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

第65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65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人一旦发起狠来,没几个人招架得住。何况,薛王氏毕竟是王家出来的姑娘,哪怕平常看着有些愚钝的样子,其实也是个有心眼的,她手里捏着她这个姐姐王夫人的不少把柄呢,这些把柄要是透出去,哪怕王夫人的女儿是娘娘呢,贾家整个宗族也是未必容得下她的。比如说,王夫人当年管家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捞私房钱,借着什么天灾之类的名义,将金陵那边的祖产给卖了,其实就是廉价卖给了薛王氏,姐妹两个从中一折腾,公产便变成了姐妹两个的私产了,而且,王夫人也颇有些强占良田,包揽诉讼的事情,有些发生在金陵那边,也是她们姐妹两个合伙干的。

    类似的事情实在是不少,甚至,薛王氏还给王夫人提供过非常隐蔽的绝子药,王夫人就是用这个,将家里曾经很得宠,差点抢在她前头生了儿子的周姨娘给废掉了,变成了一个木头人。有着这么多的把柄在,王夫人如今对薛王氏那是没有半点办法,只得在一边顺着薛王氏的意思,一边绞尽脑汁,想办法先将那些借据之类的东西,从薛王氏那里弄回来。要不是担心做得太明显,被人发现,或者是薛王氏还有什么后手的话,王夫人恨不得直接干掉自己这个庶妹算了。

    姐妹两个在那边明里姐妹情深,暗地里勾心斗角的时候,长安城内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头,几个人正在说话。

    “薛家还是没有别的动作?”

    “是啊,薛家那个薛大傻子正到处发疯,听到谁说他妹子的坏话,就直接上去用拳头,薛家那个丫头一直窝在家里,倒是,薛王氏那个寡妇,天天跟贾王氏两个歪缠,要贾王氏给她一个说法,但是,看起来,似乎他们都不知道通政司的事情!”

    “继续盯着!既然薛家那个丫头不值当,那么,要是那个薛大傻子出事了呢?”


第104章

    流言的事情持续了很久;一时间也没有更加突出的话题;能够掩盖之前的流言;京城的百姓因为见识的达官贵人实在太多了,很多人往祖上数几代,也是官宦人家,只不过后来没落了而已;他们对荣国府也没多少惧怕;尤其人都是有些阴暗心理的;比自己地位高,有名望的人的丑闻更容易引发大众恶劣的兴趣;他们乐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臆测,附加上一层乃至几层更加恶劣的想象;然后当成自己亲眼所见一样传播出去,再加上有人恶意在背后捣鬼,于是,哪怕贾家跟薛家费了老大力气,流言半点也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了。

    贾家哪怕背地里面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有,但实实在在也是极为重视脸面的人家,闹出这等丑闻出来,有心想要将薛家赶出去,向别人表示,这是薛家的错,跟自家毫无干系。但是,薛王氏算是豁出去了,之前作低伏小,天天奉承着自己那个姐姐,时不时还要满足她要这个要那个的愿望,结果搞到最后,就要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什么事情都要往自己头上推了。薛王氏出身王家,哪怕之前是庶女,但是,也不是什么懦弱无能的人,要不然,凭什么只有她生了一子一女,其他的姨娘通房,连个蛋都生不出来,等到前任薛家家主一死,薛王氏将那些姨娘通房通通给发卖了出去,这就可以看出,薛王氏委实不是什么良善的人,面对利益,她连脸面也不是那么在乎的。

    因此,哪怕史太君在那里明示暗示,薛家依旧岿然不动,薛王氏如今异常淡定,她也不跑过来请安什么的了,平常史太君叫了她过来说话,暗示什么女孩子的名声之类的事情的时候,薛王氏浑然当做没听到,就在那里气定神闲地捏着帕子,数上面的经纬丝线,嘴里就开始念叨,自家现在在做什么大生意,本钱一时周转不过来,想起来家里还有几张借据呢……总之一句话,史太君只要敢说薛家什么,薛王氏直接就暗示,让我们走行啊,先还钱再说!

    薛王氏算是看明白了,贾家这样不要脸的人家,你要想斗得过他们,就得比他们更不要脸。薛王氏担心贾家破釜沉舟,直接毁了借据,干脆将借据就分开来,藏在自己和女儿薛宝钗身上了。几十万两的借据,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张薄薄的纸罢了,藏起来是很简单的,就算缝在衣服里面太麻烦,也是可以藏在荷包首饰里面的。

    薛宝钗性子极为坚韧,这样的人,若不是没摊到一个好家世,也没有受到较为正统完善的闺阁教育的话,想要青云直上并不是没有可能。她如今被人恶意坏了名声,史太君为了孤立她,又不许家中的姑娘与她交往。流言出来之后,原本住在园子里的李纨娘家的嫂子立马带着两个女儿连夜搬走了,当初要不是跑过来投奔的时候,李约正好外放了,她们也不会找到李纨这个在守节的姑奶奶这边来,如今哪怕是多花费一些钱财,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更保险一些。

    至于邢岫烟,她是没地方可去,但是邢夫人乐得二房被打脸,很是说了几句阴阳怪气的话,最后将邢岫烟接到了自己院子里面住着,还用这个做借口,将贾赦的几个已经不得宠的侍妾给发卖掉了。

    薛宝钗被孤立,她也不着急,她需要等到风头过了再露面,外面的事情,她交给了薛王氏去应对,她深知薛蟠的个性,因此,借着自己伤心难过的由头,硬是将薛蟠拘在了家里,不让他出门搞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薛宝钗的确是薛家的主心骨。薛蟠这辈子最疼爱的就是自己这个妹子,当初因为他的事情,让薛宝钗小选的事情黄了,这些年,他不是不愧疚的,因此,在薛宝钗编出了一大堆理由,说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不好应对那些跑过来冷嘲热讽的人,要哥哥保护云云,薛蟠脑子一热,自然便留了下来,每天对着所有过来的人横眉怒目,弄到最后,除非必要,梨香院这边是没人来了。薛蟠待在家里不出门,倒是躲过了一劫,那边原本想要勾着让薛蟠坏事的人,只得暂时偃旗息鼓,一边时不时往乱七八糟的流言里面添一把火,一边等着薛蟠忍不下去,冒出头来,好再做计较。

    贾家还不了钱,自然得容忍薛家继续待下去,还得容忍别人提起薛家,就免不了带上贾家的行为。毕竟,大半的大观园都是拿着薛家的钱修的,你把债主赶出去,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总而言之,薛家固然出了个不知道廉耻的女人,贾家男人的荒唐无耻,也得到了京城人民的普遍认同,贾琏就不要说了,之前趁着老婆王熙凤生日,跟下人家的媳妇偷情,还被老婆抓了个正着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人们固然说王熙凤是母老虎,贾琏这样的,自然也不是好东西。贾宝玉更是那个了,才多大年纪,身边就有了通房,调戏母亲身边的丫环,还吃丫环嘴边的胭脂的人物,再一想到这位当年抓周就抓了胭脂的,果然是酒色之徒。这样的人家,谁敢跟他们家结亲呢,因此,用不着史太君说什么不宜早娶的话,贾宝玉的婚事,跟薛宝钗一样,都悬了。

    贾家跟薛家如今就保持着这样一种互相拖累,互相顾忌的关系,薛宝钗的名声没了,而且还是因为贾宝玉的缘故,薛宝钗若是不嫁给贾宝玉,将来无论嫁给谁,都会有问题,没准到时候,人家不乐意了,将薛宝钗以不守妇道之类的理由给休弃了,薛家都很难奈何人家,没准连嫁妆什么的都得赔进去。而贾宝玉就不同了,贾宝玉有一种天生的的柔软心肠,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讨女孩子欢心的缘故。这年头,大多数男人对女人的心思,往往就是将女人当做附属品,尤其对丫环侍妾什么的,更是与商品无异,可贾宝玉不一样,他对女孩子总是温柔体贴,很能体谅她们的难处,因此,哪怕对上尤二姐尤三姐那样两个人,他都对她们表现得极为温柔,对她们的死极度惋惜。

    因此,哪怕因为外面的风波,史太君与王夫人严令他不许再去看薛宝钗,他还是偷偷摸摸去了。一向表现得温柔大气的薛宝钗难得在他面前表示了弱势,这让贾宝玉对薛宝钗产生了怜悯愧疚,以及同仇敌忾的态度。他虽说缺乏勇气,也没多少责任心,但是,那怜香惜玉的心思,却是一等一的,只要长得好看,他才不管什么人品不人品的问题。

    这是贾宝玉的缺点,但对于薛宝钗来说,却是她最大的生路所在,贾宝玉对她自觉愧疚,两人若是顺利成婚,之前的事情,完全可以美化为未婚夫妻之间的互动,青梅竹马的恋人之间有些亲密,也是难免的事情。至于上头长辈对她的不喜,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史太君都多大年纪了,还能再活几年?至于王夫人,薛宝钗知道王夫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心,因此,她自觉有办法对付自己这个姨妈,因此,虽说她不再经常与贾宝玉在一起,但是,依旧没有放开与贾宝玉之间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了一些。她当着贾家人的面,一味装可怜,装大度,弄到最后,不少人都觉得薛宝钗变成了纯粹的受害者,自发地开始为她挽回形象了。

    贾家总算找到了一个好机会,来掩盖之前的丑闻,贾敬的生日要到了!贾敬自从进了清虚观,除了祭祖之类的事情之外,已经长驻清虚观,从不回家了。

    前两年的时候,贾敬五十,正做过一场大寿,家里面还刻印了一万本的经书,拿到各处去发放的,上次的时候,贾敬尚且不肯归家,何况这次不过是小生日,哪怕贾珍被史太君托付了,三番五次跑清虚观去请,但是贾敬才管不了那么多,人家这会儿自诩为半仙之体,正到了成仙了道的关键时刻,怎么能沾染凡尘,染上一身红尘之气,影响了清修呢?因此,饶是贾珍与贾蓉两个轮番上阵,半点也没能撼动贾敬的向道之心,父子两人连贾敬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两个道童给打发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史太君拿贾敬也没什么办法,她固然是长辈,但贾敬却对她却不是很买账,毕竟,贾敬他们这一支历来是担任族长的,若是族中的族老的话,贾敬还得听一听,史太君不过是女流罢了,贾敬以前就是个读书人,对于孝顺什么的,自然也有自己的理解,他才不乐意跟贾赦一样,哪怕委屈到了极点,还得乖乖听话。那种孝顺,一家子都要被人笑话。他之所以懒得见贾珍,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不是什么孝顺的,与其见了他心烦,还不如专心修炼,等到成仙了,什么事都跟他没关系了。

    贾敬不出门没关系,既然之前能够在贾敬不在的情况下,给贾敬做寿,如今同样也可以,史太君自己出钱,先是专门订做一套雕版的《道藏》,足足装了一大车,给清虚观送了过去,宁国府为主,荣国府为辅,两家敲敲打打的,大肆邀请一干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地办起了贾敬的寿宴


第105章

    史家接到了帖子;不过;谁也不想去;史家如今也在避风头呢,史湘云如今被方夫人严词教训了一番,也知道好歹了,因此,哪怕贾家那边派人来接;她也找了个借口;没有出门。她如今已经明白,闹到这个地步,她已经是不可能嫁到贾家了,而能够嫁到什么人家;很大程度上要看两个婶母的意思,若是自己再不安分,回头给自己选一个除了表面上光鲜的人家,那才叫毁了一辈子呢!

    方夫人如今算是明白了,史湘云不是不会讨好人,当初是不想讨好她呢!瞧瞧如今,也不嫌弃做针线辛苦伤眼了,什么荷包香包、鞋子袜子、抹额络子,做得那叫一个顺手啊!这让方夫人简直如鲠在喉,想到前些年的事情,她只觉得很有几分憋气。

    方夫人才懒得去贾家呢,她如今忙得很,史清的婚事按他的说法可以缓一缓,因为史清想要参加明年的府试,如果能有个秀才的身份,哪怕是庶出,婚事也能提高一个档次,史湘雪这边已经差不多有了眉目,虽说受了些史湘云的连累,不过,史湘雪生母早逝,一直养在嫡母身边,也能抵消掉了。方夫人已经将自己看好的人选都列了下来,写了信给史鼐,毕竟,史鼐才是一家之主,女儿的婚事,还是得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对于史湘云,方夫人如今也没有多少耐心了,只等着给她挑个门当户对的就行,至于别的,方夫人实在没力气多管了,日子都是要自己过得,准确来说,方夫人并不欠史湘云什么,迁就她这么多年,已经让方夫人身心俱疲了。方夫人当年不是没想过好好待史湘云,只是感情是处出来的,史湘云跟她不亲近,甚至还有些防备,她也犯不着热脸贴上冷屁股。史湘云最多在家待个两三年便要出阁了,她也只需要容忍这么长时间就行。

    史鼎他们一家子同样不乐意去,秦夫人叫人准备了些寿桃银丝面之类的东西,叫人送了过去,人却没到,这让贾家人觉得很没脸面,不过也没有办法。

    贾家这次寿宴准确来说,到的人不少,四王八公里不少人家都派了小辈出了面,加上贾家虽说这会儿大面上的名声有了污点,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当初为了贾家大房住偏院,二房住正房的事情,还有御史弹劾过呢,只不过那会儿太上皇在位,硬是压下去了罢了。这次的事情,固然有损颜面,但是,也并不影响大局,因此,跟贾家交好或者是撇不开关系的人家还是硬着头皮来了,另外,贾家这会儿正是鲜花着锦的时候,过来捧臭脚的人也是一拨又一拨的,贾政如今还在江西那边做学政呢,这可是个好差事,江西那边这两年的秀才举人,都得叫贾政一声座师了,这是多大的人脉啊!平常你想要巴结贾家还找不到门路呢,这会儿贾家给原来的族长做寿,不正是好时机么,因此,京城这边一些不得志的小官还有些想要捞偏门的读书人都凑了过来,贾敬从头到尾都没出过面的一个寿辰,也办得有声有色,门口摆着流水席,贩夫走卒都能跑过来混一顿大鱼大肉的饱饭,专门请过来唱堂戏的两个戏班子的人,收赏钱都收得手软,一个个乐得脸都要笑僵了。

    不得不说,贾家的策略很成功,大家开始热衷于讨论贾家的富贵,一个个说着贾家宴席的豪奢,打赏的大方,来往的客人的身份,之前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