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路弯弯 >

第1689部分

官路弯弯-第1689部分

小说: 官路弯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新星道:“是啊,这涉及到国家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除非从中央层面进行重视,否则,很快完成这个理想。”

    李毅道:“不错,要完成校车完全保障,将涉及教育、公安交管、交通运输、发监、财政、物价、审计等诸多部门,光是开会研讨,估计就不是一两个月能解决的,最终能不能通过,能不能落实,是先试点,还是全面落实,这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吴静芝道:“不愧是在领导身边久了的人,懂的就是比我们多,张嘴闭嘴,全是官腔!那我们就拭目以待,看你能否完成你在文稿上写的那些计划和意见吧!”

    李新星道:“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历代文人,无不忧国忧民,也都提出过很好的建议,但从古到今,又有几个人的意见是被人采纳了的?”

    吴静芝道:“很少有人被国君重用的。屈原,只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于谦虽有一片丹心图报国,最终也只有两行清泪为忠家。”

    李毅道:“你们是记者,引领时尚风标,掌控社会舆论,怎么能这么消极?”

    吴静芝冷笑道:“你太高抬我们了!时尚风标,不是我们能引领的,记者只能写写花边新闻罢了!社会舆论,更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我们只不过是舌喉的代言人罢了。”

    李毅道:“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我们生于当世,所能做的,并不是埋怨,也不是辱骂,而是努力,而是改变。屈原还有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我们朝着正确的美好的目标去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知怨天尤人,那终将什么都无法完成。”

    吴静芝道:“你嘴巴果然厉害,那你为什么不来当记者啊?多好的人才,太浪费了。”

    她这话还是带着明显的讥讽之意。

    李毅并不介意,说道:“其实,你们心里,也怀着善愿,不然,你们也不会跑到这穷乡僻壤之地,来采访一个什么好处也给不了你们的破学校。”

    吴静芝道:“你自以为看透了我们吗?哼!其实我们来这里采访,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就是为了采访到好新闻,以得到报社领导的赞扬,除此之外,我们才没有你讲的那些大义大善之心!”

    说完,她叫了早餐,坐到另一桌去吃。

    李新星笑道:“女人的脾气,是要古怪一些的,你不要睬她?”

    李毅温和的一笑:“我对女人,一向都很宽容。很多女人根本就不讲理,而吴小姐,起码还讲一点理,比一般女人强太多了。”

    两人哈哈大笑。

    吴静芝虽然没坐在这桌,却又很想知道李毅和李新星是不是在谈论自己,但又不好意思来听,便时不时的借口去服务台倒水拿调羹什么的,经过李毅这桌,偶尔听上那么几句,尤其听到他们说到自己名字时,更是在意,可又不能听下去,只能煎熬的装作不在意的走开。

    “李毅,要不咱们一块进山吧?”李新星邀请李毅:“多个伴也是好的。”

    “好啊!”李毅爽快的答应下来。

    吃过早餐,大家就一起出发,前往何厚德任教的那所山区小学。

    李毅在西蜀省益州市当过市长,那边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他都见识过了,什么样破烂的学校,他也见识过了,当车子越开越深,离乡镇越来越远时,他并没有多么惊讶,因为,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然而,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李毅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这是一所学校吗?

    这分明就是一间土砖屋!

    屋子里面,也没有像样的课桌椅,全是又老又旧破烂不堪的老桌椅,伸手一摇,就吱呀作响,摇摇晃晃的立不稳。

    李毅怔住了,确定,就是从这个小学里,走出了几十个大学生,前年有五个孩子,考上了国内的重本大学,去年还有一个孩子,考上了京城大学?

    这一切,会是真的吗?

    李毅头一次连郭小玲的报道也怀疑上了。

第九卷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出反常,采访被驱() 
“这条件也太艰苦了一点吧?”吴静芝不可置信的表情,和李毅是一致的。

    李毅道:“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来的时候,时间尚早,教室里只有几个小孩子,先来的孩子们,拿出课本摆在课桌上,大声的朗读课文。

    课本很旧,页面上还写满了笔记。

    “同学,你们几点上课?”李毅问坐在门边的一个孩子。

    “八点半!”孩子回答。

    李毅道:“别的学校,都是八点上课,你们为什么要八点半上课呢?”

    “因为有很多同学家里,离学校很远,何老师说了,不能让他们太过劳累,所以延迟半个小时上课。”

    李毅哦了一声,问:“你们这课桌和课本,怎么都这么旧?”

    “课桌用了几十年了。这课本也用了很多年了,每一届读完之后,都要留给下一届的学生继续用。”

    “你们是?”这时,一个大人出现在教室里。

    李毅一眼就认出他来:“你就是何厚德何老师吧?我们专程来这里看看。”

    “你们是记者吧?”何厚德一看吴静芝等人身上背着的照相机,就说道:“请你们到外面说话。”

    众人便都退了出来。

    何厚德道:“我们这里,就这么个条件,没有办法。委曲你们大老远的赶来采访,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们这里马上就要上课了,不方便接受采访,你们请回吧!”

    吴静芝道:“何老师,你误会我们了,我们真的是南方报社的记者,你看,这是我的记者证。”

    何厚德道:“我没有怀疑你们的身份。只是,我不想让你们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吴静芝道:“何老师,这我就不懂了,你们不是接受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组的采访吗?京城的很多报纸上。也都刊登了你们学校的相关报道。怎么我们本省的报社来采访,你反倒不让了呢?是不是嫌弃我们的档次低啊?”

    何厚德摆手说道:“记者同志,我不是这么个意思,你误会我了。”

    吴静芝道:“你说我误会你了,那你说说,我怎么误会你了?你刚才难道不是在下逐客令赶我们走吗?我跟你说,何老师,我们虽然是省级报社,但在省内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其优势也是京城那些报社无法比拟的。”

    何厚德道:“我相信。我都相信,只不过……唉,我以前也梦想着,如果有媒体肯来报道我们这里的穷困情况,说不定就能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帮助。那这里的孩子就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吴静芝道:“那是肯定的啊。”

    何厚德道:“可是,这么多天,来采访的记者倒是一拨接一拨的,带来的帮助却有限得很,这么采访来采访去,反倒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上课。”

    李毅奇道:“何老师,那你意思是说。这么多天,就没有人给过你们帮助和捐赠?”

    何厚德道:“有是有,有人送了衣服过来,也有人送了课本和课外书来,还有人送了文具来。”

    李毅道:“对啊,这不就帮上孩子们的忙了吗?”

    何厚德道:“那些衣服。有的大了,有的又太小了,根本就不适用,那些课本,很多也不是我们教的这个版本的。课外书,捐的又大都是些漫画和武打小说,这些,我都是不允许孩子们看的。他们还太小,不适合接触这类图书。”

    “这?”李毅和李新星对望一眼,他们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一个情况。

    何厚德道:“文具倒是好些,有铅笔,也有钢笔。铅笔可以派上用场,但钢笔就不实用了。”

    李毅道:“钢笔为什么不实用?”

    何厚德道:“钢笔要消耗墨水,而我们这里,墨水很宝贵。”

    三个从大城市风尘仆仆赶来的文明人,面对的,却是以另一种姿态生存着的文明!

    这里的一切,看上去那么破败不堪,那么不堪入目。

    但在这里的原住民来讲,这里却是天堂,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外来的东西,跟这里格格不入。

    吴静芝道:“我们可以帮你们啊,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报社,向社会求助。”

    何厚德道:“真的不需要,我们这里其实很好的。我个人也没有之前报纸报道的那么好,我求求你们,不要再报道这里了,国内还有很多地方,比我这里还要糟糕,你们可以去报道他们,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帮助。”

    吴静芝道:“何老师,我们是来帮你的。请接受我们的采访,好不好?我只问三个问题,问完之后,我们就走,好不好?我们大老远的来一趟,真的很不容易,求你让我们完成这个采访任务吧!”

    何厚德道:“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呢!你真的只问三个问题啊?那你快问吧。”

    吴静芝道:“何老师,请问,你二十几年如一日,留守在这个山区学校教书,你是怎么想的?”

    何厚德道:“我没什么想法,我就想把这里的孩子们都送出去!让他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吴静芝道:“你的学校,只有一个班级,一个教师,怎么分班教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孩子,都在一起读书吗?”

    “是的,都在一起学习,我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讲课,有一年级的新生,我就先讲一年级的,有几年级的,我就讲几年级的课,其它年级的学生,就留在教室里听讲,当是复习和预习。这样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何老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你一个人却教出了那么多的大学生,甚至还教出了一个京城大学的大学生,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教学秘籍吗?”

    “我有什么秘籍?没有。我只是不停的告诉孩子们,你们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可能走出这片山区,才能让你们的孩子,将来不坐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上学。”

    “这么说,你本人其实也并不喜欢这里?你想让孩子们都走出去?”

    “对不起,这是第四个问题了。诸位,请回吧!辛苦大家跑这一趟了。”何厚德拱了拱手,进了教室。

    “这人怎么这样啊?”吴静芝道:“跟我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嘛!他根本就没有报道中写的那么好!”

    李毅道:“但比报道中更真实!他说的何尝有错?这里的孩子,只有学习,才能考出山区。所以,这里的孩子,比别人更刻苦用功,更吃苦耐劳。他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有用的知识上,绝不浪费时间在别的无益事项上。所以,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成功。这就是苦磨铸就的辉煌。”

    吴静芝道:“那他也不应该拒绝我们的采访啊!我们真的是来帮他的!”

    这时,一个村民经过这里,见到李毅等人,就招了招手,让他们过去说话。

    “你们是来采访的吧?”村民问。

    “是的,您是?”

    “我是这里的村长。我求求你们,不要再来这里采访了。”

    “为什么啊?我们是来帮你们的!”

    “帮我们?快别帮了!你们再帮下去,我们这里唯一的一间教室,都要被撤掉了!”村长着急上火的说道:“我求你们了,告诉你们的同行,放过我们这里吧!千万不要再报道这里了,全国那么大,有的地区,比我们这里穷多了,你们可以去采访他们,可以去帮助他们啊!”

    李毅和吴静芝面面相觑!

    何厚道和村长的话,竟是这么的相似!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毅道:“村长,我就不解了,你们为什么要拒绝采访和帮忙呢?”

    村长道:“我们以前并没有拒绝采访,也没有拒绝外界的帮忙。可是你们根本就没有帮到我们,反而害了我们了!”

    李毅奇道:“这不可能啊!虽说帮上的忙并不大,但只要随着报道的深入和持久,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心人看到,他们也就会更加出力的帮助你们。”

    “不要了,不要了!”村长只是摇手。

    李毅道:“你刚才说,外界的报道,都快要把你们这里唯一的一所学校给辙了?这是怎么回事?谁要撤掉你们这里的学校?”

    村长钳口不言:“不说了,不说了,你们也不要问了。问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他越是不说,李毅和吴静芝等人的好奇心就越大。

    “村长。”吴静芝道:“你跟我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相信媒体的力量。只要我们肯帮你,就一定能帮到你。你应该听说过吧?前不久,有一个患重病的学生,就是通过我们报社的宣传,为他募集到了几十万元的手术费呢!最终,这个孩子得救了!”

    村长道:“这个不同。我知道你们是好心,但有些时候,好心也能办出坏事来。你们听我一句劝,以后不要再来了,请你们的同行们也不要再来了。我们村子,不需要你们的帮忙。”

    李毅心知这里面必有古怪,只是他们不肯开口说出来,你总不能逼他们说吧?

    “算了,我们走吧!”李毅给李新星和吴静芝丢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先行离开。

    村长和何厚德都不肯明说,再强求也没有用,还不如曲线救国!

第九卷 第一百九十章 市委的命令() 
“怎么回事啊?”吴静芝一脸沮丧的说道:“我从来没遇到过这么不讲理的采访对象!咱们可是省级报社的记者!就这么被他们哄出来了!”

    李新星道:“换成一般的人,能有记者来采访,不说乐不可支,最起码也得笑脸相迎吧?他们这里的人,太过反常了!”

    李毅道:“他们的反常,也不是以前有的,而是后来生发出来的。”

    吴静芝道:“就是嘛!他们之前接受过不少媒体的采访,而且还很配合。为什么轮到咱们,就变成这模样了?”

    李毅道:“我们去找当地的村民问问情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除了那个村长和校长,总会有人知道个中原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