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

第66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66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贾家的策略很成功,大家开始热衷于讨论贾家的富贵,一个个说着贾家宴席的豪奢,打赏的大方,来往的客人的身份,之前的事情,渐渐也平淡了下来,这让贾家人在心疼花出去的钱的同时,终于松了口气。

    钱是一个大问题,没了林家那几百万的浮财,贾家建了园子,花费的代价就极大了,何况,还要维持如今这般奢侈的生活,更是不容易。尤其之前卖出去了不少祖产,那些可都是赚钱的产业,如今没了这些,家里进项更少了,但是花钱的地方却多了很多,日子过起来更是捉襟见肘,王熙凤管家更是艰难,没奈何之下,加大了放印子钱的力度,还调高了利息,算起来也是饮鸩止渴了。

    这会儿已经是九月,淑和长公主亲自过来提次子苏峰下了小定,等到来年的时候,史湘霓就要出嫁了。

    史湘霓开始准备绣嫁妆,因为林黛玉还在孝期,哪怕是新妇,在这上面也挺有忌讳,因此,她跟史湘霓在一起的时间便少了很多。林黛玉虽说不是什么喜好热闹的人,但是总是待在自己的院子里面难免有些无聊。

    这日,史鸿带着心砚,一人拎着一只鸟笼回来了。鸟笼里面装的是两只绿羽红腹的大鹦鹉,是史鸿专门从西市那边淘换到的。除了这对鹦鹉之外,史鸿还买了一对画眉鸟和一对雪白的兔子。画眉鸟已经给秦夫人送过去了,兔子是给史湘霓的,史湘霓对鸟类兴趣不大,嫌它们吵闹,兔子可不会叫,卫生问题有下人收拾,她只要没事喂几根青菜萝卜就行了。

    鹦鹉是史鸿专门给林黛玉挑的,虽说那个卖鸟的伙计说,论起学说话,鹦鹉其实根本比不上八哥,不过,八哥长得实在寒碜了点,不如鹦鹉羽毛华美,讨人喜欢。史鸿对林黛玉的喜好不是很清楚,却记得林如海说过,她在扬州的时候,也曾经养过一只鹦鹉的,因此,送一对鹦鹉,那绝对没错了。

    到了院子门口,心砚就不好进去了,史鸿自个接了,一手提了一个,便往院子里面走,正巧遇上史鸿身边的两个丫鬟,红茶和白茶,两人见史鸿这副架势,不免有些好笑,连忙走了过来,伸手接过史鸿手上的鸟笼,笑道:“大爷也不叫个丫头婆子帮忙拎一下,可是要让大奶奶见了心疼,嫌弃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偷懒了?”

    史鸿松了手,笑道:“这不是怕你们这些丫头片子手上没力气吗?”

    白茶嗔道:“大爷这话说的,我们这些做丫头的,给主子做事那是本分,要是没一把子力气,还不早被赶出去了!”

    一边说笑着,很快便到了屋子前面,两个小丫头打起帘子,笑道:“大奶奶,大爷回来了!”

    林黛玉这会儿正独自坐在凳子上打着棋谱,听到声音,便站起身来迎了上来,笑道:“子嘉今儿回来得可早!”

    史鸿笑道:“今儿衙门没什么事,便先散了!你平常一个人在家也是没事,我从西市一家花鸟店里寻摸了一对鹦哥,已经被调|教过了,会说好几句吉祥话呢!”说着,便叫白茶与红茶将鸟笼搁在桌上,逗弄起来。

    那只被逗弄的鹦鹉张了张翅膀,在笼子里还蹦跳了两下,交道:“公子好!公子好!”

    林黛玉掩嘴笑了起来:“还会说什么?”

    两只鹦鹉年龄并不算大,也是刚刚剪了舌头还没有多久,一直放在店里面,学的多半就是店里面伙计掌柜经常说的一些话,什么里边请之类的,不过,林黛玉倒是挺喜欢,叫人拿了瓜子过来,喂给鹦鹉吃。

    “听说你以前养过鹦鹉的,我就琢磨着,给你弄两只鹦鹉回来,正好是一对,我平常不在,你也能教教它们说说话什么的!”史鸿抓了一把瓜子,一边磕着,一边说道。

    林黛玉点了点头,说道:“这两只鹦哥挺灵性的,比我以前养的还要好看一些!”

    紫鹃端了酸梅汤过来,听到林黛玉说到以前那只,不由插口道:“大奶奶以前养的那只鹦鹉还会念诗呢,要不,大奶奶也教这两只鹦哥学着念诗看看!”话一说出口,忽然想到她说的那只鹦哥是在荣国府的时候养的,见林黛玉神情一淡,不由有些后悔起来。

    雪雁听了白了紫鹃一眼,也插话道:“回头弄得我们这些粗笨的,连只鹦哥都不如了!”

    史鸿笑道:“有这回事?悦安可真是雅人,弄只鹦哥也能吟诗了,回头干脆咱们教这两只鹦哥三百千,等有了孩子,不用咱们费心,鹦哥就能给孩子启蒙了!”

    “瞎说些什么呢!”林黛玉脸一红,嗔道,“对了,你不会就给我带了鹦哥吧,母亲与小姑那边呢?”

    “放心吧,就算我不记得,不还有你这个贤妻提醒么?”史鸿笑道,“母亲与妹妹那里都已经送过去了!母亲那里的是一对画眉鸟,会唱好几套曲子呢,我可是磨了好久,才从店家那边买下来的。妹妹不喜欢鸟儿,她觉得吵闹,因此,便给她寻了一对白兔,听说那兔子就算长到最大,也不过比手掌大一些呢,正适合抱在怀里玩!”

    两人一起逗弄了两只鹦鹉一番,弄得两只鹦鹉都不耐烦了,一只直接背过身去,拿着尾巴对着史鸿,史鸿笑着拍了拍笼子,惊得那只鹦鹉又胡乱扑腾了两下。

    “跟只鸟儿闹什么!”林黛玉吩咐丫环取了架子过来,将这对鹦鹉移到架子上去,一起挂到窗口,然后取了张帖子出来,叹道,“荣国府那边说是下个月要在大观园里面办诗会,还专门下了帖子给我,不说我如今正在孝期,便是不在,以荣国府现在的情况,这般张扬,不是平白给人把柄么?”

    “回个帖子说不去就是了!”史鸿不以为然道,“虽说是亲戚,但是,她们家的姑娘至今还跟兄弟住在一起,之前闹出那样的流言,也不说将表弟给挪出来,可见是真心不拿自家姑娘的名声当回事了!妹妹那边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就是云妹妹那儿,希望她别又不合时宜地犯倔,三婶那边,为了云妹妹的婚事,早就是一肚子火气了!”

    林黛玉想了想,叹道:“云妹妹也有云妹妹的难处,回头遇见她,劝两句便是了!”


第106章

    之前的风波已经平息;薛家有些低调地冒了头,薛蟠觉得自家这般寄人篱下;母亲妹妹都要看别人脸色过日子完全是自己没出息;琢磨了一下,决定以后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于是;在跟家里的几个老掌柜商议了一番之后;便跟着他老爹留给他的一个心腹管事张明德,一起往平安州那里去了。

    平安州那边说是平安;其实就是边境,一直是西宁王府的势力范围,边境的生意说好做也好做;说难做也难做,主要还是安全的问题。平安州那边天高皇帝远,西宁王府经营百年,跟草原上的部落之间甚至产生了默契,哪怕朝廷严令不许与草原互市,但是,西宁王府私底下却跟草原上几个大部落多有往来,除了茶砖、丝绸之类的东西之外,甚至用铁器还有粮草跟那些草原人交换马匹、牲畜、皮草,乃至黄金。

    朝廷对西宁王府极为提防,多有削弱打压,只是西宁王府镇守平安州多年,已是根基深厚,很多东西已经不必仰仗朝廷,朝廷也多有顾忌,双方只得一直僵持着。

    西宁王府在朝中也颇有影响力,不说四王八公的关系,很多人家想要捞偏门赚钱,除了出海,就是平安州这边。草原上有金矿,多的是牛羊马匹,还有上好的皮毛乃至药材,这些在平安州,便宜得很,一块劣质的茶砖,就能换上一匹健马,简直跟没本钱的买卖也差不多了,只是这些都控制在西宁王府的手心里面,若是没有西宁王府保驾护航,说不得,你才到了平安州,就被所谓的盗匪给乱刀分尸了。

    薛家原本在平安州就有路子,这些年虽说走得少了,但是并没有断掉,薛蟠在几个掌柜的帮扶下,采买了大批草原上需要的货物,装了几大车,然后便带着人往平安州去了。

    平安州那边这几年动作也有些大,西宁郡王每年到了秋冬季节,便带着边军在边境扫荡,说是对付的是蛮人,其实多半是杀良冒功,很多次压根就没跟蛮人打过照面,也因为这个,平安州那边如今多出了不少落草为寇的乱民,他们无处可去,只得躲在山中,靠着打劫往来的小规模的客商勉强生活。

    朝廷虽然知道大致情况,但是也只能暂时隐忍,免得真的逼反了西宁王府,要是他们干脆引蛮人入关,又是一场生灵涂炭。

    为了不刺激西宁王府,派往平安州的知府一般都是出身勋贵之家,跟西宁王府多少有些交情的,比如说,如今平安州那边的知府是石光珠,当然,其他的官员里面,掺了多少沙子,就得看皇帝的意思,还有吏部的本事了,那边这百年来,可是有不少官员要么在蛮人攻城的时候殉职,要么水土不服,感染时疫之类的,最倒霉的那个,据说是带人出去打猎,直接遇上了狼群,最后连块比巴掌大的肉都没留下。反正,凡是敢跟西宁王府过不去的,差不多都死光了。

    西宁王府也不知道是不是做的孽太多了,这一代的西宁郡王虽说王妃侧妃庶妃都满了编制,侍妾更是不少,每年西宁王府都会到处搜罗好生养的女子送到王府去,结果,至今西宁郡王依旧无嗣,放到别人家里,你要是没儿子,过继同族的子侄,但是,涉及到爵位的问题,那就没这么简单了。

    就像是秦汉的时候,你要是没个嫡子,那么,哪怕你庶子成群结队,朝廷会依旧判断你无嗣,除国,收回封地。往后的朝代,虽说在这上面放宽了一些,但是,对于爵位,嫡子依旧先天拥有级别更高的继承权。放在普通的人家,庶子可以分得部分家产,放到有爵位的人家,除非朝廷特旨,庶子是不能袭爵的,你就算想要过继,也要是嫡子过继,而且同样需要得到朝廷的认可。

    朝廷早就恨不得铲除异姓王,西宁郡王若是在这一代真的断绝了血脉,这一任西宁王若是死去的话,朝廷做出的应对,应该是顺势将某个宗室子弟,最可能的是皇子,过继给西宁郡王,继承王府,然后,顺势剥夺兵权,让新一任的西宁郡王如同北静郡王一样,乖乖待在长安,安享富贵也就罢了,实权什么的,那就算了。

    西宁郡王可不是愿意为别人作嫁衣裳的人,既然皇家不给他们家活路,他们自然也要反抗,因此,这些年,平安州那边的动作愈发多了起来。

    史家以前在平安州也有点生意,不过,老史侯过世之后,这条路就断掉了,因为那会儿京城的兵乱,史家敏锐地发现,里面有几个异姓王的手笔,史家可掺和不起这种事情,因此,即便是保龄侯府经济情况最窘迫的时候,史鼐也没敢打这条路子的主意,没钱没事,省着点罢了,若是没了性命,再多的钱也没用。

    史鼐如今在南边跟茜香国对峙,前些日子给史鼎送了一封密信回来,说是军中有原来南安郡王的亲信,如今跟平安州的人有些联系,史鼐瞧着不对,不光给圣上上了密折,还来信告诉了史鼎,主要是提醒史鼎,几个异姓王似乎是坐不住了,自家一定要跟他们划清界限,一定不能被牵扯进去了。

    史鼎虽说很久不掌兵,但是对于兵事却从未松懈,在知道了一大堆的线索之后,他很怀疑西宁王府是不是打算呼应哪一位王爷,来一次兵变。虽说暂时没搞清楚跟西宁王府勾结在一起的人是谁,但是史鼎只觉得那绝对是个与虎谋皮的蠢货,就算成功了,这也是个被当做垫脚石的命。但是,想到十几年前的那一场兵变,史鼎一下子又绷紧了所有的神经,那一次,史家付出的是史侯以及长子的性命,才得以保全了整个家族,甚至家族还更进一步,但是,史鼎如今却不想冒这个险。史家如今有着大好的前程,史鼐那边,史泽因为零零碎碎的军功,已经晋升到了校尉,史鸿这边,若是那个什么红薯还有之前才从那些番邦的人那里弄到的什么玉米和土豆真的有那么高的产量的话,史家只要不想不开,去谋朝篡位,起码本朝还在的时候,史家即便没了如今的富贵,也不会受到什么打击。

    拥有得多了,人胆子就小了,史鼎对此坦然承认,因此,他只希望事情早点解决,不要蔓延到京城,对那些想要搞风搞雨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与此同时,他开始盯着前往平安州的人。

    薛家首先就被史鼎注意到了,薛家如今当家做主的是薛蟠这个拎不清的蠢货,估计被人利用了,都什么都不知道。那什么张德明,说是掌柜管事,但是,史鼎派出去的人回来禀报的时候说这人不像是做生意的,倒像是做过官的,这让史鼎生出了警惕之心,本来对薛家还不甚在意,如今却不能忽视了。

    “简直是找死!”史鼎气急败坏地一脚踹翻了一张锦墩,史鸿也在书房,正翻看着下人送上来的一些情报,见状吃了一惊。史鼎这么多年来,养气功夫已经不差,这会儿这般气怒,只怕真有什么事情不对了,连忙问道:“父亲,可是咱们家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叫人盯住了?”

    史鼎咬牙将手里的册子给了史鸿:“你自己看看!”

    史鸿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贾琏昨日带人出了长安,押送了一批货物,往平安州过去了,史鼎对平安州的猜测并没有瞒着史鸿,史鸿见了,也是一惊:“姑祖母知道吗?”

    “只怕她也默许了,要不然,贾琏怎么可能离得了长安!”史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说起来,我那位姑母偏心也太过了,二房攥着一个贵妃,成天往宫里送着各种求子的方子,倒是叫大房勾搭上了一干不安分的,这是嫌大房死得不够快吧!不过,以前也没见那位大表兄蠢到这个地步啊,还真巴巴地将自己仅剩的一个嫡子给派出去了!啧啧,好歹二房还有嫡孙呢,大房至今还没个后呢!”

    史鼎如今对贾家人的智商简直感到绝望,他们似乎一家子都盯着那一亩三分地,比如说正房的归属,爵位的归属,老太太的私房什么的,一个个对政治一点敏感性都没有,圣上登基都多久了,他们难道就一直当圣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