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第10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毅眉头一皱,心想这种人居然猖狂到了这种地步!这还有王法吗?看刚才那些民警和这些路霸,分明就是一伙人,这些人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跟当地执法机关的不作为是有关系的!
百姓们的谈论。就像声声控诉,敲打在李毅的心坎上。
车到三合县城。
三合县比起吉县来,明显高出两个档次,这一点,从街市的繁华程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合县搞得还蛮可以啊!”梁凤平说道:“市容整洁,商业发达。”
李毅道:“一个地方能够富裕,总有它的原因啊。从三合县去黄金铺乡,要多久?”
梁凤平道:“一个小时左右吧。”
李毅沉吟道:“如此说来。这个黄金铺乡,离城市也很远,那它为什么就能发展成本市最富有的乡呢?它出产什么矿产吗?”
梁凤平道:“没有,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乡镇。我听说这个乡的人,脑子都十分的灵活,都在外地做大生意!”
李毅道:“一个乡的人都在外面做大生意,当大老板?啧啧。那可不得了啊!”
梁凤平道:“乡里人,认真算起来。都能扯上点亲戚关系。一个人在外面做某行生意发了财。就会带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出去发财,长久下来,这人就都跑出去发财了。”
李毅呵呵一笑:“说得在理。这钱啊,反正是赚不完的,做同样生意的人多了,反而更容易成行成市,彼此又有个照顾。看来这个黄金铺乡的人。很会思考问题啊!如果所有的成功人士,都能这么想。这么做,带动家乡人一起致富。那政府要省下多少事情啊!”
梁凤平道:“我也只是听说,并没有去过黄金铺乡,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李毅道:“我们这便前去瞧瞧,参观一下这个绵州最富有的乡!这样的乡,值得我们学习,推广他们成功的经验啊!”
从汽车站坐车去黄金铺乡。
这趟车坐的人很少,连座位都没有坐满就开出了城。
李毅问那个跟车售票的妇女:“大姐,这人怎么这么少啊?平时都这样吗?”
“去黄金铺乡的车,就这样!那里的人都有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车,不稀罕坐我们这种小中巴。”
李毅道:“哦?这么富有啊?”
“你们是外地人?”随车妇女问。
李毅道:“是啊,去黄金铺乡办点事情。”
“你们也是在外面做那种生意吧?”随车妇女问,语气明显不同,表现出一种紧张和警惕的表情。
李毅笑道:“我们不是做生意的,听说黄金铺乡是绵州市最富有的乡,感到十分好奇,就想去瞧瞧。”
“原来如此啊,吓死我了!”妇女道:“我还以为,你们也是跟他们一样,在外面做那种生意呢!”
李毅奇道:“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意?这么吓人吗?”
“没什么,没什么!”妇女甩甩手,不跟李毅说下去了。
李毅倒也没有在意,一路欣赏外面的乡村风光。
西川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和红苕这四种,油菜也是一种主要农作物品种,但不属于主要粮食。
西川盆地小麦播种期,于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为宜;小麦大面积收获期为四月底到五月上旬。
红苕播种期在春季种的一般夏季可收获,夏种的一般秋季可收获,秋种的一般冬季可收获。其中秋、冬两季为收获的旺季。
这个季节,野外正是小麦和红苕遍地的时节。到处可以看到忙碌的农人。
“绵州是个好地方啊!”梁凤平见李毅看得入神,便拉起话来。
李毅道:“现在农业虽然发达,但农民的负担还是很重啊!一年到头在田地里忙活,却没有多少收获。这种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才不高,都想跑到外面去打工谋生。”
梁凤平道:“田地里只能种出庄稼作物,庄稼作物的生长周期长,价格又便宜,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李毅道:“千百年来,农民都是依靠田地生存。田土,是农民最大的财富。现在我们要想改善农民的收入,还是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更大的价值,这是咱们政府要思考的事情。”
梁凤平道:“你之前在柳林和江州工作时,推广的大棚和生态种养殖,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可以在绵州大力推广。”
李毅道:“那种方法当然很好,但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生产出更高的效益来?”
梁凤平道:“更好的方法?李毅,你有什么想法?”
李毅道:“梁老,你看,我们一路走来,这村庄里的房舍,是不是很稀?”
梁凤平道:“农村里都是这个样子,有的村屋建在一起,是个大屋场,有的则散落在山脚河边,总体来说,都是十分分散的。农村地广人稀,不比城市,这建房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李毅道:“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把农村按照城镇的标准来建造,你说可以实现吗?”
梁凤平一愣,问道:“乡村按照城镇的标准来建设?这怎么建设?城镇的人有工人,有收入来源,农民只有土地啊!”
李毅道:“我的设想是,按乡、镇为单位,把这个乡镇的人口集中在镇上居住,这样一来,所有的土地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用来开发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农民从此可以从土地里解放出双手,告别过去那种生活方式,步入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
梁凤平听得入了神,等李毅说完之后,他缓缓三击掌,说道:“李毅,这是一个伟大的构想啊!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无异一次农业革命啊!那样一来,所有的农民跟城里人都一样了,也没不存在城乡界限了!可是,这么多的农民,依靠什么来生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李毅道:“零散村户集中居住之后,村民原来的宅基地、田、地、山、土,还是归他们所有,不过,不再是像以前那种家庭承包责任制,而是一种全新的集体合作社,跟现在的农合社差不多。大家以土地入股,对所有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和种植,统一部署,各展神通,发展经济。土地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剩余劳力也可以统一安排工作……”
梁凤平初始的热情冷却之后,沉思着说道:“这样的设想很好很伟大!但具体实施起来,只怕阻力不小。农民已经习惯现在这种居住方式,他们能不能接受集中居住的方式?现在的农户,都是单门独户,如果按照城镇标准来建设,那每户人家,肯定不能再有一幢大楼房了,只能有一个单元房或是一套安置房,他们能同意吗?这里面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太大了。”
李毅道:“但好处和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集中住在一起,有利于医疗、养老、教育、出行、购物等等,这些生活上的便利和好处,以前只有城镇居民才可以享受到。现在农民也可以享受这种待遇,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梁凤平道:“这个事情,还需谨慎!李毅,你初来绵州,脚跟未稳,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收到反面效果。很多的改革措施,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各方面的阻挠,未能得到实施。”
绕来绕去,又绕回到政治斗争的老路上来了。
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权字!手中无权,一切免谈!
李毅缓缓点头,知道梁凤平并不是有意泼自己冷水,而是在善意的提醒自己。
“黄金铺乡到了!”售票妇女大喊一声。
只有李毅三人下车。
下了车,四下里一望,李毅愣住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卷 第十七章 富乡隐藏的秘密()
黄金铺乡比裕南乡要繁华得多,街市两边店铺林立,比起吉县县城来,都毫不逊色!
“名不虚传啊!这最富的乡,还真不是吹的。”梁凤平啧啧赞叹。
李毅缓缓点头,说道:“可是这街道上的行人怎么如此稀少?”三个人走过街道,来到乡里的马路上,一眼望过去,全是崭新的新楼房,但所有的田地都是荒芜一片,没有种任何的农作物。
“这个乡太特别了!”钱多笑道:“甚至有些诡异的感觉。没有人种田,家家户户起高楼,乡上大街商铺林立,却没有几个人逛街买东西。”
梁凤平道:“的确有些不解之处,要不,我们到处去转转,看看具体情况吧!”
李毅的感觉跟钱多一样。这个乡的人,在外面做什么生意,家家如此发大财?连家里的田地都荒芜不耕!
几个人信步而行,沿着一条小路,来到一个村落。
这个村子里的民居,全是新起的楼房,明亮的瓷砖,在阳光下反射着晃眼的光芒。
一般的农家,大门都是敞开着的,但这边的农家,户户大门紧闭!
李毅三人逛了很久,没有看到哪家大门是打开的。往前走了一阵,看到一个老奶奶慢腾腾的走在前面,李毅便追了上去,问道:“大妈,村子里怎么都没有人啊?是不是都出去了?”
老奶奶缓缓偏过头,看了李毅一眼,继续慢腾腾的走路,并不搭理人。
李毅又连着问了几声,但她都充耳不闻。
“难道是个聋哑人?还是听不懂普通话?”钱多在一边说道。
老奶奶忽然瞪了钱多一眼:“你才是个聋哑人呢!”
李毅笑道:“大妈,原来您听得见我们说话啊?”
老奶奶道:“当然听得见了!我又不是聋子。”
李毅道:“那我跟您说话,您怎么都不理人呢?”
老奶奶道:“我又不认识你,为什么要跟你说话?”
李毅道:“大妈,是这样的。我们外地人,听说贵乡是整个绵州市最富有的乡,慕名过来游玩。这里的村民都很有钱啊,家家起了新楼房。”
老奶奶开了腔。便消除了敌意,闻言得意的说道:“那是当然了,咱们乡家家户户都在外面赚大钱呢!”
李毅问道:“都是做什么生意啊?这么赚钱?”
老奶奶警惕的看了看李毅,说道:“你是什么人?怎么问这个?”
李毅笑道:“我不是做生意的,不会抢你们乡的生意做。再说了,这天下这么大,生意做不完。钱也是赚不尽的。我只是很好奇罢了。”
老奶奶又不说话了,只管往前走,一直走到一户新楼房前,开门进去,不但不请李毅他们进去坐,反而顺手就把房门给关上了。
钱多道:“这是什么民风啊?一点农家人的样子都没有!裕南乡虽然是最穷的乡,但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家家户户夜不闭户。这个什么黄金铺乡,大白天的都是家门紧闭,莫非人人家里都藏着黄金。怕人偷不成?”
李毅也实在难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如钱多所说,这个黄金铺乡,家家都藏着黄金,防盗到了如此地步?
如果富裕的后果是这个样子,那这人真的穷得只剩下钱了!
梁凤平道:“实在令人难解啊!莫非这乡里以前经常遭盗?所以村民们才如此防范?”
三个人一边说,一边走,偌大一个乡里,很难看到人走动,偶尔见到村民。不等李毅等人走近,那人便马上加快步伐走远了。
李毅愈加疑惑,就算你们家里藏着一座金山,也不必如此恐惧吧?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谁还敢当众抢劫不成?
“梁老。这中间必定有甚古怪。”李毅沉吟着说道。
梁凤平道:“我们回到乡里街市去,找人问问情况吧!”
李毅嗯了一声,三个人转身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孩子的大哭声传来。
这小孩子的哭声,就从旁边一座新楼房里传出来,格外的刺耳。
村庄里有孩子的啼哭,并不稀奇,李毅等人也没有当成一回事。
三人走了一阵,那哭声益发大了起来,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这家是不是大人都不在家里?”李毅驻足回头,心痛的说道:“我们回去看看吧,这孩子别在家里被开水烫到了吧?”
梁凤平和钱多也都有些担心。钱多自从有了钱多多之后,心思也变得格外细腻,说道:“毅少,这孩子哭得太凄惨了!”
李毅道:“这附近这么多的村民,难道都听不到这家孩子的啼哭声吗?怎么都没有人前去帮一把呢?这里的人,都掉进钱眼里,连邻里之间的情义都不讲了吗?”
三个人快速回转身,来到那家房屋前。
房子有个小院子,院门紧闭,里面的大门也是紧闭。孩子的哭声是从左边的侧房里传出来的。
钱多推了推院门,推不开,便放声大喊:“有人吗?有人吗?”连喊了数声,也不见有人答应。
梁凤平道:“可能这家的大人都不在家,钱师傅,你去隔壁邻居家看看,他们应该认识这家的大人,叫他们赶紧去找回去,晚了怕要出事!”
钱多跑到旁边的邻居家里去喊门,但那几家都是房门紧闭,没有人开门。钱多回到李毅身边,说道:“毅少,那边房间里明明有人,但他们就是不开。”
李毅皱眉道:“这样的富,还不如穷!钱多,翻进去看看!”
钱多应了一声,双手在院墙上一撑,身子轻轻一跃,便跳进了院子里,把院门打了开来。
李毅和梁凤平走进去。
钱多推了推里面的大门,但大门被反锁了,推不开。
“毅少,门是从里面反锁或是上了闩,里面应该有人才对!”钱多道。
“再喊门!”李毅听到那孩子还在惨叫,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吩咐钱多。
钱多答应一声,伸手擂门,那门被敲得震天价响。钱多运起气力,高声喊道:“有人在吗?有人在家吗?”
无人应答,无人前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