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

第68部分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68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捞钱很容易,她如今才不傻乎乎地贴补,宫里的人上门打秋风,人家要八百,她就敢对王夫人开一千二,王夫人一说到从公中出,她立马就说公中没钱,连月钱都要发不出去了,又念叨自己之前又典当了什么嫁妆,首饰盒子都要空了什么的,硬是逼着王夫人掏自己的私房,至于王夫人回头从哪里补上,她就不管了。

    再一想到,以前王夫人管了那么多年家,不知道从公中挪了多少进了自己的私房,王熙凤就恨得牙痒痒,在她看来,这些本就应该是大房继承的。

    又过了一段时日,虽说嫁妆上的亏空还没完全补足,不过,因为快到过年的光景了,这可是花钱的大头,王熙凤可不乐意继续做冤大头,因此,刚刚进了腊月,王熙凤就直接开始装病,她这些年累得狠了,身体的确不好,装起来也容易得很,直接就拿了家里的帖子,找了太医。

    太医是她预先找好的,自己又做出了下红不止的假象,太医在那边掉了半天书袋,表示,王熙凤这是劳心劳力,累着了,需得精心调理个一年半年的,要不然,以后恐怕难有子嗣。

    这话一出,哪怕王夫人恨不得大房绝后呢,也不能真的就跟人说,这家还是你来管着,要孩子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王熙凤装出了一副脸色蜡黄,虚弱无力的模样,说自己对管家的事情,是有心无力了,日后还是要太太你主持中馈才行,总而言之,她摆出了一副弱势的模样,恭维了王夫人一通,痛痛快快地将荣国府这副烂摊子直接送到王夫人手上了,王夫人只有干瞪眼的份。

    这时候,贾琏也从平安州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就听说王熙凤正在卧床养病,心里居然生出了几分窃喜来。说句老实话,王熙凤是个美人,可是,这年头的男人,大抵都有些大男子主义,贾琏也是世家子弟,即便在贾家比不上贾宝玉,从小也是被人追捧着长大的,身边的女人,哪个对他不是捧着哄着,百依百顺。王熙凤的性子,或许一开始他会觉得新鲜,可是,时间长了,就叫他难以忍受了。

    王熙凤性子急,脾气大,平常也不知道讨好他这个做丈夫的,反而言语间,对贾琏颇有些瞧不起,成天说着王家如何如何,贾家又如何如何,贾琏虽说对王子腾的权势颇有畏惧之心,可是,王熙凤也就是王子腾的侄女罢了,偏偏王熙凤很得史太君欢心,在家又掌着财政大权,家里的下人,都更听王熙凤的,这让贾琏真的很难忍受。尤其,贾琏是个血气方刚的大男人,一向又是贪花好色的性子,偏偏王熙凤简直就是个典型的妒妇,醋坛子,贾琏哪怕稍微对哪个丫环有些好脸色,王熙凤立马就能翻脸,她对贾琏感情其实很深,因此,更是容不得别人与贾琏亲热,便是她默许了的平儿,也是不敢当着她的面,与贾琏有什么纠葛的。问题是男人和女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哪怕后世法律规定一夫一妻了,有点钱的男人还养着小三小四呢!再者说了,王熙凤身上实在有很多毛病经不起挑剔,比如说,成天巴结着二房,却对正经的公公婆婆不怎么看得上眼,连晨昏定省什么的,都很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熙凤那肚子,实在是不争气,至今不过生了个赔钱货,贾琏二十好几的人了,他真的想要一个儿子。

    如此多的事情积累起来,贾琏心中的不满也在堆积,渐渐成为了心头的一根刺,之前他跟鲍二家的偷情,调笑说等到王熙凤死了,扶正平儿什么的,也不真的是胡说八道,他内心深处真的有这个想法。这会儿听说王熙凤病歪歪地躺在床上,他恨不得王熙凤跟东府里的秦可卿一样,早点死了算了,自己好再娶一个真正贤良淑德,以夫为天的老婆回来。

    当然,这等想法贾琏深深地埋在自己心里,便是对身边的心腹下人也不敢开口,及时不慎吐露出点口风来,也赶紧遮掩开去,毕竟,这会儿的王家,是真心不好惹。不过好在贾琏身边的下人,也没怎么得过王熙凤的好处,对王熙凤也没什么忠心可言,因此,就算是听了也是藏在心里。

    王熙凤浑然不知道自己这个枕边人内心是这等想法,她正专心根据大夫的方子,仔细调理身体,好给贾琏生出个儿子来,哪怕平常说是不在意,可是这年头,你就算四角俱全又如何,没个儿子,哪怕你是公主帝姬呢,也理直气壮不起来,再多的好处,也盖不过这一桩儿。

    这对夫妻,在其中一人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走向了歧途。王熙凤并没有看出贾琏的不对劲,两人如同寻常的时候一般调笑了一番,贾琏瞧王熙凤脸上未施脂粉,素面朝天,屋子里面还飘着一股子药味,心里便有些不得劲,只是脸上掩饰得好,嘴上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正好迎面见到端着药碗进来的平儿,平儿虽说穿着并不什么花俏,但是头上攒着一支攒珠梅花钗,耳朵上戴着一对细细的玉坠儿,脸上薄薄匀了一层脂粉,不过是一低头的模样,却让贾琏心头一热,要不是碍着王熙凤在屋里,都要直接抱上去了,饶是如此,还是伸手在平儿身上摸了两把,递了个眼神过去,平儿心领神会,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端着药碗往屋里走去,两人并没有注意到,小红就在不远处,将两人的眉来眼去看了个正着,见到如此模样,小红便是一皱眉,心里平添了几分心思,见贾琏往这个方向而来,连忙一转身,往旁边避了开去。

    此时,已经快到过年的时候了。


第 109 章

    后世人家说什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有钱没钱,年也是两种过法。穷人就别说了,所谓年关;这个词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到了年底;就差不多是催债的时候了;年根上没准还得卖儿鬻女。贾家如今虽说还没到这个地步;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年礼什么的,其实好说,可以左手换右手,再不济,还有公中的库房呢,稍微一倒腾,也就差不多了。但是,除此之外,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虽说庄子上都送来了租子还有各类野味什么的,但是,这些寻常的东西,吃个一两次也就是了,总不能过年的时候,桌上还都摆这几样。按照贾家下人采买的惯例,一个年,光花在席面上的钱,起码也得几千两银子。另外,还有别的份例,按规矩,要过年了,家里要打上几匣子吉祥花样的金银锞子,这些又是要上千两银子。不说上下的主子下人过年的时候应该有的份例,因为是年底,需要的还是棉衣,这可比单衣贵多了,还有头面首饰什么的……王夫人听着管事的禀报,瞧着账本上往年的例,只感到心烦意乱。

    王夫人若论起阴毒心狠来,不知道甩了王熙凤几条街,但是论起管家的手段来,她就差远了,尤其这会儿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时候,她手段不足,又要端出一副宽容大度的佛爷面孔,手底下的人,只有更加拼命往自己口袋里面捞钱的,他们素来油滑惯了的,干起事来一推二五六,贪污起来,那叫一个争先恐后,王夫人被各种乱七八糟的比如说报损的,报涨价的消息,弄得焦头烂额,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花了多少钱进去了,看着还没到过年的时候,就已经没钱的公帐,她一阵头疼。

    更头疼的来了,贤德妃从宫中再次赐下了看着体面,其实不值钱的一些赏赐,与此同时,过来传旨的太监再次正大光明地要钱,说是贤德妃要拿来在宫中打点的。王夫人这辈子只剩下贾元春与贾宝玉一对儿女,贾宝玉是她的心肝宝贝,贾元春也是她的希望所在,她还想着有个皇子做外孙呢,何况,贾宝玉的富贵,也系在贾元春这个胞姐身上,因此,对于贾元春,她从来不敢小气,一听那太监说贤德妃在宫中需要四处打点,好争取圣宠,当下顾不得别的了,直接将原本准备拿去采买的两千两银子给拿了出来,犹豫了一下,又给那个太监塞了一个荷包,里面装的是足有指头大的南珠。那个太监这才露了个笑脸,心满意足地走了。

    王夫人为了管家,往公中贴补得心头都要滴血,恨不得直接将王熙凤从床上拖起来,将管家的事情还还给她。只是王熙凤这会儿一门心思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面,她那边的小厨房,天天药味冲得叫人闻着都觉得心里发苦,王熙凤一边调理身体,一边也没真正消停,在知道平儿在背地里也有些心思,早就将贾琏的心都拉拢了过去,又想到之前听贾琏说起过等她死了,将平儿扶正的话,那会儿她被平儿一阵哭,又作低伏小表忠心给糊弄过去了,这会儿她有的是时间。

    王熙凤当年既然能玩死贾瑞,如今自然也整治得了平儿。她深恨平儿在她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居然暗地里面捅她的刀子,但是平儿这么多年来,居然在贾家已经有了些根基,不说那些下人,便是几个主子,对平儿也是赞誉有加的。因此,想要直接弄死平儿,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王熙凤便选择了另一条路。

    因为王熙凤正在调理身体,不好服侍贾琏,便依旧摆出从前的模样,叫平儿贴身伺候他。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规矩,在嫡长子出生之前,侍妾通房都是要喝避子汤的,除非确定主母生不出来,否则,庶长子这种生物,能避免还是避免得好。平儿同样如此,王熙凤为了断绝平儿的心思,直接在平儿的避子汤里面都加上了朱砂,避子汤就变成了绝子汤。王熙凤做得很隐蔽,压根没有用她身边的人手,免得再有人吃里扒外,将事情抖落开来,告诉平儿。

    平儿半点也没有发觉,中药的味道本来就重,除非专门学过,有几个人吃得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平儿自然没吃得出来。这不过是王熙凤对付平儿的第一步罢了,她冷眼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永远低眉顺眼的丫头,如今在贾琏的滋润下,满脸都带着春情的模样,心中冷笑。

    贾家这边到了年根上,一群男人女人依旧在勾心斗角,史家这边的年相比起来,就温情脉脉得多了。

    林黛玉虽然还在守孝,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给秦夫人搭把手,她在家的时候,三节两寿的礼单,也都是她拟的,最多拟过之后,给嬷嬷瞧一遍,再给林如海瞧一遍,稍微修改一下也就是了。林家与史家虽然交际的圈子有些不同,但是大体上也差不到,秦夫人有林黛玉帮着搭把手,史湘霓也在帮着打下手,这个年过得轻松了许多。

    年底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开祠堂祭祖,史鼎如今是族长,虽说史鼐不在,史家的族老在京城的也没几个,但是,并不耽误祭祖的事情。家里也就是史鼎与史鸿两个男丁,这年头,女人是不能进祠堂参与祭祖的,因此,年三十那天开祠堂,只有父子两人给祖宗磕了头,史鼎还弄了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在祠堂里面大声念了一遍,心里头却很是得意。史家这些年蒸蒸日上,自己简在圣心,儿子在翰林院混得很不错,据说下一年就能再进一步,不是进都察院就是进六部。御史可以风闻言事,就是比较得罪人,进六部的话,管的是实事,只怕一开始不容易出彩,不过,史鸿还年轻,多历练几年也无妨,有他在,或许等到史鸿不到不惑之年的时候,就能入内阁了,想到这里,史鼎真是连做梦都会笑醒了。现在唯一遗憾的就是,儿媳妇还得守孝,暂时不能给自己添个乖孙子。

    说到儿媳妇的事情,这次开祠堂,也有林黛玉的原因。林黛玉去年的时候,便已经嫁做史家妇,按照规矩,去年年底祭祖的时候,就该带着林黛玉过来在门口磕个头,将她的名字记在族谱上,定下名分。只是那会儿林如海重病,史鸿与林黛玉夫妻两个一直在林家那边侍疾。后来林如海过世,夫妻两个又要给林如海操持丧事,又扶灵回乡,还得按律守制,这事便耽误了下来。

    今年虽然林黛玉还在孝期,不过,这并不影响祭祖,因此,史鼎焚香净手之后,取了族谱,翻到自家的那一页,亲自提笔,在史鸿的边上,写下了林黛玉的名字,如此,林黛玉才算是真正正了名分,成为了史家的一分子。这年头,名分可比什么都重要,像史家这样的人家,也唯有正妻,能被记在族谱之上,至于通房妾室,哪怕有孩子,也是不能在族谱上留下什么痕迹的,连夫姓也不能冠,如贾家的姨娘,只能被叫做一声赵姨娘,周姨娘的,谁也不会叫她们贾赵氏,贾周氏。

    史鸿在边上帮着史鼎将族谱上的墨迹吹干,收好笔墨,这才将族谱合上,收了起来,然后,跟在史鼎的后面出了祠堂,林黛玉垂手站在外面等着,见到史鸿出来,对她使了个眼色,这才松了口气。哪怕林如海将林黛玉当做男儿教养,但是,林黛玉毕竟是女孩子,林家的族谱上,也没有她的名字,大概等到她的儿子继承了林家,或许族谱上会在她儿子的名字后面,记上一句,史林氏所出,别的就没有了。

    林黛玉了了一番心事,接下来的心情就极好了,甚至亲自下厨,做了一道甜汤,林黛玉平时看的书很杂,其中也有食单一类的东西,这回做得甜汤却是色香味俱全,甜而不腻,在冬天的时候,也有些滋阴润肺的作用,便是最不喜欢吃甜的史鼎,也很给面子的多吃了两口。一家人一起用了年夜饭饭,一家子坐在一起说话守夜,秦夫人便对林黛玉说道:“这些事情,叫下人去做便是了,你是咱们家的大奶奶,哪里就需要洗手作羹汤了!”

    林黛玉笑吟吟地说道:“母亲一向疼媳妇,媳妇也不过是偶然为之,聊做孝心罢了,莫非是媳妇手艺拙劣,叫母亲失望了?”

    “这手艺要是叫做拙劣,咱们家的厨子,那就是连饭都不会做了!”秦夫人也是含笑道。

    史湘霓插口道:“嫂子这般手艺,回头也要教我两手才好,嫂子不会藏私吧!”

    “怎么会,小姑一向心灵手巧,只怕回头我就没什么可教的了!”林黛玉与史湘霓也没什么姑嫂之间的矛盾,依旧玩得很好,这会儿两人干脆互相吹捧起来,逗得秦夫人不由掩嘴笑了起来,史鼎的目光也很满意,家和万事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