板,朱媛媛就双眼放光。

    几人一直聊了很长时间,直到刘成认为该了解的差不多都了解之后,才带着自己的老婆缓缓往家里面走。

    “哟,这不是刘处长,到刘副主任家中了?”刚出筒子楼没有多远,就遇到几个在外面路灯下聊天的三四十岁的工人向他打招呼。

    “嗯,几位聊天呢!”刘成笑着点了点头。

    “这电费老贵了,现在在外面打零工也不好打,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政府又不管我们……我们哥几个正商量着是不是到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边打工呢……”一个穿着背心短裤,脚上踏着拖鞋的中年工人一边给刘成递烟,一边说道。

    “来,抽我的吧,谁说政府不管我们?告诉你们,现在有个大老板正在考虑是不是收购咱们红旗厂呢……”刘成把手中推着的自行车塞到媳妇手中,然后从车后架上掏出一条闺女给他买的红塔山,拆开后给几个聊天扯淡的工人散发。

    “哟,刘处长,你这是发财了?这可是红塔山!一包得十来块吧!”一个工人看到刘成手中的烟,惊呼到。

    这些年,红旗机械厂效益就没见好过,每年需要养活的人随着工厂子弟越来越多,即使是厂里面的干部,都没有几个能够抽得起高级过滤嘴香烟的。

    “外甥女带回来的。闺女说不知道什么烟好,见他们同事都是抽的这种烟,就给我买了几条……”刘成自豪地说道。

    “你那外甥女可出息了,进了大公司,可惜我们家那小子念书不认真!对了,李处长,你说有老板要收购我们红旗厂?您不赶时间吧?要不给我们说道说道?”开始给刘成递烟的那个汉子接过烟,放在鼻子上问了问,然后小心翼翼地别在耳朵上,向着刘成打听起关于有人收购红旗厂的事情。

    要是红旗厂被收购,他们这些红旗的工人就不用再去别的地方打工了,只等着收购完成,红旗厂重新生产,他们就可以上班领工资了……

    “唉,这事情,还说不准呢。九一集团,知道吧?就是蓉城那家中国最大的机械生产厂,我外甥女上班的那个公司,我外甥女说她老板想要收购我们厂,不过却有着很多的担心,现在正在考虑呢……”刘成把外甥女告诉他的消息给组织了一番,稍微改造一番之后告诉眼前的几个人。

    要想帮着自己外甥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把消息散发出去。

    等这些工人自己掂量清楚,考虑明白了,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什么!每家只有一个名额?”听完刘成的话,旁边的另外一个工人气呼呼地扔掉了差点烧着嘴唇的没有过滤嘴的烟头,跳了起来。

    “老三,你激动个屁!没听刘处长说,其他人还可以通过他们的人事部招聘考核进入嘛!刘处长,这事情确定吗?”开始给刘成递烟的中年人问道。

    “确定不了,现在九一集团的老板还在考虑,他们的高层更加倾向于建立一家新的工厂,好管理。我外甥女小的时候不是祸害不少人家嘛,这些年挺愧疚的,所以在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主动找他们老板请缨,说,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老板就收购,要是解决不了,再建新厂……”

    ps:

    感谢天海祥云大大的两张月票,感谢上山蜗牛大大的两张月票,感谢兰州级驱逐舰大大的月票。

644 疯狂收购进行时(三)() 
“舅舅,东北的那些厂,情况如何?”蒋建兴刚从东北回来,还没有去找云非,云非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这次的大规模收购完成之后,九一重工将会一跃而成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集团。

    如此庞大的生产力,到时候将会让很多的竞争对手头痛。

    “资料还没有整理出来,云非,我想,我们必须要缩小收购规模,否则,麦伦老头那关过不了不说,我们自己很有可能被那些厂给拖垮,只有少数的厂在九十年代初进行过设备升级,大多数的都是还是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生产设备,八十年代的都很少……”蒋建兴对着云非说出了他这次考察的感受。

    这些国营厂,很多都是一些六七十年代从苏联进口或者中国自己根据苏联援助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设备。

    “这些我清楚,再过两年,这些厂的地皮都不止值这么多钱。如果要想全面发展,仅仅靠着我们九一重工这么一个厂,根本就不行的。”云非皱起了眉头。

    但是蒋建兴说的是事实,虽然国家给他们的价格非常便宜,但是要想让这些厂生产产能达到最优,必须对这些厂的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换代。

    六七十年代的设备,用,是肯定能够用的。但是技术状态根本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中国很多的国营工厂,都是靠着人力与时间制造出来的。

    所以,一面对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多数的国营企业都变得不适应起来。

    体制僵化是一个问题,生产成本,才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减少收购的数量,留下一半的资金用于那些公司的技术设备升级。选择符合市场的产品,只要不再养着众多的冗员,生产效率保持我们九一集团这样的效率水平,很快就能够扭亏为盈!”这是这几天蒋建兴考虑得最多的事情。

    九一重工的发展在目前已经进入了瓶颈区,数控行业的需求量大,九一重工的生产产能去跟不上。如果再开发更多的外协配套单位,管理是个最大的问题。

    而自己扩张建厂,成本太高。

    并且,无法获得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一个新厂,没有大量的熟练工人,需要很久才能形成成熟的生产能力。

    九一集团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国外数控生产厂家即将打入涌入中国市场,云非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十一月下旬即将在首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家机床展览会已经有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四个国家五家数控设备生厂商将会带着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